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把你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题2分,共40分)
1. 下侧是雷博同学绘制的一张思维导图,其中不恰当之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青春火一般的灿烂,雪一般的透明,天一般的广阔,诗一般的激情。迈进青春门槛的我们,在世间摸索寻找方向,正迈向成熟。困难面前也会彷徨,也会迷茫。“谁的青春不迷茫”,正确处理青春期矛盾心理要( )
①接纳自己优点,回避自己的缺点
②学会自我调节
③必要时求助老师、家长和心理医生,化解烦恼,解决问题
④参加集体活动,依赖他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充溢着旅人凄苦悲凉之情;“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抒发了伟人气势磅礴的豪迈之情。同样写秋,表达的意境却不同,这是因为( )
A. 情感与人们的想象力无关 B.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C. 情绪受周围环境影响且具有稳定性 D. 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
4. 对下列“微观点”的点评,正确个数是( )
序号 微观点 微点评
① 小宇说:“我想挑战一下数学竞赛,我能行。” 是自信的表现
② 小仲说:“不放纵、不逾矩,是青春的模样。” 具有“行己有耻”的品格
③ 小婷说:“我觉得我干什么都不行。” 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
④ 小明说:“我永远第一,别人干什么都不如我。” 具有自信的精神
A. 1个 B. 2个 C. 4个 D. 3个
5. 下面的几种行为分别对应的心理品质是( )
在公共场合,我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的形象。
当老师把出黑板报的任务交给兰兰时,兰兰微笑着说:“好的,没问题。”
小明一直自视过高,看不起他人,自以为是。
小德一遇到挫折就情绪低落,自暴自弃。
①自尊 ②自卑 ③自负 ④自信
A. ①④③②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③④
6. 江梦南半岁时因肺炎误用耳毒性药物而失聪。从字、词到日常用语,江梦南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的喉咙学发音。她不仅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学习成绩还一路优秀,成为家乡小镇上近年来唯一一个考上重点大学、最终到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江梦南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要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②只有经历挫折,才能获得成功
③要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自立自强
④做事情要精益求精,不能投机取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为展示班级特色,学校要求各班制作班级名片。小方和小园是好朋友,也是班级宣传组的成员,他们对班级合照用原创漫画还是活动合影发生了分歧。面对分歧,他们应该( )
①彼此尊重,积极沟通 ②协调不同意见,求同存异
③相互包容,消除差异 ④据理力争,互不相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是说君子有公心而无私心,小人有私心而无公心。以下不属于君子为人处世方式的是( )
A. 判断某项政策的得失,站在国家、民族的利益考量
B. 以是否满足自己最大利益为出发点来做事
C. 以公正、公平之心来做事
D. 对待人事物,从大局出发,全面而客观地看待
9.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其主标识巧妙地采用了融合天干地支,甲骨文、如意纹、蛇纹等诸多文化元素为一体的两个“已”字,以对称的方式排列,寓意美好。该主标识一经发布便备受好评。2025年春晚主标识的成功之处在于( )
①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融合创新理念和传统文化元素,满足了人们对文化所有需求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④生肖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下列古语与其体现的人文精神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②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俭约自守,中和泰和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形神兼备,情景交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2025年3月30日,全国首家汉字博物馆——东方汉字博物馆在成都开馆。博物馆以汉字及其形态演变线索,展览了甲骨文龟甲、碑刻、书卷、匾额、历代名家篆刻等,并首创了“汉字川剧变脸”表演、童声吟唱《千字文》等国学经典、汉字主题舞蹈、“云览华夏字库”沉浸式体验等活动形式。这有利于( )
①展现汉字文化的历史文脉
②彰显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
③推动汉字文化的根本变革
④促进汉字文化的传承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然熠熠生辉。中华传统美德( )
①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宝贵精神财富
