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导入新课(1894-1911年)第8课中国同盟会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学习目标知道兴中会、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口号和影响,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培养历史时空观念。(唯物史观、时空观念)运用史料分析三民主义的内涵和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感悟革命党人百折不挠、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家国情怀)132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感受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课程标准孙中山(1866-1925)组建团体宣传革命统一政党领导革命高举旗帜思想先行浴血拼争信念如磐主线导学成立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革命党人起义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民族、民权、民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萍浏醴、安庆绍兴黄花岗起义孙中山(1866-1925),名文,号逸仙,曾化名中山樵,以后遂以“中山”名世。10岁1岁14岁18岁20—26岁农民家庭初入学堂新式教育香港学医香港学文1866年出生在广东翠亨村,农村家庭入村私塾接受传统教育前去夏威夷,接受西式教育归国在香港、广州两地学医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20岁进入香港中央书院。22岁考入香港西医书院(今香港大学的前身)。26岁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考试成绩为“最优异”。一、孙中山的早年革命活动1.人物介绍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政治为之。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材料二:“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材料三:“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某戏院的演说》1903年转变一:孙中山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开始走上革新政治的道路。弃医从政孙中山希望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孙中主张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转变二:孙中山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一、孙中山的早年革命活动2.思想转变发起人:时间:地点:宗旨:口号:地位:孙中山1894年11月24日(光绪二十年)檀(tán)香山(今美国夏威夷州)“振兴中华”“驱除鞑(dá)虏(lǔ),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檀香山兴中会旧址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正式登上政治舞台檀香山兴中会旧址一、孙中山的早年革命活动3.成立兴中会时间:地点:人物:准备:结果:1895年广州孙中山、陆皓东等1895年,孙中山到香港,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同时开展筹款、联络会党和军队等秘密工作,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据点。10月,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陆皓东为掩护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狱中遭受严刑逼供,宁死不屈,1895年11月7日英勇就义。孙中山后来称誉他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陆皓东陆晧东烈士坟场一、孙中山的早年革命活动4.领导广州起义1896年10月,在伦敦被清驻美使馆人员绑架,险丧命1900年,在新加坡被告发,驱逐出境1904年,在美国旧金山被拘留1906年,被日本政府驱逐出境1908年,被越南当局驱逐出境1908年,被曼谷勒令离境1910年,南洋英属殖民地不许居留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孙中山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从此,他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在无数次死亡威胁和穷困潦倒中,孙文这个名字随着清政府悬赏价格的提升而日益为人们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个医国者百挫不折的精神所感动。一、孙中山的早年革命活动《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教训:必须成立一个统一的革命政党,集中革命力量。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同盟会--成立背景群众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章炳麟邹容陈天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材料一: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材料二: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政府。 ——《革命军》我们要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最美最宜之政体,莫过于共和。 ——《警世钟》共同点:宣传民族民主革命,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同盟会--成立背景看图思考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分布特点?华兴会1904年成立于湖南长沙代表:黄兴、陈天华、宋教仁光复会1904年成立于上海代表人物:蔡元培、徐锡麟 秋瑾、陶成章分布范围广;革命团体数量多;相对比较分散没有统一领导;力量分散;没有统一的革命纲领等。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同盟会--成立背景组织基础: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华兴会、光复会)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开始武装反清创兴中会创兴中会总会领导广州起义孙中山早年从“医人”转向“医国”,从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创建革命团体,建立政党,确立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这一系列活动,让他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成立同盟会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提出三民主义创立者发动者领导者提出者革命者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同盟会--成立背景领导基础——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1)目的:(2)时间:(3)地点:(4)纲领:(5)大会决议:(6)性质:(7)意义: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日本东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力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2.同盟会--概况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2.三民主义同盟会纲领 三民主义 逻辑关系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革命(前提)政治革命(核心)社会革命(补充和发展)我们推到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 ——《孙中山选集》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选集》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低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先打破旧秩序(民族),再建立新制度(民权),最终实现社会公平(民生),共同服务于 “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现代中国” 这一总目标。尽管三民主义存在历史局限性(如民族主义未明确反帝、民生主义缺乏实践基础等),但其逻辑体系仍反映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整诉求。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2.三民主义--含义兴中会 对比项 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间成立地点创建人纲领性质1894年1905年美国檀香山日本东京孙中山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对比项成立时间成立地点创建人纲领性质对比拓展起义 时间 领导人 主要力量 结果 影响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1906年同盟会失败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起义1907年徐锡麟、秋瑾光复会失败1910年孙中山、黄兴同盟会一百余人起义军失败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为后来武昌起义的成功准备了条件刘道一、蔡绍南三、革命志士的奋斗1.武装起义三、革命志士的奋斗2.黄花岗起义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阅读材料,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①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②起义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准备了条件。三、革命志士的奋斗2.黄花岗起义材料一: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 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投身于反清斗争。———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失败原因:①群众基础薄弱;②单纯军事冒险方式;作用:①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②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根据材料,概括革命志士起义的失败原因及作用。拓展提升成立兴中会提出三民主义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民族、民权、民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成立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组建团体宣传革命统一政党领导革命高举旗帜思想先行浴血拼争信念如磐革命志士奋斗萍浏醴起义、安庆绍兴起义广西、黄花岗公认领袖——孙中山课堂小结革命奋斗三民主义中国同盟会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1894年成立兴中会,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筹划广州起义。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总理、机关报:孙中山;《民报》地位: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意义: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力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早年革命活动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萍浏醴起义: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安庆起义:徐锡麟、秋瑾广州起义:黄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其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总结梳理1.孙中山先生“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对于孙中山的评价最恰当的是( )A.洋务运动的精神领袖 B.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C.抵抗外敌的先锋 D.戊戌变法的倡导者2.孙中山(1866-1925)曾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 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在“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A.成立兴中会 B.成立中国同盟会C.开展革命活动 D.公车上书BA随堂检测3.孙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中山的形象由原来的“犯上作乱者”,变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列强侵略的加剧 B.革命思想不断传播C.清政府日益腐朽 D.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4.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CB随堂检测5.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A.光复会 B.华兴会 C.兴中会 D.中国同盟会4.邹容在下列哪本著作中阐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 ( )A.《猛回头》 B.《警世钟》 C.《天演论》 D.《革命军》7.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的组织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光复会 D.强学会CDB随堂检测8.“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这段材料体现了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A.民权主义 B.民族主义 C.联俄联共 D.扶助农工9.口号和漫画往往能反映出某一时期的政治形势,漫画《孙中山1905》(见图)中众人高呼的口号最有可能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民主统一,和平建国AA随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