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一、单选题1.东汉末年,东汉政府动员整个地主阶级的力量来对付农民起义,各地豪强地主纷纷起兵,协助东汉政府围攻农民起义军。这表明( )①东汉时期,农民不再依附于地主 ②镇压农民起义是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③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④东汉末年,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激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无产阶级饱受剥削与压迫,而资产阶级则通过掌握国家政权与生产资料,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因此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并逐渐达到沸点。在此背景下,《共产党宣言》横空出世,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导。以下观点最符合《共产党宣言》理论指导的是( )A.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争取资产阶级的让步与妥协B.通过改革的方式,减少无产阶级的剥削与压迫C.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通过选举的方式,争取更多的无产阶级代表进入国家政权3.2024年7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年会在广州召开。年会提出,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学会宗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科学社会主义学界力量。科学社会主义对中华民族复兴有重要意义,是基于其( )①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②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力量③对解决中国当代社会问题具有指导和实践意义④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展出了中国近代以来2300多件珍贵文物、历史照片等,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空前劫难,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与探索。这说明( )①中国人民始终有着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②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充满血与火、奋斗与牺牲的历史③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④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从1951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就着手制定“一五”计划(1953-1957)。1955年7月,“一五”计划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①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③推动我国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1943年7月5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七大通过新党章,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②总结并发展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战略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经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社会的矛盾已经得到解决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技术条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②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1978年,安徽滁州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红手印,分田到户搞起“大包干”。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慨地说,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可见( )①中国改革在农村率先取得突破②改革就是一场变革农村土地制度的革命③人民群众为中国改革贡献了智慧和力量④“大包干”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②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下面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应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④科学发展观——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中国桥、中国隧、中国港、中国船、中国车、中国楼、中国高铁、中国航天……彰显我国在科技进步、基础设施建设、国防等领域取得无数重大成就。这些重大成就( )①完全依赖于国外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②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③佐证了我国已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④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可以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外,没有任何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在这样短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这样巨大的奇迹。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①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②能够持续推动拥有十四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③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④能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新时代以来,我国雾霾天气、黑臭水体越来越少,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越来越多,生态环境状况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6.4%,比2012年提高11.9个百分点。材料表明( )①新时代,我国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②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③新时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④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H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 )①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也要随之发生变化②我们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③我们要守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④我们要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美好向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从2018年春节团拜会讲话22次提到“奋斗”,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讲话10次强调“奋斗”,勉励“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用“奋斗”定义了新时代的精神气质。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应( )①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②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发展自己③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④推动实现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主观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7月底,英格兰西北部发生持刀袭击事件,造成人员伤亡。8月初,英国多个城市爆发13年来最大规模的骚乱,很多地方发生了抢劫商店、纵火、袭击警察等暴力行为。近年来,英国经济持续低迷,通胀高企,生活成本飙升,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许多民众对社会感到不满。政府在某些社会议题上的决策,如移民政策、福利削减等,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与不满。这些政策进一步激化了民众与当局之间的对立情绪。面对汹涌的骚乱,政府采取了强硬的执法手段,增派警力维持秩序,并表示对暴力行为严惩不贷。同时政府亦试图通过对话、协商等方式,倾听民众呼声,寻求解决深层次社会矛盾的途径。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英国政府能否真正解决深层次社会矛盾,为什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党以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形式,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对手工业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全国99%的私营工业企业、85%的私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说明上述变化的意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改革,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取得历史性成就。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连续14年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的比重升至17%左右,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截至2023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6岁,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2023年全国优良天数比率为85.5%,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2)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贵州就业人员1884万人,是1949年的3.1倍。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72元,是1962年的181倍、1978年的164倍、2012年的2.3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17元,是1962年的131倍、1978年的136倍、2012年的3.1倍。2023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77所、中等职业学校184所、普通中学2375所、小学6156所、幼儿园10871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高中阶段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99.93%、92.4%、50.5%,成人学校、专门学校、特殊学校一应俱全,对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取得的成就。(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结合贵州的发展成就谈谈你的感悟。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A B A C B A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D C A D B17.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②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生产资料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③英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可以缓解社会矛盾,但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无法真正解决深层次社会矛盾。18.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所有制结构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19.(1)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②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物质基础;推动文化事业繁荣,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可持续的生态基础。20.(1)①经济总量显著增长,综合实力大大增强。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成就显著,人民文化素质显著提升。(2)①贵州的发展成就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我们要听党话、跟党走,坚决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贵州的发展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要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③贵州的发展成就让我们深刻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