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周测1 时代精神的精华滚动练(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气一元”论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其核心思想是用“气一元”论来认识世界。“气一元”论,即天地之间万物都是由“气”所生,“气”是运动不息的、变化不止的,其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形式是“气”的升、降、出、入。可见,“气一元”论学说( )①科学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③产生于中国古人的实践活动④具有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根据漫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定的世界观影响人们作出一定的行为②漫画中的人回避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③归根到底人的意识并不能决定客观存在④人们应把不自觉的世界观进行系统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康德认为哲学是关注人的认知和价值观念的反思性思维;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世界的自我意识,是对事物的绝对概念的认识。下列对哲学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③哲学是“科学之科学”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中西方哲学,作为世界哲学史上的两大重要分支,各自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哲学更注重人文感性,注重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而西方哲学更偏重逻辑,注重分析和推理,这是由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断出( )A.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不相同的B.中国哲学侧重方法论,西方哲学侧重世界观C.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D.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思考5.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开始不仅仅是存在于物质世界,更在思想的领域中探索着自己,思考自身的存在成为一种哲学行为。通过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辨,人类赋予了自己更为深刻的生命内涵。这表明( )①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能够上升为哲学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始终③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④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进行的深刻洞察和探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从科学发展的动力来看,哲学往往是革命性科学思想的“助产士”,因为科学研究不只是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做出计算,还需要一整套概念和思想的支撑。而科学的进步也可以极大地改变人们的世界观,影响不逊于作为系统化和理论化世界观的哲学。这表明( )①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②哲学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是“科学之科学”③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④具体科学的进步能推动哲学的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近年来,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问题引发了哲学界的广泛讨论。随着智能机器的广泛应用,机器伦理、自动化决策的社会影响、算法偏见等问题愈发受到关注。研究哲学必须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哲学反思和伦理规范,确保科技进步不会偏离人类社会的道德框架。这说明( )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②具体科学的进步会给哲学带来新的研究课题③哲学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具体方法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费希特说,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实践法则;如果只有一条实践法则,那么它们就都依赖这一条实践法则。莎士比亚说,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这些论述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哲学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④精神和思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对物质世界的反映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下列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②“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与“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③“理主动静,理生万物”与“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物是观念的集合”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0.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这些观点的共同点是( )①否定了思维来源于存在②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③体现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④夸大了主观意识的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种“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观点( )①把人的主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②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④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下列观点与下图漫画体现的哲学派别相一致的是( )①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④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能够正确反映这三种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征②未有此气,已有此理③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A.④→②→③ B.②→③→①C.④→③→① D.④→①→③14.柳宗元为了答复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在《天问》中所提出的有关宇宙和历史的大问题,以诗一样的语言作了《天对》,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宇宙是悠远渺茫的,关于宇宙起源的许多荒诞的传说都不足以信。昼夜交替,明暗变化,万物从混沌中发生、发展,都是元气的运动所致。由此可见,柳宗元( )①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具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②在实践的基础上正确把握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③对以往旧的唯心主义宇宙观进行了彻底的否定④认为“元气”这一物质形态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载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年轻干部“要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这是基于(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立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B.马克思主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具体的方法指导C.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成功之道在于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实践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在于(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法③马克思主义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④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以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一致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以其特有的反思精神与批判精神不断激发思想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③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结晶④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必须突破思想和制度的束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②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③能正确解决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④是基于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永恒的真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代的背景下,结合新的形势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发展的新局面。这表明( )①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适应中国国情变化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精神的精华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理论,指导中国发展的终极真理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法②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完善的成果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二、非选择题(21题24分,22题16分,共40分)21.(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很丰富。王守仁同朋友观花,一友指着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答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明代后期的王夫之说:“气者,理之依也。”“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批判了“理生气”的观点。(1)王守仁认为“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是一种什么观点?朱熹的观点是一种什么观点?(12分)(2)王夫之和王守仁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划分它们的唯一标准是什么?(12分)22.(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根植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关切人的存在、探究社会发展的理论结晶,贯穿于唯物史观创立与发展的全过程,并与马克思主义其他思想理论紧密联系、相互贯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全球治理层面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将马克思以阶级为视角的分析范式转向全球多元治理共治共享的分析范式,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思想资源。材料二 共建“一带一路”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理念的重大举措。经过多年努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日益成为践行这一伟大理念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一整套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方法,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结合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正确性。周测1 时代精神的精华滚动练(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气一元”论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其核心思想是用“气一元”论来认识世界。“气一元”论,即天地之间万物都是由“气”所生,“气”是运动不息的、变化不止的,其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形式是“气”的升、降、出、入。可见,“气一元”论学说( )①科学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③产生于中国古人的实践活动④具有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气一元”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它没有科学回答世界的本原问题。因为它把“气”这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①排除。题干主要强调“气一元”论的内容和哲学性质,没有提及该学说的产生来源,虽然哲学源于实践,但这不是题干所体现的重点内容,③排除。故本题选C。【题点】哲学的产生、辩证唯物主义2.根据漫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定的世界观影响人们作出一定的行为②漫画中的人回避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③归根到底人的意识并不能决定客观存在④人们应把不自觉的世界观进行系统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漫画中的人并未回避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错误认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②说法错误;漫画强调正确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不强调把世界观系统化,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题点】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3.康德认为哲学是关注人的认知和价值观念的反思性思维;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世界的自我意识,是对事物的绝对概念的认识。下列对哲学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③哲学是“科学之科学”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哲学不能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③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题点】哲学的产生、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4.中西方哲学,作为世界哲学史上的两大重要分支,各自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哲学更注重人文感性,注重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而西方哲学更偏重逻辑,注重分析和推理,这是由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断出( )A.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不相同的B.中国哲学侧重方法论,西方哲学侧重世界观C.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D.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思考答案 C解析 哲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相同的,都是整个世界,A错误;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错误;材料未涉及哲学的起源问题,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题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5.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开始不仅仅是存在于物质世界,更在思想的领域中探索着自己,思考自身的存在成为一种哲学行为。通过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辨,人类赋予了自己更为深刻的生命内涵。这表明( )①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能够上升为哲学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始终③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④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进行的深刻洞察和探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哲学的起源,而非世界观如何上升为哲学,①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不选。故本题选D。【题点】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本义6.从科学发展的动力来看,哲学往往是革命性科学思想的“助产士”,因为科学研究不只是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做出计算,还需要一整套概念和思想的支撑。而科学的进步也可以极大地改变人们的世界观,影响不逊于作为系统化和理论化世界观的哲学。