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岛十九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一政治试题2024.11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请将第Ⅰ卷题目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对应题目的代号上;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作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1. 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给饱受侵略欺凌、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②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主心骨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④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国家富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 2024年2月4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央巡回指导组暨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总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要把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②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具体举措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3. 在改革开放走过40余年,小杨同学准备用手机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微视频。在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A. 外景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红色横幅B. 内景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新闻纪录片C. 近景村民们围观会计老刘写下书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D. 特写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的图片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下列选项能证明上述论断的是(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④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 2024年10月1日,由于工资等问题导致新劳动合同谈判破裂,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36个港口约4.5万名码头工人举行罢工。这是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近50年来的首次罢工。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罢工的原因在于( )①罢工能促使资本家采取相关措施,改变剥削关系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不可缓和③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加大对工人的剥削④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6. 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 )①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③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④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即现代产业工人”.尽管马克思与恩格斯都多次阐述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客观的自然进程,但并没有把这一过程认为是纯粹的自然进化结果,而是人类自我斗争的结果,可见《共产党宣言》( )A. 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B. 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C. 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D. 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人们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8. 杜甫的《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反映了( )①封建统治者强迫农民从事各种徭役②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③封建君主凭借政治权力对农民进行残暴统治④农民阶级反对统治者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9.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李大钊备受鼓舞,他指出,十月革命的时代精神和革命性质完全不同于18世纪的法国革命,它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十月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0.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社会的矛盾已经得到解决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技术条件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1. 中国财税博物馆陈列着一张印着“公私合营浙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字样的老股票。这张股票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重大经济变革。这场变革( )①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指明了方向 ②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③完成了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④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探寻“禾下乘凉梦”,我们把粮仓筑得更牢、饭碗端得更稳;航天工作者追逐“九天揽月梦”,我们迎来“神舟”问天、“嫦娥”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求索“实业振兴梦”,我国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建成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由此可见( )①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 ②中国梦的实现只能依靠科技创新③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是相通的 ④实现中国梦需要正确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13. 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是“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创始人”,肯定他们的学说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和“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受限于“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始终未能摆脱唯心史观的窠臼。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 )①反对阶级调和,主张阶级斗争②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③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④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实现了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反映的这一新中国事件的历史意义是( )①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 )①科学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与逻辑旨归②有力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机理③完整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④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6. “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对“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理解正确的是( )①“十个明确”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②“十四个坚持”是新思想内容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组成部分③“十个明确”其中的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和新观点④“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7.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前,当毛泽东同志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近代以来历经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使得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④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8. 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习近平将五四运动概括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由此可见(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②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中国共产党成立使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主心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9. 毛泽东同志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③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④革命前途是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0. 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的小渔村听村支书说村民人均收入达2300元,家家都是万元户,他有些不信,来到一户渔民家里去验证。这户人家楼房气派、装修精致,还有电视机等家电。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基本形成 ②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 ④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1.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人类优秀思想成果、深入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立的。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②巴黎公社的建立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2. 2024年2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上,把有着“中华第一龙”美誉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从“古代中国”陈列中“请”到本次展览“C位”亮相。通过该文物可以推断出这一历史时期( )①人们从简单的采集变为主动生产②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④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国家事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3. 毛泽东谈到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性问题时指出:中国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道,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这是文章的上篇,一定要做好这一篇文章。下篇,就是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上下两篇②只有完成“上篇”才能完成“下篇”,二者相互衔接③完成“上篇”,就完成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④完成“下篇”,我国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4.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论断( )①丰富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 ②明确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任务③为建成教育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引 ④对实现民族复兴具有决定性作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党的建设,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6.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携手走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前提。下面是我国1952-1960年工业、农业的总产值分布图。