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新课导学】知识点一1.共存 突出重点 2.联言判断 3.(1)联言支 联言支 联言判断 (2)联言支 联言判断 联言支知识点二1.实践 2.选言判断 3.相容 不相容 4.(1)选言支 否定 结论 选言支 (2)选言判断前提 选言判断前提思考 不能。相容的选言推理是以相容的选言判断作为大前提的选言推理。因为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是相容的,即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同时为真,所以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知识点三1.假言推理 2.假言判断 3.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 4.(1)前件 后件 后件 前件 (2)前件 后件 前件 后件 后件 前件 (3)前件 后件 前件 后件 后件 前件 前件 后件 后件 前件 5.前提 6.真结论【新课探究】议题一思考 老师的话是正确的。因为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这个联言推理的前提所断定的两种情况分别存在,在结论中可以断定它们同时存在。议题二思考 ①《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或者姓黄,或者姓孙,或者姓白;《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不姓黄(因为每个导演的姓同他自己导演的电影的片名的第一个字不相同),也不姓孙(因为其余两位导演中的一位姓孙)。所以,《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姓白。②《孙悟空和小猴子》的导演或者姓黄,或者姓孙;《孙悟空和小猴子》的导演不姓孙(原因同上)。所以,《孙悟空和小猴子》的导演姓黄。③综上,《白娘子》的导演姓孙。议题三思考 (1)批评家、歌德采用的都是假言推理方法。批评家的话“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可理解为:只要是傻子,我从来就不给让路,你是傻子,所以,我就不给你让路。这个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都省略了。歌德的话“而我则相反”可理解为:只要是傻子,我从来就给让路,你是傻子,所以,我给你让路。这个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也都省略了。(2)同学们的三个推断都是错误的,刘明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被选中。①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是市级三好学生,不必然肯定后件——被选中。②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英语水平很高,不必然肯定前件——被选中。③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身体素质好,不必然否定后件——被选中。【课堂评价】1.C [解析]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是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C项正确。2.A [解析]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合成式中前提与结论的关系不能等同于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故B不选。联言推理的合成式中只有各前提支判断真,结论才真;分解式中联言判断真,其支判断必真。C说法不准确,不选。D中联言推理的合成式与分解式的特点说反了,不选。3.A [解析] ①②符合题意,在不相容选言推理过程中,能够使用的推理形式是肯定否定式、否定肯定式;③④不符合题意,这两项不是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形式。4.A [解析] 材料中隐含了一个推理:如果大路旁边李子树上的李子好吃,那么就会被人摘去(如果p,那么q),李子没有被摘去(非q),所以一定不好吃(非p)。该推理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但是否定前件不能必然否定后件,因此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本题选A。5.D [解析] 本题是对假言推理的考查。解答此题要考虑假言推理的规则。具体如下,根据题干可知“只有下雪或刮风,美美才不在阳台上做瑜伽”,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这种判断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冬夜没有刮风,如果再加上“没有下雪”这一前提,则美美在阳台上做瑜伽,故D项正确。第3课时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知识点一 联言推理及其方法1.运用联言推理的必要性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有时需要将分别存在的对象情况综合成比较全面的认识,有时又需要将对象的某种情况从众多 的情况中分割出来,实现认识由肯定总体到 的转化。这就需要运用联言推理。 2.联言推理的含义是依据 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3.联言推理的方法(1)合成式:从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所有的 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 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 是真的。 (2)分解式:从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 就都是真的。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 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 是真的。 ◆ 知识点二 选言推理及其方法1.运用选言推理的必要性事物存在的可能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人们不可能对其中的每种情况都通过 来认识,这就需要运用选言推理,在事物诸多可能情况中作出某种选择。 2.选言推理的含义是依据 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3.选言推理的种类 的选言推理和 的选言推理。 4.选言推理的方法(1)相容选言推理的方法①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断定其 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因此,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 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 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②由于相容的选言判断只断定其 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2)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方法: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 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否定了 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思考] 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能否必然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 知识点三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1.运用假言推理的必要性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如果把握了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并且确认了相关事实,就可以运用 推断未知的事物情况。 2.假言推理的含义是依据 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3.假言推理的种类 假言推理、 假言推理和 假言推理。 4.假言推理的方法(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②方法:进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 ,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 ;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 ,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 。 ③错误推理:由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并没有断定前件假时后件会怎样,也没有断定后件真时前件会怎样,因此,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或者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①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 假, 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 ②方法:进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 ,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 ;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 ,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 。 ③错误推理:由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并没有断定前件真时后件会怎样,也没有断定后件假时前件会怎样,因此,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或者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①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a. 真, 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b.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②方法:进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 ,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 ;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 ,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 ;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 ,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 ;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 ,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 。相应地,在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不符合上述推理结构的都是错误的。 5.运用假言推理的意义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联系体现着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依据正确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联系的假言判断进行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 。 6.演绎推理的保真条件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是力求从真前提保证推出 的推理。这种“保证”是在遵循演绎推理的规则下得以实现的。 ◆ 议题一 联言推理及其方法【情境创设】 在一次班会上,老师问大家成功的心态应该是怎样的。小郑说:“要不断地努力奋斗,活到老学到老。”小刘说:“要保持知足的心态,肯定自己走过的每一步。”老师说:“你们的观点都是对的,结合起来会更好,成功的心态既要不断努力,也要知足常乐。”【问题探究】老师的话是否正确 为什么 【成果共享】联言推理的形式形式 含义 公式 示例合 成 式 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那么结论就能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曹操是政治家,曹操是军事家,所以,曹操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分 解 式 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培养身体健康的学生[特别提示] 联言命题真假关系表p q p且q√ √ √√ × ×× √ ×× × ×观察真假关系表可以得到联言命题的推理规则:p且q为真 p真,q真;p且q为假,p(q)为真 p(q)为假。◆ 议题二 选言推理及其方法【情境创设】 某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结束了。甲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获得最佳故事片奖,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孙悟空和小猴子》获得最佳美术片奖,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白娘子》获得最佳戏曲片奖。 颁奖大会结束后,丁电影制片厂邀请这三部电影的导演去介绍经验。在火车上,甲厂的导演说:“真是有趣得很,我们三个人的姓分别是片名第一个字,再说,我们每个人的姓同自己所拍片子片名的第一个字又不一样。”这时,另外一个姓孙的导演笑起来说:“真的是这样!”【问题探究】运用所学逻辑知识,说说这三部电影的导演各姓什么。(可以运用选言推理来解答这个问题)【成果共享】正确运用选言推理种类 推理规则 推理 有效式 示例相容的 选言推理 规则: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否定肯定式 或者是你说错了,或者是我听错了;你没说错;所以,是我听错了 注意: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不相容的 选言推理 规则: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否定肯定式 同学们要么选文科,要么选理科;张宁没选文科;所以,张宁选了理科 规则:肯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肯定否定式 同学们要么选文科,要么选理科;张宁选了文科,所以,张宁没有选理科[特别提示] (1)作为选言推理前提的选言支必须穷尽选言推理的前提——选言支必须穷尽,是指在选言前提中要把所断定的所有可能情况都列举出来,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用来作为前提的选言判断就可能是虚假的。而前提虚假,是推不出真实可靠的结论的。(2)不能混淆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3)必须注意选言推理语言形式上的省略。省略有不同的情况:①只说出选言前提。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有时只要说出选言前提,结论不言而喻。例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这句话表面上看是一个选言判断,其实是一个省略小前提(不能被老虎吃掉)和结论(把老虎打死)的选言推理。②省略选言前提,而对各个选言支分别说明取舍。例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 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议题三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情境创设】材料一 一天,歌德在一条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小道上步行,迎面遇见对他的作品提出过尖锐批评的批评家。批评家高声喊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而我则相反!”歌德边说边满面笑容地让在一旁。材料二 学校准备推选一名优秀学生参选市青运会火炬手。根据评选条件,高二(1)班同学推断:班长刘明一定能被学校选中。因为: ①只有市级三好学生,才能被选中。刘明恰好是市级三好学生。 ②如果某个学生能被选中,那么他英语水平一定很高。刘明得过全国英语竞赛一等奖。 ③如果身体素质不好,就不能被选中。刘明是市运会3000米长跑冠军。 刘明表示自己会努力争取,但不能确定一定被选上。【问题探究】(1)材料一中的批评家、歌德采用了何种推理方法 并进行分析。(2)材料二中同学们推断错了吗 为什么 【成果共享】假言推理应遵循的规则(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应遵循的规则: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前件则不必然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必然肯定前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应遵循的规则: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前件则不必然肯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否定后件则不必然否定前件。