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第2课时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知识点一 复合判断及其种类知识点二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知识点三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知识点四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议题一 正确使用联言判断议题二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议题三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新课导学◆新课探究◆总结归纳◆课堂评价知识点一 复合判断及其种类1.复合判断的含义及结构(1)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__________的判断。(2)组成:它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其他判断联结词支判断2.复合判断的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多个种类。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知识点二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1.联言判断的含义断定对象的__________同时存在的判断。几种情况2.联言判断的结构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________。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_____________。“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是常常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_______。在日常语言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联言支两个联言支联结项3.联言判断的真假值特征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________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________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联言支联言支4.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______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综合知识点三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1.选言判断的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__________的判断。可能情况2.选言判断的结构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________。一个选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________。“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是常常用来联结选言支的词项,叫作选言判断的_______。在日常语言表达中,选言判断的________一般不能省略。选言支选言支联结项联结项3.选言判断的种类(1)选言支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是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并存,这样的选言支叫______的选言支;另一种是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这样的选言支叫________的选言支。相容不相容(2)选言判断的种类: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选言判断分为______选言判断和________选言判断。在日常语言中,“或者……或者……”可以用来表达______选言判断。________选言判断通常用“要么……要么……”来表达。相容不相容相容不相容4.选言判断的真假值特征(1)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________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________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选言支选言支(2)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________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________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选言支选言支5.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6.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的要求(1)根据认识对象的__________,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2)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__________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实际情况可能情况知识点四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1.条件联系的含义某一情况的发生会促使另一情况的发生;某一情况不发生,会导致另一情况不发生。事物情况之间的这种联系,就是______联系。人们认识了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联系,就可以形成______判断。条件假言2.假言判断的含义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______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______判断。条件条件3.假言判断的结构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______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其中,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______,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______。“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是常用来联结____________的词项,叫作假言判断的________。条件前件后件前件与后件联结项4.假言判断的种类假言判断的前件和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之间存在着三种条件关系,相应地,假言判断分为__________假言判断、__________假言判断和______________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__________。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__________关系的判断。充分条件充分条件(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______条件是产生某种事物情况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______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__________关系的判断。