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 水资源 第一课时(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 水资源 第一课时(导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 (第一课时)(分层作业)
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我国水资源总体特征
结合教材P64,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我国水资源的总体特征: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2.水资源总量的判断:通常,可用河流径流总量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多少。河流径流量的多少取决于降水量的多少。
知识点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合教材“图3.9 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和“图3.10 中国水资源总量变化(1956—2020年)”,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从空间分布看,受降水分布影响,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不足20%。北方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更加剧了缺水状况。
2.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水资源较为丰富。冬春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水资源相对不足。
① 受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的影响,我国水资源总量的年际差异显著显著。
② 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三:认识京津冀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结合教材“图3.11 京津冀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口、耕地面积、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2020年)”,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我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是:华北平原。
2.京津冀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① 自然原因:京津冀的土地面积为全国的2%,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地多水少。
② 人为原因: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工农业经济发达,对水的需求量更多,人均水资源量小,更加剧了缺水状况。
新情境命题练
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近年来,再生水占北京年度水资源配置总量近三成,大量再生水的补给,使得北京的河湖重现水清岸绿的美景。读北京再生水利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加强利用再生水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丰富,加大利用 B.水资源短缺
C.污染严重,缺乏清洁水源 D.再生水造价低廉
2.下列关于北京对再生水的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再生水大部分用于生活用水 B.可缓解水资源供给矛盾
C.能彻底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 D.可以替代南水北调工程
【答案】1.B 2.B
【解析】1.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总体水资源并不丰富,不是“降水丰富”,A错误;北京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短缺,加强再生水利用可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缺水问题,B正确;北京加强再生水利用是对污水的合理处理再利用,并非因污染严重缺乏清洁水源,C错误;再生水需经过处理达到水质指标,造价并非低廉,且这不是主要利用原因,主要是应对水资源短缺,D错误。故选B。
2.从图中看,再生水大部分用于河湖补水(11.07亿立方米),生活用水(其他生活用水0.16亿立方米)占比小,A错误;再生水成为水资源的补充,可缓解北京水资源供给矛盾,符合再生水利用的作用,B正确;再生水利用能缓解水资源紧缺,但不能“彻底解决”,表述太绝对,C错误;南水北调工程是跨流域调水,再生水是本地水资源循环利用,二者功能不同,再生水无法替代南水北调工程,D错误。故选B。
2025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其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华北地区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原因,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国家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其用水安全。下图示意中国水资源及年降水量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北方多,南方少
4.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
①年降水量偏少 ②旱涝灾害频繁
③人口稠密,需水量大 ④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为保障华北地区用水安全,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外迁大量人口 B.限制农业用水 C.进行海水淡化 D.实施调水工程
【答案】3.A 4.B 5.D
【解析】3.从图中水资源分布(丰水带、多水带等)及年等降水量线看,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是东部、南部降水多,水资源丰富;西部、北部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呈现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特点,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
4.华北地区缺水原因是年降水量偏少,且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旱灾频繁;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同时存在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问题,①③④正确,B正确;②中“旱涝灾害频繁”不是缺水主因(涝时不缺水),ACD错误。故选B。
5.外迁大量人口不现实,也不能从根本解决缺水。故A错误;限制农业用水会影响农业发展,不是合理主措施,故B错误;海水淡化成本高,暂难大规模推广,故C错误;实施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能跨流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华北缺水,是保障用水安全的主要措施,故D正确。故选D。
6.图1为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南北方差异图,图2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总量大,土地资源充足,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基本均匀
