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主题二:《革命曙光耀南粤》项目2: 赓续红色血脉 教学设计课题 项目2 赓续红色血脉 课时 第4课 学科 综合课程 年级 5 年级教材分析 项目2赓续红色血脉是北师大版 5年级上册的综合课程主题二 《革命曙光耀南粤》的第 2 课,旨在以广东的革命英雄人物和革命精神为研究对象,通过 “革命人物闪闪亮”“传承基因代代红” 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广东的革命历史,探索革命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核心素养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了解广东革命英雄人物的事迹和革命精神,深刻认识到革命先辈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责任担当:明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培养勇于担当、敢想敢干的精神,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问题解决:在探究广东革命精神内涵、策划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活动方案,运用多种方式收集和整理资料等。创意物化:能够通过绘制英雄人物海报、制作英雄故事短剧、传唱英雄歌曲等多种形式,将对革命英雄的敬意和对革命精神的理解进行创意表达,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点 了解广东近百年来的革命英雄人物及其事迹,掌握广东的革命精神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如铁军精神、海陆丰精神、东纵精神等。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如参观纪念馆、走访故居、网上祭奠、采访等,让学生深刻感受革命精神的内涵。难点 深入理解革命精神的核心元素,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革命英雄英勇献身,如何将广东的革命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真正做到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东江纵队之歌》片段 这首歌叫《东江纵队之歌》,唱的是咱们广东抗日英雄的故事,这首歌,都在告诉我们:广东曾经有一群人,为了保护家乡、保护国家,付出了很多。 这些人是谁?他们为什么愿意为家乡、为国家奋斗?今天这节《赓续红色血脉》,我们就一起揭开这些‘红色故事’的面纱,看看英雄们的精神,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力量。 出示课题。 欣赏歌曲、 思考。 通过欣赏歌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讲授新课 一、主题讨论学生:在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办的“广东英烈网”上,我们可以看到烈士名单,为烈士献花,通过网上祭奠来表达我们的敬意。赓续革命情,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问题清单五(2)班1.在革命年代,广东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2.什么力量支撑着革命英雄毫不犹豫地英勇献身?3.广东的革命精神具体包括哪些精神?我们该如何传承革命精神?4.广东有哪些重要的红色革命遗址?它们背后承载着怎样的革命故事?5.革命英雄的事迹对我们当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具体的启发?6.除了网上祭奠,还有哪些方式能向革命英雄表达敬意并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事迹?二、确定任务学生:通过全班同学的集体讨论,我们确定如下任务。1.了解广东的革命英雄,记住他们的名字。2.了解广东优秀的红色基因,探索广东的革命精神。3.策划并开展“革命人物闪闪亮”“传承基因代代红”社会实践活动。4.搜集广东重要红色革命遗址的资料,梳理其历史背景与革命意义。5.结合革命英雄事迹,撰写个人学习感悟,明确自身成长方向。6.制作红色主题宣传作品(如手抄报、短视频),向身边人传播红色故事。三、制订方案活动指引:围绕项目的问题和任务,从活动目的、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分工、活动方式等方面,设计活动方案。学生:广东是中国南方一个富饶之地,作为民主革命的发源地,培养了许多风云人物。因为有他们,山海无恙,人民安乐!一、活动目的了解近百年来广东的革命英雄人物,探索革命精神最核心的元素,祭奠英雄英灵,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二、活动主题“赓续红色血脉”。活动内容学生1:岭南热土上,岁月长河里,无数英烈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英勇献身。他们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学生 2:我们还可以开展红色遗址寻踪行活动。革命人物闪闪亮 了解近百年来广东的革命英雄人物,阅读他们的故事,祭奠他们的英灵,传承他们的精神。传承基因代代红 探索革命精神最核心的元素,发扬勇于担当、敢想敢干、变革求新等精神传统,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红色遗址寻踪行 搜集广东红色革命遗址(如黄埔军校旧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的资料,实地走访或线上 “云参观”,记录遗址背后的革命故事,制作遗址介绍手册。