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②农业总产值不断上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③我国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④党站稳人民立场,农业方面基本满足生活需求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7.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要发挥好历史主动性,增强历史自觉是根本动力,尊重历史规律是客观条件,付出历史代价是必然过程,担当历史使命是目标导向。无产阶级要发挥历史主动性需要( )①将调整生产关系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揭示无产阶级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③将自发斗争作为获得解放的正确途径 ④主动地担当自己解放自己的历史使命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8. 原始人小明在路上遇到一头猎物,但他没有一个人上前打猎,而是继续做记号跟着猎物。看到猎物停留,小明赶紧跑回原路并告诉大人,于是大家跟着记号,齐心协力捕捉到猎物,据此推测,氏族制度下,该猎物可能( )①被氏族长独自享用,因氏族长享有特权②被氏族成员共有,生产资料归氏族共同占有③被撕成肉块分给大家,氏族生产力水平低下④被氏族成员用文字记录了此次狩猎经过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9. 所有经济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剩余价值( )①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②在流通领域中产生 ③由雇佣工人创造的 ④由资本家投资带来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30.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货币作为资本②生产力的发展使资产阶级的侵略、奴役成为必然③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本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综合题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氏族部落内部贫富分化不断加剧,富裕的氏族贵族对贫困的氏族成员的奴役日益加深,无力还债的贫困氏族成员充当奴隶,惩罚罪犯、拐卖人口等也是奴隶的重要来源。随着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趋激烈,作为奴隶主阶级镇压奴隶和其他被剥削者工具的奴隶制国家应运而生。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野蛮的制度,但史学界认为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巨大进步。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巨大进步。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24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85元增加到2023年的89358元,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升。从恢复高考、普及义务教育,到加入WTO、举办奥运会,再到辽宁号航空母舰、歼20战斗机亮相世界,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军事等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2024年5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致辞,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信心和底气。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原因。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面展开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5亿农民从个体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最后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逐步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重大意义。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自主创新 2021年683家中国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嫦娥”探月、“海斗”深潜、“北斗”导航以及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成果持续涌现,我国自主创新水平不断接近世界前沿。人民生活 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生态文明建设 10年来,我国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6.2%;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加快建立完善,制修订了生物安全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国际影响力 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中国新发展给世界带来新机遇。2013年到2021年,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年度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1.8万亿美元,增长73%,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结合材料,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是如何贯彻落实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面临着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新时代中国青年努力拼搏、奋勇争先,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关知识,回答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请给青年学生提两条建议。青岛十九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一政治试题2024.11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请将第Ⅰ卷题目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对应题目的代号上;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作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1. 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给饱受侵略欺凌、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②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主心骨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④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国家富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A2. 2024年2月4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央巡回指导组暨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总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要把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②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具体举措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C3. 在改革开放走过40余年,小杨同学准备用手机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微视频。在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A. 外景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红色横幅B. 内景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新闻纪录片C. 近景村民们围观会计老刘写下书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D. 特写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的图片【答案】D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下列选项能证明上述论断的是(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④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5. 2024年10月1日,由于工资等问题导致新劳动合同谈判破裂,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36个港口约4.5万名码头工人举行罢工。这是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近50年来的首次罢工。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罢工的原因在于( )①罢工能促使资本家采取相关措施,改变剥削关系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不可缓和③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加大对工人的剥削④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D6. 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 )①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③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④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B7.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即现代产业工人”.尽管马克思与恩格斯都多次阐述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客观的自然进程,但并没有把这一过程认为是纯粹的自然进化结果,而是人类自我斗争的结果,可见《共产党宣言》( )A. 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B. 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C. 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D. 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人们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答案】C8. 杜甫的《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反映了( )①封建统治者强迫农民从事各种徭役②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③封建君主凭借政治权力对农民进行残暴统治④农民阶级反对统治者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9.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李大钊备受鼓舞,他指出,十月革命的时代精神和革命性质完全不同于18世纪的法国革命,它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十月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D10.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社会的矛盾已经得到解决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技术条件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C11. 中国财税博物馆陈列着一张印着“公私合营浙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字样的老股票。这张股票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重大经济变革。这场变革( )①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指明了方向 ②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③完成了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④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C12.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探寻“禾下乘凉梦”,我们把粮仓筑得更牢、饭碗端得更稳;航天工作者追逐“九天揽月梦”,我们迎来“神舟”问天、“嫦娥”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求索“实业振兴梦”,我国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建成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由此可见( )①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 ②中国梦的实现只能依靠科技创新③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是相通的 ④实现中国梦需要正确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答案】D13. 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是“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创始人”,肯定他们的学说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和“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受限于“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始终未能摆脱唯心史观的窠臼。