必要必要必要条件(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这种条件关系就是__________条件关系。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是同时断定______和______两种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充分必要充分必要5.判断真假(1)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__________能否成立。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__________,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条件关系条件关系(2)如果我们分不清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___________,就不能准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情况,那样形成的假言判断就会发生错误。条件关系6.判断的重要性(1)判断是由概念构成的,又是构成推理的基本要素。(2)没有判断就不能明确概念,没有判断也不能进行推理。议题一 正确使用联言判断【情境创设】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走邪门歪道的人交朋友,同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问题探究】文中“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属于简单判断还是复合判断?请具体说明它是简单判断或复合判断中的哪一种。[答案] 该判断属于复合判断。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即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都是有益的。该判断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当联言支的主项或谓项相同时,联言判断也可以用单句表示。“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可以表示为“友直,益矣;友谅,益矣;友多闻,益矣”。【成果共享】1.联言判断的含义、组成和真假值含义 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组成 联言支 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联结项 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联结项。“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是常见的联言判断的联结项判断 真假 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口诀:一真即真,一假即假)(续表)2.正确运用联言判断(1)联言支必须同时存在。联言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几种情况必须是同时存在的,否则不能用联言判断。(2)注意联言支之间的意义联系和先后次序。在具体运用联言判断时,不但要注意其逻辑值,而且要注意其支判断之间的意义联系。(3)选用恰当的联结项,也就是联结项在并列句、递进句、转折句等之间不能混用。议题二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情境创设】张大、张二、张三是孪生兄弟。他们各有一把锁用来锁一个三人公用的橱柜,而各人只有开自己这把锁的钥匙。有一次,爸爸对他们三人说:“只要你们答应我一个条件,我明天就去买一个小足球给你们踢。这个条件是,只有当三个人都在的时候,才能把足球从橱柜里拿出来踢。你们能做到吗?”三兄弟听了高兴得跳了起来。张大说:“爸爸,我们保证能做到。只要采取一种锁法,就能保证做到你提出的条件。”过了一年,三兄弟在课余时间各自养了一盒蚕。平时他们把养蚕的盒子放在橱柜里锁好,并约定谁先到家就用自己的钥匙开锁,打开橱门给蚕喂桑叶。【问题探究】请问,这两种情况分别应该怎样锁橱?这两种锁法分别运用了哪种判断形式?[答案] 前一种情况,上锁的办法是各自用锁锁住橱门,彼此独立,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就是运用联言判断:张大打开自己的锁,并且张二打开自己的锁,并且张三打开自己的锁,橱门才能被打开。后一种情况,上锁的办法是三把锁相互串联,形成环型,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就是运用选言判断:或张大打开自己的锁,或张二打开自己的锁,或张三打开自己的锁,橱门就会被打开。【成果共享】关于选言判断(比较分析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情形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 情况并存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常用 联结 项 “或者”“或者……或 者……”“是……还 是……”“也许……也 许……”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是……或是……二者必居其一”等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真假 值 选言支中有一个是真 的或都是真的,则为 真;选言支都是假的, 则为假 【口诀:一真即真, 全假才假】 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该选言判断为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为真,或都是假的,则为假【口诀:有且只有一真才真,多真为假,全假也假】(续表)议题三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情境创设】有一天,阿凡提在皇宫中的下房里坐着,和皇帝的侍卫官开玩笑说:“你两天以后就要死。”事有巧合,两天以后那个侍卫官果真从马上摔下来死了。皇帝以为侍卫官是由于阿凡提这句不吉利的话才死的,一怒之下就准备把阿凡提绞死。皇帝派人去把阿凡提叫来,气急败坏地说:“你既然知道侍卫官什么时候死,那么,你自己什么时候死,知道吗 ”阿凡提听了皇帝这样的问话,又看到绞架上的索套已经结好,绞架下的士兵也已站好,知道皇帝要绞死他。他急中生智,镇定自若地回答:“夜里我看了星象,我知道我要比陛下早死两天。”【问题探究】(1)猜一猜皇帝的决策,并说明理由。[答案] 皇帝会下令把阿凡提放了。因为在他的头脑里形成了一个对他很不利的假言判断:如果现在我把阿凡提绞死,那么两天以后我的命也就保不住了。(2)结合上题判断,说明什么是前件和后件。[答案] 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其中,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前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后件。“现在我把阿凡提绞死”是表示条件的判断,是前件;“两天以后我的命也就保不住了”是表示依赖条件而成立的判断,是后件。【成果共享】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含义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判断逻辑 性质 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真假值口诀】有前必有后,无前后不定,有前无后必假常用 联结 项 “如果……那么……”“倘若……则……”“只要……就……”“一旦……就……”“当……便……”“要是……就……”“假使……那么……”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含义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逻辑 性质 必要条件是产生某种事物情况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真假值口诀】无前必无后,有前后不定,无前有后必假常用联 结项 “只有……才……”“必须……才……”“除非……才……”“……才……”“没有……就没有……”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含义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逻辑性质 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真假值口诀】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前后不一致必假常用 联结项 “……当且仅当……才……”“……当且仅当……”“如果……就……并且如果不……就不……”1.