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大风车》课件(共17张PPT)+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歌曲《大风车》课件(共17张PPT)+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说它是辆车,可它不能坐。说它是间房,可它没有窗。风儿一吹来,它就转的欢。
谜底:大风车
大风车
老师:
X年级(X班)
稍快
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欢快、高兴、活泼的
歌曲带给你的情绪是怎样的?
仔细聆听
数一数歌曲中有几处
“X X X ”节奏型
X X X
大切分
XX XX
X
X X
ti ta ti
X. X
大附点
XX XX
X
XX
ta - ti
X
.
学唱
X X X X X X | X. X X- |
6 6 5 6 6 5 | 5. 3 2- |
.
.
.
.
.
.
这 里 的 风 景 呀 真 好 看
快 乐 的 伙 伴 手 牵 着 手
学唱
XX XX X XX | X. X X 0 |
22 23 5 56 | 1. 6 1 0 |
.
还有 一群 快 乐的 小 伙 伴
学唱
今 天 的 小伙 伴 明 天 的 好 朋 友, 嘿!
X X X XX X | X X X X X | X- - X |
2 2 3 56 5 | 6 6 5 3 6 | 5- - X |
拍一拍,读一读
《大风车》是一首经典儿童歌曲,创作于1997年。乔羽作词,孟卫东谱曲。这首歌是《大风车》栏目的主题曲,它以简单的词汇、短小的结构、精炼的旋律把这个栏目的思想凝聚其中,与中国亿万儿童相伴成长,把欢乐传播在每一个孩子心田。
《大风车》介绍
谢谢观看
老师:
X年级(X班)花城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大风车》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大风车》是花城版四年级上册的一首经典儿童歌曲。由著名词作家乔羽和作曲家孟卫东创作,旋律轻快活泼,节奏鲜明,富有动感。歌词生动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描绘了大风车转动的景象和孩子们欢乐的心情。歌曲为四四拍,结构短小工整,非常适合四年级学生演唱和进行律动表现。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初步识读简单的节奏型和旋律线,有基本的合唱与合作意识。他们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强,喜欢在音乐活动中游戏和创造。但对气息的控制和音准的把握仍需在活动中加强引导。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模唱、小组合作等多种方法,在体验中学会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
1、 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风车》。
2、 准确掌握附点节奏(X . X)和大切分(X X X)的演唱,表现歌曲的跳跃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表现出歌曲的韵律感。
难点: 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大风车实物或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谜语导入: “说它是辆车,可它不能坐。说它是间房,可它没有窗。风儿一吹来,它就转得欢。” (谜底:大风车)
2、展示与交流: 出示大风车的实物或图片
3、引出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就叫——《大风车》。”
(二) 聆听感知,初步体验
1、初听歌曲:
(1)播放歌曲范唱,学生安静聆听。
(2)提问引导: “听完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欢快、高兴、活泼;速度稍快)
2、复听歌曲:
(1)再次播放音乐,找出本首歌的重点节奏。
(2)渗透节奏难点: 感受、了解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三) 探索学唱,解决难点
1、读节奏:
(1)教师用打节奏的方式带学生按节奏朗读,特别关注难点句。
(2)重点练习:
· “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
· “还有一群快乐的小伙伴”
· “今天的小伙伴,明天的好朋友”
2、模唱旋律:
(1)教师弹奏歌曲主旋律,学生轻声模唱,熟悉音高。
(2)重点关注节奏难点部分。
3、填词演唱:
(1)学生尝试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完整演唱。
(2)教师纠正音准、节奏问题,特别是难点乐句,可反复跟琴练习。
(3)处理情绪: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声音表现欢快的心情。
(四) 表现创造,深化体验
1、分组演唱,强化歌曲印象,反复练习难点乐句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