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智慧社会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全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智慧社会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全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信息科技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6课 智慧社会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信息科技 九年级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了解智慧社会的一些场景及特征。 2.通过学习智能社会面临的挑战,了解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课前学习任务
“我的智能生活”学习主题:在课前利用周末等空余时间观察生活中的智能化应用,并且拍摄10秒内的短视频,并上传至“浙江省信息科技学习平台”教师发布的任务中。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感知:智能应用在身边
1.课前“我的智能生活”:在课前利用周末等空余时间观察生活中的智能化应用,并且拍摄短视频,并上传至“浙江省信息科技学习平台”教师发布的任务中。 2.感受人类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向智慧社会发展的过程,思考什么是智慧社会。 3.观看“我的智能生活”视频集、Figure机器人的视频,列举“智能化”应用的案例,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对社会的影响,并完成课本亲身体验栏目中的《活动记录表》。 4.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成果,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应用特点。
【学习任务二】建构:智慧社会新挑战
1.请与你的同桌一起完成这个任务,首先根据你们的兴趣,自主选择三个系列问题中的你们最想探究的那个问题。 智慧社会新挑战系列问题: Q1:如何应对机器人取代人类工作? Q2:智慧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 Q3:传统的学习模式能否应对技术的变革? 2.每位同学自主学习课本第32页“智慧社会新挑战”的内容,也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作为拓展。 3.同桌交流讨论,形成观点后完成思维导图的在线协作,并准备好小组发言分享。 4.在全班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小组之间互评,教师评价。
【学习任务三】应用:智慧社会我畅想 1.体验“文心一言”大语言模型平台(https://yiyan./),输入不同的关键词体验效果。输入关键词1:画一幅你心目中的智慧社会;关键词2:画一幅心目中的智慧交通,智能,共享,协同,感知,融合。引发思考:AI作图效果如何?哪一幅画更符合你心目中的智慧社会? 2.用绘画、动画或视频等方式,表现自己心目中的智慧社会。 3.上台展示创作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4.思考如何才能实现这些创意? 【学习任务四】梳理 1.跟着教师一起梳理本课所学。 2.完成在线学习评价: ①智慧社会的特征有哪些? ②如果你成为智慧社会的建设者,你觉得需要注意什么?(请用2个词语回答)。
推荐的学习资源
1.“文心一言”大语言模型平台。 2.Figure机器人的视频资源:可在哔哩哔哩网站搜索关键字:OpenAI大模型赋能Figure机器人,网址:https://www./video/BV1QH4y1W7aE/。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信息科技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6课 智慧社会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信息科技 九年级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且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他们对于人工智能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八年级对于人工智能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知道数据、算法和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基石,具备智慧社会的学习基础,能列举身边的智能化应用。考虑到中心城和农村学校的学生对智慧社会的接触和感受存在差异,但认识仍停留在表面,对于智慧社会的定义和特征还比较模糊,对于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缺少深入、辩证的思考,尤其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中心城和农村学校的学生对于智慧社会的接触和感受,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尽量提供更多元丰富的学习途径和资源,让学生有更切身的体验。
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
1.通过学习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了解智慧社会的一些场景及特征。 2.通过学习智能社会面临的挑战,了解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了解智慧社会的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自主可控与创新、创造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感知:智能应用在身边 【活动描述】 在学习九年级第6课《智慧社会》上课开始时,以社会变迁为主题,引出新课主题“智慧社会”,引导学生思考智慧社会的定义及其形态特征。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生活中智能化应用,感知智能应用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师生共同归纳智慧社会的五大基本特征:感知、融合、共享、协同、智能。 【学生活动】 1.课前“我的智能生活”:在课前利用周末等空余时间观察生活中的智能化应用,并且拍摄短视频,并发送给教师。 2.感受人类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向智慧社会发展的过程,思考什么是智慧社会。 3.观看“我的智能生活”视频集、Figure机器人的视频,列举“智能化”应用的案例,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对社会的影响,并完成课本亲身体验栏目中的《活动记录表》。 4.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成果,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应用特点。 【教师活动】 1.布置前置任务“我的智能生活”,请同学们用心观察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让你很喜欢的智能化应用,并且拍摄10秒内的短视频,并上传至“浙江省信息科技学习平台”。 2.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经历过数次社会变迁。教师出示“人类社会变迁”的图片,引出智慧社会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 图 1人类社会变迁 3.展示“我的智能生活”视频集、Figure机器人的视频,引导学生完成活动记录表,并抛出关键问题:智慧社会有哪些特征?引发学生思考。 Figure机器人的视频资源:可在哔哩哔哩网站搜索关键字:OpenAI大模型赋能Figure机器人,网址:https://www./video/BV1QH4y1W7aE/。 预设记录表: 应用领域典型案例对该领域的影响电商平台采用智能问答系统的智能客服机器人解决用户问题,降低人工成本家居生活采用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链接到一起,提供家电、照明、窗帘等智能控制让用户以更方便的手段来管理家庭设备,提升生活品质交通管理采用智能导航进行移动路线的规划极大地优化了出行路线,促进交通安全,并且节能降耗
