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土地资源第1课时 素养目标1.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了解我国不同区域土地资源类型的差异,能够从区域的角度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3.深刻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明白土地资源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资源观。4.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调查等活动,知道家乡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提升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种类全的特征。难点:从人口、地形地貌、气候等方面,分析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种类全的成因。【自主预习】总量大,种类全1.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居世界第 ,土地资源总量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土地资源远 世界人均水平。2.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分为8种利用类型,请将面积占比前三的利用类型写出来。3.我国耕地紧缺,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此外,我国农耕历史悠久,适宜耕作的土地基本开垦殆尽,未来可用于开垦的土地数量 、质量 、开发难度 。【合作探究】1.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产、生活的空间。结合自身体验,说明我们的衣食住行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土地资源与生产活动的关系。2.读印度、美国、中国的陆地、耕地面积以及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2020年),思考以下问题。(1)我国陆地面积与美国差不多,为什么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 (2)印度人口众多,陆地总面积不足我国的1/3,为什么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均多于我国 3.阅读课本P59图 3.2,该图以直观的图表形式呈现了我国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多种土地资源类型的分布及占比情况。结合所学知识,从辩证的角度对我国土地资源进行全面评价。4.为响应国家 “生态文明建设”号召,推动同学们深入了解家乡土地资源现状,某学校地理教研组计划开展 “家乡土地利用类型调查与分析” 实践活动。资料分析、实地调查是了解一个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主要途径。请你通过以下步骤,收集、分析家乡土地利用数据,完成一份详实的调查报告,助力家乡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可持续发展。(1)收集家乡土地利用类型数据。(2)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百分比,并绘制成饼状图。(3)根据饼状图,描述家乡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参考答案第一节 土地资源第1课时自主预习1.三 丰富 低于2.5/6 林地、草地、耕地。3.1/2 少 低 大合作探究1.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土地资源。衣,棉花在土地上生长,被用于制成衣物;食,土地产出粮食、果蔬等供食用;住,房屋建在土地上;行,道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需占用土地。生产活动中,农业依赖土地种植、养殖,矿业通过土地勘探开采资源,旅游业开发土地建景区。土地是生产活动的基础。2.(1)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超过全国总面积的2/3,地势崎岖,平原占比约 12% ,适宜耕种的土地有限;美国中部大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开垦成耕地。我国人口数量远超美国,人口基数大,分摊给每个人的耕地面积就更少。(2)印度地形以平原、低矮高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且气候湿热,大部分土地适宜耕种,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比例高;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沙漠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多,限制了耕地规模。印度人口与我国相近,但耕地总量大,所以人均耕地多于我国。3.我国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这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我国耕地资源占比相对较小,耕地资源不足。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与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4.(1)略。(2)略。(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