四、活动分工学生:同学们自由分组。小组名称可以延续之前的,也可以重新再取。坚持真理组任务重点:聚焦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发自力更生组任务重点: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广东英雄不畏强敌组任务重点:关注解放战争时期的广东英雄敢于斗争组任务重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叶剑英红色足迹组任务重点:搜集广东红色革命遗址资料,梳理遗址历史背景与革命故事,组织 “云参观” 或实地走访活动五、活动方式坚持真理组:实地参观邓发纪念馆,走访他的故居,了解他的生平,感受他的铮铮铁骨;采访纪念馆工作人员,记录邓发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整理成文字稿。自力更生组:利用 “广东英烈网” 开展网上祭奠活动,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广东英雄献花、留言;搜集英雄们的战斗事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故事卡片。不畏强敌组:想办法采访英雄的子女,阅读相关的故事;将采访内容和故事整理成演讲稿,参与班级英雄故事演讲比赛。敢于斗争组:查找相关网站、公众号,搜集叶剑英元帅的革命经历和贡献;制作叶剑英元帅的生平时间轴海报,标注关键革命节点。红色足迹组:通过广东省文旅厅官网、红色旅游公众号搜集广东红色革命遗址资料;选择 1-2 个重点遗址开展线上 “云参观”,录制参观感悟视频;整理遗址信息,制作《广东红色遗址手册》,标注遗址地址、历史意义和推荐参观理由。四、活动实施活动①革命人物闪闪亮学生:广东的革命英雄人物成百上千,每个小组要聚焦不同时期的英雄人物。【认领任务】学生:你参加了哪个小组?你认领了哪些任务?坚持真理组:聚焦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发,收集邓发在工人运动、红军建设等领域的相关资料,撰写邓发革命事迹简介。自力更生组:聚焦抗日战争时期英雄曾生,梳理曾生组建和领导东江纵队的历程,挖掘东江纵队在抗日战场上的经典战例。不畏强敌组:聚焦解放战争时期英雄邓逸凡,了解邓逸凡在解放战争中的主要军事行动,如参与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的经历。敢于斗争组: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叶剑英,研究叶剑英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广东地区的革命活动。红色足迹组:聚焦广东重要红色革命遗址,如黄埔军校旧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旧址等,收集遗址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及承载的革命故事。【分解任务】学生:为了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坚持真理组把任务分解成几个小任务,组员们分头行动,效率更高了!查阅资料,了解邓发的生平经历。梳理邓发参与的主要革命活动、担任的重要职务和作出的突出贡献。3.参观邓发纪念馆、走访邓发故居,倾听他的传奇故事。【开展活动】学生:围绕小组聚焦的革命时期,尽可能全面地搜集这个时期的英雄人物资料,了解他们的生平、贡献。共产党早期革命家 —— 邓发:1906 年出生于广东云浮,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早年参与领导省港大罢工,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等职,为红军思想政治建设和苏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46 年,在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用生命践行了对党的忠诚。抗日战争英雄 —— 曾生:1910 年出生于广东惠阳,193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 年,在广东组建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后编入东江纵队),担任总队长;带领部队在华南敌后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多次重创日军,收复大片失地,还成功营救了美军飞行员、盟国记者等,被党中央誉为 “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解放战争英雄 —— 邓逸凡:1912 年出生于广东兴宁,1927 年参加革命,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一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参与指挥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在战场上善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鼓舞官兵斗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共和国元帅 —— 叶剑英:1897 年出生于广东梅县,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早年参与创建黄埔军校,担任教授部副主任;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始终坚定站在革命前线,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在长征中关键时刻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卓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党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殚精竭虑。