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新兴运动项目目录什么是匹克球历史与发展规则详解运动价值与安全课堂实践安排0102030405PART什么是匹克球01一起来享受一场视觉盛宴1、匹克球使用硬质拍和穿孔塑料球,被称为“拿着大号的乒乓球拍在羽毛球场上打网球”2、相比于传统网球,匹克球更轻更小;匹克球拍可以看作是大号乒乓球拍,只有半瓶矿泉水轻重,挥拍和击打都相对轻松,其场地大小和羽毛球场地相同为6.1米X13米。匹克球是一个集网球、乒乓球、羽毛球三大隔网球类运动的特性于一体的新运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打破三小球类的短板,它不像网球那么难,不像乒乓球有那么多技巧,也不需要羽毛球那样快的球速,几乎没有门槛,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定义匹克球规则相对简单,新手可快速掌握基本玩法,比赛节奏快,回合多,充满趣味性和竞技性。快节奏的比赛让参与者始终保持高度专注,每一分都可能成为比赛的转折点,极大地提升了运动的观赏性。易上手与快节奏01单打双打皆可,男女混合竞技公平,强调策略与协作,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合能发挥各自优势。在混合双打中,男女选手可以相互配合,发挥各自在力量、速度和技巧方面的特长,共同对抗对手,增加了比赛的策略性和趣味性。适合混合竞技02特点PART历史与发展021965年美国西雅图家庭为孩子发明匹克球,名字源于宠物狗"Pickle",最初是家庭后院游戏。这个有趣的起源故事,展现了匹克球的亲民性和娱乐性,它从一个简单的家庭游戏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全球性的运动。美国家庭的发明匹克球从后院游戏发展为全球竞技运动,2023年纳入亚运会表演项目,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一发展历程体现了匹克球的适应性和潜力,它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运动需求,从休闲娱乐到专业竞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发展历程美国超500万人参与匹克球,中国校园逐步推广,参与人数持续增长,运动前景广阔。在中国,随着校园体育的多元化发展,匹克球作为一种新兴运动,逐渐受到师生的欢迎,有望成为校园体育的新亮点。现状起源匹克球名称虽与泡菜(Pickles)无关,但LOGO常用泡菜元素,增加了运动趣味性和辨识度。这种独特的品牌设计,让匹克球在众多运动中脱颖而出,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兴趣,也为其文化传播提供了有趣的素材。名称与泡菜的关联趣味点PART规则详解03场地规格场地20×44英尺,类似羽毛球双打场地,网高两端36英寸、中央34英寸,场地设置合理。这样的场地规格既保证了比赛的激烈程度,又适合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便于在学校和社区推广。器材要求拍材质多样,碳纤维或木质,小于24英寸;球为硬质塑料,直径7- 8cm,有26- 40个圆孔,器材设计科学。这些器材的特点使得匹克球在保证运动强度的同时,降低了受伤风险,适合不同年龄段和技能水平的参与者。场地与器材匹克球场地的标准尺寸(单位:米/英尺 总长度:13.41米(44英尺) 总宽度:6.10米(20英尺) 非截击区(Kitchen)长度:2.13米(7英尺) 发球区长度:4.57米(15英尺) 球网中央高度:0.86米(34英寸) 球网两侧高度:0.91米(36英寸)场地对比下手发球,必须对角线,弹地1次后击球,双反弹规则确保比赛公平,增加回合数。这一规则让比赛更加注重技巧和策略,而不是单纯的力量对抗,使得比赛更具观赏性和竞技性。仅发球方得分,11分制,需赢2分,得分规则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执行。这种得分方式使得比赛节奏紧凑,每一分都至关重要,增加了比赛的紧张感和刺激性。网前7英尺区域禁止凌空截击,防止扣杀垄断,平衡比赛攻防,增加战术多样性。禁区规则的设置,让比赛更加注重策略和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因力量优势而产生的不公平竞争,使得比赛更加精彩。发球规则得分规则禁区规则核心规则1. 非截击区(Kitchen):决定比赛策略的核心区域 尺寸:球网向两侧延伸 2.13 米(7 英尺) 作用:球员不得在此区域进行凌空击球(截击球),必须等球落地反弹后才能击打 规则要点:即使球员站在区域外击球,击球后因惯性踩入非截击区,也属于违规 关键策略:非截击区的设定让匹克球比赛更加公平,防止选手站在网前“疯狂截杀”,增加比赛的策略性。场地关键区域解析发球区与中心线 发球区长度:4.57米(15英尺) 发球必须斜对角进行,并且必须落入对角发球区内,否则视为失误 发球方的站位:奇数分数时,在左侧发球偶数分数时,在右侧发球 发球规则口诀:“奇左偶右,落点对角”,只要掌握这点,就能轻松避免发球失误。