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季川教版4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1课 蕴藏秘密的编码 课件+教案+学习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季川教版4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1课 蕴藏秘密的编码 课件+教案+学习单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情境描述:
本单元学习主题:大有用途的编码
情境描述:
本单元学习主题:大有用途的编码
问题一:
火车票的编码都代表什么?
问题二:
请你举一举其他交通上编码的例子。
本课问题
《第1课 蕴藏秘密的编码》
2025年四川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上册
珠珠老师
信息科技 课件
2022新版课标内容
-第2单元 大有用途的编码-
1
火车票编码解码
2
利用车次编码找到位置
3
不同交通场景的编码
《目录》
信息科技
01
火车票编码解码
活动1
火车票编码解码
01
如果要乘坐火车,就必须先购买火车票。在我国购买火车票的主要途径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网络购票;第二种是火车站售票窗口购票。如果你会熟练使用电子工具,那么使用手机购票可以更方便、更快捷。
火车票编码解码
01
和你的同学讨论一下,如果在中国铁路的应用程序上购买车票,你将会体验到哪些更便捷的操作?
思考与探索
火车票编码解码
01
火车车票中的车次、检票口和座位号采用了“字母+数字”的编码方式。车次开头的字母代表着不同的车次类型和服务特点,例如G代表高速动车组,车次号为G+数字;C代表城际动车组,车次号为C+数字;除此之外,D代表动车组,Z代表直达特快,T代表特快列车,K代表快速列车。座位编码中的字母则代表了同一排座位的不同位置。
火车票编码解码
01
这些编码规则保证了乘客乘车数据的组织性、秩序性和无二义性,即乘客乘车的车次、检票口和座位号一定是唯一的,也就是不会在同一个火车站出现车次编号相同的两列火车,也不会出现两个编码相同的检票口,当然也不会出现同一列火车上一个座位号对应两个不同座位的情况。
火车票编码解码
01
检票口的编码规则并不统一,各个地方的编码规则可能有所变化,例如有的火车站的检票口编码会把字母放在数字后面。同理,座位编码规则也不唯一,有些车次的座位并没有字母编码,统一使用××车××排××号的形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火车因为有临时增加的车厢,所以车厢号也会出现如“2+”或“+2”的编码。
知 识 拓 展
火车票编码解码
01
和你的同学讨论一下,猜一猜检票口编码以及座位编码的作用?
思考与探索
火车票编码解码
01
检票口编码中的字母代表了同一个站台的不同进站方向。
火车票编码解码
01
座位编码中的“02车”代表的是车厢编码,“09”代表的是座位的排号,“F”号代表的是09排编号为“F”的座位。
02
利用车次编码
找到位置
活动2
利用车次编码找到位置
02
看看上面的纸质火车票!你能找出该票所对应的车次吗?在下图中对应的车次上画勾。
利用车次编码找到位置
02
利用车次编码找到位置
02
接下来,找到车票上标记的卧铺号。在对应的位置上画圈。
探 索
03
不同交通场景的编码
活动3
不同交通场景的编码
03
【微视频】
飞机航班号科普
不同交通场景的编码
03
汽车车牌,也就是车牌号编码。它的编码中蕴含车的所属地。如“川A·12345”,川代表四川,A代表成都
不同交通场景的编码
03
为什么不同交通方式的编码规则不同?
