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第2课时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第2课时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新课导学】
知识点一
1.(1)有机整体 本质 解剖 分析 (2)要素 阶段 (3)定性 定量 普遍 特殊 性质 (4)精确 2.(1)整体 联系 (2)固有的联系 (3)结构综合 功能综合 普遍规律 (4)整体性 (5)完整 近似
思考 ①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该观点认识到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是正确的。只有对事物各个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②但把它说成是各个要素加在一起的思维方法,则是不科学的。综合不是简单地机械相加,而是紧紧抓住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得出一个全新的整体性的认识。各部分机械相加,不会形成新的认识。
知识点二
1.基础 先导 相辅相成 2.矛盾分析法 规定 3.(1)分析 综合 (2)对立统一
思考 从辩证思维角度看,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但并不是先进行分析后进行综合,没有科学分析的综合是空洞抽象的,没有科学综合的分析是零散片面的。
【新课探究】
议题一
思考 医生治疗驼背,认识和解决身体某个部分、某个要素的问题时,体现了分析的方法;但医生的治疗手段不顾病人死活,显然是没有在综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没有正确认识分析与综合。
议题二
思考 (1)该裁缝把当官的人分为三种,年轻相公、做官有了一定年资、当官年久,并分别认识他们的心理状态及导致的身姿状态,这是在进行分析。同时,他又很好地把握了各个阶段官员服装的内在统一性,这是在进行综合。该裁缝正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在综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才打出了名气。
(2)要准确地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课堂评价】
1.D [解析] 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属于综合的思维方法,故D项入选。A、B、C均为分析的思维方法。
2.C
3.C [解析] 世界充满着矛盾。事物的各个矛盾之间以及每一矛盾的两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了事物矛盾的总体。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故正确答案为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4.B 
5.B [解析] 材料表明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重点在立足整体,协同推进,①③符合题意。将注意力放在问题的“点”上,力求透彻认识,是分析思维的特征,与材料重点不相符,②不选。“精准地预测”说法错误,④不选。故本题选B。第2课时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 知识点一 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1.分析
(1)分析方法的必要性:复杂多样的客观事物是以       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为了把握事物的    和规律,人们需要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暂时地分割开来,把被考察的部分、要素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逐步“    ”认识对象。这是运用    的方法。
(2)分析方法的含义: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    、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    ,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3)常用的分析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    分析和    分析等多种方法,认识被研究的对象。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对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进行科学的分析。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    性和    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    。这是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①定性分析: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
②定量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
③功能分析: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些功能或具有哪些功能的分析,主要解决研究对象“有什么作用”的问题。
④因果分析: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化原因的分析,主要解决研究对象“为什么”的问题。
(4)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    。但是,如果认识只局限在问题的“点”上,就难免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
2.综合
(1)综合方法的必要性:要形成对事物    的认识,必须把通过分析得到的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以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阶段的认识,按照对象所固有的    重新组合起来,这就需要运用综合方法。
(2)综合方法的含义: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       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3)不同的综合方法:不同的认识领域,有着不同的认识目的和综合范围。
①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      和      等多种方法,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②哲学中的综合,旨在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      。
(4)综合方法的特征: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     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
(5)运用综合方法的要求:任何一次综合的结果都只是对认识对象相对    的认识,只是对现实原型的    描述。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思考] 有人认为,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也就是把各个要素加在一起的思维方法。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 知识点二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分析是综合的    ,综合是分析的    ;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在辩证思维中,分析和综合是方向相反却      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2.辩证的分析与综合的客观基础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      的体现。世界充满矛盾。事物的各个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两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了事物矛盾的总体,使事物成为多种    性的统一体。人们要深刻地认识事物,就必须认识事物矛盾,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转化,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正确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的要求
(1)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要在    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    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
