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6人教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第一框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2024河北保定期末)1919年,巴黎和会上,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史以来,第一次向西方列强说“不”。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两国签署《中美联合公报》。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由我国的外交历程可知( )A.弱国无外交,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关系 B.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是竞争、合作与冲突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外交政策 D.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习近平指出,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但中国也再不能重复鸦片战争以后在列强坚船利炮下被奴役被殖民的历史悲剧。我们必须有足以自卫防御的国防力量。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这是( )①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综合国力决定的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③由我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④根据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5安徽蚌埠调研)202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针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分别是70年前中国给出的“历史答案”和70年后中国给出的“时代答案”。不同时代的两个“答案”反映了(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④维护世界各国的安全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题组二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4.(2025广东佛山期中)2024年11月16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截至2024年11月,中国已成为10多个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仅在拉美地区,中国已与22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中拉年贸易额近5 000亿美元。这些举措( )①彰显中国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他国发展②契合当今时代的主题,展现出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③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变革④表明中国已成为拉美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4黑龙江三模)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不断引向深入,中央宣传部、外交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问答》(以下简称《问答》)一书。《问答》紧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发展步伐,聚焦理论热点难点,回应现实关心关切,以问答体形式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展现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指导外交活动的唯一思想②《问答》一书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集中体现③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我国开展外交活动的根本遵循④《问答》一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这是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又一重要行动,为应对当前世界面临的安全问题提供了良方。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 B.这一理念表明中国站在国际舞台中央掌控世界经济政治发展 C.这一理念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 D.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重塑了世界秩序和格局能力提升练1.(2024安徽安庆期中)在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的日子,在西方鼓噪下,联合国通过了一项挺乌决议。这项草案由美国、乌克兰等57个国家发起,要求俄罗斯无条件从乌克兰撤军。最后投票结果是141票支持、7票反对、32票弃权。其中,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投了反对票,中国、印度、伊朗等国投了弃权票。这说明( )①各国的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追求、对外政策也不同②各国间不存在共同利益,只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独立行使我国权利④我国在联合国开展的行动和决议中保持中立的立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甄选真题)(2023河北高考)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70年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周恩来首次提出,后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下列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蕴含的中国智慧相一致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画地为牢,以邻为壑③小不能敌大,弱不能敌强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4北京海淀期中)★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 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习近平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从以上这些重要论述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这是因为( )①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②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宗旨,才能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④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4山东滨州阶段练,)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在欧美被拆分成不同的子项目,从“军事威胁论”“能源威胁论”“环境威胁论”“间谍威胁论”,到如今的“黑客威胁论”,不一而足。如果让你对“中国威胁论”这一说法进行反驳,你可以用到的观点有(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是当今时代的特征④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5山西三晋名校联盟期中)新中国成立75年,中国砥砺前行。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答案”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这表明中国( )①不断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注入时代内涵,使其成为国际秩序的基础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规则制定,为探索解决当今各国问题指明方向③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④开创性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5辽宁抚顺期中,)202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提出中非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中方愿同非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支持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实现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不可剥夺的正当权利,如何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是摆在非洲国家面前的历史课题。历史上,西方国家对非洲实施了数百年残酷的殖民统治,时至今日仍然抱持殖民思维横加干涉非洲国家内政、压榨控制非洲国家。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同非洲朋友紧密合作、结伴前行。中国从不干涉非洲内政,从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始终坚定支持非洲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刚果(布)总统说,实现现代化不是口号,中国始终是非洲的全天候好朋友,愿同中方携手推进现代化事业。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中国的外交”的知识,谈谈你对“中非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的理解。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第一框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基础过关练1.D 材料强调我国不因国力强弱而改变外交政策,A不符合题意。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B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非世界各国的外交政策,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C错误。D正确切题。2.D 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②④符合题意。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①错误。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与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无关,③不符合题意。易错点拨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国家利益。3.B 不同时代的两个“答案”,反映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基本立场,①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②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③正确。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④错误。4.A 中国已与22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中拉年贸易额近5 000亿美元,这说明中国与多国开展友好合作,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他国发展,契合当今时代的主题,展现出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①②正确。材料强调中国与多国开展贸易,不涉及推动国际秩序变革,③不符合题意。中国是推动拉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是决定力量,④错误。易错点拨 重要力量≠主导、决定、领导、支配力量5.B ①中的“唯一”说法过于绝对,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而非《问答》一书,④错误。②③符合题意。6.C 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利于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但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不是其主观目的,A错误。B夸大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错误。D夸大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作用,错误。C正确切题。能力提升练1.A 投票结果说明各国的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追求、对外政策也不同,①符合题意。各国之间有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②错误。从我国没有盲从多数而投了弃权票的行为可以看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③符合题意。材料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并不是保持中立的立场,④排除。2.B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了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原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契合,①④符合题意。“画地为牢,以邻为壑”“小不能敌大,弱不能敌强”与互利共赢、各个国家一律平等等理念相悖,②③不合题意。3.B “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这是因为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①④正确。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错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③错误。4.B 要反驳“中国威胁论”可以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以及外交政策的实践两个角度说明,即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①④入选。②强调独立自主、③强调时代背景,均不能作为反驳“中国威胁论”的论点,不选。5.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国际法是国际秩序的基础,①错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而不是为探索解决当今各国问题指明方向,②错误。③④正确。6.答案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上,我国始终尊重和支持非洲国家走符合其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坚定维护非洲国家的发展权益,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助力非洲实现更好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贡献。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从不干涉非洲内政,从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始终秉持真实亲诚对非合作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保障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为新时代中非关系指明了发展方向,有利于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迈上新台阶。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