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第2课时 共圆中国梦1.课程标准知道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增强对实现中国梦的自信心,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思想感情,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道德修养:树立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相连的意识,培养学生做自信中国人。健全人格:了解自信中国人的特点和自信的源泉,自觉做一个追梦人。责任意识: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相结合,明确青少年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3.教学重点:实现中国梦的途径以及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4.教学难点:理解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原因。视频导入:视频——党的二十大: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师总结:未来中国的壮美蓝图已绘就,亲爱的同学,我们一起圆梦向未来吧!同心共圆中国梦。目标导学一:圆梦大舞台(一)为什么中国梦能够实现?1.教师展示:视频——中国梦,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13页正文。思考:为什么中国梦能够实现?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提问:让学生列举新时代我国在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提示:学生各抒己见。富强中国 (经济建设)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民主中国 (政治建设) 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人民参政议政意识提高,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文明中国 (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自信得到彰显,科技成就硕果累累……和谐中国 (社会建设)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住房条件大大改善……美丽中国 (生态建设) 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得到遏制……(二)如何实现中国梦?1.教师引导,并讲解实现中国梦的做法。(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①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教师展示:视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让学生深入了解。)②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动力源泉)、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政治保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思考:为确保中国梦的实现,请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分别说明国家怎么做?教师总结: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协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绿色: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放: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改革开放。共享:走共同富裕之路;坚持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力量之源)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2.知识点总结:如何实现中国梦?(1)国家层面:①要坚持党的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②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2)个人层面:⑤必须弘扬实干精神,做最美奋斗者。(补充)(三)在新时代奋斗的意义教师展示:各行各业劳动人物图片思考:奋斗的意义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目标导学二:自信的中国人(四)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教师提问:看到国家十年的发展与繁荣,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也是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五)自信的中国人有哪些表现?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16—117页的“探究与分享”。思考:从他们身上,你是否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信?为什么他们会如此自信?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感受到他们的自信。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2.教师展示:视频——中国人你要自信思考:自信的中国人有哪些表现?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讲解:(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教师展示:视频——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的强大中国,永远是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坚强后盾;视频——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通过视频,使学生对作为自信的中国人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和直观感受。教师讲解:(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一个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教师展示:莫言图片及孔子学院图片,加深理解。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身着中山装,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孔子学院遍布全球,已经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3)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3.思考:“自信的中国人”是一种怎样的形象?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六)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①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个人心态)②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行动上)③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方向上)④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七)为实现中国梦,我们青少年能够做些什么?(教师在上一课时提到这个问题,再次提及,以便学生有更多更深刻地认识。)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①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④培育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⑤关注国家发展,争做改革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⑥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⑦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⑧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明白了中国梦和自己梦想的密切关系;知道了自信中国人的特点,明白了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苦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提高了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