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单元素养测评卷(一)1.B [解析] 认识过程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表现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如果要实现关于事物本质的思考,需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①③符合题意。感性认识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获得,获得感性认识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直接接触客观事物,②说法错误。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感性认识可以指导人们的学习和工作,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B [解析] 这道题的解答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关键在于钱的分配。三个人花的27元,应为给老板的25元和小弟贪污的2元,再加上退给三人的3元,正好是30元,而不是三个人花的27元加上小弟独吞的2元,因此不存在还有1元的问题,所以题中算法是错误的。这道题要想得到正确答案,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不能被表象迷惑,②③符合题意。依赖感性认识、形象思维无法得到正确答案,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D [解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判断,属于抽象思维,①说法错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②符合题意。“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且并非所有思维都具有科学性,③说法错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人和月的不同状态进行概括,得出结论,主要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4.D [解析] 该诗歌运用的是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方式反映认识对象,不是抽象思维,①说法错误。该诗歌运用的是形象思维,在创作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具有运行方式想象性和思维表达情感性特征,②④符合题意。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思维可分为辩证思维和形而上学思维,③排除。故本题选D。5.B [解析] 齐白石以新颖的构图、生动的人物形象在无声的纸上“画”出巨瀑轰隆而下的声音,创造性地实现了形与音之间的转化,体现了创新思维特征,具有思维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符合形象思维的特征,①④符合题意。以人物形象表达瀑布轰隆的声音,运用了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②不符合题意。由思维抽象达到思维具体符合认识发展的历程,而齐白石作画的手法并没有体现认识的发展历程,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6.A [解析] 从思维形态角度看,“声声驼铃”“袅袅孤烟”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认识对象,体现了形象思维基本单元的形象性,①正确。从思维产生的角度看,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不是来自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②错误。从思维的特征看,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体现了思维具有概括性,③正确。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思维分为辩证思维和形而上学思维,④错误。故本题选A。7.C [解析] 把概念作为思维基本单元的是抽象思维,而“注重表达的情感性”是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A不选。抽象思维不能替代形象思维,B错误。民族歌剧《山海情》在电视剧的基础上融入歌剧艺术特点,以动人的音乐、真实细腻的戏剧表达为观众讲述脱贫攻坚史上的中国故事。这表明该歌剧运用形象思维,用联想、想象、幻想等方式,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正确。思维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形象思维不是复制生活中真实可感的人物,D错误。故本题选C。8.B [解析] 从宁夏燃气爆炸事故中得到的安全发展理念属于抽象思维,具有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①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安全发展理念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合理推理,没有体现安全发展理念修正错误,③不符合题意。安全发展理念属于科学思维,从实际出发,接受实践检验,对事物发展的前景作出合理推理,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9.D [解析] “要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中的“逻辑”指的是规律,①错误。“揭露霸权主义的逻辑”中的“逻辑”指的是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②错误。“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规律和规则,③符合题意。“要在青少年中普及逻辑知识”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这门学问,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0.D [解析] 曾有幼儿园的萌娃背《满江红》赢得免票而上新闻的事件,强调上不上新闻的问题,不能反驳材料观点,A排除。材料观点强调机械背诵的弊端,“小孩子爱背就背,不爱背就不背,只要不是强迫,就没必要较真”强调背不背的问题,属于“偷换论题”,不能反驳材料观点,B排除。材料观点强调机械背诵的弊端,“儿童本来就应该免费游览,而不是等他们熟背《满江红》才免票”,强调儿童免票不免票的问题,属于“偷换论题”,不能反驳材料观点,C排除。材料观点强调机械背诵的弊端,D强调背诵古诗文的优点,与材料观点相互矛盾,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有力反驳材料观点,入选。故本题选D。11.B [解析] 三句话中有一句话是真的,甲与丙的话相矛盾,根据排中律可知,甲和丙的话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则乙的话必为假话,即乙通过了,故B说法正确,A、C、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2.D [解析] “势均力敌”的意思就是实力差不多,是对“实力谁更强”的回答,小孙的回答是符合逻辑的要求的,D正确。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否则就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错误。小孙并没有答非所问,也没有偷换概念、偷换论题,A、C错误。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小孙没有骑墙居中,没有违背排中律,B错误。故本题选D。13.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乙、丙三人的判断,一人完全正确,一人完全错误,一人一半对一半错。甲、乙的判断完全相反,是矛盾关系。依据这两个已知条件可判断,甲、乙二人中必定是一人全对、一人全错,丙为一半对一半错。然后我们再依据丙一半对一半错,验证甲、乙谁全对、谁全错。先假定甲是完全正确的,则果汁为橘汁,再看丙说的“不是橘汁不是柑汁”,正好是一半对一半错,据此可判断,主人招待三人的果汁就是橘汁,故A正确。