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年级半月考试题(政治)测试时长:60分钟使用时间:2025年9月20日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5题,共75分)1.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逐渐取代集体劳动,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下列对这一转变的理解,正确的是()①这一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建立②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③私有制的产生,打破了原始社会平等互助的关系,导致了阶级对立④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原始社会的氏族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由全体氏族成员组成,决定氏族重大事务:奴隶社会的国家机构由军队、法庭、监狱等组成,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这一变化说明()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的工具B.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压迫,奴隶社会存在阶级压迫C.原始社会的管理方式更能体现民主,优于奴隶社会D.国家机构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3.马克思指出:“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束缚,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这里的“看不见的线”是指()①资本主义私有制②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③工人对资本家的人身依附关系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某学者指出:“封建社会的农民,不像奴隶那样完全依附于奴隶主,但也不像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那样拥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离不开地主的土地。”这一观点强调了封建社会农民()A.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具有封建性B.拥有少量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C.受到地主的剥削,生活水平低下D.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者5.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手工业者分化,一部分人成为资本家,另一部分人沦为雇试卷第1页,总6页佣工人。这一过程表明()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②封建社会的解体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生的前提③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根本原因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具有萌芽的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一过程()①会导致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加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②会使工人的工资水平提高,消除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③表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④说明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一方面大量商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大量工人失业,生活无着。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C.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不足8.有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在当代通过福利制度、员工持股等方式,已经解决了基本矛盾,成为‘人民资本主义’。”这一观点()A.正确,因为福利制度提高了工人生活水平,缓解了阶级矛盾B.错误,因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福利制度等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这一矛盾C.正确,因为员工持股使工人成为企业所有者,改变了被剥削的地位D.错误,因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已经转化为资本家与中产阶级的矛盾9.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其根本原因是()A.生产关系的变革B.生产力的发展C.阶级矛盾的激化D.社会革命的推动10.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一论断说明()A.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C.生产关系的变革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试卷第2页,总6页2025年9月20日太原市外国语学校高一年级半月考政治参考答案选择题(每题3分,共25题,共75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C A B A B B A B B B B B B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A A B B C C A D B A A A二、非选择题(共25分)26.(12分)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3分)②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二者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3分)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3分)④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命力。(3分)27.(13分)①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无数仁人志士进行各种尝试后未能改变中国性质和悲惨命运,证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3分)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4分)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成果开辟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我国在经济、文化、国防、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4分)④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飞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西省太原市某校2025-2026学年高一9月半月考政治试题.pdf 政治半月考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