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第1课时 概念的概述【新课导学】知识点一1.(1)性质 关系 (2)本质属性 非本质属性 2.(1)本质属性 (2)抽象性 概括性 3.(1)语词 (2)概念混淆知识点二1.本质属性 2.范围 “有哪些” 3.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 (1)相同 全同关系 种属关系或属种关系 交叉关系 (2)不具有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新课探究】议题一思考 (1)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算命先生所说的“情愿奉送一命”意思是不收费,白给对方算一次命,而不是将性命奉送上。理发匠所说的“白送你一个头”也是如此,即不收费为对方剃个头,而不是把自己的人头送给对方。所以,算命先生输棋后履行协定,也只是少收一次算命钱,毫无生命危险。(2)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不过,概念不等于语词,虽然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议题二思考 ①双方意识冲突的焦点在于乌鸦和黑鸡的异同。②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不管外边摆的是什么,叫卖的乌鸦的外延绝对不是黑鸡,二者的外延是不相容的反对关系。【课堂评价】1.B [解析] 依据“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这一本质属性,我们可以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①正确。人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们认识了这些本质属性并把它们反映到头脑中来,才能产生“人”的概念,②错误。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③正确。“人”这个概念,舍去了不同人的个性特征,又不专指某个具体的“人”,④错误。2.B [解析] 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①错误;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③错误。3.A [解析]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材料中的描述是从内涵方面界定“类器官”这个概念的,A正确。4.B [解析] 三大诉讼法不是种属关系,A不符合题意。全异关系又称不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三者之间是全异关系,B符合题意。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三大诉讼法的外延没有相同的部分,C不符合题意。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三大诉讼法之间不是矛盾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5.A [解析] “新能源汽车”与“汽车”是种属关系,“新能源汽车”是“汽车”的种概念,A正确。新能源汽车的概念揭示了新能源汽车的本质属性,B错误。“新能源汽车”的外延是“汽车”外延的一部分,其外延小于“汽车”的外延,C错误。“新能源汽车”的外延是“汽车”外延的一部分,其外延关系是相容的,D错误。故本题选A。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课标展示】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第1课时 概念的概述◆ 知识点一 概念的含义1.事物的属性(1)含义:事物的 和 统称为属性。 (2)分类:事物的属性可分为 和 。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2.概念的定义和特点(1)定义: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 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2)特点:概念具有 和 的特点。 3.概念的表达(1)概念只有通过 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2)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 。 ◆ 知识点二 概念的基本特征1.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 。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2.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 。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 。 3.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 和 。 (1)相容关系①含义: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 部分,为相容关系。 ②种类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以下几种: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是另一个概念的外延的一部分,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 ——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2)不相容关系①含义: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 相同部分,为不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又称为全异关系。 ②种类: 和 是不相容关系的两种特殊情况。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 议题一 概念的含义【情境创设】“送命”与“送头” 古代有一个诡辩小故事。一个算命先生与一个理发匠是一对棋友,他们的棋艺不相上下,谁也不服谁。一天,他们在“开战”前商定了输赢后的奖惩办法。算命先生说:“要是我输了,我情愿奉送一命。”理发匠说:“好,一言为定。如果我输了,白送你一个头!”结果,算命先生输了,他如实地履行了“开战”前的协定,但算命先生却没有死。【问题探究】(1)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2)分析说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成果共享】比较概念与属性、概念与语词概念与属性 概念与语词关系 ①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②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③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①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②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③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结论 把握概念,就是把握其本质属性 对概念和语词进行区分,避免概念的混淆附图示:◆ 议题二 概念的基本特征【情境创设】 有个卖乌鸦的人挑了两个大篮子,每个篮子上有一只黑鸡,他假装呆笨的样子在城里走着叫卖:“卖乌鸦,你要买一只大乌鸦么 ”大家想:他把黑鸡当乌鸦卖,一定是个呆子。有一个人看见了,以为可以照乌鸦的价钱买一只黑鸡,那是很便宜的事。于是这个人对卖乌鸦的人说:“你的乌鸦多少钱 ”这个卖乌鸦的人答道:“每只五角。”于是这个人给他五角钱,正要从篮子上面拿那只黑鸡,这个卖乌鸦的人把钱放进衣袋后说道:“不是那个,乌鸦在这里面!”