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第1课时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1.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意义。
认识基层民主制度对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作用。
2.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认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道德修养:知道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树立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意识,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法治观念:法治体现保障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健全人格:了解民主,感知民主,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
责任意识:人民不仅是民主法治的直接受益者,更应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有力的推动者,中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需要你我共同的担当。
3.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基本特征。
4.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
问题导入:你追求的是这样的民主吗?!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展示:视频——民主不应该是可口可乐
思考:什么是民主?应该由谁来定义民主?如何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有真正的民主?
教师引导:真正的民主是什么样的?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一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目标导学一:民主的足音
(一)民主是什么?
(PPT图片+材料呈现)教材第30页“运用你的经验”。
小调查:你心目中的“民主”是什么样的? ?民主就是自由发表意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民主就是投票选举。 ?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 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分类整理,并讨论:大家心目中的“民主”有什么异同?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展示:视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结合教材讲解: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教师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心为心”等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二)民主价值的要求及实现
教师展示:(PPT图片+材料呈现)各国民主道路
教师总结: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三)中国探索民主的进程
1.(PPT图片+材料呈现)说说近代探索民主的进程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2.(PPT图片+材料呈现)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民主进程
思考:是谁带领中国人民在进行民主探索?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民主探索:社会主义民主。
3.知识小结:中国探索民主的进程
①近代: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四)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障?
1.(PPT图片+材料呈现)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个国家民主的内容和进程,无不通过宪法得以体现和反映。我国曾于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通过四个宪法。1982年为现行宪法,并前后经历5次修改。
思考: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障?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2.思考: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法治保障民主,民主促进法治。
目标导学二:新型的民主
(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新”在哪儿?)
1.思考: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新”在哪儿?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在本质特征、民主特点、民主形式、制度保障。
2.思考:新型民主的本质特征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3.教师展示:“两会”上看民主(2025年两会)
2025年全国两会,近5000名代表委员汇聚北京,建言献策,奏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华彩乐章。这些代表委员有广泛的代表性。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各民族,有科学家、医生,也有工人、农民。人口最少的民族也至少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有效保障各界人士共商国是,最广泛地反映民意。 每年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提出有关经济发展、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各种建议、提案,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数据显示,2024年国务院各部门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 5000余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2000余项。 两会代表委员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解决的问题带到两会,通过协商民主,在寻求最大公约数中画出最大同心圆,让“百姓关心的话题”与“党和政府的决策”高度契合。这一过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调研、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反映民声,确保人民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充分表达,人大代表真实反映,相关部门及时响应。
思考:新型民主的民主特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4.教师展示:视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教师讲解: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5.教师展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产生方式
思考:新型民主的民主形式
(1)思考: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产生方式有何不同?这反映出我国民主的哪两种主要形式?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教师展示:视频——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教师总结: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3)教师补充:网络协商方式——新的民主协商形式,有利于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思考:怎样利用网络渠道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利用互联网向人大代表或各级人大反映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利用互联网向政府相关部门举报或反映;利用互联网进行监督;等等。
6.教师展示:相关政治制度的图片
思考:新型民主的制度保障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7.我国基层民主治理的一种创新尝试——村民说事制度
思考:为什么说村民说事制度有利于村民实现基层民主?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补充:村民说事制度,一方面实现了干部与群众平等对话;另一方面,公众的参与也是对村干部决策的补充和完善,使其决策特别是关系到村民利益的决策能够让村民满意。村民说事制度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
教师总结: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
8.阅读教材第36—37页“拓展空间”。开展“模拟政协”活动,与同学合作调查所在地区的民生需求,试着写出你们的“提案”。
1.提案者:(所在单位:901班提案名称: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生节俭教育的提案) 2.案由:(提出此份提案的理由) A.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吃自己吃过的苦,尽自己所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B.中小学生存在攀比心理; C.容易造成浪费、污染环境等。 3.案据:(提出此份提案的依据) A.中学生攀比心理比较严重; B.75%中学生吃饭有浪费现象,15%顿顿有浪费现象。 4.方案:(具体建议) A.增强节俭意识,学习模范人物事迹; B.提倡光盘行动; C.重复利用学习用品,如课本等。
本课重点讲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的两种重要形式等相关知识点。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