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碱金属元素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4碱金属元素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授课题目 《4.1.4碱金属元素》
课程标准 1.能从原子水平认识碱金属的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并理解其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规律; 2.通过学习浓硫酸与碳的反应产物的检验,掌握检验物质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能从原子水平认识碱金属的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并理解其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规律; 3.能依据“碱金属性质的比较”实验要求的需要,完成对碱金属性质的比较实验,会根据实验现象形成初步结论。 4.通过学习知识概念,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碱金属的相似性与递变性的总结。
教学难点 碱金属的相似性与递变性的应用。
教材分析 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元素周期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要学习很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让学生掌握元素的研究方法及思路,能使他们利用这些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正确推测物质的性质。
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一化学的学习中己经深入学习了几种元素,并了解了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但是没有元素性质相似和递变的概念。本节内容将通过分析碱金属元素的化学及物理性质,得到碱金属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学设计 思路 引入阶段 复习元素周期表,提出碱金属元素为什么放在一起研究。 新课教学阶段 从3个不同角度研究: 从钾和氧气、水的反应视频与钠对比,得出其化学性质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点; 从原子结构分析其相似及差异的根本原因; 从物理性质看碱金属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三、练习总结阶段 做题巩固,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小卷测试检验掌握程度。
教学过程
学习阶段 “学探导练” 教学模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引入 【复习导入】 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个周期?多少个族? 第一主族的元素有哪些?把氢除去,剩下的元素可以称为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把同族的元素放在一起研究呢?因为有某些内在的联系。今天我们就以碱金属为例,一起来学习如何来研究同族元素的联系。 学生回答:七个周期,16个族。 碱金属元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理论与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活动一、 填写表格观看视频分析回答问题 引导发现(一) 填写书99页表格并回答思考与讨论问题,1号汇报,2号补充。 碱金属元素的核电荷数、原子半径有什么变化? 从哪一点推断出碱金属元素具有相似性? 对比钾和钠与氧气、水的反应现象,比较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从上到下,核电荷数、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精讲探究(一) 对比钾和钠与氧气、水的反应现象,比较相同和不同之处。 观察到钾比钠反映的现象更剧烈。 学生根据观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展示交流(一) 小组3号汇报,4号补充: 观察到钾比钠反映的现象更剧烈。 相同之处: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都能与氧气剧烈反应;都从0价变成+1价。 不同之处: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钾燃烧的产物比钠的复杂 学生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钾和钠化学性质差异,加深印象。
活动二、 从原子结构分析化学性质的差异和相似 引导发现(二) 教师:观察钾和钠的原子结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学生观察,讨论。
精讲探究(二) 教师解读: 相似之处在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易失电子; 不同之处在于钾比钠多一个电子层,更容易失电子。 正是由于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了性质上的不同。 他们所体现的失电子的能力,也被成为元素的金属性。 学生分析并总结。
展示交流(二) 让学生预测从锂到铯,碱金属与水、氧气反映的剧烈程度: 学生交流讨论,并利用规律预测预测。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利用碱金属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活动三、 从物理性质全面认识碱金属元素的递变规律 精讲探究(三) 根据表格,讨论归纳出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5号汇报,6号补充。 再归纳出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与其对应的氢氧化物碱性的关系。 学生更好的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巩固提升(三) 课堂练习3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巩固。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碱金属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并学习了研究方法,提升思维。 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总结,加深印象。 总结后安排随堂测试。
布置作业 分层作业:书106页 1,4,7题;分层作业A组,学有余力的同学做A,B组 小组作业:通过课下查阅资料,用今天的探究思路合作探究卤族元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研究其相似性和递变性,以研究报告呈现。 (设计意图:设置分层作业,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设计小组作业,为了强化小组间的合作意识。)
板书布置 4.1.4碱金属元素 Li Na K Rb Cs
自我评价与教学反思 本案例从元素周期表的同主族元素入手,引发学生对研究思路的考虑,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教学活动充分且有效。考虑了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实现分层提升,注重小组合作,充分体现了小组的合作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