他拿了一只乌鸦出来说道:“你难道连黑鸡与乌鸦都不会区别吗 ”【问题探究】上述材料中,买卖双方意识冲突的焦点是什么 为什么 【成果共享】不同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1)相容关系的分类相容关系分类 特征 举例 注意事项全 同 关 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或重合 1.《西游记》的作者与吴承恩 2.北京与中国的首都 3.长沙会战的总指挥和薛岳属 种 关 系 外延大的概念叫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叫种概念。大小关系叫属种关系 1.花与玫瑰花 2.牛和黄牛 3.小说和《三国演义》 4.戏曲和京剧 也叫真包含关系种 属 关 系 小大关系叫种属关系 1.玫瑰花和花 2.黄牛和牛 3.《三国演义》和小说 4.京剧和戏曲 也叫真包含于关系交 叉 关 系 部分外延相同 1.党员和学生 2.音乐家和教师 3.哺乳动物和陆地动物 4.年轻人和学生(2)不相容关系的分类不相容关系又称为全异关系,可用图表示为:不相容关系分类 特征 举例矛 盾 关 系 A和B的外延相加等于共同的属概念C的外延 1.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2.男人和女人反 对 关 系 A和B的外延相加小于共同的属概念C的外延 1.蓝色和黑色 2.西瓜和葡萄 3.塑料杯和不锈钢杯1.人是什么 《现代汉语词典》: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可见,“人”这一概念( )①可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②规定了人的本质属性 ③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④具有具体性和个别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直播带货、地摊经济、乘风破浪等已成为网络热词,这些新概念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关于“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概念是反映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 ②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③客观事物的概念就是指事物本身 ④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3.近年来,人工智能让人们切身意识到,机器可以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智能行为。在一些领域,机器甚至已经超越人类。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托马斯·哈通教授和自己的同事构想,以类脑器官为“硬件”,有望开发出“生物计算机”。所谓“类器官”是在实验室内培育的、与某种器官功能类似的组织,通常源于干细胞。这是从 方面界定“类器官”这个概念。( ) A.内涵 B.外延C.内涵和外延 D.事物的范围4.我国的诉讼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从逻辑上看,三大诉讼法的关系是 ( )A.种属关系 B.全异关系C.交叉关系 D.矛盾关系5.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能源汽车”是“汽车”的种概念B.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反映了汽车的本质属性C.“新能源汽车”与“汽车”相比,其外延大D.“新能源汽车”与“汽车”的外延不相容(共36张PPT)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第1课时 概念的概述知识点一 概念的含义知识点二 概念的基本特征议题一 概念的含义议题二 概念的基本特征◆新课导学◆新课探究◆总结归纳◆课堂评价知识点一 概念的含义1.事物的属性(1)含义:事物的______和______统称为属性。(2)分类:事物的属性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性质关系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2.概念的定义和特点(1)定义: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__________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2)特点:概念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本质属性抽象性概括性3.概念的表达(1)概念只有通过______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2)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__________。语词概念混淆知识点二 概念的基本特征1.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__________。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本质属性2.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______。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_________。范围“有哪些”3.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1)相容关系①含义: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______部分,为相容关系。②种类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以下几种:__________——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是另一个概念的外延的一部分,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__________——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相同全同关系种属关系或属种关系交叉关系(2)不相容关系①含义: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________相同部分,为不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又称为全异关系。②种类: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不相容关系的两种特殊情况。__________——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__________——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不具有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议题一 概念的含义【情境创设】“送命”与“送头”古代有一个诡辩小故事。一个算命先生与一个理发匠是一对棋友,他们的棋艺不相上下,谁也不服谁。一天,他们在“开战”前商定了输赢后的奖惩办法。算命先生说:“要是我输了,我情愿奉送一命。”理发匠说:“好,一言为定。如果我输了,白送你一个头!”结果,算命先生输了,他如实地履行了“开战”前的协定,但算命先生却没有死。【问题探究】(1)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答案] 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算命先生所说的“情愿奉送一命”意思是不收费,白给对方算一次命,而不是将性命奉送上。理发匠所说的“白送你一个头”也是如此,即不收费为对方剃个头,而不是把自己的人头送给对方。所以,算命先生输棋后履行协定,也只是少收一次算命钱,毫无生命危险。