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第2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1.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2.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认同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法治观念:了解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所制定的政策、战略,自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责任意识: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理性对待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能够为共同富裕的实现自觉承担责任。3.教学重点: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对应举措。4.教学难点: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教师展示:(PPT图片+材料呈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运用你的经验”思考:三名同学的假期经历有喜有忧,你从中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新变化?教师总结:新变化(喜):①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服务业发达。②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变化,更加注重保护环境。③“互联网+”,促进经济迅猛发展。忧:①高能耗、高污染产能,对环境保护困难重重。②传统产业面临新兴产业的挑战,需要转型。目标导学一:改革进行时(一)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原因)1.教师展示:(PPT图片+材料呈现)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思考:现在我国已经国家强大,人民富裕,为什么还要改革?提示:学生各抒己见。(1)教师总结:原因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教师补充讲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 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教师总结:原因②:社会矛盾转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师展示:视频——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我们的幸福有“诗和远方”,以便加深学生对社会矛盾转化的理解。2.教师展示:2018—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图及相关漫画。思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近5年来都低于10%,说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怎样的阶段?结论:原因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知识小结: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原因)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②社会矛盾转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二)怎样全面深化改革?(对策)1.(PPT图片+材料呈现)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对策:①解决重大矛盾,进行伟大斗争,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②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教师具体讲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集中在炼钢、炼铁、水泥等为代表的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环境为主的工业,为集约型发展模式。优化经济结构:降低这些工业的比重,淘汰落后的、产能过剩的,同时提高生物、互联网、新技术、新能源等高产值、低污染等产业的比重!转换增长动力:由依靠出口和投资为动力转向依靠消费为动力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为动力。2.思考: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教材第10页“探究与分享”)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①从技术创新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开启“无燃煤”的绿色时代,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新能源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②从社会责任来看,既利国利民,也保护了环境,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敢于担当的体现,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也有助于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3.教师提问: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对策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4.教师展示:视频——留守儿童和父母讲心里话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父母主要去往何处打工?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问题?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原因:留守儿童的父母离开家乡挣钱养家。城市;“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5.教师展示:视频——区域发展不平衡,让学生对此有具体的认识。6.思考: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7.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有何意义?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有利于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8.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11页“探究与分享”并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它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哪些新的发展机遇?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变化:①农村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②农村居住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完善。③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实现了公路村村通。④农村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公民的受教育权得到保障。原因: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②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挑战依然存在。新的发展机遇: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从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为乡村发展创造新的机遇。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我国的农业基础,从而进一步释放我国的消费潜力,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新机遇。9.(PPT图片+材料)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发展历程中,如果说有一种力量能够驰越古今、仍历久弥新,有一种精神能够始终如一、又与时俱进,那一定是改革。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改革史,数千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条改革之路。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习近平主席表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思考:材料反映了哪些内容?教师总结: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原因④)对策④: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10.知识小结:(1)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②社会矛盾转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怎样全面深化改革?①解决重大矛盾,进行伟大斗争,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②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④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目标导学二:共享发展成果(三)共享发展的内涵及重要性1.(PPT图片+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12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你是如何看待“共享发展”的?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展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2.思考:什么是共同富裕?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含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途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教师补充知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同等富裕,也不能与平均主义画等号。3.思考: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地位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四)为什么要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怎样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原因以及对策)1.(PPT图片+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将蛋糕做大,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实现一定发展水平上的公平正义。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原因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策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PPT图片+材料)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2021年7月习近平在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上的讲话思考:总书记的讲话说明了什么?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原因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对策②: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3.教师展示:视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节目报道思考:观看视频,你有什么感想?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4.(PPT图片+材料)教师总结:原因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对策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5.知识小结:(1)为什么要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2)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思想上)②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体措施上)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制度上)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以及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及措施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同时,明白我们应该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立志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