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 正视发展挑战1.课程标准了解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2.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正确认识到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理解并认同我国为应对发展挑战制定的基本国策及走绿色文明发展的道路。道德修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热爱大自然,共建生态文明。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关于应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各项政策,敢于同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责任意识: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3.教学重点:人口、资源、环境的国情和严峻形势。4.教学难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发展的影响。视频导入:视频——美丽中国教师总结:我们的国家如此美丽,但是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目标导学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一)我国的人口国情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75页“相关链接”并思考:阅读材料中的数据,获得了什么信息?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①世界人口数量增长过快。②世界人口老龄化严重。2.思考: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②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5页“探究与分享”并思考:材料反映了我国什么样的人口现状?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总人口增速趋缓。4.让学生阅读教材第76页“相关链接”并思考:从材料中的数据获得了什么信息?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我国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5.展示图表“中国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1950—2020年中国总和生育率变化趋势”“第七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比例和性别构成比例图”“第七次人口普查流动人口比例图”。思考:图表体现了我国人口现状的什么特点?教师总结:特点:①总人口增速趋缓。②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③老龄化加剧。④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⑤大量的人口流动。6.知识点总结:我国的人口国情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当前,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如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7.教师补充:我国人口问题的其他方面。(二)我国重视人口问题的原因、意义思考:观看示意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人口众多,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我国的人口政策1.思考:全面三孩是否违背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我国为什么要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不违背。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思考: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政策?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①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②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重要性)③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意义)④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意义)目标导学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四)我国面临的资源危机1.教师展示:视频——资源环境面临危机思考: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危机、严峻挑战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展示:(PPT图片+材料)教师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为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2.思考: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区分:土地是财富之母,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3.思考:我国资源现状(资源国情/现状)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4.教师展示:(PPT图片+材料)我国能源利用与资源浪费现状思考:上述材料和图片说明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原因)经验教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5.让学生分4组讨论教材第78页“探究与分享”中四个观点,推举代表点评观点,并说明理由。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观点1:资源是有限的,发展需要消耗资源,但要避免无节制地消耗资源,避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一时增长。观点2:因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不能仅靠资源支撑,还要靠科技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劳动力素质的提升、科技创新、国家政策的支持等。观点3:资源短缺是世界性问题;资源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过度依赖国际资源市场,必将受制于人,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观点4: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同等重要。只有把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6.知识点总结①我国资源现状/国情: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②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③危害:对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会越来越小。④经验教训: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五)我国面临的环境危机1.教师展示:视频——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思考:我国的环境现状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2.思考:我国的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3.教师展示:视频——环境污染这样改变你的生活思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危害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原因: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4.知识点总结①现状: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②原因: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③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④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六)面对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瓶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充分意识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以科学的态度和对整个人类负责的精神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积极探寻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以及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相协调的新路子。因此,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党和政府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处理好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及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我们究竟该怎样处理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及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呢?让我们下节课共同学习和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