(2)分析说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答案]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不过,概念不等于语词,虽然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成果共享】比较概念与属性、概念与语词概念与属性 概念与语词关 系 ①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 性和非本质属性 ②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①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②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概念与属性 概念与语词关 系 ③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 形式 ③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结 论 把握概念,就是把握其本质 属性 对概念和语词进行区分,避免概念的混淆(续表)附图示:议题二 概念的基本特征【情境创设】有个卖乌鸦的人挑了两个大篮子,每个篮子上有一只黑鸡,他假装呆笨的样子在城里走着叫卖:“卖乌鸦,你要买一只大乌鸦么 ”大家想:他把黑鸡当乌鸦卖,一定是个呆子。有一个人看见了,以为可以照乌鸦的价钱买一只黑鸡,那是很便宜的事。于是这个人对卖乌鸦的人说:“你的乌鸦多少钱 ”这个卖乌鸦的人答道:“每只五角。”于是这个人给他五角钱,正要从篮子上面拿那只黑鸡,这个卖乌鸦的人把钱放进衣袋后说道:“不是那个,乌鸦在这里面!”他拿了一只乌鸦出来说道:“你难道连黑鸡与乌鸦都不会区别吗 ”【问题探究】上述材料中,买卖双方意识冲突的焦点是什么 为什么 [答案] ①双方意识冲突的焦点在于乌鸦和黑鸡的异同。②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不管外边摆的是什么,叫卖的乌鸦的外延绝对不是黑鸡,二者的外延是不相容的反对关系。【成果共享】不同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1)相容关系的分类相容关系分类 特征 举例 注意事项全同 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概念的 外延完全相同 或重合 1.《西游记》的作者与吴 承恩 2.北京与中国的首都 3.长沙会战的总指挥和薛 岳相容关系分类 特征 举例 注意事项属种 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延大的概念叫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叫种概念。大小关系叫属种关系 1.花与玫瑰花 2.牛和黄牛 3.小说和《三国演义》 4.戏曲和京剧 也叫真包含关系(续表)相容关系分类 特征 举例 注意事项种属 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大关系叫 种属关系 1.玫瑰花和花 2.黄牛和牛 3.《三国演义》和小说 4.京剧和戏曲 也叫真包含于关系(续表)相容关系分类 特征 举例 注意事项交叉 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外延相 同 1.党员和学生 2.音乐家和教师 3.哺乳动物和陆地动物 4.年轻人和学生(续表)(2)不相容关系的分类不相容关系又称为全异关系,可用图表示为:不相容关系分类 特征 举例矛盾 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和B的外延相加等于 共同的属概念C的外延 1.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2.男人和女人反对 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和B的外延相加小于 共同的属概念C的外延 1.蓝色和黑色2.西瓜和葡萄3.塑料杯和不锈钢杯1.人是什么 《现代汉语词典》: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可见,“人”这一概念( )①可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②规定了人的本质属性 ③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④具有具体性和个别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依据“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这一本质属性,我们可以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①正确。人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们认识了这些本质属性并把它们反映到头脑中来,才能产生“人”的概念,②错误。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③正确。“人”这个概念,舍去了不同人的个性特征,又不专指某个具体的“人”,④错误。2.直播带货、地摊经济、乘风破浪等已成为网络热词,这些新概念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关于“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概念是反映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 ②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③客观事物的概念就是指事物本身 ④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解析] 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①错误;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③错误。√3.近年来,人工智能让人们切身意识到,机器可以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智能行为。在一些领域,机器甚至已经超越人类。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托马斯·哈通教授和自己的同事构想,以类脑器官为“硬件”,有望开发出“生物计算机”。所谓“类器官”是在实验室内培育的、与某种器官功能类似的组织,通常源于干细胞。这是从____方面界定“类器官”这个概念。( )A.内涵 B.外延 C.内涵和外延 D.事物的范围√[解析]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材料中的描述是从内涵方面界定“类器官”这个概念的,A正确。4.我国的诉讼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从逻辑上看,三大诉讼法的关系是( )A.种属关系 B.全异关系 C.交叉关系 D.矛盾关系√[解析] 三大诉讼法不是种属关系,A不符合题意。全异关系又称不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三者之间是全异关系,B符合题意。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三大诉讼法的外延没有相同的部分,C不符合题意。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三大诉讼法之间不是矛盾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5.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能源汽车”是“汽车”的种概念B.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反映了汽车的本质属性C.“新能源汽车”与“汽车”相比,其外延大D.“新能源汽车”与“汽车”的外延不相容√[解析] “新能源汽车”与“汽车”是种属关系,“新能源汽车”是“汽车”的种概念,A正确。新能源汽车的概念揭示了新能源汽车的本质属性,B错误。“新能源汽车”的外延是“汽车”外延的一部分,其外延小于“汽车”的外延,C错误。“新能源汽车”的外延是“汽车”外延的一部分,其外延关系是相容的,D错误。故本题选A。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第1课时 概念的概述1.B [解析] 这位哲学家看到的是人的外部特征,A不符合题意。这位哲学家只看到了人的外部特征,没有揭示其本质属性,B符合题意。这位哲学家没有对人进行准确定义,C不符合题意。