思考与探索
《总结》
信息科技
1
火车票编码解码
2
利用车次编码找到位置
3
不同交通场景的编码
《感谢观看》
- Thank for Viewing -
珠珠老师
2025年四川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上册《第1课 蕴藏秘密的编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选自2025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信息科技教材,属于“大有用途的编码”单元的第一课。教材以学生熟悉的“乘坐火车前往重庆博物馆”为情境主线,打破传统编码知识的抽象讲解模式,将火车票编码作为核心探究载体,逐步延伸到飞机、汽车等不同交通场景的编码应用。 从内容编排来看,教材遵循“具象感知—深度解码—迁移应用”的逻辑层次:先通过火车票购票方式、编码组成等基础内容,建立学生对编码的初步认知;再深入拆解车次、检票口、座位号的编码规则,让学生理解编码的“唯一性”“有序性”核心特质;最后拓展到航班号、车牌号等其他交通编码,引导学生发现编码在不同场景中的共性与差异。这种设计既符合四年级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能够帮助学生体会信息科技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联,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信息编码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生活经验:四年级学生大多有乘坐火车、汽车的经历,对车票、车牌等编码有模糊的视觉印象,比如能认出车票上的数字代表时间、座位,车牌上的汉字代表省份,这为课堂探究提供了生活起点。 知识能力:学生已具备基础的数字、字母识别能力,能进行简单的信息提取与归纳,比如从图片中找出指定文字、对事物进行分类,这为解码火车票编码的“字母+数字”结构提供了能力支撑。 学习习惯:该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对“情境化任务”的参与积极性高于单纯的知识讲解,适合采用活动式、探究式教学。
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指向
1.能从火车票、登机牌等载体中主动提取编码信息,判断其对出行的作用(如通过车次编码确定乘车时间);意识到编码是“有序组织信息”的重要方式,理解生活中常见编码的信息价值。(信息意识) 2.分析火车票编码的“字母+数字”结构,理解其“唯一性”逻辑(如同一列车不会有重复座位号),建立“用规则解决混乱问题”的思维;归纳不同交通编码的共性(如均通过特定符号标识唯一对象),实现规则迁移,提升逻辑归纳能力。(计算思维) 3.了解中国铁路12306APP的便捷功能(如扫码进站、在线改签),认识数字化工具对生活的优化作用;在“模拟购票”活动中,尝试用数字化思维(如“在线选座”)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字化应用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4.理解编码规则的规范性(如检票口编码虽有差异,但均服务于快速进站),意识到遵守公共信息规则(如按座位号就座)对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了解编码在公益中的应用(如航班公益捐赠标识),初步建立“信息科技服务社会”的认知。(信息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火车票车次、检票口、座位号的编码规则;编码“组织性、无二义性”的核心特质。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交通场景编码的共性目的;将火车票编码规则迁移到航班号、车牌号的解读中。 重难点设计原因: 火车票编码是本课时的核心探究载体,掌握其规则是理解“编码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而“组织性、无二义性”是编码的本质属性,只有理解这一特质,才能后续迁移到其他交通编码场景,符合“从核心到拓展”的教学逻辑。不同交通编码的“形式规则”差异较大,学生易被表面差异干扰,忽略“功能共性”;且四年级学生的抽象归纳能力有限,需要教师通过对比、引导才能实现规则迁移,突破这一难点是达成“理解编码广泛用途”教学目标的关键。
教学策略
情境驱动策略:以“兄妹计划从成都坐火车去重庆博物馆”为贯穿全课的情境,设计“帮兄妹找车次”“帮兄妹找座位”“帮兄妹认登机牌”等任务,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编码知识,提升参与感。 活动探究策略:将教学内容拆解为3个核心活动(活动1:火车票编码解码,活动2:利用车次编码找位置,活动3:不同交通场景编码),每个活动设置“观察—讨论—验证—总结”的环节,如活动1中先观察火车票图片,再讨论“G3423代表什么”,最后通过教材案例验证规则,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对比迁移策略:在讲解完火车票编码后,呈现航班号、车牌号案例,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编码的“形式差异”与“功能共性”,帮助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情景描述: 讲述故事:兄妹俩通过VR浏览了重庆博物馆,想实地参观,他们计划从成都坐火车去,可是哥哥看着车票上的数字和字母,不知道怎么找座位,大家能帮忙吗?” 2.展示火车票图片,提问:“车票上这些奇怪的符号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蕴藏秘密的编码’。” 问题设计: 问题一:火车票的编码都代表什么? 问题二:请你举一举其他交通上编码的例子。
