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说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说课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说课标
一.
说教材
二.
说学情
三.
说教学目标
四.


说重难点
五.
说教法学法
六.
说设计思路
七.
说教学过程
八.
1、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3、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一、说课标
本框内容主要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明我们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应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实现文化繁荣发展,既需要不忘本来、植根塑魂,也需要吸收外来、交流互鉴。
传统文化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
乘 上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第八课
启 下
纵向继承
主义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文化发展
横向交流
二、说教材
高二物理政治选科学生,学生较为活跃、思维灵敏。已具备对文化、传统文化、文化多样性的初步了解,也已初步具备了材料分析能力、知识的调动与运用能力。但还不具备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认识,学生的分析能力、描述与阐释事物的能力不足,需要教师进一步耐心引导。
三、说学情
四、说教育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交流,理解“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两种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运用辩证的观点正确理解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
通过情境分析、小组讨论,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解文化交流互鉴要立足国情,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争做文化传播交流的使者,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有益成果,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一)、说教学重点
五、说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重点:“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2、依据:是本节的新知,是本课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是中心,学生掌握此内容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和树立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做法与态度。
3、解决方法: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来对重点知识进行理解和学习。辅之运用鲜活的材料、厚重的史实、深度的辨析、令人信服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如何正确的对待外来文化,即“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一)、说教学难点
五、说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难点:“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是本框的教学难点
2、依据:这部分是新知,超出学生已有知识范围,同时有悖于学生固有的定向思维。
3、解决方法:引用历史名人的观点进行对比,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交流,理解“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两种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解决教学难点。
六、说教法、学法
教法:1、议题式教学法 2、情境教学法
学法:1、自主探究法 2、合作交流法
目的:提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落实和学科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探究能力,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的形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指导思想
七、说设计思路
设计立意
七、说设计思路
通过情境引领、议题教学在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中,真实、有生活体验的情境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探索的热情去解决情境中设置的问题,从而提升其核心素养。力求引导学生从“知识本位”的被动型学习转型为“素养本位”的主动型学习。坚持“课程内容活动化”,开展议题式活动课教学,以活动的形式,紧紧围绕对待外来文化正确态度的情境设计符合教学逻辑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议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或探究合作解决所议之题,在“议学中”展开本课内容的有效学习。
八、说教学过程
1、激发学习兴趣
2、提高课堂参与度
总议题:如何正确对 待外来文化
【设计意图】
议题引入
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外面的文化进不来,内部的文化也出不去。鸦片战争中,西方国家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这种以严重冲突的战争方式开始的交流,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在痛苦的反思中,一部分进步人士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思考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思考如何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八、说教学过程
议题一: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不要“拿”?
康有为
梁启超
胡适
陈序经
1、议学情境一:展示历史人物及其对外来文化的观点
“全盘西化”一词是陈序经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中国样样都不如人,西方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西洋近代文化的主力——个人主义能够救中国。他的结论是“彻底的全盘西化”的办法,是挽救中国民族危亡的唯一出路。
胡适认为“必须承认我们百事不如人”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重新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认为传统文化是千年道统是不能丢弃的,中华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他们坚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返回孔孟之道,在社会上提倡尊孔运动,倡导诵经复古,并在各地建立“孔教会”,推行他们的文化复古主义主张。
八、说教学过程
(1)文化复古主义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彻底排斥外来文化。
(2)全盘西化论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盲目照搬西方文化。
2、议学任务: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别就这两种观点进行分析,你认为上述观点存在哪些不足和局限?并说明理由。
议题一: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不要“拿”?
3、问题生成和解决:
学生的分析能力有限,有倾向性理解但较为片面。
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总结梳理出结论
(3)正确态度: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
八、说教学过程
议题一: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不要“拿”?
4、设计意图:
让更多同学参与进课堂中,有效解决本课的难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能力,树立对待外来文化的辩证观点。
5、检测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交流,理解“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两种观点的错误之处。
八、说教学过程
议题二: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怎么“拿”?
1、议学情境二:《鲁迅:拿来主义》视频
2、议学任务:
谈谈你对拿来主义的理解,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该“拿”什么?
(1)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
(2)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
(3)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
3、问题生成和解决: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问题。
八、说教学过程
议题二: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怎么“拿”?
4、设计意图:
视频简洁明了,把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形形色色的思潮,概括的既简单易懂又明确醒目。通过交流分享帮助学生认识到,对待外来文化,既要采取开放的心态,不能盲目排外,又不能简单拿来,要解决好怎么拿、拿来怎么用的问题。
5、检测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交流,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运用辩证的观点正确理解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
八、说教学过程
议题二: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怎么“拿”?
1、议学情境三:
材料:王明脱离中国革命的实际,他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给中国共产党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2、议学任务:结合上述材料,小组讨论交流,谈谈王明是犯了什么错误?
想一想对于外来有益成果我们应该怎样“拿”?
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八、说教学过程
议题二: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怎么“拿”?
4、设计意图:通过王明的案例,从反面说明离开中国国情、教条主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后果,有效突破本节课重点,提升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推动作用。
5、检测教学目标:
通过情境分析、小组讨论,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解文化交流互鉴要立足国情,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3、问题生成和解决:
要运用历史事实来说明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最终要落脚到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上面。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
一方面,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升华情感,让学生深刻领悟本课知识内容,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确看待外来文化。
角色扮演——代入生活各行各业应该学习哪些外来文化促进自身的发展?
课堂活动
八、说教学过程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要求
必要性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要求
【课堂小结与板书设计】
两个坚持、一个坚守、一个吸收








说课人:
20**年**月**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