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五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自测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五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自测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次阶段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40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本张试卷回教室后写好名,小组收齐交给道法课代表)
1.2024年9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 成立 周年大会。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60 B.人民代表大会;65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0 D.人民代表大会;75
2.11月17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 ”号在广州正式入列。此大洋钻探船总吨约33000,排水量42600吨,续航力15000海里,最大钻深11000米,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有望助力全球科学家实现“打穿地壳、进入地球深部”的科学梦想。( )
A.逐梦 B.追梦 C.理想 D.梦想
3.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 。今年,以“ , ”为主题,在全国组织开展2024年“宪法宣传周”活动,今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时间为12月1日至7日。 ( )
A.国家宪法日;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国家宪法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C.国家宪法节;学宪法,讲宪法
D.国家宪法节;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4.飞速发展的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国迎来了“刷脸”时代。人们不禁要问,“刷脸”时代到来了,你的“脸”还安全吗?我们的回答是“安全”,因为生命具有( )
A.独特性 B.统一性 C.短暂性 D.不可逆性
5.俄罗斯小诗《短》写道:“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得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总是经过得太快,领悟得太晚,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因为一旦擦身而过,也许永不邂逅!”这首小诗对你的启示是( )
A. 生命太短暂,短得我们无法细细去品味人生 B.时间匆匆,学会珍惜时间就能使生命更有价值
C.生命有限,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D.生命短暂而美好,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6.生命有接续,每个人的生命不仅是“我”的,也是“我们”的。下列能够体现出这一点的有( )
①我是龙的传人,我骄傲 ②我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③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④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是因为( )
A. 生命至上,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B.生命脆弱,生命的危机时时都有
C.生命独特,生命的选择各不相同 D.生命短暂,生命的意义不必探索
8.2024年11月6日,孙某某驾驶私家车带着家人出门务工,不慎落水。危急时刻王麟等10余位村民纷纷跳入水中将其救起,帮其脱离生命危险。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②要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
③他人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④关爱他人的生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河南多地公布2024年中招体育考试项目,其中,郑州市将心肺复苏实践操作、游泳作为选考项目纳入中招体育考试。此举( )
A.必将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符合国家“双减”政策 B.能够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懂得尊重和敬畏生命
C.是重视公众健康素养的体现,能避免学生发生意外 D.说明目前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缺失,没有安全意识
10.每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各地许多中小学校都会开展疏散救援演练、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旨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灾难发生时,下列自救自护方法正确的是( )
A. 屋内煤气泄漏---在室内立即拨打电话求助 B. 户外遇到雷暴雨---尽快跑到大树下躲雨
C. 遇到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行 D. 遇到地震---迅速搭乘电梯离开房屋,跑到空旷的场地
11.右图漫画警示我们( )
A.预防溺水,不到任何地方去游泳
B.注意安全,掌握所有的自救方法
C.养护精神,关注并守护精神家园
D.自我保护,增强防溺水安全意识
12.“学生放假,安全无价,家长一定要科学安排子女暑期生活,引导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假期期间,某中学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及时发布安全提示,提醒学生暑期外出时注意自身安全,定期与学生家长电话沟通,重点加强对广大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的安全教育工作。学校此举( )
A.说明学校可以取代家长对子女的安全教育职责
B.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其全面发展
C.旨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D.能杜绝事故的发生,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13.强烈的地震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为尽可能避免地震带来的伤害,我们应该( )
①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防震疏散演练,熟练掌握防震技能
②地震发生时,如身处单元楼内,可选择躲避在面积小的卫生间、墙角
③若震后不幸被困在废墟中,应保持冷静,保存体力,创造生存条件
④在影剧院、商场等公共场所遭遇地震时,马上寻找电梯,迅速逃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珠海市教育局推出了“珠海市防溺水安全教育公开课”,采取“理论+实践”的模式向学生讲解和展示防溺水的知识和技能,并提醒学生必要时要做到见义智为。这启示我们( )
①加倍珍爱生命,不能拿生命去逞强 ②未成年人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③溺水是中学生意外死亡的唯一原因 ④不要私自下水,不要贸然盲目施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国务院在《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4年)》中明确提出“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国家鼓励青少年进行体育活动是因为( )
①青少年不珍爱自己的生命与健康 ②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③成长中的青少年,应该守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④青少年对生命不负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6.中学生平时要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学会放松自己,保持愉悦的心情,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样做( )
①有利于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②有利于彻底远离疾病
③有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④有助于改善心理状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柳州市各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了“国旗下讲话”“爱国主义征文比赛”“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 )
A.有利于滋养我们的心灵 B.体现了学校重视物质生活
C.旨在引导我们学习文化知识 D.表明只有养护精神才是守护生命
18.2024年春节档票房冠军《热辣滚烫》讲述了女主人公在逆境中奋起、成长为拳击手的励志故事。面对挫折,主人公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勇敢面对,并从中汲取力量,最终实现了自我成长和突破。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成长的道理总是鲜花铺路 ②面对相同挫折,人的反应几乎相同