(2)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      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思考] 认识事物是要先进行分析,后进行综合吗
◆ 议题一 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情境创设】
  从前,山东平原城里有位医生,自称善治一切驼背,而且手术简便、价钱公道。有个人背驼得直里六尺,横里八尺,听说有这等神医,连忙准备厚礼前去求治。医生吩咐他伏在地上,然后跳上去就狠命踏将起来。驼背叫道:“你要杀死我啊!”这位医生说:“我的招牌上只写着专把驼背弄直,至于你的死活,同我有啥相干 ”
【问题探究】
这位医生的治疗过程有何不妥之处
【成果共享】
1.分析的常用方法
实践需要 具体方法 解决问题
科学研究中 ①定性分析  “有没有”“是不是”
②定量分析  量“有多少”
③功能分析  “有什么作用”
④因果分析  “为什么”
社会生活中  矛盾分析法(对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  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性质
2.分析与综合的优缺点
分析 综合
优点  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精确,从整体走向部分  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整体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从部分走向整体
缺点  如果认识只局限在问题的“点”上,就难免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零散片面  任何一次综合的结果都只是对认识对象相对完整的认识,只是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空洞抽象
◆ 议题二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情境创设】
  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气很响,他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一次,御史大夫请他去裁制一件朝服。裁缝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又问:“请教老爷,您当官当了多少年了 ”御史大夫反问:“你量体裁衣就够了,问这些干什么 ”裁缝回答说:“年轻相公初任高职,意气风发,走路时挺胸凸肚,裁衣要后短前长;做官有了一定年资,意气略收,衣服应前后一般长短;当官的年头久了,更懂得为人谦逊的道理,走路常低头弯腰,做的衣服就应前短后长。所以,我要问明官龄,才能裁出老爷称心合体的衣服来。”
【问题探究】
(1)该裁缝为什么在北京城中名气很响
(2)裁缝的做法对我们有何启示
【成果共享】
全面认识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的辩证关系
分析 综合
区 别 含义  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具体 方法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功能分析、因果分析等  结构综合、功能综合等
作用  只有对各要素作出周密的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真正地认识客观对象  只有对事物各种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对象
注意 事项  如果认识仅局限在问题的“点”上,就难免导致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综合不是简单地机械相加,而是紧紧抓住各个要素之间、各部分研究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得出一个全新的整体性的认识
联系  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是辩证统一的。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特别提示] 把握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时,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第一,要准确地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认识,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从辩证思维角度看,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第二,分析与综合必须是客观的和全面的。只有从实际出发,进行全面的调查,掌握丰富的真实材料,才能作出科学的分析与综合。
1.分析方法如果运用不当,“只分不联”就会导致孤立、片面地看问题。下面不属于“分析”的是 ( )
A.分析每一个要素
B.分析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
C.分析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找出事物本质性的东西
D.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
2.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只有对各要素首先进行周密的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这说明 ( )
A.分析与综合是没有区分的
B.分析与综合是两种完全独立的方法
C.综合离不开分析,是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D.分析离不开综合,是联结中的分析
3.贯穿于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具体方法中的核心是( )
A.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C.矛盾分析的方法
D.辩证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
4.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识结果的原因是( )
A.认识对象具有复杂性
B.认识只局限在问题的“点”上,没有从整体上把握
C.认识途径不合理
D.认识的能力不够
5.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表明,美丽中国建设 ( )
①将注意力放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上,统筹推进 ②将注意力放在问题的“点”上,力求透彻认识 ③坚持辩证思维,科学处理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④坚持辩证思维,精准地预测了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共37张PPT)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第2课时 分析与综合及其
辩证关系
知识点一 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知识点二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议题一 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议题二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新课导学

新课探究

总结归纳

课堂评价
知识点一 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1.分析
(1)分析方法的必要性:复杂多样的客观事物是以__________的方
式存在和发展的。为了把握事物的______和规律,人们需要把认识对
象的各个部分、要素暂时地分割开来,把被考察的部分、要素从对象
整体中抽取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逐步“______”认识对象。这是运用
______的方法。
有机整体
本质
解剖
分析
(2)分析方法的含义: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
______、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
______,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要素
阶段
(3)常用的分析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______分析和______分析等多种方法,认
识被研究的对象。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对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
矛盾进行科学的分析。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______性和
______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
要方面的关系,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______。
这是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定性
定量
普遍
特殊
性质
