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知识清单-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知识清单-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知识清单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1 认识社会生活
1.社会生活的表现? P3
①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动;
②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③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④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⑤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2.社会生活的特点? P4-5
(1)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①物质产品和精神食粮种类繁多,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②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在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③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丰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2)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原因:生产工具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是我们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表现: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3)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①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
②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
3.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青少年该怎么做? P5
①青少年要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
②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共创共享美好生活。
1.2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P6-8
①人是社会的人。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相应的位置。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③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我们的衣食住用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也就没有社会生活。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2.社会关系的类型有哪几种?(区分三种关系) P7
①血缘关系:以血统或生理联系等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②地缘关系:以空间与地理位置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③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行、同事等。
第二课 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2.1 人的社会化
1.社会化的含义? P10(相关链接)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P10
①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海、同伴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社会化的具体体现? P10-12
①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
出生后,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教育和指导下,我们逐渐学会说话、吃饭、走路、穿衣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上学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随着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内容不断丰富,我们不仅能够照顾由己,而且能够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
“人不学,不知文。”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我们了解风俗习惯、理解伦理道德,遵守法律规范,学会明辨善恶是非,懂得礼义廉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
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社会情境中,我们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从而胜任多种社会角色。
⑤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
原因:今天,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措施:我们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进自我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2.2 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P13
含 义: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表 现: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
★2.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 P13
①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个人: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社会: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P14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③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人社会生活。
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
3.1 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如何改变世界(网络改变世界的表现)? P16-19
对个人生活:①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②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对社会进步:③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④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2.网络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P16
①借助网络,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便捷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大大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②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
3.网络对促进人际交往有何作用?P18
①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
②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地球村,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
4.网络对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有何作用?P18
①网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②加速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5.网络对改进社会治理有何作用?P19
①社会治理: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有助于完善线上线下一体的智能化、精细化公共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②民主政治:畅通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们表达诉求,保障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2 营造清朗空间
1.如何看待网络是把双刃剑?P19
网络极大地改变了社会,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
★2.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P19-22
①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学会选择网络信息。
原因:互联网上信息无限,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要求:a.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
b.不能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把自己禁锢在“信息茧房”中,从而丧失接触不同事物和观点的机会。
③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原因:网络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歪曲事实甚至制造谣言,误导公众;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要求: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原因:a.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b.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要求: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
⑤传播网络正能量。
3.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我们要努力提高媒介素养,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高扬主旋律,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建设网上精神家园;
②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投身于公益行动,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做网络强国的建设者、创新者。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