下列语句表述属于复合判断的是( )①这个概念表述普通概念 ②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③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 ④自私不是美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 复合判断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这个概念表述普通概念”“自私不是美德”都属于简单判断,①④排除。②符合题意,“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③符合题意,“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是复合判断中的假言判断。故选B。√2.“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它来源于实践。”下列说法对该联言判断的逻辑判断正确的是( )A.该联言判断是真的B.该联言判断是假的C.该联言判断只有一个联言支是真的D.无法判断√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判断是( )A.联言判断 B.性质判断C.相容选言判断 D.不相容选言判断[解析] 首先,这是一个复合判断,排除B项。其次,重与轻是不相容的,因此这是不相容选言判断,故选D项,排除A、C两项。√4.“如果下雨,地上就湿。”该判断的种类属于( )A.联言判断 B.选言判断C.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D.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解析] “如果下雨,地上就湿”属于假言判断,排除A、B。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意义是“有之必然”,即有前件必有后件,题中判断符合这一逻辑特点,C正确,排除D。√5.“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说到莎士比亚,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来自《哈姆雷特》的这句经典台词。下列与这句名言采用的判断形式一致的是( )①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②商品滞销,或是质量差,或是价格高 ③动物要么是原生动物,要么是后生动物 ④三角形,如果是等角必然是等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采用的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与“动物要么是原生动物,要么是后生动物”采用的是不相容选言判断,①③符合题意。商品滞销,可能是因为质量差,可能是因为价格高,也可能二者兼有,②属于相容选言判断,错误。“三角形,如果是等角必然是等边”,是假言判断,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第2课时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新课导学】知识点一1.(1)其他判断 (2)联结词 支判断 2.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知识点二1.几种情况 2.联言支 两个联言支 联结项 3.联言支 联言支 4.综合知识点三1.可能情况 2.选言支 选言支 联结项 联结项3.(1)相容 不相容 (2)相容 不相容 相容 不相容4.(1)选言支 选言支 (2)选言支 选言支 6.(1)实际情况 (2)可能情况知识点四1.条件 假言 2.条件 条件 3.条件 前件 后件 前件与后件 联结项 4.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1)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 (2)必要 必要 必要条件 (3)充分必要 充分 必要 5.(1)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 (2)条件关系【新课探究】议题一思考 该判断属于复合判断。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即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都是有益的。该判断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当联言支的主项或谓项相同时,联言判断也可以用单句表示。“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可以表示为“友直,益矣;友谅,益矣;友多闻,益矣”。议题二思考 前一种情况,上锁的办法是各自用锁锁住橱门,彼此独立,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就是运用联言判断:张大打开自己的锁,并且张二打开自己的锁,并且张三打开自己的锁,橱门才能被打开。后一种情况,上锁的办法是三把锁相互串联,形成环型,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就是运用选言判断:或张大打开自己的锁,或张二打开自己的锁,或张三打开自己的锁,橱门就会被打开。议题三思考 (1)皇帝会下令把阿凡提放了。因为在他的头脑里形成了一个对他很不利的假言判断:如果现在我把阿凡提绞死,那么两天以后我的命也就保不住了。(2)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其中,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前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后件。“现在我把阿凡提绞死”是表示条件的判断,是前件;“两天以后我的命也就保不住了”是表示依赖条件而成立的判断,是后件。【课堂评价】1.B [解析] 复合判断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这个概念表述普通概念”“自私不是美德”都属于简单判断,①④排除。②符合题意,“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③符合题意,“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是复合判断中的假言判断。故选B。2.A 3.D [解析] 首先,这是一个复合判断,排除B项。其次,重与轻是不相容的,因此这是不相容选言判断,故选D项,排除A、C两项。4.C [解析] “如果下雨,地上就湿”属于假言判断,排除A、B。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意义是“有之必然”,即有前件必有后件,题中判断符合这一逻辑特点,C正确,排除D。5.A [解析]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采用的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与“动物要么是原生动物,要么是后生动物”采用的是不相容选言判断,①③符合题意。商品滞销,可能是因为质量差,可能是因为价格高,也可能二者兼有,②属于相容选言判断,错误。“三角形,如果是等角必然是等边”,是假言判断,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第2课时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知识点一 复合判断及其种类1.复合判断的含义及结构(1)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 的判断。 (2)组成:它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复合判断的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 、 和 等多个种类。 ◆ 知识点二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1.联言判断的含义断定对象的 同时存在的判断。 