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价值与价值观(课件 学案 练习)2025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价值与价值观(课件 学案 练习)2025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1.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2.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1课时 价值与价值观
知识点一 人的价值
知识点二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知识点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议题一 人的价值
议题二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新课导学

新课探究

总结归纳

课堂评价
知识点一 人的价值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1)内涵:是指客体对______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
主体需要的积极____________。
(2)特征: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
________。
主体
功能和属性
普遍性
2.人生价值
(1)内涵: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______、他人和自己的
需要,其中主要在于对____________。
(2)内容:人既是价值的________,又是价值的________。
社会
社会的贡献
创造者
享受者
(3)评价标准: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______。评
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_________
_____。
贡献
贡献了
什么
[思考] 一个人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价值就越大吗
[答案] 不是。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人的
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
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一般说来,一个人对社会发展和人
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越多,价值就越大。
知识点二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
______和__________,这就是价值观。
看法
根本观点
2.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__________作用。一方
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
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选择正确,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选择错误,就会遭到失败。
重要导向
(2)价值观是人生的__________。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
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__________,体现着一个社会
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重要向导
精神追求
[思考] 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促进作用吗
[答案] 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的作用是双重的,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
人生与社会起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则起阻碍作用。
知识点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______层面的价值目标。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______层面的价值取向。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__________层面的价值准则。
国家
社会
公民个人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
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__________。
基本遵循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__________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
共同的价值追求。
中国精神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______________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__________。
社会主义本质
时代精神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
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2)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______、
落小、______上下功夫。
(3)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__________,外化为人们的
__________。
落细
落实
精神追求
自觉行动
1.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
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 )

[提示]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
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一个人具有的价值观,会对其一生产生持久不变的影响。( )

[提示]一个人具有的价值观,会对其一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人的价值在于享受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满足。( )

[提示]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4.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

[提示]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
有积极指导作用。
5.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决定了一个社会评判是非
曲直的标准。( )

[提示]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
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成果,
体现了时代精神。( )