家乡英雄榜 汕头:彭湃,中国农民运动大王,1896 年出生于广东海丰,领导创建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的创始人之一,1929 年英勇就义。湛江:黄学增,1900 年出生于广东遂溪,广东农民运动先驱之一,参与领导琼崖革命斗争,1929 年在海口被捕,壮烈牺牲。韶关:杨殷,1892 年出生于广东中山(祖籍韶关),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参与领导广州起义,1929 年在上海被捕,英勇就义,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学生1:各小组选择一位革命英雄,仔细了解英雄人物的生平、成就,讲述他的故事。学生2: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英雄、向革命英雄学习?各小组集思广益。01绘制英雄人物海报 02传唱英雄歌曲03进行英雄故事演讲比赛04制作英雄故事短剧05 制作红色主题手抄报 06 开展 “红色故事进校园” 分享会活动②传承基因代代红学生:革命精神深深熔铸在广东发展的基因和血脉之中,各小组去探索、去发现,并补充下图。革命精神在广东铁军精神 叶挺独立团:铁心跟党、铁拳制胜、铁纪治军。海陆丰精神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坚定忠诚,百折不回,一心为民。 东纵精神 东江纵队:忠心向党、赤心为民、不畏艰险、不懈奋斗。农讲所精神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深耕农运、播撒火种、为民谋利、实事求是。 广州起义精神 广州苏维埃政府:敢于斗争、勇于探索、不怕牺牲、坚守信仰。 【广州的多个“第一”】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上,广州创造了多个“第一”,如下图所示。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建立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地方纪检监察机构:中共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第一个培养农民运动干部学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个城市红色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第一批共产党早期组织: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团一大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地方军事机构:中共广东区委军事运动委员会第一个省级农民协会:广东省农民协会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会领导机关:中华全国总工会【家乡的革命英雄】家乡有哪些革命英雄?他们有哪些动人的事迹?小组收集这些革命英雄的事迹,并认真学习。深圳 刘黑仔事迹: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著名侦察员,外号 “神枪手”。他带领队员在深圳、香港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多次深入日军据点执行侦察、暗杀任务,曾乔装成小贩击毙日军军官,还参与营救被困香港的文化名人(如茅盾、邹韬奋),用灵活战术打击日军气焰,1945 年在战斗中牺牲,年仅 26 岁。梅州 古大存事迹:东江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 “东江农民领袖”。1927 年起,他在梅州、惠州一带领导农民起义,建立红军队伍和革命根据地,即使在革命低潮期,仍坚持在深山开展游击斗争,保存革命火种;新中国成立后,他致力于广东建设,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我想传承东纵精神我想做的事:1.每月阅读 1 篇东江纵队英雄故事,如《刘黑仔传奇》,并写下 300 字读后感,记录自己对 “不畏艰险” 精神的理解。2.参与学校 “红色宣讲团”,向低年级同学讲述东江纵队营救文化名人的故事,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传递 “赤心为民” 的理念。3.在社区组织的 “爱心助老” 活动中,主动帮助独居老人打扫房间、读报纸,把 “不懈奋斗” 的精神转化为服务他人的实际行动。4.遇到学习困难(如数学难题、英语单词记不住)时,不轻易放弃,借鉴东江纵队 “克服敌后困境” 的毅力,通过查资料、问老师逐步解决,培养 “不畏艰难” 的品格。 活动③ 红色遗址寻踪行 以广东红色革命遗址为探究对象,通过 “资料搜集 — 实地 / 线上探访 — 故事整理 — 成果输出” 四个环节,挖掘遗址背后的革命历史与精神内涵,让学生在 “走、看、听、记” 中触摸红色印记,理解红色遗址的历史价值,进而增强对家乡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意识。具体内容包括:1.遗址筛选与分类:结合 “广州的多个‘第一’” 及广东各地革命历史,筛选具有代表性的红色遗址,按 “民主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分类,明确每处遗址的核心历史定位。2.多维资料搜集:通过政府官网(如广东省文旅厅、广东英烈网)、红色纪念馆公众号、历史书籍等渠道,收集遗址的建筑背景、历史事件、关联英雄人物等资料,重点记录 “遗址如何见证革命进程” 的关键细节。3.探访体验与记录:采用 “实地走访 + 线上云参观” 结合的方式,实地走访本地遗址(如广州学生优先探访黄埔军校旧址、农民运动讲习所),线上 “云打卡” 异地重要遗址(如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旧址);探访中用文字、照片、视频记录遗址现状,聆听讲解员讲述遗址背后的革命故事,填写《红色遗址探访记录表》。