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总结与提升(课件 学案)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总结与提升(课件 学案)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总结与提升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阐释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树立
正确的创新思维观念,指导学生将知识创新与实践创新紧密结合,以
实践问题为导向,开拓创新。围绕这一主题,教材设计了三课和一个
综合探究。第十一课首先介绍创新思维的含义和特征,帮助学生理解
创新思维这一重要概念;其次阐释了联想思维的含义和方法。第十二
课首先阐释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种思维
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其次阐释了逆向思维的含义和作用,强调要发挥
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第十三课通过两个框题阐释了超前思维的含义
与特征、方法与意义,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
【相关链接】
材料一 2024年4月23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中央应急抢险
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指出,①要锚定目标持续发力
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在落实应急机制、问题隐患整治、提升保障能力
上下功夫,加快推动应急物资管理上质量上水平上台阶。
材料二 2024年5月8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的精确控制下,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②“嫦
娥六号”任务总共要经历11个飞行阶段,分别是发射入轨段、地月转
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
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以及再入返
回段。其间,还涉及探测器的四个组成部分,也就是上升器、着陆器、
返回器、轨道器的多次分离和转移。“嫦娥六号”可以说是环环相扣、
步步关键。
材料三 1964年夏天,中国自行研制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即将发射
之际,发射基地气温上升,导致火箭推进剂的体积膨胀,燃料贮藏箱内所
能容纳的推进剂减少。解决不了这一问题,导弹就不能达到预定的射
程。③大家认为,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增加燃料。但燃料贮藏箱
的体积有限,装不下那么多。一位年轻人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导弹不能
达到预定射程是因为导弹自身太重,可卸掉600千克燃料,减少导弹的重
量,从而提高推力和射程。最后按这一办法执行,导弹如期成功发射。
【信息解读】
信息点 对接知识 落实素养
① 创新思维和超前 思维 科学精神:理解安全生产需要运
用创新思维、超前思维
② 超前思维和聚合 思维 科学精神:理解超前思维的前瞻
性功能,理解聚合思维的特点
③ 逆向思维 科学精神:理解逆向思维的重要
性及方法
【演练提升】
1.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
节,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制约,注重前瞻布局,确保2024年经济
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上述要求蕴含的思维方法是( )
①发散思维 ②超前思维 ③逆向思维 ④聚合思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注重前瞻布局体现了超前思维,②符合题意。
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措施都是为了确保2024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
实,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体现的是聚合思
维,④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强调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①③不符合题意。
2.电动车骑行过程中最大的焦虑就是续航里程短。某电动车生产企业
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之后,成功将航天军工科技引入产品线。
将航天科技引入产品研发之中,所研发的增程系统实现了动力和续航
的全面提升,是航天技术在民用电动车领域的成果转化,一举创造了
充一次电可行驶200千米的续航奇迹。将航天军工技术引入电动车领
域,这体现了( )
①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②思维发散技法有利于
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 ③运用信息交合法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
案 ④人们实践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联想的重要依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将航天军工技术引入电动车领域,体现了迁移可以为创新思
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航天技术运用到电动车领域,属于思维发散
技术中的检核表法,有利于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①②正确。
材料属于检核表法中的借用,③不符合题意。
“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
的重要依据,④错误。
3.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是中国航天事业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空间
站是百吨量级的,在总体规模上不及国际空间站,主要是考虑符合中国
国情,有所为、有所不为。综合当前需求和耗费等因素,采用规模适度、
留有发展空间的思路,既可以满足当前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需要,又同
时具备扩展能力。中国空间站不求规模,但求效益。中国空间站建设过
程中始终追求技术进步,充分采用当代先进技术建造和运营空间站;同
时注重应用效益,追求运营经济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简要说明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运用
了创新思维的哪种思维方法,分析这种思维方法是如何在实践中合理
运用的。
[答案] (1)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运用超前思维的思维方法。
(2)①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综合考虑中国国情,合理规划空
间站建设。②运用推理与想象的方法对未来进行预测,为未来留下发
展空间。③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把握规模与效益的矛盾关系,走可持
续发展道路。总结与提升
【演练提升】
1.D [解析] 注重前瞻布局体现了超前思维,②符合题意。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措施都是为了确保2024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体现的是聚合思维,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①③不符合题意。
2.A [解析] 将航天军工技术引入电动车领域,体现了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航天技术运用到电动车领域,属于思维发散技术中的检核表法,有利于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①②正确。材料属于检核表法中的借用,③不符合题意。“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④错误。
3.(1)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运用超前思维的思维方法。
(2)①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综合考虑中国国情,合理规划空间站建设。②运用推理与想象的方法对未来进行预测,为未来留下发展空间。③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把握规模与效益的矛盾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总结与提升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阐释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思维观念,指导学生将知识创新与实践创新紧密结合,以实践问题为导向,开拓创新。围绕这一主题,教材设计了三课和一个综合探究。第十一课首先介绍创新思维的含义和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创新思维这一重要概念;其次阐释了联想思维的含义和方法。第十二课首先阐释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种思维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其次阐释了逆向思维的含义和作用,强调要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第十三课通过两个框题阐释了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方法与意义,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
【相关链接】
材料一 2024年4月23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指出,①要锚定目标持续发力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在落实应急机制、问题隐患整治、提升保障能力上下功夫,加快推动应急物资管理上质量上水平上台阶。
材料二 2024年5月8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②“嫦娥六号”任务总共要经历11个飞行阶段,分别是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以及再入返回段。其间,还涉及探测器的四个组成部分,也就是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轨道器的多次分离和转移。“嫦娥六号”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步步关键。
材料三 1964年夏天,中国自行研制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即将发射之际,发射基地气温上升,导致火箭推进剂的体积膨胀,燃料贮藏箱内所能容纳的推进剂减少。解决不了这一问题,导弹就不能达到预定的射程。③大家认为,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增加燃料。但燃料贮藏箱的体积有限,装不下那么多。一位年轻人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导弹不能达到预定射程是因为导弹自身太重,可卸掉600千克燃料,减少导弹的重量,从而提高推力和射程。最后按这一办法执行,导弹如期成功发射。
【信息解读】
信息点 对接知识 落实素养
①  创新思维和超前思维  科学精神:理解安全生产需要运用创新思维、超前思维
②  超前思维和聚合思维  科学精神:理解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理解聚合思维的特点
③  逆向思维  科学精神:理解逆向思维的重要性及方法
【演练提升】
1.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制约,注重前瞻布局,确保2024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上述要求蕴含的思维方法是 ( )
①发散思维 ②超前思维 ③逆向思维 ④聚合思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电动车骑行过程中最大的焦虑就是续航里程短。某电动车生产企业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之后,成功将航天军工科技引入产品线。将航天科技引入产品研发之中,所研发的增程系统实现了动力和续航的全面提升,是航天技术在民用电动车领域的成果转化,一举创造了充一次电可行驶200千米的续航奇迹。将航天军工技术引入电动车领域,这体现了 ( )
①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②思维发散技法有利于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 ③运用信息交合法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④人们实践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联想的重要依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是中国航天事业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空间站是百吨量级的,在总体规模上不及国际空间站,主要是考虑符合中国国情,有所为、有所不为。综合当前需求和耗费等因素,采用规模适度、留有发展空间的思路,既可以满足当前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需要,又同时具备扩展能力。中国空间站不求规模,但求效益。中国空间站建设过程中始终追求技术进步,充分采用当代先进技术建造和运营空间站;同时注重应用效益,追求运营经济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简要说明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运用了创新思维的哪种思维方法,分析这种思维方法是如何在实践中合理运用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