表 1活动记录表 4.请学生交流分享,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提炼该应用的特点,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智慧社会的五大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 利用“人类社会变迁”的图片,自然导入“智慧社会”,对智慧社会的定义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在课前收集智慧社会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应用,通过对应用案例的分析,学生首先自己提炼特点,然后归纳出智慧社会的特征,由教师补充、完善,这样的形式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突出了智慧社会的形态特征这一教学重点。 (二)建构:智慧社会新挑战 【活动描述】 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探究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同桌讨论后形成观点,在线协作完成思维导图,最后全班交流分享。 【学生活动】 1.请与你的同桌一起完成这个任务,首先根据你们的兴趣,自主选择三个系列问题中的你们最想探究的那个问题。 智慧社会新挑战系列问题: Q1:如何应对机器人取代人类工作? Q2:智慧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 Q3:传统的学习模式能否应对技术的变革? 2.每位同学自主学习课本第32页“智慧社会新挑战”的内容,也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作为拓展。 3.同桌交流讨论,形成观点后完成思维导图的在线协作,并准备好小组发言分享。 4.在全班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小组之间互评,教师评价。 【教师活动】 1.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如此多的便利,那么,人工智能会对社会发展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吗?教师挑选一至两位同学们来回答,由此引入智慧社会面临的新挑战这一活动。 2.智慧社会面临诸多社会治理方面的挑战:如何应对机器人取代人类工作的问题,建设智慧社会,以及如何促进智慧社会的健康发展。教师抛出三个系列问题,按照选择问题、自主探究、同桌讨论、形成观点并完成思维导图的流程,开展学习研究。 3.教师巡视各组的学习进度,指导部分探究不积极或者存在困惑的小组。 4.展示全班的学习成果,请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观点的交流分享,教师将提到有价值的关键词记录在黑板上,并根据关键词进行归纳。 预设思维导图: 图 2“智慧社会的治理”思维导图 小组汇报参考格式:我们选择探究的问题是 ,我们的观点是 ,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可以这么做 。…… 【设计意图】 细化学生的学习环节,如学生自学、同桌讨论、全班分享、教师小结,让合作学习真实发生,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面对智慧社会的新挑战,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应对策略,数字公民应需要具备的价值观念、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思维导图的在线协作是本环节隐藏的技术暗线,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的能力。 (三)应用:智慧社会我畅想 【活动描述】 通过AI作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本课所学边学习边创新。通过绘画、动画或视频等等方式对智慧社会进行畅想,学生上台展示作品,激发了对智能场景与智能产品背后蕴含的关键、核心技术的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 1.体验“文心一言”大语言模型平台(https://yiyan./),输入不同的关键词体验效果。输入关键词1:画一幅你心目中的智慧社会;关键词2:画一幅心目中的智慧交通,智能,共享,协同,感知,融合。引发思考:AI作图效果如何?哪一幅画更符合你心目中的智慧社会? 预设AI作图: 图 3AI作图-关键词1 图 4AI作图-关键词2 2.用绘画、动画或视频等方式,表现自己心目中的智慧社会。 3.上台展示创作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4.思考如何才能实现这些创意? 【教师活动】 抛出问题:你心目中的智慧社会是怎样的?引发学生头脑风暴。 1.提供“文心一言”大语言模型平台,引导学生体验。通过比较不同关键词AI作画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思考。 2.引导学生用绘画、动画或视频等方式,表现自己心目中的智慧社会。 3.教师巡视观察、解答疑问,肯定学生的创意,将想要展示的学生作品投屏到大屏幕上,同时关注无法作画的同学,询问原因并给予帮助。 4.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明创作的原因、想达到的效果等,继续追问你觉得如何才能实现这些创意?引导学生想到创意背后所需要的技术,升华主题:技术的自主可控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将开展未来智能场景畅想的跨学科主题设计,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对作品进行完善和优化。 【设计意图】 AI作图是当今社会热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引入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活动2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岗位的内容相呼应,通过比较不同关键词AI作图的不同效果,学生会发现可以通过精确应用领域、智慧社会的特征等关键词,迭代AI绘画作品,让学生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与创新的重要性,培养自主可控的发展思维。同时,也为跨学科主题《未来智能场景畅想》的设计做好铺垫。 (四)梳理 【活动描述】 结合板书,师生共同梳理本课学习内容:智慧社会的特征、智慧社会新挑战以及智慧社会的未来。结合在线学习评价结果,带领学生再次巩固如何促进智慧社会和谐发展。 【学生活动】 1.跟着教师一起梳理本课所学。 2.完成在线学习评价: ①智慧社会的特征有哪些? ②如果你成为智慧社会的建设者,你觉得需要注意什么?(请用2个词语回答)。 【教师活动】 1.结合板书,回顾本课的三个活动。 2.向学生机发送在线评价的链接,引导学生完成评价。根据学生所提到的创新、自主可控等关键词,带领学生再次巩固如何促进智慧社会和谐发展,可能会有学生提高伦理、安全等关键词,引出下节课的学习主题人工智能伦理。 预设生成的词云图: 图 5词云图 【设计意图】 本环节重在巩固本课所学知识,精心设计随堂评价的两个问题,一方面反馈学生对本课重难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引发学生对于智慧社会安全方面的思考,为下节课人工智能伦理做铺垫。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信息科技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6课 智慧社会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信息科技 九年级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作业练习
本课安排了一个随堂练习:你心目中的智慧社会是怎样的?请用绘画、动画或视频等方式表现。课堂时间有限,感兴趣的学生可在课后进一步完善作品。 答案样例参考:随堂练习没有标准答案,能体现智慧社会的形态特征即可,建议从作品的创新性、美观性等多维度评价,可通过评价量表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 随堂练习参考样例 评价项目自评互评师评作品美观性 (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创新性 (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和独特的眼光)能体现智慧社会的形态特征作品总体评价☆☆☆
评价量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国制造
水心B中明智慧在
和谐
自动化生铲
3银
教青
医疗
无人驾映



自刘
浇灌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产士三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