③已经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信仰 ④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3. “让他三尺又何妨”源自一条仅有六尺的百年“窄”巷子,却因其被赋予“知进退、和为贵”的大智慧而被称为“最宽”巷子,它承载着中国古人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的历史智慧。“六尺巷”的故事蕴含的理念代代相传,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灵。这说明( )
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创新性的发展
B.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C. 礼让的和文化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D.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14. 从1993年至2003年的11年间,余某英伙同他人,用买零食、玩游戏等手段诱骗儿童,将孩子以3500至5000元不等的价格贩卖至河北邯郸,共造成12个家庭、17名儿童的悲剧。2022年,被拐女孩杨妞花报案,余某英被捕,她的罪恶不断被揭开。2024年10月25日,贵阳中院对余某英拐卖儿童案做出重审一审宣判,对被告人余某英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此案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贵阳法院通过公正司法严肃惩处了这一民事违法行为
②法律通过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被拐儿童的合法权益
③被拐儿童的家庭监护人未尽到家庭保护的职责,应承担刑事责任
④杨妞花有勇气、有智慧,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个人在维护社会正义中的重要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 70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全过程各环节广泛听取吸纳各方面意见,开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丰富实践。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法律的本质是( )
A. 规范人们的行为
B. 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C. 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D. 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6. 八年级学生小李在体检中被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急需手术,但是他家境贫困,父母无力承担昂贵的手术费。同学小王知道后捐出了自己储蓄多年的压岁钱。小王行使了对自己财产的( )
A. 占有权 B. 使用权 C. 收益权 D. 处分权
17. 未经同意,某报刊登了小苏的作文。我们可以给小苏提出的合理建议是( )
A. 遵守规则,维护公平正义 B. 文明有礼,学会与人共享
C. 换位思考,理解宽容他人 D. 善用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18. 下列对案例中相关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案例速递】 张某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拉拽驾驶操作装置,危及公共安全,其行为构成妨害安全驾驶罪。本院判处张某拘役三个月、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A. “本院”指的是人民检察院
B. 拘役和罚金都属于行政处罚
C. 张某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 判决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9. 依据所违反的法律类别,下面三幅漫画所示行为依次是( )
图1李某遛狗不拴绳,被警告后仍不改正,被罚款200元 图2王某支付2000元办卡,还没消费完,商家就跑路 图3赵某酒后开车,被交警认定为醉驾
A.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B.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C. 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20. 2024年12月27日,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樊某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并于当日宣判,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樊某秋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此前樊某秋在珠海市香洲区体育中心故意驾车冲撞人群,造成重大伤亡后果。对此,下列看法恰当的是( )
①人民法院依法行使了审判权,伸张正义
②践踏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依法受到惩处
③我们要珍爱生命,养成健康生活
④一切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三、主观性试题:(共60分)
21. 中华传统美德是古人给当代中国人丰厚的馈赠。
【成语故事】
以下是某班根据学校要求搜集的黑板报素材。
负荆请罪、闻鸡起舞、程门立雪、黄香温席
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至今仍然具有育人价值。
(1)由此推断该校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什么?