设计意图: 用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共情与参与欲,将“学习编码”转化为“帮助他人的任务”,降低学习压力;通过“猜测编码含义”,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后续探究奠定基础。
活动1:火车票编码解码
教师活动:购票方式讲解: 提问:“大家和爸爸妈妈买火车票时,是怎么买的?”引导学生说出“网上买”“去火车站买”; 教师总结说明:如果要乘坐火车,就必须先购买火车票。在我国购买火车票的主要途径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网络购票;第二种是火车站售票窗口购票。如果你会熟练使用电子工具,那么使用手机购票可以更方便、更快捷。 讲解利用12306软件“扫码进站、在线改签、退票”等便捷操作,提问:“和你的同学讨论一下,如果在中国铁路的应用程序上购买车票,你将会体验到哪些更便捷的操作?” 学生活动: 自由发言分享购票经历,观看视频后,小组讨论并列举手机购票的便捷性 教师活动:车次编码解码: 展示不同车次示例,提问:“这些车次开头的字母不一样,代表什么呢?” 结合教材内容,总结车次编码规则。 火车车票中的车次、检票口和座位号采用了“字母+数字”的编码方式。车次开头的字母代表着不同的车次类型和服务特点,例如G代表高速动车组,车次号为G+数字;C代表城际动车组,车次号为C+数字;除此之外,D代表动车组,Z代表直达特快,T代表特快列车,K代表快速列车。座位编码中的字母则代表了同一排座位的不同位置。 这些编码规则保证了乘客乘车数据的组织性、秩序性和无二义性,即乘客乘车的车次、检票口和座位号一定是唯一的,也就是不会在同一个火车站出现车次编号相同的两列火车,也不会出现两个编码相同的检票口,当然也不会出现同一列火车上一个座位号对应两个不同座位的情况。 教师活动:拓展知识: 检票口的编码规则并不统一,各个地方的编码规则可能有所变化,例如有的火车站的检票口编码会把字母放在数字后面。同理,座位编码规则也不唯一,有些车次的座位并没有字母编码,统一使用××车××排××号的形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火车因为有临时增加的车厢,所以车厢号也会出现如“2+”或“+2”的编码。 学生活动: 观察车次示例,小组讨论字母含义,结合教师讲解总结规则,尝试说出“D5182是动车组”“Z12是直达特快”;总结编码规则。 教师活动:检票口与座位编码解码: 思考与探究:和你的同学讨论一下,猜一猜检票口编码以及座位编码的作用? 讲解:检票口编码中的字母代表了同一个站台的不同进站方向。座位编码中的“02车”代表的是车厢编码,“09”代表的是座位的排号,“F”号代表的是09排编号为“F”的座位。 学生活动: 结合示意图理解“B代表方向”,并举例说明“A18的含义”;观察座位模型图,指出“02车09F”的位置,同桌互相提问座位号含义。
设计意图: 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直观展示数字化工具的优势,落实“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车次编码:通过“观察—讨论—总结”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建构规则,提升逻辑推理能力,理解编码的“标识功能”;检票口与座位编码:用示意图、模型图将抽象规则具象化,帮助学生突破“细节理解”难点,落实“信息意识”。
活动2:利用车次编码找到位置
教师活动: 任务布置:看看上面的纸质火车票!你能找出该票所对应的车次吗?在下图中对应的车次上画勾。接下来,找到车票上标记的卧铺号。在对应的位置上画圈。 小组合作:给予5分钟小组讨论时间,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活动: 认真阅读火车票信息,理解“找车次”“圈卧铺”的要求;与组员讨论,结合活动1学到的编码规则,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活动:成果展示: 邀请2个小组上台展示答案,讲解“如何根据车次字母(K)找到车次”“如何根据‘13车003号中铺’找到位置”,教师点评并纠错。 学生活动:成果分享: 上台展示答案,讲解思考过程,倾听他人发言并纠错。
设计意图: 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应用编码规则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落实“计算思维”(用规则解决定位问题);小组合作与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通过“纠错”强化编码规则的记忆。
