资源简介 全国名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思 想 政 治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1第一、二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在殷墟,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举世瞩目的甲骨文字以及高度发展的手工业等,共同构筑了早期中国的出彩时代;灿烂精美的青铜器皿、琳琅华贵的玉石雕刻、装饰精美的马车,是3300多年前股商文明的生动诠释。下列对商文明的推断正确的是①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共同劳动共享成果 ②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共同讨论管理集体事务 ③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文明时代门槛 ④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固有问题出发,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材料表明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使生产力快速发展B.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征C.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高一上月考卷(一)·思想政治 第1页(共6页)必修1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李绅《悯农二首(其一)》对诗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是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广大农民陷人贫困陷阱的根源 ②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还无法支撑人们平均分配 ③封建社会沉重的地租、苛捐杂税使得民不聊生 ④封建社会内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不可缓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据美国权威媒体福克斯新闻网报道:预计2024年美国将迎来一场灾难性的经济危机,其破坏力可能超过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该危机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增加政治风险。历史上,经济大萧条期间,社会矛盾加剧,政治极端主义思潮兴起。导致这场危机出现的原因是①美国政治极端主义思想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②资本主义发展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经济危机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据此判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抵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部分,创立了唯物史观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实践 ③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④吸收和改造了人类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共产党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该论述①表明阶级社会的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②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③揭示了阶级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④表明科学社会主义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 世纪末的苏联东欧剧变,猛烈地冲击着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国家由15 国减为5国,世界共产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减少;西方国家的共产党有的自动解散,有的迫于压力或其他原因改变了党的名称;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由此可见①随着时代变迁,科学社会主义已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 ②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④社会主义最终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高一上月考卷(一)·思想政治 第2页(共6页)必修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表明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②科学社会主义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焕发科学社会主义生机活力的中国实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毛泽东指出:“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毛泽东以上观点表明①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规律的认识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实践道路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10.这个冬天,“南方小土豆”带火了哈尔滨,在这里,同样有大批游客在寒风中排起长队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陈列馆内的一句句证词、一张张档案照片,记录着侵华日军的狰狞残暴,记录着仍在被一些人极力掩盖的反人类罪恶。所有中国人都应铭记1932年日本“731”细菌部队在东北地区对中国人进行活体实验暴行时的中国。那个时期的中国①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却受殖民主义的奴役 ②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无法实现 ④在民族资产阶级带领下,进行可歌可泣的斗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曾长期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但近代中国却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原因在于①清政府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和闭关锁国政策,社会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②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损害了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③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 ④封建势力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电视剧《觉醒年代》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①标志着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 ②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③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的结果 ④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高一上月考卷(一)·思想政治 第3页(共6页)必修1·向和人民的命运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人民英雄纪念碑文:“30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 ②它是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斗争对象的革命 ③其目的是为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4.10月1日,中学生小王在父母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展厅里他看到了中国近代的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图表、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展品,了解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根据他参观的内容,他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有①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 ②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落后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③中国资产阶级未对国家进步作出实质性贡献④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与希望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5.1952年底,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大规模经济建设任务提上日程,转变的时耗与 http清财三经过反复酝酿,党中央决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初步确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制度。这个转变的时机和条件包括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个体农业经济完全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新形势 ③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④国际形势不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社会主义是历史上全新的事业,由于中国是在极为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前进道路上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失误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 ③它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抗性的矛盾逐渐消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高一上月考卷(一)·思想政治 第4页(共6页)必修1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发生一次。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1836年和1847年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1977年,东亚金融危机使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迅速萧条。2008年美国次货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遭到重创。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并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材料,运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认识。18.(12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谈话节日《马克思是对的》带着观众们一起重温马克思的光辉足迹,感知真理的力量,把握时代的脉动,向观众传递着科学社会主义跨越时空的真理力量,让观众听得进听得懂,愿意看喜欢看,给人以耳目一断之感。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出的累累硕果,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过时” 高一上月考卷(一)·思想政治 第5页(共6 页)必修1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广泛深入持久地影响和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他们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概括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行艰辛探索,找寻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不断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也为我们继续探索新路打下了重要基础,提供了重要启示。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历史性贡献。