2.联言判断的结构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 。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是常常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 。在日常语言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3.联言判断的真假值特征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 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 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4.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 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 ◆ 知识点三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1.选言判断的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 的判断。 2.选言判断的结构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 。一个选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 。“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是常常用来联结选言支的词项,叫作选言判断的 。在日常语言表达中,选言判断的 一般不能省略。 3.选言判断的种类(1)选言支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是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并存,这样的选言支叫 的选言支;另一种是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这样的选言支叫 的选言支。 (2)选言判断的种类: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选言判断分为 选言判断和 选言判断。在日常语言中,“或者……或者……”可以用来表达 选言判断。 选言判断通常用“要么……要么……”来表达。 4.选言判断的真假值特征(1)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 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 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2)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 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5.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6.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的要求(1)根据认识对象的 ,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 (2)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 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 知识点四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1.条件联系的含义某一情况的发生会促使另一情况的发生;某一情况不发生,会导致另一情况不发生。事物情况之间的这种联系,就是 联系。人们认识了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联系,就可以形成 判断。 2.假言判断的含义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 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 判断。 3.假言判断的结构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 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其中,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 ,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 。“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是常用来联结 的词项,叫作假言判断的 。 4.假言判断的种类假言判断的前件和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之间存在着三种条件关系,相应地,假言判断分为 假言判断、 假言判断和 假言判断。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 关系的判断。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条件是产生某种事物情况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 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 关系的判断。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这种条件关系就是 条件关系。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是同时断定 和 两种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5.判断真假(1)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 能否成立。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 ,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 (2)如果我们分不清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 ,就不能准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情况,那样形成的假言判断就会发生错误。 6.判断的重要性(1)判断是由概念构成的,又是构成推理的基本要素。(2)没有判断就不能明确概念,没有判断也不能进行推理。◆ 议题一 正确使用联言判断【情境创设】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走邪门歪道的人交朋友,同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问题探究】文中“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属于简单判断还是复合判断 请具体说明它是简单判断或复合判断中的哪一种。【成果共享】1.联言判断的含义、组成和真假值含义 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组成 联言 支 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联结 项 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联结项。“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是常见的联言判断的联结项判断 真假 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口诀:一真即真,一假即假)2.正确运用联言判断(1)联言支必须同时存在。联言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几种情况必须是同时存在的,否则不能用联言判断。(2)注意联言支之间的意义联系和先后次序。在具体运用联言判断时,不但要注意其逻辑值,而且要注意其支判断之间的意义联系。(3)选用恰当的联结项,也就是联结项在并列句、递进句、转折句等之间不能混用。