4.成果整合与传播:将搜集的资料、探访记录整理成《广东红色遗址手册》,标注遗址地址、历史意义、关联故事;通过班级分享会、校园宣传栏展示探访成果,向同学、家人传播红色遗址的历史价值,让更多人了解 “红色遗址不是冰冷建筑,而是革命精神的活载体”。 前期准备(资料搜集)历史背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 1924-1926 年国共合作时期,由毛泽东、彭湃等主持创办的农运干部学校,共举办 6 期,培养了近 800 名农运干部,学员毕业后奔赴全国 19 个省开展农民运动,推动了中国农民运动的发展;关联人物:毛泽东(第 6 期主办人)、彭湃(农运课程教师);关键事件:1926 年,毛泽东在农讲所主讲《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农民问题》等课程,提出 “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的重要观点。探访过程(记录示例)记录维度具体内容看遗址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祠堂建筑,进门可见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的红色牌匾;展厅内有当年学员的作业本(上面写着 “农民要团结起来反抗地主”)、农讲所的课程表(每天 6 小时上课、2 小时军事训练)听讲解员说:“第 6 期学员来自全国 20 多个省,最远的从黑龙江来,他们不怕路途遥远,就是为了学习如何发动农民革命;有位学员毕业后回到湖南,组织了当地第一个农会,带领农民减租减息”感原来 80 多年前,有这么多人为了农民的幸福努力学习,他们的 “理想” 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更多人。现在我每天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更应该珍惜机会,长大后也为社会做贡献成果输出(《广东红色遗址手册》节选)遗址名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 42 号一句话定位:中国共产党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 “摇篮”,见证了 “农民是革命主力军” 重要理论的形成革命故事:1926 年,毛泽东在这里主办第 6 期农讲所,他不仅给学员上课,还经常和学员一起讨论 “如何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有一次,一位来自江西的学员问 “农民没钱没枪,怎么反抗地主?”,毛泽东说 “农民的力量在团结,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后来,这位学员回到江西,组织了上千名农民成立农会,成功让地主降低了租税。探访感悟:农讲所的教室很小,但培养的 “革命火种” 却照亮了全国。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当年这些 “为农民奋斗” 的人用努力换来的,我们要记住他们的付出,做一个 “为他人着想” 的人。五、展示交流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基本了解了广东红色资源的情况,大家准备用怎样的方式展示交流,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展示交流方案小组名称坚持真理组展示内容1. 邓发生平时间轴(重点呈现参与省港大罢工、红军建设的关键节点);2. 邓发纪念馆探访故事(如 “文物背后的革命记忆”—— 邓发的公文包、手稿背后的故事);3. 对 “坚持真理” 精神的理解(结合邓发事迹谈当代小学生如何 “坚守正确信念”)。展示方式1. 展板展示:时间轴海报 + 文物故事图文;2. 现场宣讲:2 名组员轮流讲述探访故事和精神感悟;3. 互动提问:设置 “邓发的哪件事让你最感动” 小问题,邀请台下同学分享。任务分工1. 资料组:整理邓发时间轴和文物资料,设计展板;2. 宣讲组:撰写宣讲稿,反复练习表达;3. 互动组:设计小问题,准备小贴纸(回答奖励)。成果形式1. 《邓发革命事迹展板》(含时间轴、文物故事);2. 宣讲稿(附现场录音);3. 互动问题记录(含同学回答要点)。小组名称红色足迹组展示内容1. 广东红色遗址分类梳理(民主革命、抗日、解放战争时期各 4 处,含地址、历史意义);2. 探访记录(如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 “看、听、感” 记录,附照片);3. 《广东红色遗址手册》(精选 8 处遗址,含故事和探访感悟)。展示方式1. 手册分享:每位组员负责讲解手册中 2 处遗址,展示探访照片;2. “云打卡” 演示:用 PPT 模拟 “线上参观海陆丰苏维埃政府旧址”,介绍参观流程;3. 推荐环节:向同学推荐 “周末红色打卡地”(附交通建议)。任务分工1. 讲解组:熟悉手册内容,准备遗址讲解要点;2. 技术组:制作 “云打卡” PPT,标注参观重点;3. 策划组:整理打卡地交通、开放时间,制作推荐表。成果形式1. 《广东红色遗址手册》(彩色印刷版,每人 1 本);2. “云打卡” PPT + 探访照片集;3. 《广东红色打卡地推荐表》(含地址、交通、开放时间)。学生:哪个小组最棒?他们的哪些做法值得大家学习?请记一记。坚持真理组:广州的革命文化历史悠久,是广东革命文化的核心,比较大型的革命历史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就有20多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是广州红色旅游的著名景点。自力更生组:广东省中山市是一代伟人孙中山的故乡,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地级市,它是我国革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孙中山故居特别值得参观。