高一上月考卷(一)·思想政治 第6页(共6页)必修1全国名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 思想政治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 D①②: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共同劳动共享成果、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共同讨论管理集体事务,这是对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描述,①②不选O ③④:从殷墟中城市文明、礼乐文明、甲骨文、青铜器皿、玉石雕刻、马车等因素,可以推断商文明属于奴隶社会,在这一时期,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文明时代门槛,③④符合题意o 故本题选 DO2. DA:该选项说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进步性,而材料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固有问题,故该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A不选o B:该选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B排除o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C错误o D: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o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o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D正确o 故本题选 Do3. A这首诗的意思是,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o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o ①③:这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但他们自己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身受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悲惨生存状态o 这一切都根源于封建土地所有制,沉重的地租、苛捐杂税使得民不聊生,①③符合题意O ②:材料强调分配方式的不公,没有体现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②不符合题意o 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不能调和,但可以缓和,④说法错误O 故本题选 AO4. C①: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o 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o 美国政治极端主义思想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不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①排除o ②:资本主义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进行的变革是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这使得资本主义社会无法摆脱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②符合题意o ③:经济危机难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③符合题意o ④:该选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不构成因果关系,④不符合题意o 故本题选 CO5. B①: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o 这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部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①正确o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由理论变成了实践,②错误o ③: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o 这体现在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高一上月考卷(一)●思想政治 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4 页)必修1 唐】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解释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③正确。④:马克思主义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同与现实不符,④错误。故本题选 B。6. A①③:“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强调了阶级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里不可避免,阶级社会的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①③正确。②:材料强调了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不可避免,没有体现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方向,②排除。④:材料虽节选自《共产党宣言》,但未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没体现科学社会主义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④排除。故本题选 A。7. C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0 世纪末国际共产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虽然出现严重曲折,并不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已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①错误。②:材料反映了国际共产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符合题意。③: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③符合题意。④: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但材料反映的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不能说明这一选项的观点,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 C。8. B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这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人民的理论,①符合题意。②③:《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②③说法错误。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焕发科学社会主义生机活力的中国实践,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9. A②④:毛泽东指出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才认识了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②④符合题意。①:毛泽东说: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表明在抗日战争以前对民主革命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规律的认识是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同时规律性的认识没有盲目性,①说法错误。③: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道路,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A。10. B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却受到殖民主义的奴役,①说法正确。②:在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②说法错误。③: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方案失败了,③说法正确。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且具有软弱性,不能承担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那个时期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1. A①②:近代中国却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原因在于清政府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和闭关锁国政策,社会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状态。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损害了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高一上月考卷(一)●思想政治 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4 页)必修1①②符合题意o ③:材料强调代中国却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而该项强调无数仁人志士尝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践都失败了,这不是题干设问的原因,③与题意不符o ④:该项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不是题中设问的原因,④与题意不符o 故本题选 Ao12. B①: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①错误o ②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的结果,②③正确。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错误o 故本题选 Bo13. A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①正确o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②错误o ③:就革命前途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错误o ④: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段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正确o 故本题选 Ao14. B①②:参观“复兴之路”展厅,通过展品了解到了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o 可以认识到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落后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而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是中国人民探索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道路的历史,①②符合题意o ③:中国资产阶级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对国家进步作出了贡献,③错误o ④:“复兴之路”展厅布展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 100 多年的历史,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在 1956年,不属于该时间段,④与题意不符o 故本题选 Bo15. A①③: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机和条件包括,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已经掌握政权,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①③符合题意O ②:当时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②错误o ④: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④错误o故本题选 Ao16. B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①正确o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曲折,不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而是因为当时没有结合自己的国情搞建设,②错误o ③: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③正确o ④: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且“对抗性的矛盾”表述错误,④错误o 故本题选 Bo17.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它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o ②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共有,但生产资料却被少数资本家占有,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并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o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o ③资本主义社会基高一上月考卷(一)●思想政治 参考答案 第 3 页(共4 页)必修1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o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尽管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o ④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o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阻碍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o (每点 4分)18.①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能够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o 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o ②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o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o 马克思主义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o ③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和理论逻辑能够在理论发展中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过时o(每点 4分)19.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o 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人民之中,不断依靠人民取得新的胜利o ③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o(每点 4分)20.①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o ②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o 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o ③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o (每点 4分)高一上月考卷(一)●思想政治 参考答案 第 4 页(共4 页)必修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