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安加德学校 2024-2025 学年度上期高 2023 级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一、单选题(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 )①是“科学之科学”,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②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同程度的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③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④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把握了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天遂人愿”“心想事成”作为美好的祝愿,历久弥新,一直为人们所沿用。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看,下面蕴含的哲理与之相对立的是( )①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②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③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有两个人在沙滩上散步,海风吹过,一块石头从沙子中凸现出来。一个人说:“多么神奇的石头!它一直在这儿,而我们今天才发现它。”另一个人说:“我们无数次走过这里,从来没有看见它,它以前就不存在!今天我们发现了它,从此它就在这儿了!”两人就此开始了长久的争论。两人的争论涉及( )①决定各种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的问题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关系的问题③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划分标准的问题 ④人与世界相互关系中的首要问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李大钊曾说,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但必须研究它“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毛泽东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这些论述强调( )①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方向②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求解放的人民的理论③党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淡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当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科学家们一直试图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研究仿生集水技术。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已经利用纳米布沙漠甲虫的集水机理、仙人掌的集水机理以及蜘蛛丝的表面集雾机理等,开发出了大量相应的仿生集水材料。科学家成功开发仿生集水材料表明( )①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可以把观念变成现实③自然界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相同的规律④可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联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浮力是随重力产生的,在地球上乒乓球会漂浮在水面上,而在 2021 年 12 月 9 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的“天宫课堂”中,在太空失重背景下放入水中的乒乓球没有浮在水面上,而是停留在了水中,这立刻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由此可见( )①人们的经验往往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 ②物质世界具有复杂多样性和可知性③好奇心往往是真理形成的重要动力 ④正确认识事物需要把握联系的条件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春季是草原防火的关键期,新疆某县使出“生物防火”绝招:在草原里投放 1000 多头牛把易燃的枯草和枯叶吃掉,不仅消除了火灾隐患,牛群饲草料也有了保障,牛粪还可以肥沃土地,有助于草木生长。投放牛群开展“生物防火”蕴含的哲理有( )①人类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事物之间的新联系②人类能认识事物固有联系并结合实际加以利用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8.当人们沉溺于“指尖社交”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时,颈椎病就找上门了。据清华大学力学专家分析,人们低头时,前屈极限(下巴到胸骨的状态)只能是 45°, 前屈幅度达 30°就会影响到颈椎;长期处于极度前屈状态,则会对颈椎造成伤害。因此,低头族患颈椎病的概率极大。这说明( )A.应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 B.量变达到必然会引起不利的质变C.任何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D.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9.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资本与土地、劳动力,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一道,共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对各类资本的积极作用要充分肯定;但资本具有逐利本性,若不能认识到资本无序扩张的危害,对其实施有效监管,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评价事物既要抓住矛盾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次要方面③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④主次矛盾对事物发展作用不同,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每年的 2 月 18 日或 19 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是寒潮出现次数最多的节气之一,容易出现“倒春寒”的现象,民间素有“春捂秋冻”之说。中医专家指出:“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注意下半身保暖。当然是否‘春捂’也要根据天气而定,‘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结合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的人选择“春捂”,有的人不选择,说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②传统养生文化在现代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说明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③人们观察太阳运动总结出二十四节气,说明价值判断要遵循规律④二十四节气被人们普遍认同,因为其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从筹办之初就开始全面规划管理冬奥遗产。2017 年 9 月,北京冬奥组委就在总体策划部单独设立遗产管理处。此后,遗产协调工作委员会成立,遗产战略计划发布,第一份遗产报告发布……。遗产理念始终贯穿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只有实践才可以把遗产理念变为现实的存在②利用超前思维,能够合理规划冬奥遗产的利用③遗产理念和遗产利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④应当树立全局观念,让冬奥筹办全过程都服从和服务于冬奥遗产的利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我国流传下来了数量丰富的历史典籍,其中有以编年体著称的《春秋》,有以国别体传世的《战国策》,还有开创纪传体传统的《史记》等等。不同史书往往对同一历史事实在记叙方式、细节描述、价值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这表明( )①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多次反复循环的②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受到认识方法的影响③历史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④不同的社会条件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某脱口秀竞技节目根据每期节目话题,以不同的视角切入,用专业的喜剧创作能力进行 高质量的内容输出,满足观众的信息需求。选手们每个幽默“段子”的背后是数亿中国年轻人的生活真相。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说明( ) ①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一定同步发展③社会意识是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4.2020 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修订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出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机制不断健全,确保“爱国者治港”的选举制度日臻完善,开启了由乱到治、由治转兴的新发展时期。这表明( )①正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②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过程中实现的③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就会推动社会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自 2022 年起,某省通过财政资助演出的方式,对 26 个濒危戏曲剧种实施抢救工程。