[提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议题一 人的价值
【情境创设】
2024年1月27日,“中国好人”“广东省道德模范”陈振勇走进光华街
道、大华街道,为居民群众送上价值80万元的2000份爱心慰问物资
和暖心祝福,关爱困难群体,传递暖心力量,弘扬社会新风尚。截至
目前,陈振勇先生个人捐款捐物总额已达7560万元。他用自身实际行
动彰显着“中国好人”风范,以榜样力量带动更多的爱心企业、热心乡
贤、社会组织投身慈善事业。热心人士林志宏表示,他在陈振勇先生
带动下,也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问题探究】
(1)陈振勇为什么荣获“中国好人”“广东省道德模范”的称号?从哲学
角度分析陈振勇是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答案] ①陈振勇个人捐款捐物总额已达7560万元,他用自身实际行
动彰显着“中国好人”风范,以榜样力量带动更多的爱心企业、热心乡
贤、社会组织投身慈善事业。
②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陈振勇通过自己的无私奉
献,关爱困难群体,传递暖心力量,弘扬社会新风尚,从而得到了社
会的认可,实现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2)有人认为,因为陈振勇荣获了“中国好人”“广东省道德模范”的荣
誉称号,所以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你如何看待此观点?
[答案] 陈振勇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说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
也是价值的享受者。但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一个人的
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而不是依据他是否得到承认或回
报。此观点并未看到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成果共享】
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
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
区别 含义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体现 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 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 自己的需要,其中主要在于 对社会的贡献。对一个人 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 看他的贡献 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
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
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
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
认,实现了自我的满足
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
区别 地位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 献是第一位的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处于从属地位
联系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个人对社会的贡 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
(续表)
议题二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情境创设】
朱彦夫是跨越了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钢铁战士和时代楷模、
人民楷模。
1947年,14岁的朱彦夫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先后参加淮海战
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多次荣立战功。在长津湖战役中,
朱彦夫失去了四肢和左眼。朱彦夫主动放弃荣军院“养”一辈子的待遇,
毅然决然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整山造田、打井找水、修
路架电,年复一年奋战25载, 硬是将昔日没水没电没良田的“讨饭村”
变成远近闻名的致富模范村。1982年,卸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的朱彦夫
用嘴衔笔、用残肢抱笔挑战人生极限,历时7年创作完成了两部震撼
人心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男儿无悔》。
从拿枪杆子、握锄杆子,到用笔杆子,历经百般磨难,朱彦夫从
未向命运低头。朱彦夫说:“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运。我相信自己
的判断,相信党!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习总书记曾高度评价:“朱彦夫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时代
的精神。”
【问题探究】
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角度,分析弘扬朱彦夫精神的意义。
[答案]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是
人生的重要向导。弘扬朱彦夫精神有利于激发我们一心为民的高尚情
怀,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励我们践行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投身为
人民服务的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帮助我们树立无
比坚定的理想信念,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实现人生价值。
【成果共享】
1.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是什 么 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实质 是一种社会意识
作用 (世 界观原) 从领 域看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价值观影响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作用 (世 界观 原理) 从性 质看 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
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从意 义看 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
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
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
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方法论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续表)
2.理解价值观要注意的事项
(1)价值观具有多样性,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主体、不同时代的人
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既受到自己所在阶级立场
的影响,也受到个人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
(2)从性质上讲,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正确的
价值观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错误的价值观的引导会导
致失败,使人误入歧途。
(3)价值观对人的认识评价、实践活动和人生道路选择具有导向作
用,但不能说是决定作用。
(4)价值观导向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
引领价值 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
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提供基本 遵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
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
大问题
体现时代 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
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
了时代精神
1.废纸箱板、羽毛球筒、卫生纸芯、膏药包装袋……这些废品在80多
岁的陈宝瑾眼中全是宝贝。退休20余年,他用这些材料制作了上百件
精美的手工模型。其中纸艺浮雕、纸艺微缩家具、纸艺茶具等作品,
曾在各类手工艺比赛中获奖。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的哲理是( )
①物的价值表示物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
就有价值 ③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④主客体间的价值关
系是自然形成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陈宝瑾用这些材料制作了上百件精美的手工模型。这说明物
的价值表示物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
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①③符
合题意。
客观事物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才有价值,②错误。
陈宝瑾用这些材料制作了上百件精美的手工模型,说明主客体间的价
值关系并非自然形成的,④错误。
2.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累计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数万人
次。这些劳动模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这告诉我们,
人的价值主要在于( )
A.满足自我的需要和发展 B.向社会索取,得到回报
C.对社会的贡献 D.享受社会和他人创造的价值
[解析] 这些劳动模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这表明
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故C入选,A、B、D错误。

3.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右侧这一公益广告反映了( )
A.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C.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解析] 这一公益广告主要强调了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B正确,A、C排除。
寻找人生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生的价值,而不是寻找正确的价值观,D
错误。故本题选B。

4.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
标准的是( )
A.理想信念 B.道德规范
C.价值观 D.上层建筑

5.经济发展起来后,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无序竞争、行为失范等问
题日益凸显;物质生活逐渐丰盈,人们的权利意识也不断增强,对公
平正义也有了新的诉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看,这就要求
( )
A.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
B.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
C.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D.社会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1课时 价值与价值观
【新课导学】
知识点一
1.(1)主体 功能和属性 (2)普遍性 2.(1)社会 社会的贡献 (2)创造者 享受者 (3)贡献 贡献了什么
思考 不是。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一般说来,一个人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越多,价值就越大。
知识点二
1.(1)看法 根本观点 2.(1)重要导向 (2)重要向导
(3)精神追求
思考 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的作用是双重的,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人生与社会起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则起阻碍作用。
知识点三
1.(1)国家 (2)社会 (3)公民个人 (4)基本遵循 2.中国精神 3.社会主义本质 时代精神 4.(2)落细 落实 (3)精神追求 自觉行动
自我检测
1.  [提示]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  [提示] 一个人具有的价值观,会对其一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  [提示]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4.  [提示] 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5.  [提示] 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6.  [提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新课探究】
议题一
思考 (1)①陈振勇个人捐款捐物总额已达7560万元,他用自身实际行动彰显着“中国好人”风范,以榜样力量带动更多的爱心企业、热心乡贤、社会组织投身慈善事业。②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陈振勇通过自己的无私奉献,关爱困难群体,传递暖心力量,弘扬社会新风尚,从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实现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2)陈振勇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说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但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而不是依据他是否得到承认或回报。此观点并未看到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议题二
思考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弘扬朱彦夫精神有利于激发我们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励我们践行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帮助我们树立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实现人生价值。
【课堂评价】
1.B [解析] 陈宝瑾用这些材料制作了上百件精美的手工模型。这说明物的价值表示物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①③符合题意。客观事物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才有价值,②错误。陈宝瑾用这些材料制作了上百件精美的手工模型,说明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并非自然形成的,④错误。
2.C [解析] 这些劳动模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这表明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故C入选,A、B、D错误。
3.B [解析] 这一公益广告主要强调了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B正确,A、C排除。寻找人生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生的价值,而不是寻找正确的价值观,D错误。故本题选B。
4.C 5.B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课标展示】
1.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2.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1课时 价值与价值观
◆ 知识点一 人的价值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1)内涵:是指客体对    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       。
(2)特征: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     。
2.人生价值
(1)内涵: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    、他人和自己的需要,其中主要在于对       。
(2)内容:人既是价值的     ,又是价值的     。
(3)评价标准: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       。
[思考] 一个人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价值就越大吗





