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练习1(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练习1(含答案)

资源简介

使用时间: 2025 年 月 日 编号 班级: 姓名 小组: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使用时间: 2025 年 月 日 编号 班级: 姓名 小组: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练案(1)
一、单选题
1.(2023·河北·高考真题)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而人类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却成了一种救命手段,用以激活因危机而周期性地瘫痪的经济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
②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
③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
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湖南·高考真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
②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
③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
④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摆脱传统分工的束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5·安徽·模拟预测)1955年,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工作的指示,指出“兴修水利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大事”。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建成了长达1500千米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彻底改变了当地人民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某班组织学生到红旗渠开展研学活动,在活动中可以感受到( )
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毛泽东思想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引前进方向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能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山东泰安·三模)从1840年到1905年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通过一个比一个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割地、赔款,贪婪地攫取在中国的种种特权。人民除遭受帝国主义压迫外,还要在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残酷压迫下苦苦挣扎。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①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②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③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5·山东济宁·二模)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是完全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控制下解放出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无产阶级与其他阶级的区别在于是否依靠出卖自身劳动换取生活资料
②无产阶级必须通过经济斗争改善自身地位,逐步摆脱资产阶级的统治
③无产阶级的解放必须以解放全人类为前提,这与其阶级特性密切相关
④无产阶级既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更要最终消灭一切形式的阶级压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6.(21山东高考20(3))请完成答案范文背诵记忆◆继往开来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我们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纪伟业,把光荣与梦想写在了历史深处;眺望前方的奋进路……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继往开来的世纪伟业”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8分)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7.请完成答案范文背诵记忆(22山东高考20)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正确认识和处理同世界的关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落后时代、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练案(1)
1.D
【详解】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可以缓解经济危机,但不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①不选。
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所以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不是生产力的发展,②说法错误。
③④: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这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也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③④符合题意。
2.D
【详解】①:“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是对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发展的描写,并没有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①说法错误。
②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指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②说法错误,③符合题意。
④: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④符合题意。
3.A
【详解】①②:材料强调林县人民按照毛泽东同志兴修水利的指示,在党的领导下,成功修建红旗渠,故①②正确。
③④:材料只体现了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的指引下,建成了红旗渠,并未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也未涉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故③④不选。
4.B
【详解】①④: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①④正确。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②错误。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错误。
5.D
【详解】①:材料论述意在强调正是失去自己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才不得不完全依赖出卖自身劳动获取生活资料。故无产阶级与其他阶级的区别在于是否占有生产资料,而不是表面上看是否依靠出卖自身劳动换取生活资料,①排除。
②:恩格斯强调“一劳永逸地摆脱”剥削,而非通过经济斗争改善自己地位,且单纯的经济斗争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被压迫的地位,②排除。
③: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无生产资料、受剥削的普遍性)决定了其斗争目标不仅是自身地位的改善,而是消灭一切阶级对立和压迫形式,无产阶级的解放必须以解放全人类为前提,③正确。
④:恩格斯强调“一劳永逸地摆脱”剥削,说明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政治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最终消灭一切形式的阶级压迫,④符合题意。
对中国人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国家发展巨变的雄壮交响,也是人民笑颜绽放的鲜活故事。它书写在消除绝对贫困的人间奇迹里,书写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书写在不断增多的蓝天、不断延伸的绿道、不断改善的居住环境里,书写在让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的不变追求里。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我们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纪伟业,把光荣与梦想写在了历史深处;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还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身后是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面前是喷薄而出的曙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今世界面临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中国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必修一、必修二学练案 第1页(共2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必修一、必修二学练案第1页(共2页)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