①定性分析: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主
要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
②定量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
③功能分析: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些功能或具有哪些功能的分析,
主要解决研究对象“有什么作用”的问题。
④因果分析: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化原因的分析,主要解决研
究对象“为什么”的问题。
(4)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力
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______。但是,如果认识只局限在
问题的“点”上,就难免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
精确
2.综合
(1)综合方法的必要性:要形成对事物______的认识,必须把通过
分析得到的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以及事物发展
过程中的若干阶段的认识,按照对象所固有的______重新组合起来,
这就需要运用综合方法。
整体
联系
(2)综合方法的含义: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
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____________联结和统一起来
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固有的联系
(3)不同的综合方法:不同的认识领域,有着不同的认识目的和综
合范围。
①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多种方法,
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
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②哲学中的综合,旨在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__________。
结构综合
功能综合
普遍规律
(4)综合方法的特征: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
系上。________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
整体性
(5)运用综合方法的要求:任何一次综合的结果都只是对认识对象
相对______的认识,只是对现实原型的______描述。只有将分析与综
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完整
近似
[思考] 有人认为,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也
就是把各个要素加在一起的思维方法。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案] ①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
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
方法。该观点认识到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是正
确的。只有对事物各个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
客观事物。
②但把它说成是各个要素加在一起的思维方法,则是不科学的。综合
不是简单地机械相加,而是紧紧抓住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得出一个全新的整体性的认识。各部分
机械相加,不会形成新的认识。
知识点二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分析是综合的______,综合是分析的______;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
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在辩证思维中,分
析和综合是方向相反却__________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基础
先导
相辅相成
2.辩证的分析与综合的客观基础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辩证的分析与
综合方法是____________的体现。世界充满矛盾。事物的各个矛盾以
及每一矛盾的两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了事物矛盾的总体,
使事物成为多种______性的统一体。人们要深刻地认识事物,就必须
认识事物矛盾,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转化,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
矛盾分析法
规定
3.正确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的要求
(1)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要在______的基础上揭示事
物的整体,在______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
(2)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__________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
级向高级发展。
分析
综合
对立统一
[思考] 认识事物是要先进行分析,后进行综合吗?
[答案] 从辩证思维角度看,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但
并不是先进行分析后进行综合,没有科学分析的综合是空洞抽象的,没
有科学综合的分析是零散片面的。
议题一 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情境创设】
从前,山东平原城里有位医生,自称善治一切驼背,而且手术简
便、价钱公道。有个人背驼得直里六尺,横里八尺,听说有这等神医,
连忙准备厚礼前去求治。医生吩咐他伏在地上,然后跳上去就狠命踏
将起来。驼背叫道:“你要杀死我啊!”这位医生说:“我的招牌上只写
着专把驼背弄直,至于你的死活,同我有啥相干?”
【问题探究】
这位医生的治疗过程有何不妥之处?
[答案] 医生治疗驼背,认识和解决身体某个部分、某个要素的问题
时,体现了分析的方法;但医生的治疗手段不顾病人死活,显然是没
有在综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没有正确认识分析与综合。
【成果共享】
1.分析的常用方法
实践需要 具体方法 解决问题
科学研究中 ①定性分析 “有没有”“是不是”
②定量分析 量“有多少”
③功能分析 “有什么作用”
④因果分析 “为什么”
实践需要 具体方法 解决问题
社会生活中 矛盾分析法(对社会基本矛 盾、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 正确认识社会
发展规律和发展
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最高层次、 最具概括性的 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 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要 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 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有利于人们在
实践中抓住重点
问题,认清事物
性质
(续表)
2.分析与综合的优缺点
分析 综合
优 点 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 题的“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 认识透彻,其优点是精确,从 整体走向部分 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
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整体性
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从部
分走向整体
缺 点 如果认识只局限在问题的“点” 上,就难免产生“只见树木,不 见森林”的片面认识,零散片面 任何一次综合的结果都只是
对认识对象相对完整的认识,
只是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
空洞抽象
议题二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情境创设】
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气很响,他裁制的衣服,长
短肥瘦,无不合体。一次,御史大夫请他去裁制一件朝服。裁缝量好
了他的身腰尺寸,又问:“请教老爷,您当官当了多少年了?”御史大
夫反问:“你量体裁衣就够了,问这些干什么?”裁缝回答说:“年轻相
公初任高职,意气风发,走路时挺胸凸肚,裁衣要后短前长;做官有
了一定年资,意气略收,衣服应前后一般长短;当官的年头久了,更
懂得为人谦逊的道理,走路常低头弯腰,做的衣服就应前短后长。所
以,我要问明官龄,才能裁出老爷称心合体的衣服来。”
【问题探究】
(1)该裁缝为什么在北京城中名气很响?
