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6人教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专题强化练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习近平主席作了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他提出“四个坚持”,即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共同发展、坚持普遍安全、坚持世代友好。下列对“四个坚持”理解恰当的是( )①守望相助——政治同盟、团结互信②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相互成就③普遍安全——减贫同行、绿色低碳④世代友好——相知相亲、同心同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5江苏镇江期中)有学者将中西外交哲学进行比较,认为西方外交学是“冲突主体哲学”,以二元对立的思维划分世界;而中国外交哲学是“合作主体哲学”,以多元一体的整体意识看待世界。下列表述能体现中国外交哲学的是( )A.为建设大湾区,香港特区政府与中央、广东及澳门特区政府紧密联系 B.菲律宾非法闯入我仁爱礁邻近海域,蓄意制造碰撞事件,中国海警对菲运补船只进行登临检查 C.中方携手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歼-35A亮相珠海航展,中国进入双隐形战机时代,人民军队迈向世界一流军队3.(2025山东菏泽月考)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现代化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复制粘贴”。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这些主张( )①是站在发展中国家利益高度对国与国关系的审视②秉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反映我国外交政策的立场③顺应时代潮流,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④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5安徽模拟)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启新阶段,一批“小而美”项目正成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澜湄甘泉行动计划”是其中之一。从这一计划可以看出,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中( ) 2020年1月起,中国通过实施“澜湄甘泉行动计划——澜湄国家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技术示范”项目,在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国典型区域开展农村安全供水示范工程,显著提升当地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水平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在推动澜湄国家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水与卫生”指标、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自《共建“一带一路”: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①坚持立己达人,与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②推动国际格局变革,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③奉行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实现世界持久和平④贡献中国智慧,为解决全球问题开辟新路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5贵州贵阳阶段练)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中国建交国家总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个扩大到2024年的183个,朋友圈越来越大;从被西方世界拒之门外,到加入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600多项国际公约,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全面提升……中国外交在国际风云激荡中成长奋进。这一系列的外交成就表明( )①中国坚持开放包容,持续巩固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世界各国广泛的认同和支持③中国秉持正确义利观,国际影响力、感召力不断提升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基本立场,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5河南九师联盟联考)2024年7月21日至23日,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14个派别高级别代表于北京举行和解对话,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中方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 )①体现了中国在维护中东地区稳定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②是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维护中东和平稳定的实践活动③彰显了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④是基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5浙江丽水期中)在数字外交场景下,外交行为体和公众间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进行交谈与倾听,实现双向信息沟通和传播。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中国体育健儿的风采以数字影像的形式触及全球观众,有助于塑造全球公众的中国观,是一次绝佳的数字外交活动。数字外交( )①借助数字平台营造对本国有利的舆论环境②有利于通过“自塑”国家形象主导世界舆论③为巩固国际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④以可见可感的方式在外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75年:中国为人类进步担当】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在历史的接力中不断传承、弘扬、升华,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一程接着一程向前迈进。形成时期 主要外交 理念 实践剪影 国际影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出席1955年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促使各方达成协议 为国际秩序的改革和完善贡献了历史智慧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坚持和平与发展 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建“一带一路”;支持“全球南方”合作;推动“大金砖合作” 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人类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75年来中国外交理念是如何传承、弘扬与升华的。专题强化练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D 我国结伴而不结盟,“政治同盟”的说法错误,①排除。减贫、绿色低碳属于发展问题,不属于安全问题,③错误。②④正确。2.C 为建设大湾区,香港特区政府与中央、广东及澳门特区政府紧密联系,属于我国的内政,没有涉及我国的外交,A不符合题意。菲律宾非法闯入我仁爱礁邻近海域,中国海警对菲运补船只进行登临检查,体现了中国海警维护国家主权,未体现中国的“合作主体哲学”,B不符合题意。中方携手“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以多元一体的整体意识看待世界,C符合题意。歼-35A亮相珠海航展,人民军队迈向世界一流军队,展现了我国的国家实力,没有涉及我国的外交,D不符合题意。3.D 材料中的主张是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对国与国关系的审视,①错误。现代化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复制粘贴”,这表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②符合题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③不符合题意。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这表明我国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④符合题意。4.B 中国在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国典型区域开展农村安全供水示范工程,显著提升当地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水平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说明我国与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帮助澜湄国家发展,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水与卫生”指标、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贡献中国智慧,①④正确。材料体现了我国与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没有涉及推动国际格局变革,也没有涉及推动实现世界持久和平,②③不符合题意。5.A 中国外交在国际风云激荡中成长奋进,朋友圈越来越大,国际话语权全面提升,这表明中国坚持开放包容,秉持正确义利观,持续巩固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国际影响力、感召力不断提升,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得到世界各国广泛的认同和支持”的说法与实际不符,排除。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④错误。6.C 中方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体现了中国在维护中东地区稳定与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不是主导作用,①错误。中方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邀请巴勒斯坦14个派别高级别代表于北京举行和解对话,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是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维护中东和平稳定的实践活动,也彰显了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②③符合题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④错误。7.B 中国体育健儿的风采以数字影像的形式触及全球观众,有助于塑造全球公众的中国观,是一次绝佳的数字外交活动。这说明数字外交借助数字平台营造对本国有利的舆论环境,以可见可感的方式在外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①④正确。中国不主导世界舆论,②错误。国际新秩序还未建立,不存在巩固国际新秩序的问题,③错误。8.答案 ①中国外交理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坚持和平与发展,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不断与时俱进。②中国外交理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从出席1955年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到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再到共建“一带一路”、支持“全球南方”合作、推动“大金砖合作”,中国始终站在人类进步事业的一边,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人类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我国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外交理念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人类进步注入了新的动力。解析 本题要求说明75年来中国外交理念是如何传承、弘扬与升华的,学生回答本题时,不能只简单罗列出中国外交理念,要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概括、提炼。从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实践在变化,中国外交理念也在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逐渐成熟和完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