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D错误。故本题选B。2.A [解析] 这段对话中的“意思”在不同语境中表达不同的含义,表明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故①③入选。材料不体现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说法错误,故②④不选。3.C [解析]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语词是形式,概念是内容,A说法错误,C正确。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B说法错误。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4.B [解析] “白头翁”有时表示一种鸟,有时表示白头发的老汉。“白头翁”有多种含义,在不同情境中表达不同概念,B正确。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A、C、D错误。故本题选B。5.C [解析] 概念这个词似乎很抽象、很陌生,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都离不开它,都在广泛运用着它,A错误。概念和语词的关系十分重要,思想是离不开语言的,任何一个思想的产生和形成都要借助语言,思想的表达也要通过语言。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也离不开语词。B错误。任何一个概念都要借助语词来表达,但是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能够表达概念。为了正确地表达概念,我们应该掌握和了解语词的多样性。C正确,D错误。故本题选C。6.C [解析] 哲学上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科学的物质是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二者内涵、外延均不同,故A、B、D不选,C入选。故本题选C。7.A [解析] 导体与半导体的外延不存在相同部分,因此导体与半导体的外延不具有相容关系,A正确。美国的首都就是华盛顿,两个概念的外延存在相同部分,排除B。作家的外延是包括中国作家外延的,排除C。有的大学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有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大学生,两个概念的外延存在相同部分,排除D。8.C [解析] 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自然人与法人的外延不相同,A与题意不符,排除。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同一个属概念中,且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全部外延。自然人与法人的外延之和小于民事主体的外延,B与题意不符,排除。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同一属概念中,且其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全部外延。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然人与法人的外延之和小于民事主体的外延,C正确。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之间有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自然人与法人不存在相同的外延,D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9.D [解析] 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所以财产权和物权之间是属种关系。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物证”和“书证”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众多证据中的两种,因此二者是反对关系,A不符合题意。民法典规定的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反对关系,B不符合题意。“诽谤”属于侵权行为,要承担侵权责任;“辩护人”是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诽谤和辩护人之间属于全异关系,C不符合题意。遗嘱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六种,遗嘱和录音录像遗嘱之间是属种关系,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0.B [解析]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知识产权与专利权是属种关系,①说法错误。中国公民中有一部分是足球球迷,足球球迷不全是中国公民,所以中国公民和足球球迷是交叉关系;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就是人民代表大会,所以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同关系。②④说法正确。历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属于全异关系,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1.A [解析] “太阳能电池”与“电池”是种属关系,“太阳能电池”是“电池”的种概念,①正确。“太阳能电池”未揭示“电池”的本质属性,②错误。“太阳能电池”的外延是“电池”外延的一部分,其外延关系是相容的,③正确,④错误。故本题选A。12.D [解析] 外国记者问新中国有多少个厕所,周总理男女两个厕所的回答从逻辑上看违反了“同一律”这一思维的确定性要求;面对外国记者的挑衅提问,周总理的两个厕所的回答巧用“偷换概念”,有效化解了外国记者的有意刁难。②④应选。周总理的这一回答并没有将概念“数量”和概念“种类”视为全同关系,也没有将概念“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相结合,①③不选。故本题选D。13.C [解析] 书(a)与笔(b)的外延不相容,即书(a)与笔(b)是全异关系。书(a)与优质学习用品(c)是交叉关系,笔(b)与优质学习用品(c)是交叉关系。笔(b)的外延包含着签字笔(d)的全部外延,即笔(b)与签字笔(d)是属种关系,签字笔(d)与优质学习用品(c)是交叉关系。故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本题选C。14.C [解析] 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反对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对称性关系除了对称关系和非对称关系之外,还包括反对称关系,①正确,②错误。种属关系或属种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是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的一部分,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花的外延大于兰花的外延,③正确。马与动物是种属关系,④错误。故本题选C。15.①市场上售卖的产品,如超市的苹果、酸奶、面包等。②是阶级社会中所特有的政治实体,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统治、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③各种形式的学校,如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第1课时 概念的概述◆ 知识点一 概念的含义1.[2024·浙江绍兴期中] 一位哲学家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是没羽毛的动物。”他的学生将一只拔毛的鸡拎到他面前说:“老师,这就是你说的‘人’。”材料强调,这位哲学家 ( )A.看到了人的本质特征 B.没有揭示人的本质属性C.进行了准确定义 D.