[答案] 该裁缝把当官的人分为三种,年轻相公、做官有了一定年资、
当官年久,并分别认识他们的心理状态及导致的身姿状态,这是在进
行分析。同时,他又很好地把握了各个阶段官员服装的内在统一性,
这是在进行综合。该裁缝正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在综合的指
导下进行分析,才打出了名气。
(2)裁缝的做法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 要准确地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
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成果共享】
全面认识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的辩证关系
分析 综合
区 别 含义 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 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 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 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 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
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
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
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
维方法
具体 方法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功 能分析、因果分析等 结构综合、功能综合等
分析 综合
区 别 作用 只有对各要素作出周密的 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 正确的综合,从而真正地认 识客观对象 只有对事物各种要素从内在
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
识整个客观对象
(续表)
分析 综合
区 别 注意 事项 如果认识仅局限在问题的 “点”上,就难免导致形而上学 的片面性 综合不是简单地机械相加,而
是紧紧抓住各个要素之间、各
部分研究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中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运
动规律,得出一个全新的整体性
的认识
(续表)
分析 综合
联系 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是辩证统一的。分析与综合是统一 的科学思维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 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续表)
[特别提示]把握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时,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第一,要准确地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
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
向部分的认识,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从辩证思维角度
看,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
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我们要学会在分析
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第二,分析与综合必须是客观的和全面的。只有从实际出发,进行全
面的调查,掌握丰富的真实材料,才能作出科学的分析与综合。
1.分析方法如果运用不当,“只分不联”就会导致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下面不属于“分析”的是( )
A.分析每一个要素
B.分析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
C.分析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找出事物本质性的东西
D.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
[解析] 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属于综合的思维方法,故D项
入选。
A、B、C均为分析的思维方法。

2.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只有对各要素首先进行周密的分析,才可能从
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这说明( )
A.分析与综合是没有区分的
B.分析与综合是两种完全独立的方法
C.综合离不开分析,是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D.分析离不开综合,是联结中的分析

3.贯穿于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具体方法中的核心是( )
A.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C.矛盾分析的方法 D.辩证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
[解析] 世界充满着矛盾。事物的各个矛盾之间以及每一矛盾的两方
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了事物矛盾的总体。辩证的分析与综合
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故正确答案为C项。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4.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识结果的原因是( )
A.认识对象具有复杂性
B.认识只局限在问题的“点”上,没有从整体上把握
C.认识途径不合理
D.认识的能力不够

5.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
一个。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
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
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表明,美丽中国建设( )
①将注意力放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上,统筹推进 ②将注意力放在问
题的“点”上,力求透彻认识 ③坚持辩证思维,科学处理了整体与部分
之间的关系 ④坚持辩证思维,精准地预测了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材料表明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
统治理,重点在立足整体,协同推进,①③符合题意。
将注意力放在问题的“点”上,力求透彻认识,是分析思维的特征,与
材料重点不相符,②不选。
“精准地预测”说法错误,④不选。故本题选B。第2课时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1.A [解析] 分析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把光波分解成频谱,分别研究各个成分的波长”说明牛顿采用的是分析的思维方法,故答案为A。
2.D [解析] 对房屋进行装修要求水电工、泥工、木匠等在总体目标下,有机配合,协调行动。而该业主让水电工、泥工、木匠等同时进场,各显神通,这就忽视了有机配合,即把综合理解为部分的简单相加,故答案选D项。
3.C [解析] 定性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①符合题意。解决研究对象“有什么作用”的问题,是功能分析,②错误。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问题,是定量分析,③错误。因果分析是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化原因的分析,主要解决研究对象“为什么”的问题,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4.D [解析] 某产品被定位为“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聚焦车辆的安全性、续航能力、效能及智能化四大要素,在诸多细节寻求突破,获得市场好评。由此可见,该产品的成功离不开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师团队在整体性与独立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②④符合题意。该产品的设计反映的是辩证思维的整体性特征,不体现动态性,①不选。定量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材料不涉及,③排除。故本题选D。