◆ 议题二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情境创设】 张大、张二、张三是孪生兄弟。他们各有一把锁用来锁一个三人公用的橱柜,而各人只有开自己这把锁的钥匙。 有一次,爸爸对他们三人说:“只要你们答应我一个条件,我明天就去买一个小足球给你们踢。这个条件是,只有当三个人都在的时候,才能把足球从橱柜里拿出来踢。你们能做到吗 ”三兄弟听了高兴得跳了起来。张大说:“爸爸,我们保证能做到。只要采取一种锁法,就能保证做到你提出的条件。” 过了一年,三兄弟在课余时间各自养了一盒蚕。平时他们把养蚕的盒子放在橱柜里锁好,并约定谁先到家就用自己的钥匙开锁,打开橱门给蚕喂桑叶。【问题探究】请问,这两种情况分别应该怎样锁橱 这两种锁法分别运用了哪种判断形式 【成果共享】关于选言判断(比较分析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情形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并存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常用联 结项 “或者”“或者……或者……”“是……还是……”“也许……也许……”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是……或是……二者必居其一”等真假值 选言支中有一个是真的或都是真的,则为真;选言支都是假的,则为假 【口诀: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该选言判断为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为真,或都是假的,则为假 【口诀:有且只有一真才真,多真为假,全假也假】◆ 议题三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情境创设】有一天,阿凡提在皇宫中的下房里坐着,和皇帝的侍卫官开玩笑说:“你两天以后就要死。”事有巧合,两天以后那个侍卫官果真从马上摔下来死了。皇帝以为侍卫官是由于阿凡提这句不吉利的话才死的,一怒之下就准备把阿凡提绞死。皇帝派人去把阿凡提叫来,气急败坏地说:“你既然知道侍卫官什么时候死,那么,你自己什么时候死,知道吗 ” 阿凡提听了皇帝这样的问话,又看到绞架上的索套已经结好,绞架下的士兵也已站好,知道皇帝要绞死他。他急中生智,镇定自若地回答:“夜里我看了星象,我知道我要比陛下早死两天。”【问题探究】(1)猜一猜皇帝的决策,并说明理由。(2)结合上题判断,说明什么是前件和后件。【成果共享】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含义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判断逻辑 性质 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 【真假值口诀】有前必有后,无前后不定,有前无后必假常用联 结项 “如果……那么……”“倘若……则……”“只要……就……”“一旦……就……”“当……便……”“要是……就……”“假使……那么……”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含义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逻辑 性质 必要条件是产生某种事物情况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 【真假值口诀】无前必无后,有前后不定,无前有后必假常用联 结项 “只有……才……”“必须……才……”“除非……才……”“……才……”“没有……就没有……”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含义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逻辑 性质 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 【真假值口诀】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前后不一致必假常用联 结项 “……当且仅当……才……”“……当且仅当……”“如果……就……并且如果不……就不……”1.下列语句表述属于复合判断的是 ( )①这个概念表述普通概念 ②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③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 ④自私不是美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它来源于实践。”下列说法对该联言判断的逻辑判断正确的是 ( )A.该联言判断是真的B.该联言判断是假的C.该联言判断只有一个联言支是真的D.无法判断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判断是 ( )A.联言判断 B.性质判断C.相容选言判断 D.不相容选言判断4.“如果下雨,地上就湿。”该判断的种类属于( )A.联言判断 B.选言判断C.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D.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5.“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说到莎士比亚,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来自《哈姆雷特》的这句经典台词。下列与这句名言采用的判断形式一致的是 ( )①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②商品滞销,或是质量差,或是价格高 ③动物要么是原生动物,要么是后生动物 ④三角形,如果是等角必然是等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第2课时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1.A [解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个并列复句,属联言判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个并列复句,亦属联言判断。由以上分析可知,A应选,B、C、D不选。故本题选A。2.A [解析] 题干中的复合判断属于联言判断,A与其相符合,应选。B属于简单判断,不选。C属于选言判断,不选。D属于假言判断,不选。故本题选A。3.D [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联言判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他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革命家”都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都存在的联言判断,A、B、C排除。“学习成绩不好,或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或是学习方法不对”是断定对象可能情况的选言判断,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4.B [解析] “要么刷卡,要么现金,要么扫码”为不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有而且只能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故选言支不能同时为真,①④正确,②错误。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③错误。故本题选B。5.C [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题干中“只有……才……”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技术好是进国家队的必要条件,技术不好则进不了国家队,C符合题意。如果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真的,它的前件与后件就有A、B、D所指的三种真假情形出现:前件真,后件真;前件真,后件假;前件假,后件假。所以三个选项都与题意不符,A、B、D排除。故本题选C。6.B [解析] 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简单判断,材料中的判断是联言判断,A不符合题意。“大国竞争不是这个时代的底色,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是由两个否定判断组成的联言判断,B正确。