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总复习系列——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 总复习系列——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一)

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 总复习系列——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一)
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框(略)
第二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1.政治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标志:1956 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2)意义:完成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3.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国富民强
(1)时间: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2)地位: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实质( 目的):①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②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③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4)成就(意义):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②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4.走向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1)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
(2)进入新时代的意义: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3.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4.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涵:
①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②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为什么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①由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②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③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①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②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③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第二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1.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原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3.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含义: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指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 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2)原因: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
②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是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
(3)新时代要求:在新征程上更加珍惜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光荣称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学习的模范,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做无私奉献的模范,做服从严守纪律的模范,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做坚持真理的模范,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八个模范)
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一框坚持党的领导
1.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
(1)地位: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是执政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2)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2.党的领导方式: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1)政治领导 ①含义: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
②体现:主要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③要求:要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 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2)思想领导 ①含义: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
②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要求:要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最重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培养担当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组织领导 ①含义:就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
②体现:主要体现为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
③要求:贯彻执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得到贯彻执行。集聚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3.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内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2)表现:①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3)意义(原因):①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正确认识和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
②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
注意: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领导国家机关,但中国共产党并不是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者,国家重大事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不负责国家具体事务的管理,管理国家具体事务的职能由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行使。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第二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1.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必要性:①勇于自我革命使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②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考验是长 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 摆在全党面前。③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和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内 容。
重要性: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到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⑤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有利于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2.怎么样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 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3.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 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要求: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3)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
①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②要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③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4)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基本方式)。
(5)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问题式导学:
1.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①地位,性质、宗旨、立场;②执政理念;③执政方式;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⑤指导思想;⑥党的全面领导;⑦全面从严治党,提高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 政地位。
2.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①基本国情;②主要矛盾;③三种方案→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
3.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①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②性质、宗旨、立场,执政理念;③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 实;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①性质;②宗旨;③立场;④执政理念。
5.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①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③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6.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①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③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④提高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7.如何坚持党的领导:①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②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③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 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④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等依法 履行职能。
8.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①坚持全面从严治党;②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③提高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9.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①含义;②原因;③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