活动3:不同交通场景的编码
教师活动:航班号讲解: 提问:“大家坐过飞机吗?登机牌上的‘CZ3101’代表什么?和火车车次有什么相似之处?” 播放微视频【飞机航班号科普】,讲解航班号规则,总结“字母代表公司/类型,数字代表编号”的共性。 学生活动: 自由发言分享坐飞机的经历,猜测航班号含义,对比火车车次,找出“字母+数字”的共性。 教师活动:车牌号讲解: 提问:“‘川A’代表什么?为什么车牌号要有汉字和字母?”讲解车牌号规则(汉字=省份,字母=城市,数字=车辆编号),强调“标识唯一车辆”的功能。 学生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说出“川A是成都”“京B是北京”,理解“汉字+字母”的地域标识作用。 教师活动:编码对比讨论: 组织小组讨论:“火车、飞机、汽车的编码规则不一样,但目的有什么相同之处?”引导学生总结:“所有编码都是为了‘标识唯一对象、方便管理、提升效率’。” 学生活动:讨论后总结“编码的共性目的”,并发言分享。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火车编码”引导学生自主迁移规则,突破“不同编码共性”的难点,落实“信息意识”(发现生活中编码的价值);帮助学生从“具体案例”上升到“一般规律”,理解编码的普遍意义,同时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提问:“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编码知识?” 引导学生从“火车票编码”“其他交通编码”“编码目的”三个方面总结 学生活动: 回顾并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设计意图: 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避免知识点零散。情感升华让学生从“知识学习”转向“价值认同”,激发对数据和信息科技的兴趣。家庭观察作业将课堂知识延伸到生活,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感知生活中的数据记录)。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情境与活动融合有效:以“兄妹去重庆博物馆”为情境,将“购票—解码—找座位—认其他交通编码”串联成完整的“出行任务链”,学生始终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学习,参与积极性高,课堂氛围活跃。 2.具象化辅助突破难点:针对“座位编码”“检票口编码”的抽象逻辑,使用“车厢模型图”“方向示意图”,学生能快速理解“02车09F”的位置和“B24”的方向含义,细节正确率从课前的30%提升到课后的85%。 3.核心素养落实到位:通过“提取火车票信息”落实“信息意识”,通过“总结编码共性”落实“计算思维”,通过“12306APP演示”落实“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课堂中90%的学生能说出“编码让出行更有序”,体现“信息社会责任”的初步培养。 待改进之处 1.个体差异关注不足: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在“编码规则迁移”环节(如解读航班号MU5102)仍存在困难,小组讨论时多依赖组员,未能独立思考,后续需设计“分层任务”。 2.数字化实践不足:本节课仅通过视频演示12306APP功能,未让学生实际操作,学生对“数字化购票”的体验较浅,后续可在电脑教室开展“模拟购票”实践活动,增强数字化应用能力。 3.拓展延伸不够深入:课堂结尾仅简要提及“快递单号、公交站牌”编码,未展开讨论其规则,学生对“编码广泛用途”的认知仍停留在交通领域,后续可布置“生活编码调查作业”,深化认知。 未来教学改进方向 1.分层教学设计:针对不同能力学生,设计“基础—提高—拓展”三层任务,如基础任务“解读给定火车票编码”、提高任务“根据编码规则设计座位号”、拓展任务“为班级图书设计编码”,满足个体差异需求。 2.增加实践环节:利用电脑教室或平板设备,让学生登录12306模拟购票平台,体验“选座、改签”等操作,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从“认知”转化为“实践”。(共2张PPT)
学习单
1
活动1:火车票编码解码
班级:4年__班
组别:______
思考与探索
1、和你的同学讨论一下,如果在中国铁路的应用程序上购买车票,你将会体验到哪些更便捷的操作?
2、和你的同学讨论一下,猜一猜检票口编码以及座位编码的作用?
2
活动2:利用车次编码找到位置
看看纸质火车票!你能找出该票所对应的车次吗?在下图中对应的车次上画勾。
实践与探究
学习单
班级:4年__班
组别:______
接下来,找到车票上标记的卧铺号。在对应的位置上画圈。
实践与探究
为什么不同交通方式的编码规则不同?
挑战与探究
3
活动3:不同交通场景的编码
2
活动2:利用车次编码找到位置
C0293
0
oo
K1902
13号车厢

中同简


001号
002号
003号
004号
005号
006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