(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应遵循的规则: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1.“毛泽东同志曾号召我们的干部要学点语法修辞,要学点逻辑,要学点文学,要学点自然科学;所以,我们当干部的要学点逻辑知识。”这是一个 ( )A.联言推理的合成式 B.相容的选言推理C.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D.必要条件假言推理2.下列对联言推理的分解式与合成式分析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包含联言判断并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而进行推理的B.合成式按个别到一般的顺序推理,分解式按一般到个别的顺序推理C.合成式要求其前提支判断全真,分解式只要求结论真D.合成式由前提的全面肯定,到结论的重点突出;分解式则由分散、局部的认识到集中、全局的认识3.在不相容选言推理过程中,能够使用的推理形式是( )①否定肯定式 ②肯定否定式 ③肯定前件式 ④否定后件式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4.“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材料中隐含一个推理:如果大路旁的李子树上的李子好吃,那么就会被人摘去,李子没有被摘去,所以,一定不好吃。材料中王戎运用的推理 ( )①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②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 ③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 ④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5.美美是一名室内装饰设计师,她今年买了新房,自己负责全部的装修设计。出于工作需要,她把卧室改造成了一个大大的书房,平时就在书房里画设计图。美美还在书房的阳台处设置了健身区域。冬夜,除非下雪或者刮风,否则美美肯定会在阳台上做瑜伽。根据以上陈述,下列对美美在无风的冬夜所做的事判断正确的是( )A.画设计图B.在阳台上做瑜伽C.如果没有下雪,她就在画设计图D.如果没有下雪,她就在阳台上做瑜伽(共44张PPT)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第3课时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知识点一 联言推理及其方法知识点二 选言推理及其方法知识点三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议题一 联言推理及其方法议题二 选言推理及其方法议题三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新课导学◆新课探究◆总结归纳◆课堂评价知识点一 联言推理及其方法1.运用联言推理的必要性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有时需要将分别存在的对象情况综合成比较全面的认识,有时又需要将对象的某种情况从众多______的情况中分割出来,实现认识由肯定总体到__________的转化。这就需要运用联言推理。共存突出重点2.联言推理的含义是依据__________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联言判断3.联言推理的方法(1)合成式:从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所有的________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________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__________是真的。联言支联言支联言判断(2)分解式:从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________就都是真的。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__________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________是真的。联言支联言判断联言支知识点二 选言推理及其方法1.运用选言推理的必要性事物存在的可能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人们不可能对其中的每种情况都通过______来认识,这就需要运用选言推理,在事物诸多可能情况中作出某种选择。实践2.选言推理的含义是依据__________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选言判断3.选言推理的种类______的选言推理和________的选言推理。相容不相容4.选言推理的方法(1)相容选言推理的方法①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断定其________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因此,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______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______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②由于相容的选言判断只断定其________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选言支否定结论选言支(2)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方法: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_______________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否定了______________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选言判断前提选言判断前提[思考] 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能否必然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答案] 不能。相容的选言推理是以相容的选言判断作为大前提的选言推理。因为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是相容的,即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同时为真,所以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知识点三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1.运用假言推理的必要性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如果把握了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并且确认了相关事实,就可以运用__________推断未知的事物情况。假言推理2.假言推理的含义是依据__________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假言判断3.假言推理的种类__________假言推理、__________假言推理和______________假言推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4.假言推理的方法(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②方法:进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______,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______;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______,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______。前件后件后件前件③错误推理:由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并没有断定前件假时后件会怎样,也没有断定后件真时前件会怎样,因此,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或者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①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______假,_____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②方法:进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______,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______;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______,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______。