B.水资源南少北多,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C.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不均,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D.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林地占比最大
【答案】6.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不均,南方地少水多,北方地多水少,A错误;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北多南少,B错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不足,C正确;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其中草地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林地,D错误。排除ABD,故选C。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过多问题 B.水资源短缺问题 C.耕地过少问题 D.粮食紧张问题
8.此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缓解该问题的主要途径有( )
①修建水库 ②跨流域调水 ③禁止用水 ④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7.B 8.B
【解析】7.漫画里看到,树已经干枯了,地面龟裂,人用放大镜在找水。故反映的是水资源短缺问题,B正确;没有反映人口、耕地、粮食问题,ACD错误。故选B。
8.我国水资源存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不均问题,还有浪费和污染问题,所以可以修建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跨流域调水,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还可以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①②④正确;禁止用水明显错误,③错误。故选B。
我国永兴岛位于南海,距海南岛约350千米,面积约3.0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1000人。2012年海南省设立三沙市,把永兴岛作为市政府驻地。当地居民采取措施,克服土地资源紧张、淡水资源短缺等困难,使永兴岛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永兴岛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岛屿狭小,储水困难 B.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C.全年高温,降水量少 D.工矿较多,需水量大
10.缓解永兴岛淡水资源短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修建雨水收集设施 ②处理污水并再利用
③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④修建海水淡化工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9.A 10.B
【解析】9.永兴岛面积仅3.08平方千米,岛屿狭小导致地表储水能力差,淡水难以保存,故A正确;题干未提及农业发达,且岛屿土地资源紧张,农业规模有限,故B错误;永兴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丰富,“降水量少”说法错误,故C错误;工矿产业需水量大,但题干未提及工矿发展,且岛屿面积小,工矿规模有限,故D错误。故选A。
10.热带地区降水较多,修建雨水收集设施可行,①正确;处理污水再利用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可行,②正确;跨流域调水工程需长距离管道,成本高且不现实,不可行,③错误;海水淡化技术成熟,岛屿周边海水资源丰富,可行,④正确。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重难探究练
2025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此次活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主要有( )
①江河及淡水湖泊 ②冰川和地下水
③高山积雪 ④两极冰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 )
A.全年丰富 B.夏秋多,冬春少 C.全年缺乏 D.夏秋少,冬春多
3.下列行为符合“保障我国水安全”的是( )
A.废水回收再利用,节约水资源 B.自来水冲洗路面,美化城市环境
C.大水漫灌农田,提高粮食产量 D.生活污水排入河,提供充足饵料
【答案】1.A 2.B 3.A
【解析】1.地球上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江河及淡水湖泊水、冰川和地下水、高山积雪;两极冰盖虽为淡水,但目前难以开发利用,所以选①②③,故选A。
2.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受夏季风影响,夏秋季节降水多,水资源丰富;冬春季节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呈现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废水回收再利用,能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能节约水资源,利于保障水安全,A正确;自来水冲洗路面,自来水是经过处理的可利用淡水资源,用其冲洗路面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保障水安全,B错误;大水漫灌农田,会使大量水资源在灌溉过程中因蒸发、渗漏等流失,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浪费,C错误;生活污水排入河,会污染水资源,破坏水资源质量,影响水安全,D错误。故选A。
2025年1月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安徽段)稳步推进。下表为安徽省内淮河流域及长江流域部分数据,下图为引江济淮工程示意图。阅读图表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淮河流域 长江流域
流域面积占安徽省的比重(%) 48.0 47.3
水资源量占安徽省的比重(%) 26.0 63.4
耕地面积占安徽省的比重(%) 68.0 30.0
4.图中,安徽省北部平原与南部山地的大致分界线属于( )
A.河流走向 B.省界线 C.铁路干线 D.分水岭
5.读表,安徽省内淮河流域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配置呈现的特点是( )
A.水资源丰富,耕地充足 B.水资源短缺,耕地资源丰富
C.水资源与耕地匹配良好 D.水资源丰富,耕地资源短缺
6.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引江济淮工程的主要功能包括( )
①缓解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 ②发展长江航运
③治理淮河洪涝灾害 ④改善淮河生态环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4.D 5.B 6.C
