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人教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专题强化练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人教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专题强化练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
专题强化练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习近平主席作了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他提出“四个坚持”,即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共同发展、坚持普遍安全、坚持世代友好。下列对“四个坚持”理解恰当的是(  )
①守望相助——政治同盟、团结互信
②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相互成就
③普遍安全——减贫同行、绿色低碳
④世代友好——相知相亲、同心同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5江苏镇江期中)有学者将中西外交哲学进行比较,认为西方外交学是“冲突主体哲学”,以二元对立的思维划分世界;而中国外交哲学是“合作主体哲学”,以多元一体的整体意识看待世界。下列表述能体现中国外交哲学的是(  )
A.为建设大湾区,香港特区政府与中央、广东及澳门特区政府紧密联系   
B.菲律宾非法闯入我仁爱礁邻近海域,蓄意制造碰撞事件,中国海警对菲运补船只进行登临检查   
C.中方携手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歼-35A亮相珠海航展,中国进入双隐形战机时代,人民军队迈向世界一流军队
3.(2025山东菏泽月考)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现代化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复制粘贴”。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这些主张(  )
①是站在发展中国家利益高度对国与国关系的审视
②秉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反映我国外交政策的立场
③顺应时代潮流,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
④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5安徽模拟)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启新阶段,一批“小而美”项目正成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澜湄甘泉行动计划”是其中之一。从这一计划可以看出,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中(  )
  2020年1月起,中国通过实施“澜湄甘泉行动计划——澜湄国家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技术示范”项目,在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国典型区域开展农村安全供水示范工程,显著提升当地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水平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在推动澜湄国家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水与卫生”指标、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自《共建“一带一路”: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
①坚持立己达人,与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
②推动国际格局变革,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
③奉行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实现世界持久和平
④贡献中国智慧,为解决全球问题开辟新路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5贵州贵阳阶段练)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中国建交国家总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个扩大到2024年的183个,朋友圈越来越大;从被西方世界拒之门外,到加入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600多项国际公约,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全面提升……中国外交在国际风云激荡中成长奋进。这一系列的外交成就表明(  )
①中国坚持开放包容,持续巩固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世界各国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③中国秉持正确义利观,国际影响力、感召力不断提升
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基本立场,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5河南九师联盟联考)2024年7月21日至23日,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14个派别高级别代表于北京举行和解对话,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中方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  )
①体现了中国在维护中东地区稳定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②是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维护中东和平稳定的实践活动
③彰显了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
④是基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5浙江丽水期中)在数字外交场景下,外交行为体和公众间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进行交谈与倾听,实现双向信息沟通和传播。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中国体育健儿的风采以数字影像的形式触及全球观众,有助于塑造全球公众的中国观,是一次绝佳的数字外交活动。数字外交(  )
①借助数字平台营造对本国有利的舆论环境
②有利于通过“自塑”国家形象主导世界舆论
③为巩固国际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④以可见可感的方式在外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
【75年:中国为人类进步担当】
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在历史的接力中不断传承、弘扬、升华,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一程接着一程向前迈进。
形成时期 主要外交 理念 实践剪影 国际影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出席1955年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促使各方达成协议 为国际秩序的改革和完善贡献了历史智慧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坚持和平与发展 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建“一带一路”;支持“全球南方”合作;推动“大金砖合作” 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人类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75年来中国外交理念是如何传承、弘扬与升华的。
专题强化练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D 我国结伴而不结盟,“政治同盟”的说法错误,①排除。减贫、绿色低碳属于发展问题,不属于安全问题,③错误。②④正确。
2.C 为建设大湾区,香港特区政府与中央、广东及澳门特区政府紧密联系,属于我国的内政,没有涉及我国的外交,A不符合题意。菲律宾非法闯入我仁爱礁邻近海域,中国海警对菲运补船只进行登临检查,体现了中国海警维护国家主权,未体现中国的“合作主体哲学”,B不符合题意。中方携手“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以多元一体的整体意识看待世界,C符合题意。歼-35A亮相珠海航展,人民军队迈向世界一流军队,展现了我国的国家实力,没有涉及我国的外交,D不符合题意。
3.D 材料中的主张是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对国与国关系的审视,①错误。现代化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复制粘贴”,这表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②符合题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③不符合题意。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这表明我国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④符合题意。
4.B 中国在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国典型区域开展农村安全供水示范工程,显著提升当地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水平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说明我国与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帮助澜湄国家发展,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水与卫生”指标、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贡献中国智慧,①④正确。材料体现了我国与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没有涉及推动国际格局变革,也没有涉及推动实现世界持久和平,②③不符合题意。
5.A 中国外交在国际风云激荡中成长奋进,朋友圈越来越大,国际话语权全面提升,这表明中国坚持开放包容,秉持正确义利观,持续巩固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国际影响力、感召力不断提升,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得到世界各国广泛的认同和支持”的说法与实际不符,排除。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④错误。
6.C 中方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体现了中国在维护中东地区稳定与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不是主导作用,①错误。中方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邀请巴勒斯坦14个派别高级别代表于北京举行和解对话,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是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维护中东和平稳定的实践活动,也彰显了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②③符合题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④错误。
7.B 中国体育健儿的风采以数字影像的形式触及全球观众,有助于塑造全球公众的中国观,是一次绝佳的数字外交活动。这说明数字外交借助数字平台营造对本国有利的舆论环境,以可见可感的方式在外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①④正确。中国不主导世界舆论,②错误。国际新秩序还未建立,不存在巩固国际新秩序的问题,③错误。
8.答案 ①中国外交理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坚持和平与发展,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不断与时俱进。
②中国外交理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从出席1955年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到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再到共建“一带一路”、支持“全球南方”合作、推动“大金砖合作”,中国始终站在人类进步事业的一边,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人类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我国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外交理念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人类进步注入了新的动力。
解析 本题要求说明75年来中国外交理念是如何传承、弘扬与升华的,学生回答本题时,不能只简单罗列出中国外交理念,要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概括、提炼。从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实践在变化,中国外交理念也在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逐渐成熟和完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