③我们要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 ④要正确对待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9.人生难免有挫折,下列关于挫折能激励人们增强生命韧性的名句有( )
①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③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④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A.①②③ B.①②④ D.②③④ C.①③④
20.记者在走访多地调查发现,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出发去博物馆研学旅行”“徜徉于图书馆里知识的海洋”“体味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成为了许多学生喜爱的假期生活方式。从滋养心灵的角度,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博物馆的研学旅行,丰富了学生的文化体验 ②缺乏对真善美的体验,易引发学生攀比消费
③体味我国传统文化,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④开展读书阅读活动,涵养了学生的优秀品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D.②③④ C.①③④
二、材料题(共60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本张试卷回教室后写好名字,小组收齐交给道法课代表)
21.(15分)
材料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节选自李白《将进酒》
材料二: 落叶飘向冥冥世界,归于沉寂。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挽回一片落叶,让它重回枝头,鲜绿如初。这是一种流逝,一段自然的过程。它最后将深入泥土,化为淤肥,滋养另一个新的生命,这是它自身的延续和超越,也是落叶美丽的瞬间的永恒。
材料三: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党和政府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一定要全力开展搜救,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要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并做好遇难者家属安抚等工作。
(1)从生命的特点的角度,谈谈材料一的诗句带给我们的启示。(3分)
(2)落叶有生命延续的魅力与永恒。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理解人类生命的接续。(6分)
(3)请你从“敬畏生命”的角度分析材料三所蕴含的道理。(6分)
22.(23分)
2024年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各地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消防演练活动、逃生演练等,增强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积极预防、降低和减少学生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1)如何增强安全意识?(8分)
(2)有人认为:“也没有发生火灾,进行安全防火演练没有必要”,请你评析这种观点。(7分)
(3)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应该如何提高防护能力?(8分)
23.(22分)
材料一:2024年3月26日教育部网站发布:2024年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长。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锻炼2小时试点,倡导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课后锻炼1小时,试点推广体育课+大课间、体育课+课后服务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校内体育锻炼时间
材料二:某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在某市10所中学对2134名中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综合测评中发现,有29.99%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主要集中在厌学、人际关系不良、考试焦虑等方面。学习压力是中小学心理健康面对最大的问题,很多父、母都期望子女能够有好的成绩,考入好的高校,未来有好的发展,认为学习是实现孩于个人价值的唯一途径。
(1)结合材料一,为什么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 (6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我们应该保持心理健康(4分)
(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爱护身体、滋养心灵的角度,向大家提出倡议(如何保持身心健康)(12分)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次阶段测试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B A D B A A B C D C A B D C A C B D
21.(1)从生命的特点的角度,谈谈材料一的诗句带给我们的启示。(3分)三条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③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2)落叶有生命延续的魅力与永恒。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理解人类生命的接续。(6分)四条 ①一代又一代的生命个体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个体的生命接续) ②在生命的接续中,每个人的生命不仅是“我”的,还是“我们”的生命。(社会关系上生命的接续) ③伟大的思想、崇高的信仰、高尚的道德等都是精神生命的体现。在生命的传承中,人类的精神不断积淀和丰富。(精神生命的传承)
(3)请你从“敬畏生命”的角度分析材料三所蕴含的道理。(6分)三条 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也是坚强的、崇高的、神圣的,我们要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②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要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 ③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
22.(1)如何增强安全意识?(8分)四条 ①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 ②树立规则意识。要自觉遵守规则。 ③增强风险意识。远离危险,方能平安生活。 ④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
(2)有人认为:“也没有发生火灾,进行安全防火演练没有必要”,请你评析这种观点。(7分)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分) 以下任意三条满6分,一条两分(前三条为知识点“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第四条表述较为开放) ①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 ②日常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灾难事故(火灾)可能会危害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甚至会毁灭鲜活的生命 ③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④开展此类活动能够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从而有效保护学生的生命。
(3)我们应该如何提高防护能力?(8分)四条 ①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 ②提高危险预判能力,防患于未然。 ③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④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23.(1)结合材料一,为什么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 (6分)三条 ①身体是生命存在的根本。 ②身体健康既关系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家庭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国家的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发展。 ③爱护自己的身体,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我们要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我们应该保持心理健康(4分)两条 ①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②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爱护身体、滋养心灵的角度,向大家提出倡议(12分)三条+三条 爱护身体:①爱护身体,应当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②爱护身体,应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③爱护身体,应当积极、主动、科学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滋养心灵:①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②磨练意志,增强生命的韧性 ③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