◆ 知识点二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    和      ,这就是价值观。
2.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      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选择正确,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就会遭到失败。
(2)价值观是人生的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      ,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思考] 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促进作用吗





◆ 知识点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    层面的价值目标。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    层面的价值取向。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      层面的价值准则。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      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        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      。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2)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    、落小、    上下功夫。
(3)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     ,外化为人们的      。
1.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 ( )
2.一个人具有的价值观,会对其一生产生持久不变的影响。 ( )
3.人的价值在于享受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满足。( )
4.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 )
5.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决定了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 )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 )
◆ 议题一 人的价值
【情境创设】
  2024年1月27日,“中国好人”“广东省道德模范”陈振勇走进光华街道、大华街道,为居民群众送上价值80万元的2000份爱心慰问物资和暖心祝福,关爱困难群体,传递暖心力量,弘扬社会新风尚。截至目前,陈振勇先生个人捐款捐物总额已达7560万元。他用自身实际行动彰显着“中国好人”风范,以榜样力量带动更多的爱心企业、热心乡贤、社会组织投身慈善事业。热心人士林志宏表示,他在陈振勇先生带动下,也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问题探究】
(1)陈振勇为什么荣获“中国好人”“广东省道德模范”的称号 从哲学角度分析陈振勇是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有人认为,因为陈振勇荣获了“中国好人”“广东省道德模范”的荣誉称号,所以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你如何看待此观点






【成果共享】
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
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
区 别 含义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体现  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其中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  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了自我的满足
地位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处于从属地位
联系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
◆ 议题二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情境创设】
  朱彦夫是跨越了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钢铁战士和时代楷模、人民楷模。
  1947年,14岁的朱彦夫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多次荣立战功。在长津湖战役中,朱彦夫失去了四肢和左眼。朱彦夫主动放弃荣军院“养”一辈子的待遇,毅然决然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整山造田、打井找水、修路架电,年复一年奋战25载,硬是将昔日没水没电没良田的“讨饭村”变成远近闻名的致富模范村。1982年,卸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的朱彦夫用嘴衔笔、用残肢抱笔挑战人生极限,历时7年创作完成了两部震撼人心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男儿无悔》。
  从拿枪杆子、握锄杆子,到用笔杆子,历经百般磨难,朱彦夫从未向命运低头。朱彦夫说:“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运。我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党!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过去。”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评价:“朱彦夫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时代的精神。”
【问题探究】
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角度,分析弘扬朱彦夫精神的意义。