5.D [解析] 把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表现统一起来考察,才能正确评价这个学生,属于综合的方法,D符合题意。A、B、C都属于分析的方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6.B [解析] “在进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时,政府需要对听证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科学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只有科学分析,才能逐步地“解剖”认识对象,而且听证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复杂多样,只有坚持科学分析才能做到去伪存真,①③符合题意。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多种方式,讲的是如何进行科学分析,而不是进行科学分析的原因,②不符合题意。“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能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强调的是综合,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7.A [解析] 该地草原民族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特点,发展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式生产生活方式,将草场划分出夏牧场和冬牧场,在不同牧场间迁徙,从而实现了草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体现的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而不是在综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的思维方式,①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揭示了草原民族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即辩证思维的方式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③符合题意。辩证思维坚持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8.C [解析] 题中的观点既有分析,也有综合,A、B不符合题意。人有会说话、有理想、能生产、处于一定的血缘关系和生产关系之中等属性,通过对它们的内在联系的分析,明确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属性,这既有分析也有综合,体现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是分析基础上的综合,C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有很多,题中方法不是唯一的,D不选。故本题选C。
9.D [解析] 在实践中检验分析与综合是否正确,体现辩证思维是正确使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的前提,①不符合题意。将注意力只集中在问题的“点”上,是片面的认识,属于形而上学思维,②不符合题意。正确使用分析与综合的分析方法,需要我们注意分析和综合必须是客观的、全面的,准确地理解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0.B [解析]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①说法错误。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把分析和综合有机结合起来,表明对矛盾的各个方面既要分析又要综合,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②③符合题意。综合是分析的先导,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1.C [解析] 用分析方法有利于形成对城市养老能力规律性的认识,但是不一定能形成规律性认识,①排除。该报告一共确定了53个指标,运用分析方法,对国内的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做了评价,把对城市养老能力问题在具体的“点”上认识透彻,②符合题意。分析是基础,综合是先导,③说法错误。该报告对我国城市的养老能力做了系统性的定量研究,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为城市养老能力问题的综合评价做准备,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2.A [解析] 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认识,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演绎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属于分析的过程,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3.D [解析]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在读“厚”的基础上读“薄”,以读“薄”的结果指导读者进一步把握诗词,D符合题意,C表述错误。采用综合方法读“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以获得对认识对象的完整认识,A未涉及读“厚”与读“薄”的关系,不符合题意。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读“厚”体现的就是分析方法,B未涉及读“厚”与读“薄”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4.D [解析] “只能把这样一种意识的要素综合为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强调了分析只有在整体的指导下才有意义。“如果我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那它绝不会因此就长出乳腺来”说明了辩证的综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在了解各部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有机整体,D符合题意。A强调了分析对综合的重要性,材料强调的是综合的重要性,A不符合题意。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但材料不是强调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关系,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要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的发展,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5.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中国发展底气、信心足,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扩大;根据定性分析和功能分析,得出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力强劲,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在分析中国的实力、潜力、动力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把握,得出“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的科学结论。第2课时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 知识点一 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1.[2024·河北衡水期中] 牛顿用三棱镜把白光分解为按红、橙、黄、绿、蓝、靛、紫顺序排列着的彩色光带,这就产生了光的色散。把光波分解成频谱,分别研究各个成分的波长,这才明确了光的颜色的本质。在这里,牛顿运用的是 ( )
A.分析的思维方法 B.综合的思维方法
C.演绎的思维方法 D.归纳的思维方法
2.[2024·山东威海期末] 为尽快完成房屋装修,某业主让水电工、泥工、木匠等同时进场,各显神通。结果不是电线弄湿了,就是家具污损了……不但麻烦不断,也达不到业主想要的整体效果。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该业主在决策上犯的错误是 ( )
A.没有分析
B.没有综合
C.只按部就班,没有创新
D.把综合理解为部分的简单相加
3.[2024·江苏扬州期中] 我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采用分析的方法有利于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其优点是精确。下列关于分析法分类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定性分析——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 ②定量分析——解决研究对象“有什么作用”的问题 ③功能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问题 ④因果分析——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化原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某产品被定位为“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设计师团队紧密围绕车辆的安全性、续航能力、效能及智能化四大要素展开,诸多细节设计广受市场好评。截至2024年6月,该产品累计交付1.58万辆,也反映出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认可。由此可见 ( )