前件后件前件后件后件前件③错误推理:由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并没有断定前件真时后件会怎样,也没有断定后件假时前件会怎样,因此,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或者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方法①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a.______真,______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b.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②方法:进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_______,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______;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______,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______;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______,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______;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______,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______。相应地,在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不符合上述推理结构的都是错误的。前件后件前件后件后件前件前件后件后件前件5.运用假言推理的意义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联系体现着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依据正确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联系的假言判断进行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______。前提6.演绎推理的保真条件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是力求从真前提保证推出________的推理。这种“保证”是在遵循演绎推理的规则下得以实现的。真结论议题一 联言推理及其方法【情境创设】在一次班会上,老师问大家成功的心态应该是怎样的。小郑说:“要不断地努力奋斗,活到老学到老。”小刘说:“要保持知足的心态,肯定自己走过的每一步。”老师说:“你们的观点都是对的,结合起来会更好,成功的心态既要不断努力,也要知足常乐。”【问题探究】老师的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 老师的话是正确的。因为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这个联言推理的前提所断定的两种情况分别存在,在结论中可以断定它们同时存在。【成果共享】联言推理的形式形式 含义 公式 示例合成 式 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 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 那么结论就能断定由这些联 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 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是政治家,曹操是军事家,所以,曹操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形式 含义 公式 示例分解 式 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 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 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 联言支是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培养身体健康的学生(续表)[特别提示]联言命题真假关系表p q p且q√ √ √√ × ×× √ ×× × ×观察真假关系表可以得到联言命题的推理规则:p且q为真 p真,q真;p且q为假,p(q)为真 p(q)为假。议题二 选言推理及其方法【情境创设】某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结束了。甲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获得最佳故事片奖,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孙悟空和小猴子》获得最佳美术片奖,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白娘子》获得最佳戏曲片奖。颁奖大会结束后,丁电影制片厂邀请这三部电影的导演去介绍经验。在火车上,甲厂的导演说:“真是有趣得很,我们三个人的姓分别是片名第一个字,再说,我们每个人的姓同自己所拍片子片名的第一个字又不一样。”这时,另外一个姓孙的导演笑起来说:“真的是这样!”【问题探究】运用所学逻辑知识,说说这三部电影的导演各姓什么。(可以运用选言推理来解答这个问题)[答案] ①《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或者姓黄,或者姓孙,或者姓白;《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不姓黄(因为每个导演的姓同他自己导演的电影的片名的第一个字不相同),也不姓孙(因为其余两位导演中的一位姓孙)。所以,《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姓白。②《孙悟空和小猴子》的导演或者姓黄,或者姓孙;《孙悟空和小猴子》的导演不姓孙(原因同上)。所以,《孙悟空和小猴子》的导演姓黄。③综上,《白娘子》的导演姓孙。【成果共享】正确运用选言推理种类 推理规则 推理 有效式 示例相容 的选 言推 理 规则:否定一部分 选言支,就要肯定剩 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否定 肯定式 或者是你说错了,或者是我听错了;你没说错;所以,是我听错了注意: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 分选言支 种类 推理规则 推理 有效式 示例不相 容的 选言 推理 规则:否定一部分 选言支,就要肯定剩 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否定 肯定式 同学们要么选文科,要么选理科;张宁没选文科;所以,张宁选了理科规则:肯定一部分 选言支,就要否定剩 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肯定 否定式 同学们要么选文科,要么选理科;张宁选了文科,所以,张宁没有选理科(续表)[特别提示](1)作为选言推理前提的选言支必须穷尽选言推理的前提——选言支必须穷尽,是指在选言前提中要把所断定的所有可能情况都列举出来,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用来作为前提的选言判断就可能是虚假的。而前提虚假,是推不出真实可靠的结论的。(2)不能混淆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3)必须注意选言推理语言形式上的省略。省略有不同的情况:①只说出选言前提。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有时只要说出选言前提,结论不言而喻。例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这句话表面上看是一个选言判断,其实是一个省略小前提(不能被老虎吃掉)和结论(把老虎打死)的选言推理。②省略选言前提,而对各个选言支分别说明取舍。例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 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议题三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情境创设】材料一 一天,歌德在一条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小道上步行,迎面遇见对他的作品提出过尖锐批评的批评家。批评家高声喊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而我则相反!”歌德边说边满面笑容地让在一旁。【问题探究】(1)材料一中的批评家、歌德采用了何种推理方法?并进行分析。[答案] 批评家、歌德采用的都是假言推理方法。