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综合测评卷(2)(含解析)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模块综合测评卷(2)(含解析)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模块综合测评卷(二)
1.A [解析] 小李说的“使用”语义不同于小张说的“使用”,小李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
2.A [解析] 漫画属于形象思维,它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以运行方式的想象性为主要特征,①③符合题意。以抽象的思维形式反映认识对象,能动地概括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抽象思维的特点,②④不符合题意。
3.D [解析] 材料不涉及超前思维,没体现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和预测性,A排除。比喻的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且材料未涉及类比,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形象思维,没体现抽象思维,不涉及抽象思维具有思维表达的严谨性,排除C。前人以“丝”谐音“思”来比喻思念;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这表明形象思维具有思维表达的情感性,D正确。故本题选D。
4.C [解析] 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两不可”,①错误。前一个“没有失掉”指的是原来就有的东西依然存在,后一个“没有失掉”指的是根本没有的东西也仍然存在,二者不是一个概念,这一推理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诡辩论的错误,②③正确。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④错误。故本题选C。
5.A [解析] ①②属于特称肯定判断,形式相同,符合题意。③属于全称肯定判断。④属于单称肯定判断。故本题选A。
6.D [解析] “所有的S都是P”和“有的S不是P”相互否定,故A错误。S在前提中是不周延的,换位后在结论中周延了,违反了换位法的规则,故B错误。“所有的S不是P”和“有的S是P”相互否定,故C错误,D正确。故本题选D。
7.A [解析] 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①②都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符合题意。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③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④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故本题选A。
8.B [解析] 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后,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我国此后近30年发展的美好蓝图,这一部署坚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和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①④符合题意。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②错误。社会发展是不断辩证否定的过程,③错误。
9.D [解析]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根据此定义可知,③④属于性质判断,符合题意。中国位于亚洲东部,这是一个关系判断,①不符合题意。张三比李四大五岁,李四比王五大五岁,这是关系判断,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0.B [解析] 材料中“得到别人的尊重”是“过得舒心”的必要条件;从“如果你犯了法,你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你受到法律的制裁,别人就会看不起你;如果别人看不起你,你就无法受到尊重”可知,“犯法”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充分条件,再结合“只有得到别人的尊重,你才能过得舒心”可知,“你犯了法,日子就不会过得舒心”,B分析正确。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中,肯定后件,无法必然肯定前件;否定前件,无法必然否定后件。在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中,肯定前件,无法必然肯定后件;否定后件,无法必然否定前件。所以由“不犯法”不能推出“日子就会过得舒心”,由“日子过得不舒心”不能推出“犯了法”,A、C错误。由“别人看得起你”无法推出受尊重,也就无法推出“日子就会过得舒心”,D错误。故本题选B。
11.D [解析]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题中未体现,A不选。材料没有涉及类比和比较,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比较的目的是区分不同点和相同点,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认识方法,B、C不选。材料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的对象,运用了比喻,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2.A [解析] 受蝙蝠飞翔的启发,中国人制作出会飞的竹蜻蜓,这一过程模仿了生物的构造及功能,运用了模拟的方法,①正确。比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不是推理,②说法错误。竹蜻蜓传入欧洲后,为研制现代螺旋桨、直升机提供了灵感,这一过程运用了类比推理,但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不是必然推理,③正确,④错误。故本题选A。
13.C [解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意思是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体现联系的观点,没有涉及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故①不选。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观点,没有涉及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故④不选。“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意思是率领最后的勇士,拿出最后的勇气和力量,去追逐落荒而逃的敌人,不能像西楚霸王项羽一样为贪图虚名放走敌人,启示我们抓住时机,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故②正确。“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意思是办事犹豫不决,反遭受祸害牵累,启示我们要抓住时机,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故③正确。故本题选C。
14.C [解析] 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需要正确地选择思维上升的环节,由“此”及“彼”并非实现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必要条件,①排除。虽然人类没有在南极生产或使用农药,但在南极地衣植物以及企鹅体内却检测出DDT等农药的残留,这说明全球环境问题是由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要科学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②③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辩证思维的整体性而非动态性,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5.C [解析] 检核表法主要是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以求产生创新思路。微型计算机、压缩饼干和折叠伞的发明运用了检核表法,①入选。材料体现的是运用检核表法实现创新,没有体现运用引入法找到新突破口,也未利用列举的方法,②④不选。检核表法中的缩小是将现有事物变小、变轻、变短、浓缩,微型计算机、压缩饼干和折叠伞运用了检核表法中的缩小方式,③入选。故本题选C。
