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何者是本原
有没有同一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派别
是什么?
为什么?
对世界本原
的回答不同
哲学史上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根本观点
基本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根本观点
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对立
辩证法
形而上学
对立
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对世界状态的
回答不同
知识回顾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三框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等。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习近平
本框题学习目标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2.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3.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重点+难点]
4.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03
理论基础
04
社会科学基础
01
阶级基础
02
自然科学基础
(1)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无产阶级需要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失败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吸取经验与教训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的必然产物。
(2) 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
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批判吸取”
黑格尔
(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生物有机体之间不是孤立的,证明了自然界的联系性和统一性。
说明了整个生物界处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证明了物质运动\联系的客观性
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成为可能(辩证法)
细胞学说
生物进化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科学前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亚当·斯密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小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客观条件:
(1)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
(3)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2)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客观条件
(4)社会科学前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P12相关链接
1845年,马克思写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文献标志着马克是主义哲学的正式创立。
1847年出版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问世。(产生的标志)
《资本论》的问世,完成了社会主义有空想到科学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资本论》中走向成熟。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学识渊博、思想敏锐的学者;他们亲自参加和领导了无产阶级的斗争实践;马克思有坚强的毅力,长达42年写作《资本论》,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具有大无畏的批判精神,凡是人类所建树的一切,马克思都批判过、研究过。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
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①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P12-1
②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P12-2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P12--2)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意义:
阅读与思考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在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毛泽东《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探究:与以往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P13)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从作用上看】
(1)科学性──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在于他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表现一: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表现二: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反复检验。
(2)革命性──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表现一:“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表现二: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源于实践,统一于实践
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①科学性:它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
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反复检验。
②革命性: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源于实践,统一于实践
黑格尔
费尔巴哈
辩证唯物主义 + 历史唯物主义
(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辩 证 法
形而上学
+
+
+
自然观
历史观
(2)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核心观点: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内容)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从作用上看】
(1)科学性──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在于他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表现一: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表现二: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反复检验。
(2)革命性──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表现一:“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表现二: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源于实践,统一于实践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今天过时了吗?
有些人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其时代背景,在过去是指引性的,但在今天是过时和落伍的。在他们看来,马克思没见过飞机高铁,没上过互联网,也没用过微博、微信,时代不同了,用百年前的理论解答今天的问题,无异于“刻舟求剑”。
批判的,不是保守的
批判性为基本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内在要求。
开放的不是封闭的
立足于实践,活力来自实践,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不断丰富、深化和发展其理论内容及其形式。
B
例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  )
A.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C.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D.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践出发认识周围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B符合题意,A、C、D均说法错误。
核心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P13-14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从内容上看)
①第一次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从作用上看)
科学性──就在于它正确的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在于他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革命性──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坚持与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践和时代特点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
(2)坚持与改革开放具体实践和时代变化相结合,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3)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飞跃
(1)含义及历史地位: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精髓:
(3)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
实事求是
1、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
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及其哲学贡献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第三次飞跃)。
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注意以下误区:
误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高理论成果。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以后还会有更新的理论成果出现。
误区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提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
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基本
特征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1、毛泽东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课堂小结
4、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A.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出发点
B.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中国人民奋进新时代的精神武器
C.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为解决当代中国问题提供指南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正确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b
误区警示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 )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出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
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前,就存在着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5.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 )
6.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 )
7.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三大发现。( )
×
×
×
×
×
×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