故本题选A。14.C [解析] 材料中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人问写文章有格式吗 回答说:没有。又问真没有格式吗 却又回答说:有。那到底怎么回事 回答说:固定格式是没有的,大致套路是有的”。王若虚对同一对象“文章”从不同方面作出不同的断定,符合逻辑规则,C符合题意。矛盾律是指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该观点未违反同一律和矛盾律,A、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对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作出相反判断,并没有断定同一对象的两个相反论断都成立,D排除。故本题选C。15.D [解析] 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但材料未体现,①排除。应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科学理论出发把握时代发展规律,②错误。学习科学思维对于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6.C [解析]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这说明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科学思维有助于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思维的共同特征,②不符合题意。思维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只有科学的思维才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7.A [解析] 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组测序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提出新理论,打破了已有的认知,为准确绘制桑树亲缘关系“家谱”奠定了基础,也将为桑树学科和产业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指导。这说明科研人员通过对实验材料的科学分析,捍卫了真理,①正确。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实验提出“桑树染色体断裂—融合循环”理论,为准确绘制桑树亲缘关系“家谱”奠定了基础,也将为桑树学科和产业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指导。这表明科研人员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科学实验深化对桑树染色体基数的认知,可以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正确。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它是指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材料并没有涉及接受实践严格检验的问题,③排除。运用科学思维的目的是指导实践,而不是获得正确认知,④错误。故本题选A。18.A [解析] 学生们开展自制航天火箭模型等活动,体现了培养科学思维有利于不断提升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促进孩子们的发展,A符合题意。培养科学思维,有利于正确指导实践,促进孩子们顺利自制航天火箭模型,B说法绝对。“有利于帮助孩子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属于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材料不体现,C不符合题意。培养科学思维有利于让孩子们预见火箭模型的运行轨迹,但是否能正确预见必须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9.D [解析] 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其结果具有预见性和可检验性,①正确。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②错误。科学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③错误。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我们所在的历史方位,提高政治站位,④正确。故本题选D。20.D [解析] 为适应环境变化,工程团队决定采取转动太阳翼调整光照角度、减少每天工作项目和时长等措施,逐渐让火星车进入“休眠”模式。这体现了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正确的思维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③④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因此指导实践、服务实践才是科学思维的目的,①排除。工程团队让火星车进入“休眠”模式,待温度提升,再对火星车进行“唤醒”。这强调思维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②排除。故本题选D。21.(1)情景1中,文章的标题是《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而文中论证的是尼泊尔男人、女人抽烟的比例都很高,即尼泊尔是世界上抽烟人数比例最高的国家,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同一律。情景2中,这个人一方面说“没有过问”,一方面又说“侧面打听了一下情况”,前后矛盾,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违反了矛盾律。情景3中,这位校长认为不能判定该教师的行为是体罚学生,也不能判定该教师的行为不是体罚学生,在同一事实上模棱两可,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违反了排中律。(2)材料一的三种情景体现的都是抽象思维。材料二体现的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思维活动中,二者各有其功能和作用,差别明显。22.①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②美国在处理中美经贸问题上,一方面既想要中国伸出援手,另一方面企图继续加大对中国管制,损害中国利益,这犯了思维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中国不可能接受美国的做法,所以说“美方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解析]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矛盾律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关键信息:美国在经济上想寻求中国帮助,行动上却对华挑衅→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23.①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应树立科学思维,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分析老龄化现状及困境,有效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②运用科学思维纠正逻辑错误,明确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驳斥诡辩及错误观点。③运用科学思维更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认清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客观现实,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制定针对性对策。④有利于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各地应积极创新养老模式,让老年人“养老”变“享老”。