【成果共享】
1.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是 什 么 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实质  是一种社会意识
作用 (世界 观原 理) 从领 域看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价值观影响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从性 质看  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从意 义看  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方法论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理解价值观要注意的事项
(1)价值观具有多样性,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主体、不同时代的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既受到自己所在阶级立场的影响,也受到个人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
(2)从性质上讲,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正确的价值观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错误的价值观的引导会导致失败,使人误入歧途。
(3)价值观对人的认识评价、实践活动和人生道路选择具有导向作用,但不能说是决定作用。
(4)价值观导向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
引领价 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提供基 本遵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体现时 代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1.废纸箱板、羽毛球筒、卫生纸芯、膏药包装袋……这些废品在80多岁的陈宝瑾眼中全是宝贝。退休20余年,他用这些材料制作了上百件精美的手工模型。其中纸艺浮雕、纸艺微缩家具、纸艺茶具等作品,曾在各类手工艺比赛中获奖。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的哲理是( )
①物的价值表示物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价值 ③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④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是自然形成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累计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数万人次。这些劳动模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这告诉我们,人的价值主要在于( )
A.满足自我的需要和发展
B.向社会索取,得到回报
C.对社会的贡献
D.享受社会和他人创造的价值
3.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右侧这一公益广告反映了 ( )
A.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C.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4.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标准的是 ( )
A.理想信念 B.道德规范
C.价值观 D.上层建筑
5.经济发展起来后,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无序竞争、行为失范等问题日益凸显;物质生活逐渐丰盈,人们的权利意识也不断增强,对公平正义也有了新的诉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看,这就要求 ( )
A.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
B.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
C.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D.社会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1课时 价值与价值观
1.C [解析] 一棵树做成的三个木桶装不同的东西,满足人的不同需要,就具有了不同命运,这说明事物价值大小受事物属性和人的需要制约,C符合题意;A、B与材料无关;D说法错误。
2.A [解析] 王泽山院士向学校一次性捐赠1050万元,用于支持教书育人事业,他用行动兑现了承诺:“只要能给别人光明,我愿做那执灯的人。”王院士用行动诠释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A正确。材料未涉及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需要砥砺自我以及不同价值观影响着人生道路的选择,B、C排除。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并不是贡献与索取的总和,D排除。故本题选A。
3.B [解析]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①排除。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②排除。黄旭华院士已将个人所获得的各级各类奖项的奖金约2000万元几乎全部捐献,用于国家的科研、教育及科普事业。他的事迹说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是价值选择的标准,③④正确。
4.C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得到实现,“超越平凡”不体现材料主旨,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不体现“社会价值”,④不符合题意。
5.A [解析] “最美老太太”俞匡章的事迹从哲学上表明,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①②符合题意;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③中“就在于社会对个人的认可”说法错误;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社会给他的荣誉大小,④说法错误。故选A。
6.A [解析] 该校在各项实践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诸行动。该举措是基于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①②符合题意。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③错误。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④错误。
7.C [解析] 面对同一个树疙瘩,不同的人认为其有不同的用途,这反映了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同一事物能够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多种积极功能和属性,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8.B [解析] “影视剧创作必须注意到青少年可塑性强、正处在‘拔节孕穗期’这个特殊阶段”说明影视剧创作需要把握好青少年的特殊性,①符合题意。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文艺创作要注重发挥正确价值观对人生的正确导向作用,②说法错误。我们要反对“怪力乱神”等唯心主义的错误思想,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9.B [解析] 醋有多方面的作用,说明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就具体主客体关系来说是多重的,①④正确。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并不单纯指客体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和属性,②说法错误。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但并不取决于主体的需要,③说法错误。
10.B [解析] “一个人有责任不仅为自己本人,而且为每一个履行自己义务的人要求人权和公民权。”马克思的主张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应该做有益社会进步的事,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①③正确。要把个人对社会的奉献放在首位,②错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从根本上来说,具有一致性,并非牺牲个人利益能更好地实现集体利益,④错误。
11.D [解析] 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诚信,①说法错误。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个人沿正确人生道路前进,不是规定,②说法错误。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和生活方式,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二者都是培育和践行诚信意识的哲学依据,③④正确。