对此,有人叫好,认为能传承传统文化;也有人反对,认为应该由市场选择,濒危并最后消亡的本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这种争论表明( )①人们所处的不同立场导致不同的价值判断②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③事物满足主体的需要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④价值观能够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4 个小题,共 55 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 年 5 月的贝尔格莱德,阳光明媚。时隔 8 年,习近平主席再次到访美丽的塞尔维亚。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塞铁杆友谊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坚实的政治基础、广泛的共同利益、扎实的民意根基。近年来,我同总统先生共同引领两国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 2016 年中塞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关系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持续拓展,已经成为中国同欧洲国家间友好关系的典范。行胜于言。中方愿同塞方一道,继续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秉持铁杆友谊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塞友好,共同维护两国根本和长远利益,并肩追求各自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携手推进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是中塞铁杆友谊的升华,也代表了双方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目标追求,即共谋发展、合作共赢、彼此成就。双方要通过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不断深化拓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助力两国各自现代化进程。“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是中塞铁杆友谊的升华,助力两国各自现代化进程”。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加以说明。(12 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当今社会,短视频已成为一种主流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影响力日益凸显。短视频为人们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信息获取渠道,在短时间内就能传递丰富的内容。同时,它极大地降低了创作门槛,使普通大众也能轻松展现自我,分享生活点滴,为个人才华的展示提供了广阔平台。短视频促进了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许多专业领域的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得以广泛传播。此外,它还为商业营销带来了新机遇,帮助企业以较低成本推广产品和服务。然而,短视频时代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短视频内容良莠不齐,部分低俗、虚假的信息容易误导观众,其快速传播特性也容易引发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且其算法推荐可能导致信息茧房,限制人们的视野和思维;另一方面,过度沉迷短视频,会导致人们注意力分散,降低思考能力和深度阅读的意愿。总之,短视频时代既带来了诸多便利与机遇,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隐患。我们应当理性看待,善加利用其优势,同时积极应对其带来的问题。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短视频带来的利与弊。(16 分)18、林占熺,感动中国 2022 年度人物,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菌草科学的研究、菌草技术推广、扶贫、援外和国际合作等工作。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从国外引进了食用菌栽培技术,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但栽培食用菌需要先砍树,用树木做成菌棒,再在菌棒上播菌种,为此我国每年要砍伐 700万立方米以上的阔叶林。种了香菇,就少了树木,“菌林矛盾”突出。为了破解“菌林矛盾”,从 1983 年起,从事农林方面研究的林占熺率领研究团队尝试用草代替木头养菌,在 3 万多种草本植物中筛选培育。经过反复试验,历经三年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 1986 年获得成功。菌草营养丰富,除了栽培食药用菌,更重要的是直接减少了木材砍伐量,保护了生态环境。近年来,菌草技术从国内走向国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材料,并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分析林占熺团队是如何成功研制出菌草技术的。(15 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现代化是在农村人口占主体、且农村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的背景下起步的,因而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构成了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主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农关系经历了“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产业协同发展”的演变,城乡关系则经历了“农村支持城市—城市支持农村—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变。上述演变折射的是国家发展战略从重工业优先发展,到经济增长导向,再到高质量发展的变迁,反映的是伴随着时化变化我国对工农城乡关系认识的深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城乡居民福利水平提高则是贯穿我国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根本逻辑。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处理工农城乡关系体现的哲理。(12 分)广安加德学校 2024-2025 学年度上期高 2023 级第一次月考政治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5: CDBDB DCAAB ACCAB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16、12 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 分)。中塞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坚实的政治基础、广泛的共同利益、扎实的民意根基,这要求我们从两国实际出发,助力两国现代化进程(2 分)。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4 分)。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是中塞铁杆友谊的升华,也代表了双方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目标追求,即共谋发展、合作共赢、彼此成就,在这一正确理论的的指导下,中塞关系将进一步发展(2分)。17、16 分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3 分)。在当今社会,既要看到短视频带来的有利影响,也不能忽视短视频时代存在的问题(2 分)。②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3 分)。面对短视频时代存在的不可忽视的缺点和问题要积极应对,不断提升内容质量(2 分)。③矛盾有主次方面之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全面,分清主流和支流,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4 分)。短视频时代下,人们既要关注短视频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关注其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从而促进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2分)。18、15 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菌草技术的认识来源于林占熺团队不懈努力的试验。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林占熺团队立足社会需要选择研究“菌林矛盾”课题。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林占熺团队尝试用草代替木头养菌,经过反复试验,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获得成功。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林占熺团队研究菌草技术最终是为了破解“菌林矛盾”。⑤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菌草技术的发现直接减少了木材砍伐量,保护了生态环境,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12 分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我国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折射了国家发展战略从重工业优先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变迁。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认识演变,深刻把握了时代特征,立足于我国实际国情。③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征程中面临着不同任务,依据不同时期的具体要求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遵循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④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我国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过程,体现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推进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