①该产品的设计反映了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 ②该产品的成功离不开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③该产品设计师团队在定量分析中找到了影响汽车性能的要素 ④该产品设计师团队在整体性与独立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知识点二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5.[2024·山东泰安期中] 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下列体现运用这一思维方法的是 ( )
A.认识某一对象前,先确定其具有的性质
B.研究植物,要分别研究其根、茎、叶、花、果各自的结构形式、功能等
C.要想区别不同的血型,必须区分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
D.把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表现统一起来考察,才能正确评价这个学生
6.[2024·广东湛江期末] 在进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时,政府需要对听证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科学分析。这主要是因为 ( )
①只有科学分析,才能逐步地“解剖”认识对象 ②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多种方式 ③听证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复杂多样,科学分析有助于去伪存真 ④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能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河北石家庄期中]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干旱少雨,降雨集中,草场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相对脆弱。据此草原民族发展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式生产生活方式,将草场划分出夏牧场和冬牧场,在不同牧场间迁徙,从而实现了草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对上述发展思路分析正确的是 ( )
①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各个要素综合起来考察
②用综合的结果指导人们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③坚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④坚持在整体性与动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4·浙江衢州期末] 人有会说话、有理想、能生产、处于一定的血缘关系和生产关系之中等属性,通过对它们的内在联系的分析,明确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属性。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是 ( )
A.单纯的综合 B.单纯的分析
C.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D.认识事物的唯一方法
9.[2024·湖南长沙期中] 要正确使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有 ( )
①在实践中检验分析与综合是否正确 ②将注意力只集中在问题的“点”上 ③要准确地理解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 ④分析和综合必须是客观的、全面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山东青岛期中]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把分析和综合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分析日本和中国两方面相互矛盾的基本特点,指出这些特点规定了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材料表明 ( )
①要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②对矛盾的各个方面既要分析又要综合 ③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 ④分析是综合的先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2024·江苏无锡期末] 将来哪个城市最适合老年人生活 某研究机构发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报告》,对我国城市的养老能力做了系统性的定量研究。该报告一共确定了53个指标,对国内的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做了评价。
 从综合能力上看,最领先的城市有北京、青岛、上海、 成都、烟台、重庆等  一共有60个城市在综合指标上领先  从分指标看,青岛等城市的政策支持力度领先;北京等城市的财富储备领先;苏州等城市在服务体系完善度上领先……
以上研究 ( )
①验证了只要用分析方法,就能形成对城市养老能力规律性的认识 ②运用分析方法,把对城市养老能力问题在具体的“点”上认识透彻 ③证明分析作为先导,指导人们形成对城市养老能力问题的综合认识 ④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为城市养老能力问题的综合评价做准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山东临沂期末]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这需要我们对不同群体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同举措——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这体现的思维方法是 ( )
A.分析 B.综合 C.演绎 D.归纳
13.[2024·广东珠海期末] 杭州师范大学王崧舟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阐述了把诗词读“厚”与读“薄”的关系。读懂读透诗词字里行间的丰富内涵,充分感受诗词穿越时空的情感,充分体味作者生前的温度,这样就把诗词读“厚”了。在此基础上把诗词读“薄”,聚焦诗词最核心、最有价值的信息,形成对诗词的整体感悟。在整体认识中,把人、情、事等要素融会贯通,进一步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诗词时空情感的张力。从分析与综合的角度看读“厚”与读“薄”的关系,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
A.读“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以获得对认识对象完整的认识
B.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分别加以认识,这样就把诗词读“厚”了
C.读“薄”为读“厚”做准备,以读“厚”的结果又指导读者对诗词作新的解读
D.在读“厚”的基础上读“薄”,以读“薄”的结果指导读者进一步把握诗词
14.[2024·湖北十堰期末] 恩格斯说过,思维,如果它不做蠢事的话,只能把这样一种意识的要素综合为一个统一体,在这种意识的要素或它们的现实原型中,这个统一体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如果我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那它绝不会因此就长出乳腺来。这段话说明的主要观点是 ( )
A.分析是揭示事物整体的基础
B.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C.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D.综合是在了解各部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有机整体
15.[2024·山东日照期中] 材料 202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时指出,“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一是有实力。中国经济2023年同比增长5.2%,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30%;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二是有潜力。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这些优势让中国经济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三是有动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将持续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源。实力、潜力、动力,构成了中国稳健前行的基石、底气、源泉。
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论述得出这一结论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