精准发球的基础 底线(Baseline):位于场地最外侧,发球时不得踩线 边线(Sideline):确定场地左右界限,球落在线上视为有效 中心线(Centerline):分隔左右发球区,确保发球规则清晰 重要提示:匹克球的球速较快,所以精准判断球的落点是比赛中的一大挑战!底线与边界线决定出界与否的关键?发球规则 凌空发球:可以悬空,但另一脚必须踩在发球区域。需将球击入对角发球区,击球时拍头的最高点不能高于手腕,击球点不得超过腰部。发球压非截击线视为失误 落地发球:在发球区域内发球,球自然下落弹起后击出。触球瞬间,脚不能接触发球区域以外的区域。发球违例判罚原则 你需要把球击回对方场地(包括非截击区和左右发球区)。擦网和压线均视作有效,球拍不可触网或越过网。 截击:在球落在我方球场前将其击回。 落地球:球在我方球场落地一次后将其击回。 两次落地规则:发球后前两球禁止截击,即双方要各击一次落地球后才可开始截击。 非截击区规则:截击过程(包括前后)不得接触非截击区,因截击惯性走入非截击区亦视作违例。回球规则 猜拳:赢的一方先选一项,输的可选剩下的一项。 哪方先发球:在哪边的场地。 发球前报出比分,如开场是0:0,当前发球方的得分在前。 发球:发球方分数为双数在右区发球,单数在左区。 得分:换位(左右区交换,双打则和队友交换)继续发球。 失分:换对方发球。 胜利条件:比赛通常采用三局两胜制,一方得分先到11且领先2分或以上则胜利。若比分战成 10-10,比赛将进入加分赛,直至一方领先2分才可赢得该局。比赛流程PART运动价值与安全04提升身体素质匹克球提升反应力、协调性、团队配合,低冲击性适合各类体质学生,全面锻炼身体机能。这种运动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数据支持研究显示匹克球每小时消耗300- 400卡路里,是有效的有氧运动,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这一数据表明匹克球在健身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满足学生日常锻炼的需求,同时也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了科学依据。锻炼价值初学者易挥拍伤队友,需注意挥拍动作规范,避免意外伤害,确保运动安全。减少因不规范动作而产生的安全隐患。穿运动鞋防滑,禁穿凉鞋、皮鞋,防止滑倒受伤,保障运动安全。减少因穿着不当而产生的滑倒风险,保障自身安全。穿着要求避免挥拍伤人安全提示PART课堂实践安排05基础动作练习小比赛体验学、练握拍、下手发球、对打,截击、放小球等基本技术,为比赛打基础,提升技能。通过基础动作的练习,学生能够熟悉匹克球的基本操作,为后续的实战比赛做好准备,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半场4v4简化规则比赛,重点体验发球与接球,感受比赛氛围,培养竞技意识。这种小比赛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技术和规则,同时也能让他们体验到比赛的紧张和刺激,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练赛一体化+体能练习专项体能练习补偿性体能练习侧向滑步训练、折返跑/多方向冲刺、弓步跳/分腿蹲跳、药球旋转抛掷、平板支撑交替摸肩俄罗斯转体(负重)、弹力带挥拍训练、俯卧撑爆发式推起、如30秒冲刺+30秒慢跑、多球连续击打训练弹力带外旋/内旋训练、墙上天使、单腿平衡训练(闭眼或软垫)、侧卧蚌式、动态跨步转体、腘绳肌动态拉伸、泡沫轴滚动、PNF拉伸体能练习下肢爆发力与移动能力侧向滑步训练:模拟场上横向移动,增强侧向爆发力。折返跑/多方向冲刺:训练急停、变向能力(如“T型跑”)。弓步跳/分腿蹲跳:提升网前快速反应和蹬地力量。核心稳定性与旋转力量药球旋转抛掷:模拟击球时的躯干旋转发力。平板支撑交替摸肩:增强动态核心控制能力。俄罗斯转体(负重):强化侧腹肌群,提高挥拍稳定性。上肢与肩部力量弹力带挥拍训练:模拟击球动作,强化肩袖肌群和手腕力量。俯卧撑爆发式推起:提升网前截击的快速出手能力。耐力与间歇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如30秒冲刺+30秒慢跑,模拟比赛节奏。多球连续击打训练:结合步伐的持续性击球练习。一、专项体能练习(提升运动表现)肩关节稳定性弹力带外旋/内旋训练:强化肩袖肌群,预防“匹克球肩”(类似网球肩)。墙上天使(Wall Angels):改善肩胛骨活动度。膝关节与踝关节保护单腿平衡训练(闭眼或软垫):增强本体感觉,减少扭伤风险。侧卧蚌式(Clamshell):激活臀中肌,避免膝盖内扣。动态拉伸与柔韧性动态跨步转体:提高髋关节灵活性和躯干旋转幅度。腘绳肌动态拉伸:如行进间踢腿,预防拉伤。恢复与放松泡沫轴滚动:重点放松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胸肌(击球肌群)。PNF拉伸:针对肩、髋等大关节的主动拉伸。二、补偿性体能练习(预防损伤与平衡发展)注意事项1、专项与补偿结合:每周安排2-3次专项训练,1-2次补偿性训练。2、技术优先:体能练习需与专项技术结合(如步伐训练+挥拍)。3、个体化调整:根据男女差异、伤病史调整负荷(如侧重平衡和柔韧和还是力量耐力)。提问互动总结与Q&A1、什么是匹克球?2、匹克球的历史与发展?3、哪些重要规则?4、要注意的安全事项?5、课堂实践安排?谢谢大家方虹2025年9月授课人日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