批评家的话“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可理解为:只要是傻子,我从来就不给让路,你是傻子,所以,我就不给你让路。这个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都省略了。歌德的话“而我则相反”可理解为:只要是傻子,我从来就给让路,你是傻子,所以,我给你让路。这个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也都省略了。材料二 学校准备推选一名优秀学生参选市青运会火炬手。根据评选条件,高二(1)班同学推断:班长刘明一定能被学校选中。因为:①只有市级三好学生,才能被选中。刘明恰好是市级三好学生。②如果某个学生能被选中,那么他英语水平一定很高。刘明得过全国英语竞赛一等奖。③如果身体素质不好,就不能被选中。刘明是市运会3000米长跑冠军。刘明表示自己会努力争取,但不能确定一定被选上。(2)材料二中同学们推断错了吗 为什么 [答案] 同学们的三个推断都是错误的,刘明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被选中。①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是市级三好学生,不必然肯定后件——被选中。②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英语水平很高,不必然肯定前件——被选中。③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身体素质好,不必然否定后件——被选中。【成果共享】假言推理应遵循的规则(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应遵循的规则: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前件则不必然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必然肯定前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应遵循的规则: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前件则不必然肯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否定后件则不必然否定前件。(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应遵循的规则: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1.“毛泽东同志曾号召我们的干部要学点语法修辞,要学点逻辑,要学点文学,要学点自然科学;所以,我们当干部的要学点逻辑知识。”这是一个( )A.联言推理的合成式 B.相容的选言推理C.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D.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解析]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是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C项正确。√2.下列对联言推理的分解式与合成式分析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包含联言判断并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而进行推理的B.合成式按个别到一般的顺序推理,分解式按一般到个别的顺序推理C.合成式要求其前提支判断全真,分解式只要求结论真D.合成式由前提的全面肯定,到结论的重点突出;分解式则由分散、局部的认识到集中、全局的认识√[解析]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合成式中前提与结论的关系不能等同于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故B不选。联言推理的合成式中只有各前提支判断真,结论才真;分解式中联言判断真,其支判断必真。C说法不准确,不选。D中联言推理的合成式与分解式的特点说反了,不选。3.在不相容选言推理过程中,能够使用的推理形式是( )①否定肯定式 ②肯定否定式 ③肯定前件式 ④否定后件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 ①②符合题意,在不相容选言推理过程中,能够使用的推理形式是肯定否定式、否定肯定式;③④不符合题意,这两项不是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形式。√4.“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材料中隐含一个推理:如果大路旁的李子树上的李子好吃,那么就会被人摘去,李子没有被摘去,所以,一定不好吃。材料中王戎运用的推理( )①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②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③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 ④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解析] 材料中隐含了一个推理:如果大路旁边李子树上的李子好吃,那么就会被人摘去(如果p,那么q),李子没有被摘去(非q),所以一定不好吃(非p)。该推理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但是否定前件不能必然否定后件,因此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本题选A。5.美美是一名室内装饰设计师,她今年买了新房,自己负责全部的装修设计。出于工作需要,她把卧室改造成了一个大大的书房,平时就在书房里画设计图。美美还在书房的阳台处设置了健身区域。冬夜,除非下雪或者刮风,否则美美肯定会在阳台上做瑜伽。根据以上陈述,下列对美美在无风的冬夜所做的事判断正确的是( )A.画设计图B.在阳台上做瑜伽C.如果没有下雪,她就在画设计图D.如果没有下雪,她就在阳台上做瑜伽√[解析] 本题是对假言推理的考查。解答此题要考虑假言推理的规则。具体如下,根据题干可知“只有下雪或刮风,美美才不在阳台上做瑜伽”,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这种判断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冬夜没有刮风,如果再加上“没有下雪”这一前提,则美美在阳台上做瑜伽,故D项正确。第3课时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1.B [解析] 从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那么它的联言支一定都是真的;一个联言推理由前提所断定的几种对象情况同时存在,而在结论中断定其中的个别情况也存在,这种推理结构叫作联言推理的分解式。②③理解正确,④错误。①只说明了联言推理的一种运用情形,没有全面说明,错误。故本题选B。2.C [解析] 联言推理由两个以上断定对象情况同时存在的联言支构成,而非可能情况,A错误。联言支是可同时存在的,不矛盾,故B错误。此推理的结构为合成式,应为:p,q,所以p并且q。D错误。故本题选C。3.A [解析] 从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看,若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则联言判断就是真的;若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联言支就都是真的。由此可见,①③正确。②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4.B [解析] 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故本题选B。5.C [解析] “要么实践决定认识,要么认识决定实践”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则它的选言支有且仅有一个为真,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6.C [解析] 由题意可知,选科的学生或者喜欢政治,或者喜欢历史,或者喜欢地理。这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一真即真,全假才假。根据相容选言判断规则以及小明不喜欢地理,我们可以得知,小明如果喜欢政治,那么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历史,①错误。根据相容选言判断规则以及小明不喜欢地理,我们可以得知,小明如果不喜欢政治,就一定喜欢历史,②正确。该班同学如果不喜欢政治,那么剩下两个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③正确。该班同学如果不喜欢地理,就一定喜欢政治或历史,因此“就一定喜欢政治和历史”为假,④错误。故本题选C。7.C [解析] 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根据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两个逻辑形式可知,②③作为前提,可以必然得出结论。