【解析】4.安徽省北部为淮河平原,南部为皖南山区,两者的分界线通常是地理分水岭(如大别山等山脉的分水岭)。河流走向、省界线或铁路干线通常不会作为自然地理分界线,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读表格可知,淮河流域面积占安徽省48%,水资源量仅占26%,水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占68%,耕地资源丰富。故淮河流域的特点是水资源短缺但耕地资源丰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引江济淮工程的主要功能包括:淮河流域水资源不足,需从长江调水,缓解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①正确;通过修建引江济淮工程,进一步联通长江和淮河,发展长江航运,②正确;引江济淮工程导致淮河水量增加,甚至加剧淮河洪涝灾害,③错误;调水可补充生态用水,改善淮河水质,改善淮河生态环境,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C。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我们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如图为我国水资源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北京是中国乃至世界最缺水的城市之一,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北京( )
A.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B.地处我国水资源最少的地区
C.地处水资源过渡带,同时人口稠密用水量大 D.是个不临海的城市
8.我国水资源( )
①东部地区北多南少 ②长江流域比黄河流域多
③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多 ④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对于水资源做法正确的是( )
A.多水带不需要节约用水 B.缺水带需要禁止治沙种草
C.跨区域调水解决分布不均 D.丰水带不需要防治水污染
【答案】7.C 8.D 9.C
【解析】7.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不是北京,上海等城市人口也众多,且人口最多并不是北京缺水的直接原因,A错误;我国水资源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地区,北京地处华北地区,不是水资源最少地区 ,B错误;北京地处我国水资源过渡带(华北地区属于过渡带),降水总量有限,同时北京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导致水资源短缺,C正确;是否临海与北京水资源短缺关系不大,北京的缺水主要是降水和用水方面的问题,D错误。故选C。
8.我国水资源在东部地区是南多北少,并不是北多南少,①错误;长江流域降水丰富,黄河流域降水相对较少,长江流域水资源比黄河流域多,②正确;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多于西部地区,水资源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多,③错误;受降水影响,我国水资源总体分布特征是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 ,④正确。综上,D②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
9.多水带虽然水资源相对丰富,但也需要节约用水,任何地区都应树立节水意识,A错误;缺水带生态环境脆弱,治沙种草有助于改善生态、涵养水源等,不应禁止,B错误;跨区域调水可以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短缺地区,有效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C正确;丰水带如果不防治水污染,会导致水质性缺水,同样需要防治水污染,D错误。故选C。
我国为纪念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开展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的活动。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甲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城市众多、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B.深居内陆,群山环抱,降水稀少
C.多荒漠,蒸发旺盛 D.水污染、水浪费现象严重
11.下列做法有利于缓解甲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是( )
A.从长江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D.大力开采地下水
【答案】10.B 11.C
【解析】10.由图可知,图中甲地位于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被群山环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B正确;甲地人口城市稀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需水量少,A错误;多荒漠、蒸发旺盛是加剧水资源短缺的次要因素,并非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降水少,C错误;甲地人口活动少,水污染、水浪费现象并不严重,D错误。故选B。
11.由图可知,甲地位于缺水带,有利于缓解甲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节约用水,C正确;从长江流域调水到甲地太遥远,经济耗费大,并不现实,A错误;甲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兴修水库不能缓解水资源短缺,B错误;大力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加剧了用水的困难程度,D错误。故选C。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落实河长制实现河长清】
资料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山西省印发《2020年河湖长制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要认真落实“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与治理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河湖长制河湖管理保护平合作用,实施生态补水,力争实现省内主要河流不断流,加强水污染和水环境治理,确保重要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统筹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系统治理和保护。最终实现“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三大总体目标。
资料二中国水系示意图
(1)概述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2)简述山西实施河长制的总目标以及采取的措施。
【答案】12.(1)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
(2)总目标:“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措施:实施生态补水,加强水污染和水环境治理,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等。
【详解】(1)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我国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据材料可知,山西实施河长制的总目标是“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三大总体目标。采取的措施是充分发挥河湖长制河湖管理保护平合作用,实施生态补水,力争实现省内主要河流不断流,加强水污染和水环境治理,确保重要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统筹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系统治理和保护。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