没有使用语句表述概念2.[2024·福建厦门期末] 小王元旦时给好朋友小李发了一个红包。小李: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王: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小李: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小王:小意思。小李:你这人真有意思。小王:其实也没别的意思。小李:那我就不好意思了。他们的对话体现的道理有 ( )①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②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③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④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2024·山东潍坊期中] 概念是人们头脑中的思想,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要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传达给别人,就必须借助于有声的或有形的语词。下列关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概念是语词的形式,语词是概念的内容B.概念和语词都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都是思维的基本细胞C.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D.概念与语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概念只能用一个语词来表达4.[2024·浙江宁波月考] “白头翁会飞,王爷爷是白头翁,所以,王爷爷会飞。”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白头翁”这个语词 ( )A.只有一种含义,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相同的概念B.有多种含义,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不同的概念C.使用方法没有固定的要求D.在任何情境中都可以使用5.[2024·浙江金华期中] 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因此,在研究命题、推理之前必须首先研究概念。关于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概念这个词似乎很抽象、很陌生,所以并不被广泛地运用B.思想离不开语言,但概念和语词的关系并不是十分重要C.任何一个概念都要借助语词来表达,但是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能够表达概念D.我们掌握概念,不用掌握和了解语词的多样性◆ 知识点二 概念的基本特征6.[2024·江苏常州期末] 从内涵和外延看,哲学“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物质”概念 ( )A.内涵、外延都相同 B.内涵相同,外延不同C.内涵、外延都不同 D.内涵不同,外延相同7.[2024·湖北武汉期中]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根据概念外延之间是否有相同部分,可将概念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概念间的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外延具有相同部分的关系。据此,以下概念间不具有相容关系的是 ( )A.导体——半导体B.美国的首都——华盛顿C.作家——中国作家D.大学生——中国共产党党员8.[2024·山东青岛期末] 民法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作为民事主体,自然人与法人存在着 ( )A.全同关系 B.矛盾关系C.反对关系 D.交叉关系9.[2024·湖北武汉期末]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逻辑关系与“财产权——物权”相同的是 ( )A.物证——书证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C.诽谤——辩护人D.遗嘱——录音录像遗嘱10.[2024·广东湛江期中] 根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可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下面对应正确的是( )①种属关系:知识产权——专利权 ②交叉关系:中国公民——足球球迷 ③属种关系:历史学——自然科学基础 ④全同关系: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1.随着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迅速发展,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电池,已经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太阳能电池” ( )①是“电池”的种概念 ②揭示了“电池”的本质属性 ③与“电池”相比,二者外延相容 ④与“电池”相比,二者外延不相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总理召开记者招待会。当一个外国记者挑衅地提问“新中国有多少个厕所”时,周总理答道:两个。在记者惊异的目光中,周总理继续说道: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嘛!顿时笑声四起,紧张的局面轻松下来。从思维上看,周总理的这一回答 ( )①将概念“数量”和概念“种类”视为全同关系 ②巧用“偷换概念”,化解了外国记者的有意刁难 ③把概念“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相结合 ④违反了“同一律”这一思维的确定性要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4·湖北黄冈月考] 下列能够正确表达书(a)、笔(b)、优质学习用品(c)、签字笔(d)四个概念之间外延关系的是 ( )A. B.C. D.14.[2024·江苏宿迁期中] 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相容关系又分为全同关系、种属关系或属种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是不相容关系的两种特殊情况。下列选项对于S、P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①反对关系:S——对称关系,P——非对称关系 ②矛盾关系:S——对称关系,P——非对称关系 ③种属关系:S——兰花,P——花 ④属种关系:S——马,P——动物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15.[2024·福建福州期中] 运用“概念内涵和外延”有关知识,按照表格示例,完成表格空白处。概念 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外延商品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国家 ② 古今中外的一切国家,比如中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学校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素质教育的机构 ③语言 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 世界上一切语言,比如汉语、法语、德语、英语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4课 第1课时 导答案正文.docx 第4课 第1课时 导答案答案.docx 第4课 第1课时 概念的概述.pptx 第4课 第1课时 练习册正文.docx 第4课 第1课时 练习册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