8.B [解析]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题干中“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老王没有忠于事实,所以,老王没有忠于真理”,体现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其正确推理形式有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B符合题意。9.C [解析]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其正确的推理形式是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②④符合题意。10.B [解析] 材料属于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不相容的选言推理应该遵循的原则是①③,②④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11.C [解析] “只有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由其构成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形式是肯后肯前、否前否后式。没有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则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是否前否后式,②说法正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则做好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是肯后肯前式,③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12.D [解析] 墨子说,假设你的父母亲在百里之外的地方,即将遇到灾难,以一日的期限,到达那里他们就活下来了,不到就死了。如果墨子假定的那种情况存在,那么选择良马固车就可以快些赶到。尽管彭轻生子的双亲没有真的遭遇危险,但是这个判断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条件性关系是存在的。这告诉我们,假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前件的真假情况所决定,①排除,②正确。所谓类比,就是由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墨子提出,如果你在一天内赶到,那么双亲就会生存下来。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由此进行的推理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彭轻生子必须在一日之内赶到才能保证双亲的平安,所以他选择良马固车以求快些赶到。由此墨子得出未来可知的结论,可见,这是墨子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类比得出未来可知的结论,③正确,④错误。故本题选D。13.C [解析] 由题干可知“契合时代浪潮、反映人民心声”是“真正的好电影”的必要条件,即“只有契合时代浪潮、反映人民心声,才是真正的好电影”。依据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进行的推理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其有效式是肯定后件式和否定前件式。“不好的电影,一定没能契合时代浪潮、反映人民心声”是否定后件式,推理无效,①不选。“没有契合时代浪潮、反映人民心声的电影,不可能是真正的好电影”运用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推理正确,②符合题意。“正是因无数电影人对工匠精神的执着,对时代精神的精准把握,方才取得口碑和票房的双成功”同样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双成功’的好电影,定有无数电影人对工匠精神的执着和对时代精神的精准把握”运用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推理正确,③符合题意。“对工匠精神执着和对时代精神精准把握的电影,定会取得口碑和票房的双成功”是肯定前件式,推理无效,④不选。故本题选C。14.A [解析] “或者选上歌曲,或者选上武术”与“未选上歌曲,且没有选上武术”二者相矛盾,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已知以上四种说法中有且仅有一种说法是假的,可见,“选上歌曲,当且仅当选上武术”“或者不选武术,或者选上相声”均为真。“选上歌曲,当且仅当选上武术”属于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选歌曲必须选武术,选武术必须选歌曲,B、D错误。“选上歌曲,当且仅当选上武术”“或者不选武术,或者选上相声”均为真,选武术和歌曲,则“或者不选武术,或者选上相声”为假,C错误。故本题选A。15.“只有提高科学育种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危机”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根据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可知,如果前提中肯定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要肯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而材料中“粮食危机的根本性解决”是肯定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但结论却否定了其前件,这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无效式,A同学的推理是错误的。根据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可知,如果否定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要否定其后件。材料中“科学育种水平不提高”是否定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粮食危机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是否定了其后件,B同学的推理正确。第3课时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知识点一 联言推理及其方法1.下列对联言推理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只有需要将分别存在的对象情况综合成比较全面的认识时才运用联言推理 ②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那么它的联言支一定都是真的 ③在联言推理中,其前提所断定的几种对象情况同时存在,而在结论中断定其中的个别情况也存在 ④在联言推理中,由前提所断定的几种对象情况同时存在,而在结论中断定的个别情况不一定存在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2024·山东济南期末]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所以,马克思既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对这一推理分析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联言推理,由两个断定对象存在可能情况的支判断构成B.这是一个联言推理,其联言支是相互矛盾的C.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D.此推理的有效结构为:p并且q,所以p3.[2024·江苏盐城期中] 我们可以从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进行联言推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每一个联言支为真,则该联言判断为真 ②若有一个联言支为真,则该联言判断为真 ③若该联言判断为真,则任一联言支都为真 ④若该联言判断为真,则可能有联言支为假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知识点二 选言推理及其方法4.[2024·河北衡水期末] 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因此,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其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 ( )A.肯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B.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C.肯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D.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5.“要么实践决定认识,要么认识决定实践,世界发展史充分证明绝不是认识决定实践,所以,是实践决定认识。”