16.B [解析] 头脑风暴法是思维发散的技法,属于发散思维,不是聚合思维,A说法错误。当前我国经济既有压力、困难和挑战,也有韧性、潜力和活力,经济形势复杂,为此要坚定信心,并提出“六个更好统筹”,体现了党运用辩证思维,把握辩证分合,坚持系统观念,B正确。材料中党分析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运用的主要是抽象思维,“完全运用形象思维”说法错误,C排除。超前思维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具有不确定性,D排除。故本题选B。
17.A [解析] 观众在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后,通过辩证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得到了深刻的感悟,A符合题意。事物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B说法错误。应是在综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C排除。抽象思维的运行方式具有推导性,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8.B [解析] “以‘硬核’的科幻表达、奇伟的宇宙想象、动人的人类命运故事,引发观影热潮”表明该电影运用超前思维大胆预测未来,同时进行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取得奇异的震撼效果,获得成功,①④正确。该电影的创作未直接体现思维的概括性,②排除。该电影的创作未运用逆向思维,③排除。故本题选B。
19.D [解析]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已有认识的过程,而不一定是对已有认识的摒弃,①排除。对理想社会的表述变化,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社会历史的发展状态是渐进性延续和显著性飞跃的统一,②④符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我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而不是改变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③错误。故本题选D。
20.A [解析] 《礼记》中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体现了超前思维,①正确。对未来社会生活现象的想象和描述,体现了形象思维,②正确。材料是对未来大同世界的描述,不是对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状态的反映,③不符合题意。抽象思维具有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21.甲去葡萄牙,乙去法国,丁去英国。①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真。因此,一个相容选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根据“或者丙去中国,或者甲去英国”,要保证丙一定去中国,甲就不能去英国。②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如果肯定了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后件;否定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前件。根据“如果甲去英国,那么乙不去法国”,要保证甲不去英国,乙就要去法国。同样根据“如果乙不去法国,那么丁也不去英国”,要保证乙去法国,丁就要去英国。③要保证四个科考组分到不同国家,且丙一定要去中国,所以甲去葡萄牙。
2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保留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对其进行改造,将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中。坚持辩证取舍的理念,保留古镇的传统风貌和历史文脉,让古镇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载体的重要作用。摒弃不适合古镇发展的传统模式,立足古镇特色资源,开发特色产业,优化产业格局,促进古镇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3.①任何创新思维都不能凭空产生。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失去实践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②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③创新思维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方法,如逆向思维的方法等。④创新思维是每个人都可以迸放的思维火花,只要我们做创新思维的有心人,也可以产生创新思维的成果,成为一个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人。模块综合测评卷(二)
范围:选择性必修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60分,第Ⅱ卷40分,共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小张问:“我能使用你的电动自行车吗 ”小李回答:“我家电动自行车操作麻烦,你不能使用。”对小李的回答,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②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③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 ④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作为一种思维表达方式,漫画 ( )
健忘是一种病态,善忘是一种境界。
①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②能动地概括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以运行方式的想象性为主要特征
④以抽象的思维形式反映认识对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南唐后主李煜在《相见欢》中写道:“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前人以“丝”谐音“思”来比喻思念;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这表明 ( )
A.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和预测性
B.类比的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说明认识对象
C.抽象思维具有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D.形象思维具有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4.这一推理 ( )
①不符合排中律的要求,属于“自相矛盾” ②在同一思维中,没有保持概念的同一性 ③违背逻辑要求,犯了诡辩论的错误 ④从真前提推出了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从质与量的结合上看,下列性质判断的判断形式相同的是 ( )
①有的物品是有价值的 ②有些大学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③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④小潘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中学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反映事物的性质判断也应该是“质”与“量”的统一。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性质判断有六种基本的判断形式: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S都是P”和“所有的S不是P”相互否定
B.“有些S不是P”,那么“有些P不是S”
C.“所有的S不是P”和“有的S不是P”相互否定
D.“所有的S不是P”和“有的S是P”相互否定
7.要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运用划分的方法。下列选项中的划分所犯的逻辑错误类型相同的是( )
①动物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哺乳动物 ②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 ③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④农田里种有芝麻、花生和经济作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后,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我国此后近30年发展的美好蓝图(如下图)。这一部署 ( )
