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3课时 学案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3课时 学案 (含解析)

资源简介

5.3社会历史的主体 学案
【学习目标】
领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习重难点】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难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课前预习】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 的人们,既包括 ,也包括 。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是 。
2.人民群众的地位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 ,是历史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 。
人民群众的 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 。
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人民群众是 。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 。
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 实现的。
③人民群众通过 ,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
(1)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 ,全心全意 ,一切向人民群众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地位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 。
2.群众路线
(1)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 ,一切依靠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地位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和 ,是我们党的 。
3.基本要求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被誉为史诗般的建筑经典,已经走过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有八幅浮雕:从东面起,按照历史顺序,内容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浮雕题材的选择展现了历史风云,彰显出时代特征,讴歌了爱国英烈
②20世纪上半叶的三种建国方案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中都有所体现
③“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光辉思想体现在了浮雕作品里
④浮雕通过画面直观展示中国共产党在每个阶段的领导地位和执政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持人民至上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领导力量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人民群众的所有利益都应得到维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国家领导人强调,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行亡。该论述基于人民群众( )
A.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的因素
B.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D.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发展答卷。这里蕴含的哲学道理(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④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变式题2:2023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持人民至上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领导力量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人民群众的所有利益都应得到维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针对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民生问题,2021年5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通过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该文件提出了进一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相关重点改革,形成工作合力等四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这说明( )
①社会意识一定是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
②做好医改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③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都可以发挥前瞻性作用
④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政府制定政策的根本动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当下,算力已是继热力、电力之后,新的关键生产力。数字经济时代有三个最核心的要素:数据、算力、算法。其中,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算力是新的生产力,而算法是新的生产关系。因此,在算力革命的基础上,必然会产生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这说明( )
①算力革命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②算法和算力的矛盾运动,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③数据理论的创新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这种全新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劳动者最美,最美劳动者。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里,劳动者们接受赞美和致敬,体会着温暖和感动。从唯物史观看,赞美和致敬劳动者,是因为
①劳动者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
②劳动者创造历史的作用,可以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③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为此,必须继续采取产业精准扶贫-批、 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兜底脱贫-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等措施, 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致贫的原因多样,印证了联系是事物变化的动力与源泉
B.脱贫的任务艰巨,应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
C.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了意识可以促进脱贫工作的开展
D.脱贫的时间紧迫,必须超越历史条件,创新扶贫开发路径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尊重基层群众实践,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务必使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都能更好满足群众诉求,做到改革为了群众、改革依靠群众、改革让群众受益。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根本动力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③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和工作方法
④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党中央为什么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A B C D D B B
1.B
【详解】①: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有八幅浮雕:从东面起,按照历史顺序,内容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由此可见,浮雕题材的选择展现了历史风云,彰显出时代特征,讴歌了爱国英烈,①正确。
②:20世纪上半叶的三种建国方案中,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均未在浮雕中体现,②错误。
③: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被誉为史诗般的建筑经典,已经走过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光辉思想体现在了浮雕作品里,③正确。
④:虎门销烟时期还没有中国共产党,而且中国共产党并不是在每个阶段都处于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B
【详解】①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决定了我国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①③正确。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不是社会发展的领导力量 ,②说法错误。
④: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应得到维护,不是所有利益,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3.C
【详解】A: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的因素,A错误。
B: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错误。
C: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该论述基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C正确。
D: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错误。
故本题选C。
4.A
【详解】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①符合题意。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说法错误。
③: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发展答卷。这说明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③符合题意。
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5.B
【详解】①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决定了我国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①③正确。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不是社会发展的领导力量 ,②说法错误。
④: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应得到维护,不是所有利益,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6.C
【详解】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完全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①错误。
②④:针对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民生问题,我国出台深化医改的政策,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政府制定政策的根本动因;也说明我国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②④正确。
③:社会意识有先进、落后之分,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发挥前瞻性作用,③错误。
故本题选C。
7.D
【详解】①: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①错误。
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算力是新的生产力,而算法是新的生产关系,所以算法和算力的矛盾运动,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②正确。
③:材料强调的是算力与算法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并未强调数据理论的创新,③排除。
④: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算力是新的生产力,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这种全新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④正确。
故本题选D。
8.D
【详解】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其主体部分是劳动群众。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故赞美和致敬劳动者,③④适合题意;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①错误;劳动者创造历史的作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9.B
【详解】A:致贫的原因多样,印证了联系的多样性,而矛盾才是事物变化的动力与源泉,A错误。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内因是发展的根据,脱贫的任务艰巨,应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B正确。
C:意识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正确的意识才可以促进脱贫工作的开展,C错误。
D: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超越历史条件,D错误。
故本题选B。
10.B
【详解】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根本动力,①说法错误。
④: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④说法错误。
②③:习总书记的讲话强调要重视人民,做到改革为了群众、改革依靠群众、改革让群众受益,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和工作方法,②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党中央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中央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是党坚持一切向人民负责、一切为了群众的生动体现和内在要求。
【分析】本题以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话题,考查学生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党中央为什么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党的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回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