对这里的逻辑推理分析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一个相容选言推理 ②这是一个不相容选言推理 ③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则它的选言支有且仅有一个为真 ④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6.[2024·浙江宁波期中] 高一学习结束面临选科,某班同学们或是喜欢政治,或是喜欢历史,或是喜欢地理。其中小明同学不喜欢地理。根据以上,下列说法为真的是 ( )①小明喜欢政治,就不喜欢历史 ②小明如果不喜欢政治,就一定喜欢历史 ③该班同学如果不喜欢政治,就一定喜欢历史或地理 ④该班同学如果不喜欢地理,就一定喜欢政治和历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三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7.以“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我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为前提,若要能必然推出结论,须再加上前提 ( )①第二天上午下雨了 ②第二天上午没下雨 ③他们没有去图书超市买书 ④他们去图书超市买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老王没有忠于事实,所以,老王没有忠于真理。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推理形式有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B.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推理形式有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C.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大前提的前件真,后件未必真D.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其大前提的前件假,后件必假9.[2024·福建龙岩期中] 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探索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由此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 )①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一定不敢松懈 ②如果政府不敢松懈,一定是有人民监督政府 ③如果政府松懈了,一定是因为没有人民监督 ④如果不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一定会松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广东江门期末] 我们建设美丽中国,要么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么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我们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我们建设美丽中国,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这类推理应遵循的原则有 ( )①如果否定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②如果否定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要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③如果肯定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④如果肯定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4·山东临沂期末] 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着眼经济发展大势,我们对稳就业具有坚定信心。“只有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以引文中的判断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 )①如果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则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②如果没有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则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③如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则做好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 ④如果没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则没有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4·湖北荆州期中] 《墨子·鲁问》载,墨子与彭轻生子辩论,辩题是:未来可否预知 彭轻生子曰:“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墨子曰:“籍设而亲在百里之外,则遇难焉,期以一日也,及之则生,不及则死。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 ”对曰:“乘良马固车,可以速至。”墨子曰:“焉在矣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假言判断的真假由前件的真假情况所决定 ②假言判断的真假由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所决定 ③墨子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类比得出未来可知的结论 ④墨子运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归纳得出未来可知的结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3.[2024·山东济宁期中] 电影是时代的映射,真正的好电影一定是契合时代浪潮、反映人民心声的电影。2024年春节档的两部电影,正是因无数电影人对工匠精神的执着,对时代精神的精准把握,方才取得口碑和票房的双成功。如果以上内容为真,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①不好的电影,一定没能契合时代浪潮、反映人民心声 ②没有契合时代浪潮、反映人民心声的电影,不可能是真正的好电影 ③“双成功”的好电影,定有无数电影人对工匠精神的执着和对时代精神的精准把握 ④对工匠精神执着和对时代精神精准把握的电影,定会取得口碑和票房的双成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2024·广东珠海期中] 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某校为纪念五四运动准备举办一场文艺演出,拟在歌曲、相声、朗诵和武术这四个节目中最终选出两个节目正式排演。对筛选条件的讨论有以下几种说法:①选上歌曲,当且仅当选上武术。②或者不选武术,或者选上相声。③或者选上歌曲,或者选上武术。④未选上歌曲,且没有选上武术。以上四种说法中有且仅有一种说法是假的。被选上的节目是 ( )A.朗诵和相声 B.相声和歌曲C.歌曲和武术 D.朗诵和武术15.[2024·四川泸州期中] 种子是农业的基石。在全球粮食危机不断蔓延的今天,种子的问题,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的农业安全,也关乎全人类的粮食安全。当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但我国种业发展仍面临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育种创新水平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 有关专家指出,只有提高科学育种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危机。 基于专家观点,A同学认为:粮食危机的根本性解决,不一定意味着科学育种水平的提高。B同学认为:科学育种水平不提高,粮食危机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运用相应的逻辑规则,对上述A、B两位同学的推理进行评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6课 第3课时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pptx 第6课 第3课时 导学案正文.docx 第6课 第3课时 导学案答案.docx 第6课 第3课时 练习册正文.docx 第6课 第3课时 练习册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