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初中生物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默写篇考点梳理5.1.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________。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_______。3、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因素。4、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任写三个)。5、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________。6、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是________,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7、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_实验。8、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实验变量是________。9、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10、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________(填“绝对”或“一定程度”)的适应,并不是永久的。11、生物在________环境的同时,也________和________着环境。12、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这是对________环境的适应。13、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________℃时才会出汗。14、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这是对________环境的适应。15、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环境。16、许多植物的茎或果实表面长有尖刺,其适应意义通常是可以帮助________(如传播种子或防御)。17、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_与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18、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________。5.1.2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与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_部分和______部分。3、生物部分包括______(如绿色植物)、______(如动物)和______(如细菌和真菌)。4、非生物部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温度等,为生物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5、生产者能够通过_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6、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______为食。7、分解者能够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______,供植物重新利用。8、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9、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______,例如绿色植物。10、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复杂的______。11、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和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12、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过程中是______流动并且______递减的。13、营养级越高,生物的数量越______,能量也越______。14、通过______和______,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5、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是______的(填“循环”或“不循环”)。16、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17、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最多的是______,数量最少的是______。1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5.1.3 生物圈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_的底部、整个________和________的表面。3、生物圈是一个________,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________的总和。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________、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________。5、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_生态系统和________生态系统等。6、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生态系统。7、海洋生态系统植物主要是________,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________。8、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都属于________生态系统。9、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________和________流动的。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________的。11、生物圈中,绿色植物是________,动物是________,腐生性微生物和真菌是________。5.2.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惠益称为______,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DDT等污染物会在______中传递和积累,对较高营养级的生物造成严重危害。3、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4、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其______功能就会退化。5、酸雨主要是由于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______等酸性气体造成的。6、环境污染(如酸雨)不仅影响生物个体的生存,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______和功能。7、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建立______(如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对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野外放归(如朱鹮、麋鹿)。8、发展清洁能源(如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和大力开展______(如“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人类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行动。9、在食物链“草 → 兔 → 狐”中,如果狐的数量减少,兔的数量会先______后下降。10、生物圈是一个______的整体,微塑料甚至在珠穆朗玛峰的积雪中被检测到,这说明环境污染的影响是广泛的。5.2.2 维护生态安全1、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服务能够支撑经济社会_____________,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受_____________威胁的状态与能力。2、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_____________的基础,生态安全关系到_____________的生存和发展。3、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_____________,必须坚持一体化保护与修复。4、维护生态安全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并防治环境污染。5、_____________是指人类活动使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通过努力进行恢复重建和营造的过程。6、_____________是指在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中,通过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7、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度放牧等,会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生态安全。8、维护生态安全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我国颁布了多项与生态安全相关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9、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安全至关重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_____________,保护_____________。10、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_____________,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具体行动之一。11、作为公民,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低碳生活方式来响应维护生态安全的号召。12、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是为了保护_____________资源,恢复长江_____________,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13、森林生态系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维护其稳定对生态安全意义重大。14、拟订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时,可以进行_____________调查,并与_____________相结合,注意行动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初中生物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默写篇考点梳理5.1.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3、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4、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温度、空气等(任写三个)。5、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6、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合作、寄生等。7、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8、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实验变量是光。9、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10、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一定程度(填“绝对”或“一定程度”)的适应,并不是永久的。11、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12、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这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13、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14、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这是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15、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这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16、许多植物的茎或果实表面长有尖刺,其适应意义通常是可以帮助传播种子或防御。17、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18、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5.1.2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3、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如绿色植物)、消费者(如动物)和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4、非生物部分主要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5、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6、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或生产者)为食。7、分解者能够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8、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9、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例如绿色植物。10、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复杂的食物网。1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12、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过程中是单向流动并且逐级递减的。13、营养级越高,生物的数量越少,能量也越少。14、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5、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是循环的(填“循环”或“不循环”)。16、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能(或太阳)。17、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最多的是草,数量最少的是鹰。1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5.1.3 生物圈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5、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等。6、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湿地生态系统。7、海洋生态系统植物主要是藻类,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8、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都属于人工生态系统。9、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11、生物圈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腐生性微生物和真菌是分解者。5.2.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惠益称为生态系统服务,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DDT等污染物会在食物链中传递和积累,对较高营养级的生物造成严重危害。3、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4、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就会退化。5、酸雨主要是由于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造成的。6、环境污染(如酸雨)不仅影响生物个体的生存,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7、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如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对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野外放归(如朱鹮、麋鹿)。8、发展清洁能源(如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和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如“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人类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行动。9、在食物链“草 → 兔 → 狐”中,如果狐的数量减少,兔的数量会先上升后下降。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微塑料甚至在珠穆朗玛峰的积雪中被检测到,这说明环境污染的影响是广泛的。5.2.2 维护生态安全1、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服务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受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的状态与能力。2、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安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3、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必须坚持一体化保护与修复。4、维护生态安全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并防治环境污染。5、生态修复是指人类活动使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通过努力进行恢复重建和营造的过程。6、生态保护是指在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中,通过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7、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围湖造田、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会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生态安全。8、维护生态安全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我国颁布了多项与生态安全相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9、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安全至关重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0、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具体行动之一。11、作为公民,我们可以通过节约用电、少用一次性餐具等低碳生活方式来响应维护生态安全的号召。12、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恢复长江生态系统,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13、森林生态系统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维护其稳定对生态安全意义重大。14、拟订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时,可以进行实地调查,并与访谈相结合,注意行动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霸题优】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知识清单(背诵篇).docx 【学霸题优】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知识清单(默写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