不畏强敌组:梅州是广东省革命老区村、镇(乡)最多的地级市,所辖8个县(区)都是成立过中央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根据地。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专门设立了梅州革命烈士纪念室,为4000多名烈士刻碑纪念。 红色足迹组:广东红色革命遗址遍布全省,每一处都藏着鲜活的革命故事。我们梳理了民主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共 12 处代表性遗址,像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见证了农运干部的成长,东江纵队纪念馆留存着抗日英雄的战斗痕迹;其中海陆丰苏维埃政府旧址是中国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遗址,承载着彭湃等先烈 “一心为民” 的初心,特别适合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六、反思评价“革命曙光耀南粤”活动评价表 评价指标项目学习中的表现小组自评 组间互评 老师评价活动目标达成有了解家乡及广东地方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浓厚兴趣,主动探索。优良优良优良有保护和建设家乡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的意识和行动,有向他人介绍家乡特点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优良优良优良有自主了解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意愿,活动中能积极参与活动,有自己的见解。优良优良优良了解活动过程,能独立参与或组织活动,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合格合格合格活动参与程度 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有创意。优良优良优良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能提出改进的意见。优良优良优良能参与活动,完成自己的任务。优秀优秀优秀合作态度与效果 配合度、完成度高,能运用多种方法获取真实、准确、有价值的信息。优良优良优良能配合小组的活动,缺乏主动性;能获取信息。优良优良优良愿意共同努力,互相配合;运用一些方法获取足够的信息。优秀优秀优秀 实践成果与创新 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特点,有推广价值,展示受欢迎,引人入胜。 优良优良优良优良优良优良活动有成果,能达到了解家乡的目的。优良优良优良完成了设计和制作,对家乡有所了解。优秀优秀优秀活动中的创意表现1. 创意突出:在资料搜集、展示形式、成果输出等环节有突破性想法(如红色足迹组设计 “云打卡” PPT 模拟参观,自力更生组用第一人称扮演英雄讲故事,形式新颖且贴合主题)。2. 有一定创意:能在现有形式基础上优化(如坚持真理组在展板中加入 “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成果更生动;敢于斗争组组织名言跟读,增强互动性)。3. 创意一般:沿用常规形式,无明显创新(如仅制作普通手抄报、PPT,内容完整但形式缺乏新意)。 综合评价综合表现优秀,能高质量完成活动任务,创意展示形式突出,有效传播红色文化。 收获与反思 收获上,知识层面明确对广东革命英雄、红色遗址及革命精神的认知;能力层面体现资料搜集、团队协作等技能的提升;情感层面展现对英雄的崇敬、对家乡红色历史的自豪及传承红色基因的志向。反思上,指出活动中资料搜集不全面、展示表达欠佳、分工拖延等不足,并对应提出制定详细资料清单、提前练习展示、明确分工时限等改进办法。七、拓展延伸1.欣赏视频:【广东红色印迹】茶阳同天饭店旧址2.在广东的革命历史中,东江纵队主要活跃在哪个历史时期?它体现的 “东纵精神” 核心内涵是什么?东江纵队主要活跃在抗日战争时期。“东纵精神” 的核心内涵是忠心向党、赤心为民、不畏艰险、不懈奋斗。3.广州作为民主革命的重要发源地,创造了多个 “第一”,请写出其中两个 “第一” 及其具体内容?(1)第一个培养农民运动干部学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2)第一个城市红色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或 “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 等,任选两个即可)。4.在 “革命人物闪闪亮” 活动中,我们了解了邓发、曾生等广东革命英雄,请简要说说曾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贡献?曾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组建并领导东江纵队,在华南敌后开展游击战,多次袭击日军据点,还参与营救被困香港的文化名人(如茅盾、邹韬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5.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具体方式传承广东的革命精神 ?(1)参观革命纪念馆、红色遗址,了解革命历史;(2)制作英雄人物海报、手抄报,传播英雄故事;(3)参与网上祭奠活动,向烈士献花致敬;(4)开展英雄故事演讲比赛,分享革命事迹 。 想一想 写一写 思考、制订。实施活动 展示、交流。反思、评价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从 “认知广东革命英雄” 到 “探究英雄精神内核”,再到 “思考传承实践路径”,逐步激发对本土红色历史的兴趣,初步建立 “铭记英雄 — 理解精神 — 主动传承” 的认知与情感联结,为后续实践活动和精神内化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从了解广东革命英雄与红色遗址的基础认知,逐步深入探索红色基因与革命精神,再通过社会实践、感悟撰写与宣传创作,实现红色精神的内化认同与外化传播,最终培养学生对本土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传承意识及综合实践能力。