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6课 实现人生价值
6. 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实现人生价值(人生观 价值观)
知识体系构建
价值的含义、特点
价值与价值观
人的价值
含义
特点:价值的创造者+享受者;社会价值+自我价值
评价标准: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和人类的贡献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内容、要求)
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才干;素质
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
品德修为;道德根基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根本途径: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主观条件:在砥砺自
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价值观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与价值选择(衡量标准)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客观标准)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最高标准)
是什么
有什么用
怎么判断
怎么实现
学习任务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客观标准)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及其关系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最高标准)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
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
值不值得
去不去做
基础
体现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意识
基础
社会存在
决定
社会实践
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1)含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意义:
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职业选择的“矛盾与多元”
(1)985高校毕业生小李放弃大厂offer,返乡参与
乡村振兴,创办农产品电商直播间。
(2)00后女孩小王拒绝父母安排的“稳定铁饭
碗”,成为全职电竞解说,月收入起伏较大。
(3)博士毕业生小张选择进入科研院所,深耕芯片材料
领域,坦言“坐冷板凳也值得”。

议学活动二:阅读材料,思考
1.材料中小李、小王及其父母、小张的职业选择为什么不同?这体现了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 择具有什么特点?
2.如果请你为理想职业所包含的价值进行排序(如:收入、兴趣、发展空间、社会贡献、稳定),你的排序是什么?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
特点 角度 内涵
社会历史性 强调客体因素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因时而异 )
阶级性 强调主体因素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阶级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
主体差异性 知识拓展: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忠”忠“,在封建社会它往往和忠君联系在一起。在当代中国则表现为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祖国和人民,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下列材料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怎样的特点?
阶级性
社会历史性
主体差异性
职业选择的“矛盾与多元”
(1)985高校毕业生小李放弃大厂offer,返乡参与
乡村振兴,创办农产品电商直播间。
(2)00后女孩小王拒绝父母安排的“稳定铁饭
碗”,成为全职电竞解说,月收入起伏较大。
(3)博士毕业生小张选择进入科研院所,深耕芯片材料
领域,坦言“坐冷板凳也值得”。

问题2.如果请你为理想职业所包含的价值进行排序(如:收入、兴趣、发展空间、社会贡献、稳定),你的排序是什么?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2)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A.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
场上进行选择;【群体立场】
B.当个人利益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
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换位思考】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知识拓展
(1)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1
2
P102
1.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一诗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身?为一次奉献而忍受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这段诗包含的哲理是(  )
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
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
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C
客观规律、人民立场
社会历史性
未体现
2.2023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施行两周年。该法的制定旨在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法的施行体现了(  )
①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可以推动社会发展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法律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持续发展的直接动力 
④我国立法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
改革
3.在“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号召下,不少餐馆、酒店纷纷推出小份菜、半份菜的年夜饭菜单,引导消费者适度订餐,避免浪费。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少顾客在预订年夜饭时,明确提出不要大鱼大肉,要少盐少油、多上青菜,进一步推动了年夜饭“瘦身”。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①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 
③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客观规律、人民立场
社会实践
未体现
4.汽车进入家庭之初,大空间的轿车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但在城市越来越拥堵、停车越来越难的今天,小型车又开始流行。这说明人们的(  )
A.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B.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C.价值选择是否正确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需要
D.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
未体现
未体现
观点错误:社会存在
5.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把价值观的树立比作扣扣子,强调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就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从哲学上讲,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必须(  )
①在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②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 
③把献身人民的事业、满足群众的各项诉求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价值选择要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
观点错误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回望此前的十三个五年规划,人民至上作为一条清晰主线始终贯穿其中。这表明(  )
①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③上层建筑的调整要适应社会经济基础的状况 
④我们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实践观
未体现
7.秸秆是一种潜在的生物质能源,过去常用作家畜饲料、农民生活燃料。但由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许多农民来说,秸秆不再具有这些方面的利用价值,他们往往倾向于将秸秆一烧了之。秸秆作用的变化表明(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未体现
不具有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