【经典解读】
“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传承和弘扬“温良恭俭让”,能使我们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事业更加成功。
(2)中华传统美德在今天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人物事迹】
2024年10月9日,中央政法委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榜单中有英勇无畏抢救遇险群众光荣牺牲的栾留伟、赵金等;有挺身而出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刘欣怡、张伟建等。他们用勇气,甚至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社会和谐稳定筑起一道铜墙铁壁,让我们看见平凡中的伟大光辉。
(3)请谈谈他们践行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
(4)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青少年应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22. 体验情绪
【学会管理情绪】
材料一 小慧在学校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放学到家时间也比平常晚了一会儿。父母为此责怪了小慧两句,小慧便对父母大发脾气并摔门而出。在路上,小慧看到别的家庭和谐融洽的氛围,又感到自己做错了,充满了愧疚……
材料二 有实验表明,当我们把不满的情绪传递给身边的人,就会产生一系列恶性的连锁反应。人要想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就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消极情绪。对于消极情绪的管理,也会促进我们心理素养的提高。
(1)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学科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我们为什么要管理情绪。
【调节情绪方法】
(2)在主题班会上,老师提出了生活中会遇到的情境,要求同学们填写调节情绪的方法。请写出下列情境中调节情绪的方法类型。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3·15”晚会聚焦“共筑诚信共享安全”主题,关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倡导用诚信之力,筑牢消费之基,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以下是晚会曝光的两个案例:
★安徽的春天、东辉、厨先生等食品企业,利用生猪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槽头肉含有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是猪肉中公认品质最差的部位。国家规定,这类猪肉必须经过严格整修,去除甲状腺等有害部分才能销售,但上述企业并未对槽头肉原料进行严格整修,大量残留甲状腺等有害部分的槽头肉被加工成预制菜,端上了百姓的餐桌。
★灭火器是消防安全最基础的“防火墙”,但一些地方的消防器材市场,不合格的灭火器产品被商家肆意售卖,这些灭火器不能起到灭火作用。湖南株洲闽湘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华南地区的创亿消防器材有限公司等公司,是这些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厂家,他们将灭火器中的核心灭火成分磷酸二氢铵偷工减料,进行灌装,流入市场。
(1)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难以想象。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3·15”晚会曝光后,多地连夜排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此,小马认为,维护社会秩序、人民安居乐业是国家和法律的事情,跟我们青少年没有关系。请你评析小马的观点。
24. 某班积极响应学校“三情”教育特色(做有情怀的教师、建有情趣的课堂、育有情义的学生)的课改要求,为此,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模拟法庭的活动。下面是他们准备“庭审”的一个案例。
中学生陈某在明知向某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的前提下,仍将其名下的银行卡和绑定的手机卡出卖给向某,向某通过微信转给陈某500元,该银行账户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涉案金额人民币1370万余元。其间,陈某还介绍该校三名同学非法出售银行卡。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节选)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中学生陈某的行为属于哪一违法行为?请说明理由。
在有关陈某的判决书中,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经本庭合议,依据……判决如下:判处陈某行政拘留14天,罚金2万元,并向受害人赔礼道歉……
(2)这个判决书中对于陈某的处罚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判决结束后,法官说“法”:目前中学生犯罪大多为“激情犯罪”,他们往往不考虑后果,采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法律意识极其淡薄。
(3)请从预防犯罪角度,说说陈某的经历带给我们的警示。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把你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题2分,共40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三、主观性试题:(共60分)
【21题答案】
【答案】(1)弘扬传统美德,提升道德品质。
(2)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③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践行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做有正义感的人。
(4)①做自强不息的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②做敬业乐群的人,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③做扶危济困的人。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④做见义勇为的人。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⑤做孝老爱亲的人,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我们要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让人生更加幸福,社会更加美好。
【22题答案】
【答案】(1)①情绪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小慧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被老师批评,回家又被父母责怪,导致情绪失控,做出对父母大发脾气并摔门而出的行为,说明不良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行为。②持续的负面情绪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③把不满情绪传递给身边的人,会产生恶性连锁反应,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④学会管理消极情绪,能促进我们心理素养的提高。
(2)①放松训练法。②转移注意力法。③合理宣泄法。④改变认知评价法。
【23题答案】
【答案】(1)①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③法律促进社会发展。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
(2)小马的观点是错误的。①我国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②但这并不代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青少年无关。③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关心国家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我们还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共同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24题答案】
【答案】(1)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理由:陈某在明知向某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犯罪的前提下,仍将银行卡和手机卡出卖给向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已触犯刑法,应受刑法处罚,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2)不合理。理由:判决书中的“行政拘留”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的行政制裁,“赔礼道歉”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的民事责任。而陈某实施的是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应受到拘役、有期徒刑、罚金等刑罚处罚。
(3)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依法自律,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抵制不良诱惑和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