12.A [解析] “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在失败的阴影下看不到阳光”,说明我们应当用正确的思想和态度对待失败,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也说明“失败是成功之母”受到若干条件的制约,①③符合题意。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统一,②错误。“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说法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④错误。
13.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影响改造世界的活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万步炎淡泊名利,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努力奋斗、贡献力量。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1课时 价值与价值观
◆ 知识点一 人的价值
1.一棵树被做成了三个木桶。一个装粪,就叫作粪桶,众人躲着;一个装水,就叫作水桶,众人用着;一个装酒,就叫作酒桶,众人品着。桶是一样的,但因装的东西不同,命运也就不同。这说明 ( )
A.价值观不同,人生道路的选择也就不同
B.价值观会因人的地位不同而不同
C.事物价值大小受事物属性和人的需要制约
D.事物价值以能否满足人的需要为准
2.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向学校一次性捐赠1050万元,用于支持教书育人事业,他用行动兑现了承诺:“只要能给别人光明,我愿做那执灯的人。”王院士用行动诠释了 ( )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B.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需要砥砺自我
C.不同价值观影响着人生道路的选择
D.人生价值取决于贡献与索取的总和
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向七一九所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以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据悉,黄旭华已将个人所获得的各级各类奖项的奖金约2000万元几乎全部捐献,用于国家的科研、教育及科普事业。他的事迹说明 ( )
①满足群众的各种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是价值选择的标准 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主要表明 ( )
①超越平凡,才能铸就美好人生 ②超越个体,才能成就自我发展 ③超越自我,才能实现个人价值 ④超越狭隘,才能实现社会价值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被誉为“最美老太太”的俞匡章,97岁时决定做志愿者;99岁生日时,她把亲手织的99顶帽子捐给了有需要的人。老人从另一个维度诠释了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并非年轻人的专利,只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哪怕活到100岁,照样可以从事志愿服务。她的事迹从哲学上表明 ( )
①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③人的价值就在于社会对个人的认可 ④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社会给他的荣誉大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知识点二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6.某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项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诸行动。上述举措是基于 ( )
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③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右图漫画蕴含的哲理主要是 ( )
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③价值观不同,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的冲突时选择不同 ④同一事物能够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多种积极功能和属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知识点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当下网络空间里,一些“怪力乱神”和“奢侈拜金”的影视剧作品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少负面影响。这提醒我们,影视剧创作必须注意到青少年可塑性强、正处在“拔节孕穗期”这个特殊阶段,亟须通过更具吸引力的艺术形式和正能量的内涵发挥主旋律的精神引领作用。这说明 ( )
①影视剧创作需要把握好青少年的特殊性 ②文艺创作要注重发挥价值观对人生的正确导向作用 ③我们要反对“怪力乱神”等诡辩主义的错误思想 ④文艺创作要注重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山西人对“醋”有着独特的情感。醋用于烹调,不仅能增添酸味、香味、鲜味,和味解腻,去腥除异味,还有防腐杀菌的作用。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使用醋,还能发挥其保健和药用价值。从哲学角度看,价值 ( )
①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②是客体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和属性 ③取决于主体对客观事物的需要
④就具体主客体关系来说是多重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马克思认为,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求助于人权”,并在其起草的第一国际《协会临时章程》中指出:“一个人有责任不仅为自己本人,而且为每一个履行自己义务的人要求人权和公民权。”马克思的主张启示我们 ( )
①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要把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承认放在首位 ③实现人生价值应该做有益社会进步的事 ④牺牲个人利益能更好地实现集体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诚信并不遥远,诚信就在身边,实践每一句诺言,不迟到,不说空话,不作弊,让诚信融入我们的学习,让诚信渗入我们的生活。培育和践行诚信意识的哲学依据是 ( )
①诚信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②正确的价值观规定个人沿正确人生道路前进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和生活方式 ④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下面漫画包含的哲学寓意是 ( )
①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②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和意识的统一 ③“失败是成功之母”受到若干条件的制约 ④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在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的征程上,有一位“养牛专业户”——万步炎。1964年,万步炎出生在湖南省华容县一个农村家庭。外公是烈士,他从小听着外公的故事长大,心里深深刻下“国家”二字。为了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他勤奋学习,14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攻读探矿工程专业本科和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陆地矿产勘探。毕业后,万步炎进入长沙矿山研究院。然而20世纪80年代,我国海洋勘探技术落后,只能“望洋兴叹”,于是万步炎毅然放弃钻研了7年的专业方向,转而投身海洋矿产勘探。1992年,万步炎到日本某研究所进行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面对日本优厚待遇挽留,万步炎没有丝毫留恋,毅然回国并暗自发誓要做出成绩。回国后,万步炎一头扎进研究中,三十多年如一日不懈探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带领团队全力突破关键性技术难题,持续研发“海牛”系列钻机系统,一次次刷新海底钻机钻深纪录,推动我国海洋资源探采装备实现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跑的飞跃。“国家每一个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家国情怀流淌在万步炎的血脉中。2023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万步炎同志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知识,说明万步炎的事迹是如何体现一心为民、科研报国的家国情怀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