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观题答题思路 课件-202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观题答题思路 课件-202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必修一
波澜起伏,涛声依旧
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2.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
4.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5.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6.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课标要求备考有据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标要求】
7.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8.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9.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白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考向分析
(1)试题情境:试题情境一般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引述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或者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论述,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二是列举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成就背后的制度优势,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三是直接考查教材上的某个知识点,引导学生加深对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树立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思维。
(2)考查形式: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难度均为中低难度,意在引导学生增强政治认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四个自信”,集中体现了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山东卷连续几年既考查了选择题也考查了非选择题,具有开放性,即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3)必备知识:主要考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思想,融合党的领导、建党精神以及赓续革命传统、弘扬革命文化等内容。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向解读
考向分析
(4)关键能力:本考向侧重对学生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等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对情境信息进行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的能力,考查学生深化对材料主旨信息的理解和认知、论证情境信息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能力;考查学生通过辨识选项中的基础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获取和加工信息能力以及对材料进行综合与归纳能力。山东卷的非选择题同时考查了探究与建构、反思与评价的关键能力,以开放性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实践担当意识,形式新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较高。
(5)学科素养:通过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典论著、我国的国家建设的成就等情境考杏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政策、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树立科学精神,坚定“四个自信”
返回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向解读
开放性试题通常设置在高考试卷的最后一问中,此类题多以生活案例或者某一主题为背景,围绕一定的核心内容,引导我们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体现在设问方式上有限制性的设问方式和拓展开放性的设问方式。
  这类试题立足思维开放、知识开放,凸显了对生活案例的解读,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与运用,又体现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价值取向。能够同时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是高考命题要求“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最佳体现。
题型简介
  围绕某一主题写一篇短评。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逻辑要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短评类小论文考查最多
类型一:短评
  为某一学习教育活动设计可行性方案。围绕主题,说明开展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内容和形式等
类型二:活动方案
类型三:应用文型小论文(演讲稿、倡议书、书信等)
  此类应用文是一种宣传性和鼓动性都非常强的文体,需要鲜明的论点、有力的论据和周密的论证。运用学科术语在完备的论证逻辑之外,还需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常见细分类型
近五年山东高运用考必修一主观题
(2021山东高考)结合材料,综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以不变的开放姿态应对变局中的世界”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2022山东高考)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继往开来的世纪伟业”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2023山东高考)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2024山东高考)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真理之光与理想之光交相辉映”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2025山东高考)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伟大觉醒孕育伟大创造”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10分)
特点:都是短评题,除了2022年单一模块,2021和2024运用所学知识,2023和2025与选必一模块融合。
第一课
0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二课
02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四课
04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课
03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回看走过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坚持自己的路
全书学习主线
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宏观把控
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思维体系构建 宏观思维
决定
思维体系构建 宏观思维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资本主义社会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
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方式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发展历程
科学社会主义
救国
兴国
富国
强国
新民主主义
革命
社会主义
革命
社会主义
建设与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反作用
体现
决定
总和
决定
反作用
历史条件
创立过程
付诸实现
大概念大单元思维导图
石器
金属工具
铁制工具
蒸汽机电力计算机 原子能空间技术
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工具生产力
水平高低的标志
必修一+X
常见模块融合考查方式
(1)必修一+必修三:党的相关知识点
(2)必修一+必修四:唯物论、辩证法、人生价值观
(3)必修一+选修一:国内+国际(大国外交)
(4)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小论文写作要求
1、要有标题。如果没有指定题目,就要围绕主题、自拟题目;对于给的主题可以直接用作标题。
2、要有总论点和分论点,分论点后面必须用句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论据要充分。
3、至少答出2个分论点。即把答案组织成至少2个自然段(一般都是3段)。
4、绝对不加序号,但要分段。
5、看清知识范围,字数要符合规定。
6、要有逻辑结构,学科术语使用规范;不能堆砌教材知识,更不能大篇幅抄试题材料;写字不可太小;字数不能少于250字(可适当多于)。
逻辑清晰——采意
1.可以按照“总-分-分”、“分-分-总”、“分-分-分”等,不拘一格,重在层次逻辑清晰;总论点即紧扣主题,要简明扼要,分论点最重要,一般两个、分为两段即可。
2.常见考法:
(1)第一段提出和分析问题、第二段解决问题;或者第一段写是什么和为什么、第二段写怎样做。
(2)根据材料分为: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等两个分论点描述。
(3)如果主题是A和B的相互关系,则第一段写A对B,第二段写B对A。
【2023山东高考.29】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正确认识和处理同世界的关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落后时代、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10分)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
“势”
世界之“势”
中国之“势”
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
