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上·道德与法治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度测试卷题 号 一 二 总 分得 分得分 评卷人1.在家里,“我”是爸妈的乖女儿;在社区,“我”是叔叔阿姨心目中的小邻居……材料体现的社会关系依次为 ( )A.地缘关系、血缘关系 B.血缘关系、业缘关系C.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D.血缘关系、地缘关系2.置身于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我们要主动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对此,下列同学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参加社区清洁活动,体验成就感和满足感B.到历史物馆品味历史醇厚,感受文化深邃C.看到为灾区筹集物资和资金,认为与己无关D.到菜园除草,采摘蔬菜,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3.如今,地铁、公交车里的年轻乘客很多都是“低头族”。他们聊微信、玩游戏、追剧、刷抖音……几乎一刻也不离屏幕。你应对这些“低头族”说 ( )A.我们应该融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B.远离网络才能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C.我们要共同维护好公共空间 D.只要能获得快乐,玩手机无可厚非4.观察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社会而言,个人太渺小,微不足道B.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有其相应的位置C.离开了个人,社会这张网依然存在D.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只是血缘关系5.某班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发生了很多变化:冷漠的变热情了,脆弱的变坚强了,还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了。这说明 ( )A.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B.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C.我们可以尽早走上工作岗位 D.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6.“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七年级学生小雨放学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生活技能,如包饺子、洗衣服、整理房间……她不仅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学会为父母分忧、增强了能力,而且更加热爱生活。小雨的经历告诉我们 ( )①学习生活技能比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 ②参与家务劳动会降低对学习的热情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 ④学习生活技能能够照顾自己、服务他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人不学,不知义。”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我们可以 ( )①了解风俗习惯 ②理解伦理道德③遵守法律规范 ④学会明辨善恶是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1 页 (共4 页 )8.在某火车站,一位即将入伍的新兵在候车时,遇到一位老人突发疾病。该新兵凭借在入伍前学到的急救知识,迅速对老人进行急救,为老人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他的行为得到了周围群众的赞扬和敬佩。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A.他的行为是多此一举 B.他的行为是在刻意博人眼球C.他的行为微不足道 D.他的举动是亲社会行为的体现9.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了 15项领先科技成果,涉及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块链技术等多个方面。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第三次面向全球发布领先科技成果。日此可见 (A.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B.网络推动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C.网络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D.网络是一把双刃剑10.“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离愁伤感悠长深远。而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一通语音、视频电话,使人们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咫尺。这种跨越时空的对比反映出网络 (A.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B.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C.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D.能够让古今两个时代的人对话11.小张收到一条短信:“恭喜你中奖了!只要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填写身份证号和银卡号等信息就可领大奖。”小张按要求填写信息后,发现银行卡里被人转走4 000元于是立刻报警。这警示我们 (A.要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警惕性,注意自我保护B.网络处处有“陷阱”,我们应远离网络C.网络诈骗十分隐蔽,普通用户无法防范D.要做到“信息节食”,不能沉迷于网络12.网络正能量的传递不是一阵风、一场雨,而是需要持久发力的。传播网络正能量,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①积极参加网络微公益活动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③只要看到需要救助的信息,就在朋友圈转发④在网络上传播一些体现亲社会行为的新闻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3.下表是某中学给学生布置的五一假期作业清单,完成以下作业有利于 ( )①深入生活实际,学习生活技能②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养成热爱劳动习惯③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逐渐淡化理论学习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2 页 (共4页)八年上·道德与法治得分 评卷人14.近日,某学校公布了该校“青春社会实践行”名单。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同学们的事迹,向他们学习,汲取榜样力量。【青春社会实践行】情境一 小吉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们一起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内心感慨万千。情境二 暑假期间,小林参加夏令营,到知名农场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现代生态农业经营情况。情境三 小春发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着物质生产活动、社会政治活动、精神生产活动等,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从马车到飞机,从烽火狼烟到智能手机,社会生活日新月异。