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三部分组成,材料中的判断是联言判断,C不符合题意。人们在对对象情况不能作出确切的断定时,就要估计它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或是这样,或是那样。这就是在使用选言判断。选言判断由选言支、联结项构成,材料中是联言判断,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7.A [解析] “这种食品或者不美味或者不营养”为相容选言判断,这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而“这种食品既不美味又不营养”为联言判断,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由此可知,上述两种判断既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A应选。由以上分析可知,B、C、D不符合题意,不选。故本题选A。8.D [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如果“小孙既会游泳又会打网球”这一判断为假判断,那么它的支判断至少有一假,即小孙不可能既会游泳又会打网球,A、B必然成立,不符合题意。题干中的判断为假,两个联言支也可能都假,即小孙不会游泳,也不会打网球,C不符合题意。D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两者可以同真,故不能必然成立,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9.D [解析] 由材料可知,若题干“云南省既是旅游大省又是民族文化大省”这一联言判断为真,则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云南省是旅游大省,云南省是民族文化大省。显然A、B两个联言判断为假,不能同时满足两个条件,A、B错误。“云南省要么是旅游大省,要么是民族文化大省”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因此不能同时满足“云南省是旅游大省”“云南省是民族文化大省”这两个条件,C不符合题意。“云南省或者是旅游大省,或者是民族文化大省”属于相容选言判断,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因此它允许“云南省是旅游大省”“云南省是民族文化大省”两个条件同时成立,与题干判断可以同真,D正确。故本题选D。10.B [解析] “生活,既是琴棋书画诗酒花,又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不是简单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判断不一定正确,不一定就是真判断。①④不选,③正确。在联言判断中,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②正确。11.C [解析] 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常用联结项有:“并且”“既……又……”“不但……而且……”“也”等。“一些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仅会影响俄罗斯,而且会影响施加制裁的各国”“构建普遍安全的世界,既符合各方共同利益,又是迈向历史正确一边的必由之路”符合联言判断的特征,②④符合题意。“如果……那么……”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联结项,①与题意不符。“要么……要么……”是不相容选言判断的联结项,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12.A [解析] 材料中专业人士的论述属于相容选言判断。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因此,既不优化交通设施、施划“接送通道”,又不定制远途学生班车的论述必然为假,A符合题目要求。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选言支可以都是真的,因此,B是真的,不符合题目要求。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因此,C、D是真的,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本题选A。13.C [解析] “不是洋货买不起,而是国货更有性价比”断定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属于联言判断。“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属于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A不符合题意。“极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极力之所举是胜利的充分条件,因此B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B不符合题意。“这个推理的前提真实,并且推理形式有效”,属于联言判断,C符合题意。“代书遗嘱无效,除非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是代书遗嘱有效的条件,因此D属于假言判断,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4.D [解析] 假言判断的真假并不取决于前件和后件本身的真假,而是取决于前件和后件的条件关系是否成立,①错误。当且仅当联言判断的所有联言支都是真的,该联言判断才是真的,②错误。只有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可推出,没有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则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③正确。只有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可推出,肯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肯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④正确。故本题选D。15.(1)甲同学的判断是联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p并且q。乙同学的判断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要么p,要么q。丙同学的判断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只有p,才q。丁同学的判断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2)p q p∧q p∨q相容 p∨q不相容 p→q p←q p q真 真 真 真 假 真 真 真真 假 假 真 真 假 真 假假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假 假 假 假 假 真 真 真[解析] 该题的考点是复合判断,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第(1)问,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写出各位同学的判断分别属于哪种复合判断,并写出逻辑形式。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关键信息“骄傲……,虚心……”→联言判断;关键信息:“要么……要么……”→不相容选言判断;关键信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关键信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第(2)问为简答题。依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详解略。第2课时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知识点一 复合判断及其种类1.[2024·福建厦门期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两个联言判断B.第一个是联言判断,第二个是选言判断C.这是两个选言判断D.