通过 “人物认知、精神探索、遗址寻访” 三大活动内容,结合分组聚焦、多元实践(实地走访、线上祭奠、采访创作等)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分工协作中深化对广东红色人物、遗址与精神的理解,将红色文化学习从 “认知” 转化为 “沉浸式实践”,同时培养资料搜集、团队协作、创意表达等综合能力,为红色精神的内化与传播提供可操作的实践路径。通过组织各小组围绕生命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出行安全等开展认领任务、知识搜索、实践体验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中学习安全知识、掌握防护技能,在案例研讨和实践行动中深化对安全规则与法律的理解,旨在将安全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升学生在不同场景下的自护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其主动践行安全文明行为的自觉性。通过任务认领、分工协作、沉浸式体验(资料搜集、实地走访、故事创作等),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广东革命英雄事迹、红色遗址故事中,深化对本土红色历史的认知与情感认同,进而提炼并理解革命精神内涵;同时通过 “传承红色基因” 的实践规划与成果输出,将红色文化学习从 “知识吸收” 转化为 “行动践行”,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综合实践能力与红色精神传承意识。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 “成果可视化 + 互动体验式” 的展示交流形式,将前期 “人物探究、遗址探访” 的实践成果转化为可分享、可传播的内容,既为学生提供展示实践能力与学习收获的平台,也通过跨小组交流(如推荐红色打卡地、分享探访故事)深化对广东红色资源的整体认知;同时引导学生在互评中学习优秀实践方法,进一步强化红色文化的传播意识与传承责任感,为整个项目学习形成完整闭环。以多维度、分层化的评价体系为抓手,从 “目标达成、参与程度、合作效果、成果创新” 等核心维度,结合自评、互评、师评多元视角,全面评估学生在红色文化学习中的知识收获、能力提升与情感成长;同时通过明确 “创意表现” 标准与 “收获反思” 指引,既激励学生创新实践,又引导其主动复盘学习过程,实现 “以评促学、以评促思”,最终巩固红色精神传承效果,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与综合发展能力。通过知识拓展,引导其将红色文化认知与具体行动结合,为深化 “赓续红色血脉” 的理解与实践提供清晰指引。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1.下列英雄人物中,主要活跃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A. 邓发 B. 曾生 C. 邓逸凡 D. 叶挺2.广东的 “海陆丰精神” 源于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其核心内涵不包括( )A. 坚定忠诚 B. 百折不回 C. 一心为民 D. 变革求新3.在 “传承基因代代红” 活动中,我们了解到 “铁军精神” 对应的革命队伍是( )A. 东江纵队 B. 叶挺独立团 C. 红军队伍 D. 八路军队伍二、填空题1.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办的官方平台 “__________”,可以让我们查询烈士名单、为烈士献花,通过网上祭奠表达敬意。2.在 “红色足迹组” 的活动中,我们通过实地走访或线上 “” 的方式,了解广东红色革命遗址的历史故事,还制作了《》来记录遗址信息。3.邓发是广东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曾参与领导__________,在土地革命时期还担任过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等重要职务,为红军建设作出了贡献。三、判断正误题(对的打 “√”,错的打 “×”)1.叶剑英元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之一,他曾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2.“传承基因代代红” 活动中,我们了解到 “东纵精神” 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体现的革命精神。( )3.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中国第一个培养工人运动干部的学校,毛泽东曾在此主持教学。( ) 做一做 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与技能。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邓发、曾生、叶剑英等广东革命英雄的事迹,还了解了铁军精神、东纵精神等广东革命精神的内涵,更学会了用制作海报、实地探访等方式传播红色文化。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板书 项目2 赓续红色血脉 主题讨论确定任务制订方案活动实施展示交流反思评价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回顾已讲知识点,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