(1)小吉和小林分别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的 (2分)(2)社会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2分)(3)结合情境三,说明社会生活不断变化发展的原因。(2分)15.“行走的思政课”可以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以下是某班“行走的思政课”活动路线图,根据材料回合问题。(1)除了“行走的思政课”活动中的行为外,亲社会行为具体还有哪些 (2分)(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哪些内容 (2分)(3)在活动结束后,一位同学写下这样的感言,请你补充完整。(2分)在社会生活中,我们 、 、锤炼品格,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讨论课上,关于人与社会,同学们表达了不同的观点。(1)请你判断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并运用“人与社会的关系”加以说明。(2分)材料二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一开始,小猪妖跟着大王只想“抓唐僧、求长生”,觉得这是“出人头地”的唯一办法。但踏上取经路后,他却在保护村民、帮助同伴的过程中,慢慢找到了比“长生不老”更珍贵的东西。(2)小猪妖在取经路上,保护村民、帮助同伴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2分)(3)养成这种行为有何意义 (2分)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3 页 (共4 页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1.08亿人。互联网已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广大网民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每个人都是网络文明的“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网聚文明力量,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强劲、主旋律更加高扬。(1)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需要怎么做 (2分)(2)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生活中要遵循哪些基本准则 (2分)材料二 2025年暑假,某市12家乡村少年宫同步开办“科里科气”+“文里文气”暑期公益课堂,让少先队员感受科学之美和文化之美,开课30余次,服务少先队员1200余人,发挥了该市少年宫作为校外少工委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3)作为青少年我们积极融入社会,在社会课堂中成长,请你说说我们应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3分)18.某校八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以图析理】为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以下图片。(1)从上图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分)【参与实践】某校学生王明作为学生志愿者代表,参与了第一届中国—中亚峰会会务服务。以下是他的经历:经历一 王明负责外宾接待,需熟练使用翻译设备、引导路线,并协助解决突发问题(如外宾证件丢失)。经历二 他发现中亚嘉宾交谈时习惯保持较大社交距离,且忌讳用左手递物。经历三 从“学生”转变为“国际会议志愿者”,需与团队协作,并代表中国青年形象。(2)王明在参与峰会服务过程中,学习到了哪些生活技能 这对他的个人成长有何意义 (2分)(3)王明在参与峰会服务过程中,学习到了哪些行为规范 这对他的个人成长有何意义 (2分)(4)扮演好“学生”、“国际会议志愿者”等角色对我们的成长有何帮助 (2分)【关注时政】在2025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们通过网络广泛收集民众意见和建议,许多民众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讨论,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一些政府部门也利用网络直播等形式,对政策进行解读和宣传,与民众实时互动。(5)上述材料体现了网络是如何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 (3分)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 4 页 (共4 页 )八年上第一次检测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1.D2.C3.A4.B5.D6.D7.D8.D9.B10.B11.A12.A13.A二、14.(1)小吉通过电视直播了解社会生活;小林通过参加夏令营并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2)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3)生产工具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使社会生活日新月异。15.(1)参加社区服务,参加环境保护活动,参观现代化工厂等。(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学习行为规范、学习扮演社会角色等。(3)学习知识提升能力16.(1)小夏。人是社会的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2)亲社会行为。(3)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17.(1)①我们要努力提高媒介素养,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高扬主旋律,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建设网上精神家园。②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投身于公益活动,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做网络强国的建设者、创新者。(2)恪守道德、遵守法律。(3)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③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18.(1)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2)学习到的生活技能:熟练使用翻译设备、引导路线,并协助解决突发问题等。意义:随着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内容不断丰富,他不仅能够照顾自己,而且能够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基础。(3)学习到的行为规范:了解各国风俗习惯,以专业、热情的态度对待各国嘉宾,遵守峰会服务的各项规定。意义: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他了解风俗习惯,理解伦理道德,遵守法律规范,学会明辨善恶是非,懂得礼义廉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4)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社会情境中,我们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从而胜任多种社会角色。(5)网络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有助于完善线上线下一体的智能化、精细化公共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们表达诉求,保障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秋季学期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度测试卷.docx 八思 第一次 a 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