这表明( )①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②哲学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是“科学之科学”③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④具体科学的进步能推动哲学的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科学的哲学会促进具体科学的发展,①排除;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不能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②排除。故本题选D。【题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7.近年来,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问题引发了哲学界的广泛讨论。随着智能机器的广泛应用,机器伦理、自动化决策的社会影响、算法偏见等问题愈发受到关注。研究哲学必须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哲学反思和伦理规范,确保科技进步不会偏离人类社会的道德框架。这说明( )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②具体科学的进步会给哲学带来新的研究课题③哲学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具体方法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材料通过哲学反思和伦理规范,确保科技进步不会偏离人类社会的道德框架,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影响,不体现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①不符合题意;哲学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不提供具体方法,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题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8.费希特说,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实践法则;如果只有一条实践法则,那么它们就都依赖这一条实践法则。莎士比亚说,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这些论述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哲学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④精神和思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对物质世界的反映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哲学的来源,而不是哲学是什么,且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一定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科学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③错误。故本题选C。【题点】哲学的产生、物质决定意识9.下列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②“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与“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③“理主动静,理生万物”与“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物是观念的集合”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 A解析 哲学的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①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对立,符合题意。②分别是不可知论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不符合题意。③二者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意。④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对立,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题点】哲学基本派别10.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这些观点的共同点是( )①否定了思维来源于存在②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③体现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④夸大了主观意识的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材料中这些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没有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没有涉及客观唯心主义,③不选。故本题选B。【题点】主观唯心主义11.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种“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观点( )①把人的主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②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④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观点属于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这种思想把人的主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认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需要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体现,①④符合题意。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③不符合题意。12.下列观点与下图漫画体现的哲学派别相一致的是( )①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④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漫画“吾心即宇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①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④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本题选C。【题点】主观唯心主义13.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能够正确反映这三种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征②未有此气,已有此理③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A.④→②→③ B.②→③→①C.④→③→① D.④→①→③答案 D解析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属于唯心主义基本形式,②与题意不符。“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④排第一。“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征”,该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①排第二。“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属于辩证唯物主义,③排第三。能够正确反映这三种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④→①→③。14.柳宗元为了答复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在《天问》中所提出的有关宇宙和历史的大问题,以诗一样的语言作了《天对》,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宇宙是悠远渺茫的,关于宇宙起源的许多荒诞的传说都不足以信。昼夜交替,明暗变化,万物从混沌中发生、发展,都是元气的运动所致。由此可见,柳宗元( )①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具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②在实践的基础上正确把握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③对以往旧的唯心主义宇宙观进行了彻底的否定④认为“元气”这一物质形态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载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柳宗元认为世界万物由“元气”产生,并没有从实践的基础上正确把握人和自然界的关系,②不选;柳宗元认为“元气”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以往旧的唯心主义宇宙观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夸大了其影响,说法过于绝对,③不选。故本题选B。【题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5.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年轻干部“要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这是基于(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立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B.马克思主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具体的方法指导C.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成功之道在于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实践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案 C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A错误;马克思主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根本的方法指导,而不是具体的方法指导,B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错误。故本题选C。【题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在于(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法③马克思主义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④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马克思主义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但不提供具体方法,②表述错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发挥指导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③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题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17.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以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一致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以其特有的反思精神与批判精神不断激发思想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③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结晶④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必须突破思想和制度的束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②错误。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必须突破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和制度的束缚,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②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③能正确解决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④是基于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永恒的真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为我们解决实践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但不能解决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③说法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永恒的真理”说法错误,④排除。故本题选A。【题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代的背景下,结合新的形势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发展的新局面。这表明( )①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适应中国国情变化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精神的精华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理论,指导中国发展的终极真理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不是终极真理,③错误;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能够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不是仅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题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2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法②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完善的成果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答案 D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提供具体方法,①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推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最完善的成果”说法错误,④不选。故本题选D。【题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二、非选择题(21题24分,22题16分,共40分)21.(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很丰富。王守仁同朋友观花,一友指着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答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明代后期的王夫之说:“气者,理之依也。”“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批判了“理生气”的观点。(1)王守仁认为“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是一种什么观点?朱熹的观点是一种什么观点?(12分)(2)王夫之和王守仁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划分它们的唯一标准是什么?(12分)答案 (1)①王守仁强调心外无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②朱熹把“理”看作世界万物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2)①王夫之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观点,王守仁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②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题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22.(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根植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关切人的存在、探究社会发展的理论结晶,贯穿于唯物史观创立与发展的全过程,并与马克思主义其他思想理论紧密联系、相互贯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全球治理层面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将马克思以阶级为视角的分析范式转向全球多元治理共治共享的分析范式,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思想资源。材料二 共建“一带一路”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理念的重大举措。经过多年努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日益成为践行这一伟大理念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一整套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方法,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结合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正确性。答案 (1)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在于它的全部理论来自于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一带一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具体实践,并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国际影响力。(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在全球治理层面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人类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题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