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 )①反对阶级调和,主张阶级斗争②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③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④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D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实现了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反映的这一新中国事件的历史意义是( )①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C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 )①科学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与逻辑旨归②有力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机理③完整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④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D16. “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对“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理解正确的是( )①“十个明确”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②“十四个坚持”是新思想内容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组成部分③“十个明确”其中的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和新观点④“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D17.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前,当毛泽东同志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近代以来历经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使得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④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B18. 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习近平将五四运动概括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由此可见(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②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中国共产党成立使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主心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A19. 毛泽东同志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③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④革命前途是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20. 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的小渔村听村支书说村民人均收入达2300元,家家都是万元户,他有些不信,来到一户渔民家里去验证。这户人家楼房气派、装修精致,还有电视机等家电。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基本形成 ②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 ④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D21.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人类优秀思想成果、深入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立的。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②巴黎公社的建立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③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22. 2024年2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上,把有着“中华第一龙”美誉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从“古代中国”陈列中“请”到本次展览“C位”亮相。通过该文物可以推断出这一历史时期( )①人们从简单的采集变为主动生产②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④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国家事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23. 毛泽东谈到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性问题时指出:中国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道,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这是文章的上篇,一定要做好这一篇文章。下篇,就是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上下两篇②只有完成“上篇”才能完成“下篇”,二者相互衔接③完成“上篇”,就完成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④完成“下篇”,我国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A24.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论断( )①丰富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 ②明确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任务③为建成教育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引 ④对实现民族复兴具有决定性作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党的建设,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答案】D26.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携手走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前提。下面是我国1952-1960年工业、农业的总产值分布图。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②农业总产值不断上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③我国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④党站稳人民立场,农业方面基本满足生活需求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27.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要发挥好历史主动性,增强历史自觉是根本动力,尊重历史规律是客观条件,付出历史代价是必然过程,担当历史使命是目标导向。无产阶级要发挥历史主动性需要( )①将调整生产关系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揭示无产阶级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③将自发斗争作为获得解放的正确途径 ④主动地担当自己解放自己的历史使命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D28. 原始人小明在路上遇到一头猎物,但他没有一个人上前打猎,而是继续做记号跟着猎物。看到猎物停留,小明赶紧跑回原路并告诉大人,于是大家跟着记号,齐心协力捕捉到猎物,据此推测,氏族制度下,该猎物可能( )①被氏族长独自享用,因氏族长享有特权②被氏族成员共有,生产资料归氏族共同占有③被撕成肉块分给大家,氏族生产力水平低下④被氏族成员用文字记录了此次狩猎经过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C29. 所有经济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剩余价值( )①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②在流通领域中产生 ③由雇佣工人创造的 ④由资本家投资带来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30.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货币作为资本②生产力的发展使资产阶级的侵略、奴役成为必然③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本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综合题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氏族部落内部贫富分化不断加剧,富裕的氏族贵族对贫困的氏族成员的奴役日益加深,无力还债的贫困氏族成员充当奴隶,惩罚罪犯、拐卖人口等也是奴隶的重要来源。随着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趋激烈,作为奴隶主阶级镇压奴隶和其他被剥削者工具的奴隶制国家应运而生。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野蛮的制度,但史学界认为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巨大进步。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巨大进步。【答案】①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如果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则是历史的进步;如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则是历史的倒退。②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愚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24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85元增加到2023年的89358元,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升。从恢复高考、普及义务教育,到加入WTO、举办奥运会,再到辽宁号航空母舰、歼20战斗机亮相世界,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军事等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2024年5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致辞,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信心和底气。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原因。【答案】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所以改革不停顿。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③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所以开放不止步。④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而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面展开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5亿农民从个体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最后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逐步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重大意义。【答案】①通过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②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政权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原卷无答案,本答案仅供参考)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自主创新 2021年683家中国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嫦娥”探月、“海斗”深潜、“北斗”导航以及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成果持续涌现,我国自主创新水平不断接近世界前沿。人民生活 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生态文明建设 10年来,我国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6.2%;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加快建立完善,制修订了生物安全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国际影响力 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中国新发展给世界带来新机遇。2013年到2021年,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年度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1.8万亿美元,增长73%,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结合材料,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是如何贯彻落实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答案】①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增强。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变化,加强环境立法,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根基。④坚持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中国新发展给世界带来新机遇。(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面临着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新时代中国青年努力拼搏、奋勇争先,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关知识,回答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请给青年学生提两条建议。【答案】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树立远大理想抱负;脚踏实地,提升自我,勇于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