世界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
推动中国发展:百年四个伟大成就、推进民族复兴(概述)
推动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具体表现)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
解题技巧
(1)明确题目的主题所指,即弄清题目在什么主题背景下进行探究性研究或发散性思考。
(2)抓住题目的问题所在,即弄清题目要求解决什么具体问题。
(3)要注意设问的具体限定,如建议或方法、宣传或广告等数量及字数限定;如要求只建议,还是要加上对应的方法要求。
(4)答案要点的组织上,要将教材具体知识、时政热点知识、生活实践知识等结合起来,答案要点要简洁明了、层次清晰,紧扣问题、指向明确。
(4)知识与关键信息结合
关键信息 参考答案
关键词①: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落后时代、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可联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关键词②: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放眼世界,正确认识和处理同世界的关系→可联系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今世界面临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中国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真题好题详解 把握精髓
(分论点1)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深刻把握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历史必由之路,取得了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最恢弘的史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内角度)
(分论点2)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党和人民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变局中的世界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国际角度)
范文示例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
【2024山东高考.19】 (2)◆一代代奋进为中华。
一本《共产党宣言》,一场伟大的革命,将真理的力量注入中华民族的血脉。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真理的旗帜,持续推进“中华之崛起”的历史进程。新时代,真理赋予了更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气象,中国道路拥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真理之光与理想之光交相辉映”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10分)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逻辑结构
(1)第一层次:要说明真理之光是什么,怎么样引领中国的革命或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
(2)第二层次:要指出理想之光是什么,怎么在真理之光的指引下发展的。
(3)第三层次:真理之光和理想之光是怎么样交互辉映的。
真理之光与理想之光交相辉映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真理,不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推动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什么)
真理之光推动实现理想之光。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指导,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引领下,不断走向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推动B)
理想之光丰富发展了真理之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的社会主义,是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B丰富A)
总之,真理之光与理想之光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学生做主观题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不审题,不看材料,只会照搬背诵版,恨不得毕生所学,全写满。所以在一轮复习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审题、审材料,把课本和材料知识有效衔接起来。
太多废话,大白话,语言LOW
20.凝聚改革合力 谱写壮丽篇章
◆大道如砥,壮阔无垠
从历史深处走来,由迷茫到觉悟、由封闭到开放、由倡导到引领,中华民族不断摆脱束缚、冲破桎梏,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迸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定能”,书写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恢宏的史诗,并携手世界各国人民一路前行,开创人类共同的未来。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伟大觉醒孕育伟大创造”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10分)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
马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特主义理论体系
习新思想
命运共同体理念
中特大国外交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
“伟大觉醒”(理论层面)
“伟大创造”(实践层面)
2025年高考题
分值 等级要求
8-10 写出一个正确理论指导实现一个成就,一个点3分:
得分项1:能够从“马列主义传入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3个角度系统论述伟大觉醒的内容;
得分项2:能够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人类命运共同体”3个角度系统论述伟大觉醒对伟大创造的意义。
4-7 得分项1:从2个角度论述 等分项2:从2个角度论述
1-3 只能简单从一个方面论述;论述缺乏逻辑,学科术语使用不规范
0 完全抄写材料、应答与试题无关;或没有应答,
范文 一
伟大觉醒孕育伟大创造
在革命年代,中国人民在炮火中思想觉醒,马克思主义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特理论体系。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完成第一个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社会建成。
在新时代,以习思想为指引,作为行动指南,顺应和平发展主题与经济全球化趋势,提出合作共赢、和平发展,反对霸权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两个分论点共两段:伟大觉醒(理论层面)→伟大创造(实践层面)
每一段逻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改革开放→构建命运共同体
伟大觉醒孕育伟大创造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成为中国人民主心骨,带领中国人民觉醒,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伟大革命的胜利。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带领广大中国人民,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中华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共产党觉醒全球视野,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拉近利益及情感纽带与各国人民共同发展。推动构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范文二
马列主义传入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
两个分论点共两段:伟大觉醒(理论层面)→伟大创造(实践层面)
每一段逻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改革开放→构建命运共同体
存在问题
1.字数小于200,或者只有1~3行,或者内容不太相关,给1~3分
2.只写出共同体或中国贡献中国智慧,表述合理,给4分

学生答题情况:平均分4.8分左右。要求3个理论对应3个实践,有些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未使用学科语言。
【2025年枣庄二模.20】 百余年来,中华民族一路栉风沐雨,一路披荆斩棘。从“跪着也不能求生”,到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久困于穷”,到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百年走来,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始终信科学真理,走人间正道。大道如砥,壮阔无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始终信科学真理,走人间正道,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不断谱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信科学真理,走人间正道”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10分)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分值 等级要求
8-10 能从信科学真理,走人间正道两个层次分别展开论述,逻辑合理严密,表述恰当,专业术语规范。
4-7 能对信科学真理,走人间正道两个层次阐释,但逻辑不严谨;表述较为恰当合理,学科术语使用较为规范。
1-3 只能简单从一个方面论述;论述缺乏逻辑,学科术语使用不规范
0 完全抄写材料、应答与试题无关;或没有应答,
评分等级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科学真理,走历史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指导着党和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谱写民族复兴伟业新篇章。
信科学真理,走人间正道
总:信科学真理,走人间正道
分论点1:信科学真理
分论点2:走人间正道
通过系统的讲解、专题练习,使学生掌握短评题的做法,在考试过程中,让小论文题能成为学生拿高分的一道主观题,可以在考试的过程中先写小论文,再做其他题。
必修一主观题教学启示
五三高考题专练P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