第一个是性质判断,第二个是关系判断2.[2024·湖北武汉月考] 我们奏响的时代凯歌强劲而响亮,我们绘就的发展蓝图绚丽而辉煌。与以上复合判断形式一致的是 ( )A.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B.2024年我国羊肉价格同比下降C.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D.只要我们全党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实现伟大的目标3.[2024·山东泰安月考]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与这句判断类型不一致的是 ( )A.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B.他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C.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革命家D.学习成绩不好,或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或是学习方法不对◆ 知识点二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4.[2024·广东深圳期末] 购物支付“要么刷卡,要么现金,要么扫码”。这一判断 ( )①若为真,选言支不能同时为真 ②属于相容选言判断 ③当且仅当所有选言支都假时结论才为假 ④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4·江苏南京期末] 有人说:“只有技术好的运动员才进得了国家队。”如果这一判断是真的,从遵循逻辑规则的角度分析,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某运动员技术好,进了国家队B.某运动员技术好,没有进国家队C.某运动员技术不好,进了国家队D.某运动员技术不好,没有进国家队6.[2024·河南新乡期中] 习近平主席在中美元首会晤时指出:“大国竞争不是这个时代的底色,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一判断是 ( )A.由两个性质判断组成的简单判断B.由两个否定判断组成的联言判断C.如实反映中美关系的关系判断D.两个选言支都正确的选言判断7.“这种食品或者不美味或者不营养。”“这种食品既不美味又不营养。”上述两种判断 ( )A.可以同真又可以同假B.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C.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D.不能同真又不能同假8.[2024·浙江绍兴期末] 如果“小孙既会游泳又会打网球”这一判断为假判断,那么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联言推理。以下结论不必然成立的是( )A.如果小孙会游泳,那么他一定不会打网球B.如果小孙会打网球,那么他一定不会游泳C.小孙既不会游泳,也不会打网球D.小孙或者会游泳,或者会打网球9.[2024·广东湛江期中] 云南省地理位置独特,气候多样,自然资源丰富,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下列判断能够与“云南省既是旅游大省又是民族文化大省”这一判断同时为真的是 ( )A.云南省既不是旅游大省,又不是民族文化大省B.云南省虽然是旅游大省,但不是民族文化大省C.云南省要么是旅游大省,要么是民族文化大省D.云南省或者是旅游大省,或者是民族文化大省10.[2024·山东淄博期中] 生活,既是琴棋书画诗酒花,又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应该用琴棋书画的诗意,书写柴米油盐的传奇,让我们的人生除了能够品尝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酸甜苦辣咸以外,也能够拥有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淡然雅趣。“生活,既是琴棋书画诗酒花,又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该判断 ( )①属于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断定认识对象的性质 ②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 ③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 ④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可以断定属于真判断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以下谈论俄乌冲突的语句中,属于联言判断的有 ( )①如果一个核大国不断逼迫另一个核大国,那么将会增加全球军事对抗的风险 ②一些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仅会影响俄罗斯,而且会影响施加制裁的各国 ③要么劝和促谈解决冲突,要么阵营对抗拖累全球,世界必须对此作出正确的选择 ④构建普遍安全的世界,既符合各方共同利益,又是迈向历史正确一边的必由之路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2.[2024·山东青岛期中] 面对校门口的“停车大战”“拥堵大戏”,有专业人士提出,或者优化交通设施,施划“接送通道”,或者定制远途学生班车,让学生回家有“专车”。如果专业人士的论述为真,那么下列论述必然为假的是 ( )A.既不优化交通设施、施划“接送通道”,又不定制远途学生班车B.既优化交通设施、施划“接送通道”,又定制远途学生班车C.不定制远途学生班车,但优化交通设施、施划“接送通道”D.定制远途学生班车,但不优化交通设施、施划“接送通道”13.[2024·浙江丽水期中] “不是洋货买不起,而是国货更有性价比。”近来,“不是××买不起,而是××更有性价比”这一句式走红。下列判断中,与上述句式判断类型一致的是 ( )A.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B.极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C.这个推理的前提真实,并且推理形式有效D.代书遗嘱无效,除非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14.[2024·云南昆明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在今天,只有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既要依托资源禀赋,又要依靠科技创新之力。根据以上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前件和后件本身的真假 ②联言判断的一个联言支是真的,则该联言判断是真的 ③没有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则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④肯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肯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5.[2024·山东聊城期中] 某中学政治课上,在学习探究“正确运用复合判断”时,A小组同学分别说了一个判断。 甲同学——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乙同学——要么玉碎,要么瓦全。 丙同学——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丁同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上述同学的判断分别属于哪种复合判断(描述准确),并写出其逻辑形式(以p、q代表支判断)。(2)结合所学知识,列出复合判断所有类型判断的真值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5课 第2课时 导学案正文.docx 第5课 第2课时 导学案答案.docx 第5课 第2课时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pptx 第5课 第2课时 练习册正文.docx 第5课 第2课时 练习册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