①坚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②告诉我们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 ③表明社会发展是不断根本否定的过程 ④坚持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简单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下列判断中属于性质判断的是 ( )
①中国位于亚洲东部 ②张三比李四大五岁,李四比王五大五岁 ③高二(8)班的有些同学不是团员 ④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如果你犯了法,你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你受到法律的制裁,别人就会看不起你;如果别人看不起你,你就无法受到尊重;而只有得到别人的尊重,你才能过得舒心。从以上论述中,可以推出 ( )
A.你不犯法,日子就会过得舒心
B.你犯了法,日子就不会过得舒心
C.你日子过得不舒心,证明你犯了法
D.别人看得起你,你日子就会过得舒心
11.我觉得在脑袋假想一个开关,当你不想的时候就把开关关掉,然后把自己放在停电的房间里面,你自然就会找到你自己的慢生活。这句话是 ( )
A.演绎推理 B.一种比较
C.类比推理 D.一种比喻
12.受蝙蝠飞翔的启发,中国人在公元前500年就制作了会飞的竹蜻蜓;古代科学家通过研究竹蜻蜓,提出了关于旋翼的制造原理;后来,苏州巧匠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一种飞车,通过脚踩踏板驱动转动机构来带动螺旋桨转动,让飞车离地一尺多高。竹蜻蜓传入欧洲后,为研制现代螺旋桨、直升机提供了灵感。由此可见 ( )
①从蝙蝠到竹蜻蜓运用了模拟方法 ②从竹蜻蜓到飞车运用了比较推理 ③从竹蜻蜓到直升机运用了类比推理 ④从竹蜻蜓到直升机运用的推理内在逻辑是必然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使其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存在状态。以下名言体现这个道理的有 ( )
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②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③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④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虽然人类没有在南极生产或使用农药,但在南极地衣植物以及企鹅体内却检测出DDT等农药的残留。由此可见 ( )
①由“此”及“彼”才能实现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②全球环境问题是由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③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要科学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④辩证思维具有动态性特征,要在变化发展中看待环境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大型计算机太笨重,携带不方便,人们发明了微型计算机;野外探险考察,为携带方便,人们发明了压缩饼干;南方外出旅游,因天气多雨而带伞不方便,人们发明了折叠伞。这是 ( )
①运用思维发散中的检核表法,寻找新的突破口、新的思路 ②运用引入法找到的新突破口 ③检核表法中的缩小方式的运用 ④列举法的运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2023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并提出“六个更好统筹”。以上认识体现了 ( )
A.运用聚合思维的头脑风暴法,集聚群体智慧
B.运用辩证思维,坚持系统观念
C.完全运用形象思维说明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D.根据经济发展规律运用超前思维作出科学性、确定性预测
17.某网络综艺节目真实记录了10个年轻人历时190天扎根土地变身新农人的过程,让观众通过节目深刻地感悟到,“那里收获只需要播种,换来三餐只需要劳动,每一粒米从无到有过程中,城市少年在土地里找回了内心的安定”。这一感悟 ( )
A.运用辩证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B.强调发展是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C.是在分析的指导下形成的综合观点
D.体现了抽象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
18.太空电梯、无人机混战、月球核爆、数字生命……某国产科幻电影着眼于未来,以“硬核”的科幻表达、奇伟的宇宙想象、动人的人类命运故事,引发观影热潮。该电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 )
①运用超前思维大胆预测未来  ②体现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③遵循了正逆互补的思维方法 ④充分进行非逻辑制约的畅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对于理想社会的描述,《礼记》中是“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是“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这充分说明 ( )
①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摒弃已有认识的过程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④社会历史的发展状态是渐进性延续和显著性飞跃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中对未来大同世界的描述 ( )
①运用合理想象对社会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②以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③近似等同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状态 
④体现了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2分)联合国海洋保护组织将派遣甲、乙、丙、丁科考组奔赴中国、英国、法国、葡萄牙四国开展海洋生态保护的调研。每组要派遣到不同的国家,并且满足以下条件:①或者丙去中国,或者甲去英国;②如果甲去英国,那么乙不去法国;③如果乙不去法国,那么丁也不去英国。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派遣甲、乙、丙、丁四组才能保证丙一定到中国,并说明理由。
2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电视剧带火了云南古镇沙溪。该地在2023年春节假期迎来大批游客。沙溪坚持最严格的保护,全面开展7个传统村落“古树、古桥、古道、古屋、古巷、古店、古井”保护行动,让每个村的历史遗迹得到最大保护,使历史文脉清晰可见,让古镇记得住历史。同时开发重走茶马古道、松茸采摘、草原放牧等沉浸式旅游产品,跳出“景点体验”传统模式,探索互动农业,初步形成以乡村旅游变主导产业,以文化创意为特色产业,以高原特色农业为辅助产业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为群众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相比于“因循守旧”或“一味推倒”的古镇开发模式,沙溪古镇秉承的开放包容、辩证取舍理念为古镇开发提供了优秀范本。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沙溪古镇的开发模式对我国古镇实现高质量开发的启示。
23.(14分)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荣获国际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齐白石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袁隆平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胡玮炜在众人犹豫之际,果断地做出“共享单车”的尝试,不惧探索之路上的磨难与挫折,大胆地迈上科技改变出行的大道。
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思维的知识,分析材料中人物的事例给我们的启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