单元素养测评卷(一)范围:第一单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60分,第Ⅱ卷40分,共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该认识 ( )①与理性认识对立,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②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获得,不需要通过实践 ③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 ④对指导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意义不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在这道趣味题中要想得到正确答案,依赖于 ( ) 有三个人去住旅馆,共三间房,每一间房10元,于是他们一共付给老板30元。第二天,老板觉得三间房只需要25元就够了,于是叫服务生退回5元给三位客人,谁知服务生贪心,只退回每人一元,自己偷偷拿了2元,这样一来,等于三位客人每人各花9元,一共花了27元,再加上服务生独吞了2元,总共是29元。可是当初他们三个人一共付出30元,那么还有1元呢 ①感性认识的可靠性 ②逻辑思维的确定性 ③抽象思维的严谨性 ④形象思维的想象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中华诗词是中国文化的标本、中华文明的活化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运用了形象思维表达爱国主义 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 ③“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体现了思维的科学性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4·贵州贵阳阶段练习] 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节选)①该诗歌运用联想、想象等抽象思维方式反映认识对象 ②该诗歌创作具有运行方式想象性和思维表达情感性特征 ③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该诗歌运用了发散思维 ④该诗歌在创作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李苦禅画了一幅惟妙惟肖的高山瀑布画,齐白石观后却摇着头说:还是体现不出巨瀑轰隆而下的声音。李苦禅苦思数日,仍不得其法,遂向齐白石请教。只见齐白石在画上瀑布下面两岸添加了两个人,一人手放口前躬身呐喊,一人手放耳边侧身倾听。齐白石画瀑布声音的手法 ( )①运用了形象思维,以人物姿态表达作者意图 ②运用了抽象思维,以严密推导表达生动场景 ③运用了辩证思维,由思维抽象达到思维具体 ④运用了创新思维,由新颖构图实现音形统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4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一周年。两千多年前,在古丝绸之路上,“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伴随着中国与亚欧各国友好交往的脚步绵延不绝。两千多年后,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从思维形态角度看,“声声驼铃”“袅袅孤烟”体现了形象思维基本单元的形象性 ②从思维的产生角度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 ③从思维的特征看,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体现了思维具有概括性 ④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坚持了聚合思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4·浙江强基联盟联考] 民族歌剧《山海情》在电视剧的基础上充分融入歌剧艺术特点,在凝练的故事中塑造出真实可感的人物,以动人的音乐、真实细腻的戏剧表达为观众讲述脱贫攻坚史上最温暖、动人的中国故事。该歌剧 ( )A.把概念等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情感性B.以抽象思维替代形象思维,展现中国当代社会历史变迁C.运用联想、想象、幻想等方式,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运用感觉、直觉在思维中复制生活中真实可感的人物8.安全没有小事,生命重于泰山。宁夏燃气爆炸事故再次警示我们,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工作落实,盯紧苗头隐患,全面排查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从宁夏燃气爆炸事故中得到的安全发展理念 ( )①具有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②具有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③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④从实际出发,接受实践检验,对事物发展的前景作出合理推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在现代汉语里,“逻辑”是个多义词。下列对“逻辑”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中的“逻辑”指的是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②“揭露霸权主义的逻辑”中的“逻辑”指的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③“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规律和规则 ④“要在青少年中普及逻辑知识”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这门学问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2024·浙江湖州期末] 岳飞庙曾推出背诵《满江红》的人免门票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其中不乏幼儿园萌娃。有人认为,幼儿园萌娃熟背《满江红》很大程度上是机械背诵,不利于好奇心的培养。假设以下陈述为真,对上文观点反驳最有力的是 ( )A.以前曾有幼儿园的萌娃背《满江红》赢得免票而上新闻的事件B.小孩子爱背就背,不爱背就不背,只要不是强迫,就没必要较真C.儿童本来就应该免费游览,而不是等他们熟背《满江红》才免票D.背诵有一定难度的古诗文,可以让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激发其好奇心11.[2024·宁波九校期末] 某中学三个高二学生甲、乙、丙参加2024年西湖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只有一人通过了。甲说:“我过了。”乙说:“我没过。”丙说:“甲没过。”如果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那么通过的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断定12.小李和小孙相约一起观看贵州村BA决赛,小李问小孙:“你觉得两支球队中哪支实力更强 ”小孙回答:“两支队伍势均力敌。”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孙答非所问,偷换了概念B.小孙骑墙居中,违背排中律C.小孙回答错误,偷换了论题D.小孙的回答符合逻辑的要求13.甲、乙、丙三人一起去朋友家做客,主人端来自己亲手榨制的鲜果汁招待客人。三人齐夸果汁味道鲜美,但针对果汁的食材产生了争议。甲说“是橘汁不是橙汁”,乙说“是橙汁不是橘汁”,丙说“不是橘汁不是柑汁”。主人笑着告诉他们:你们三个人中,一人说得完全正确,一人说得完全错误,另一人只说对了一半。据此,可以推断 ( )A.甲说得完全正确,是橘汁 B.乙说得完全正确,是橙汁C.乙说得完全错误,是橙汁 D.丙只说对了一半,是柑汁14.金代文学家王若虚在《文辩》中有一段对话:“或问:文章有体乎 曰:无。又问:无体乎 曰:有。然则果何如 曰:定体则无,大体则须有。”这段对话中王若虚的观点 ( )A.对同一事物作出了两个相反的判断,违反了矛盾律B.是对同一对象作出的相反判断,违反了同一律C.是对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作出的相反判断,符合逻辑规则D.断定同一对象的两个相反论断都成立,违反了排中律15.[2024·云南昭通月考]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军号角,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材料主要说明,学习科学思维可以 ( )①帮助人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 ②从科学理论出发把握时代发展规律 ③正确认识世情和国情,提高政治站位 ④更好地认清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24·河南南阳月考]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这表明 ( )①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 ②不同风格的思维包含着思维的共同特征 ③思维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④科学思维有助于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17.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组测序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提出“桑树染色体断裂—融合循环”理论,打破了以往“一种生物只有一套染色体基数”的认知,为准确绘制桑树亲缘关系“家谱”奠定了基础,也将为桑树学科和产业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指导。科研人员 ( )①通过对实验材料的科学分析,捍卫了真理 ②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通过科学实验深化对生物染色体基数的认知,证明了科学思维的可检验性 ④运用科学思维的目的是获得“生物染色体基数”的正确认知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8.我国载人航天领域频传好消息。在此氛围下,湖北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黄连溪小学组织学生们开展自制航天火箭模型等活动,通过基础科学知识的讲解为孩子们把握科学思维精髓播下希望的种子。这体现了培养科学思维 ( )A.有利于不断提升孩子们的创新能力B.就能让孩子们顺利自制航天火箭模型C.有利于帮助孩子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D.能让孩子们正确预见火箭模型的运行轨迹19.[2024·广西河池阶段练习]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党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这是基于 (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其结果具有预见性和可检验性 ②科学思维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 ③科学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其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④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提高政治站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为使“祝融号”火星车成功越冬,工程团队决定采取转动太阳翼调整光照角度、减少每天工作项目和时长等措施,逐渐让火星车进入“休眠”模式,待温度提升,再对火星车进行“唤醒”。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这一做法体现 ( )①科学思维的目的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内在本质②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③科学思维从实际出发,力争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④正确的思维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情景1 某报纸曾登载的题为《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的短文写道:尼泊尔60%以上的男人抽烟,30%以上的女人抽烟,因此,尼泊尔是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情景2 某人说:“这件事我没有过问,只是侧面打听了一下情况,提点意见,仅供参考。”情景3 在某小学的讨论会上,大家讨论某教师的行为是不是体罚学生。校长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这个教师的行为是体罚学生,恐怕是不行的;说他的行为不是体罚学生,恐怕也不行。”材料二 原始人的抽象的数量概念极为贫乏,他们不像现代人一样能自由地运用抽象的数字来表达数目的多少,在计数时总是运用具体事物为载体。早期的爱斯基摩人要是家里来了四个人,他不会像我们这样说“四个人”,而只会说“来了老人、妇女、瘦瘦的男人、带枪的人”。他们要用具体的事物来代替抽象的数字,还不能将数字从具体事物抽离出来。再比如罗马数字,Ⅰ的原意是指一根手指,Ⅱ的原意是指两根手指,Ⅴ的原意是指一只手,Ⅹ的原意是指两只交叉的手。只是到了后来,Ⅰ、Ⅱ、Ⅴ、Ⅹ等符号才不再和手指联系在一起,而是抽象地代表一、二、五、十等数字。(1)请分析材料一中的三种情景所犯的逻辑错误。(12分)(2)从思维基本形态的角度,说明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思维形态的不同。(8分)2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被债务违约和经济危机等麻烦缠身,迫切希望中国能伸出援手,帮助美国缓解这些麻烦带来的不利影响。然而,美国在经济上想寻求中国帮助,行动上却对华挑衅。在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访华之前,不少议员还警告她“不要发出任何软化对华出口限制的信号,特别是关于芯片的限制”。他们给雷蒙多写信说:“我们敦促你在出访前公开澄清,美国的出口管制是不容谈判的,中国应该期待美国在未来实施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出口管制。” 对此,有关人士指出,在中美经贸问题上,美国才是有求于人的一方,如今还要用居高临下的姿态看待中国,甚至想反客为主,损人利己,中方自然不会答应,美方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矛盾律知识,说明“美方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道理。2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良好的条件。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人,占总人口的21.1%,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数字时代,关爱老年人生活需求,尊重老年人选择自由,才能共建和谐、多元而包容的社会。餐厅点菜,可以选择扫码下单,也可以用菜单点;超市结算,可以选择扫码支付,也可以用现金;收快递时,可以选择放快递柜,也可以选择送货上门。推进养老事业发展要有改革勇气,要敢于突破常规,一是要积极探索“民办公助”模式,通过建设补助、运营补贴等优惠政策,引进民办养老项目,激活养老事业发展活力。二是要积极探索医养融合模式,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支持医疗机构创办养老机构,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发展。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应如何发挥科学思维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素养测评卷(1)[范围第一单元] 正文.docx 单元素养测评卷(1)[范围第一单元]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