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期中专项训练系列专题02 选择题1.“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子女轮流照顾她。”这是公民在履行( )的义务。A.遵守工作秩序 B.保守国家秘密 C.赡养扶助义务2.王琳和苗族同学经常互帮互助,还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大团结”主题绘画活动。这体现了他们履行(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3.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下面一定没有选举资格的是( )。A.小学生 B.退休的老人 C.已年满18周岁的大学生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 )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A.人格尊严 B.人身自由 C.通信自由5.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A.人身自由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休息权6.爷爷60岁时开始领取国家发的养老金,这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 )。A.受教育权 B.劳动权 C.人身自由权7.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大,生活中( )都用得上它。①酒店住宿 ②办理登机 ③购买高铁票 ④参观博物馆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8.下列情境,不需要验证身份的是( )。A.外出旅游时办理住宿B.办理住院手续C.超市购物9.小芳的身份证号码是130683200112260723,她的出生日期是( )。A.2001年12月26日 B.2014年2月7日 C.2011年2月26日10.下列选项中,( )不是身份证的作用。A.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B.在酒店办理住宿业务C.去超市购物后付款11.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①足球队员李可,199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2019年放弃英国籍,加入中国国籍。②李丽出生在中国广州,丈夫是美国人,定居美国,申请加入了美国籍。③小凤爸爸妈妈都是中国公民,出生在日本,爸爸妈妈给她选择了中国国籍。④小芳爸爸妈妈都是中国公民,她出生在美国,爸爸妈妈给她选择了美国国籍。A.①② B.①③ C.②④12.下面是小秦同学的课堂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①只有出生在中国的人才能拥有中国国籍②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③作为中国公民,在海外旅游时也应遵守当地法律法规A.①② B.②③ C.①③13.身份证是国家颁发的证明我国公民身份的证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身份证丢失,应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 ②任何人都不能查验我们的身份证③身份证上的号码是唯一的,终身不变的 ④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14.下列选项中,能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是( )。A.学生证 B.护照 C.名片15.小杰同学在学习宪法知识时,在笔记本上整理了以下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①宪法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②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③宪法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A.②③ B.①③ C.①②16.东风路小学六(3)班召开了“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言,下列发言错误的是( )。A.刘刚同学: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B.张华同学: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C.李凯同学:我还没有成年,宪法的规定和我无关17.某校六年级开展了“宪法在我心中”的主题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涛说:“我们谁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②小乐说:“宪法离我们小学生的生活很远。”③小蕾说:“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地位最高。”A.①② B.②③ C.①③18.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 )。①普遍性 ②强制力 ③规则性 ④权威性A.①② B.②③ C.②④20.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房屋、储蓄;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等,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是( )。A.刑法 B.行政法 C.民法21.酒后不能开车,残疾人有特别保护,对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绳之以法,通过法律援助帮助弱者。这表明法律的作用( )。A.只对违法的人进行约束B.通过法律,实现公平正义C.能解决所有问题22.关于法律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只惩罚坏人,对好人没用B.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比如受教育的权利C.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比如遵守交通规则23.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的年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含义。下列关于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①李红今年6岁,妈妈送她到附近的小学读一年级②王浩今年10岁,由于家比较远,他决定独自骑自行车上学③张青今年16岁,因违法行为而可能承担刑事责任A.①③ B.②③ C.①②24.( )第三条规定: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5.第十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于2024年12月2日举行,主题为“文明交通携手共创”,作为六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 )。A.加强交通管理,消除安全隐患B.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规则意识C.完善交通安全设施,营造安全环境26.法律最重要的作用是( )。A.惩罚犯罪 B.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限制自由27.学校午休的铃声响起后,刘洋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同学们提醒他不要打扰别人,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刘洋的言行错在( )。①对权利和自由的理解有偏差②不知道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权利③行使权利和自由时,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④没有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28.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下列属于法定义务的是( )。①休息的权利 ②遵守宪法法律 ③依法纳税④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29.下列对话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义务的是( )。A.“又要选举了。”“嗯,让我想想怎样做才能选上我。”B.“征兵工作开始了。”“对,我符合条件,明天就去报名。”C.“妈,要交补习费了。”“我跟你爸离婚了,跟他要去。”30.公民身份号码的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用来代替的是( )。A.B B.A C.X31.中国台湾长荣集团旗下的巴黎长荣酒店拒绝悬挂中国国旗,引发民众强烈不满并遭到全民抵制。这一事件中公民履行的基本义务是( )。A.保守国家秘密 B.维护祖国统一和尊严 C.维护民族团结32.旅游结束后,赵强乘坐高铁返回武汉,一下高铁就看到前面一名乘客,随手把自己的火车票扔在了地上。以下观点中,你不同意的是( )。A.火车票不可以乱扔,因为票面上有身份号码等信息B.乱扔火车票的行为不文明,因为这会影响环境卫生C.火车票可以随便扔,因为保存用过的火车票没有意义33.在第九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光明路小学组织了宪法晨读、“我是宪法小卫士”等主题活动。如果给该活动拟一个宣传标语,以下( )是最恰当的。A.违反宪法可耻,珍惜幸福生活B.增强政治认同,担当复兴大任C.培养宪法意识,推动宪法实施34.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B.宪法规定国家和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C.宪法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35.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A.刑法 B.民法 C.宪法36.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 )。A.9月10日 B.12月4日 C.10月1日3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和诬告陷害。①打骂 ②侮辱 ③诽谤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38.2014年,我国将( )设立为国家宪法日。A.12月4日 B.9月3日 C.12月14日39.工人在工厂里上班受( )的保护。A.《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4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张明16周岁,和同学发生矛盾,将对方头部打坏,他应当受法律的处罚B.李芳今年8周岁,她有权利接受义务教育C.丽丽今年13周岁,学校离家较远,她可以骑自行车上学参考答案1.C【解析】选项A遵守工作秩序,不正确,选项B保守国家秘密,不正确,属于公民对国家安全的义务(如不泄露国家机密),与题干无关。选项C赡养扶助义务,正确。故选:C2.A【解析】选项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正确。选项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不正确,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涉及保护国家机密信息,与题干中的互帮互助和绘画活动无关。选项C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不正确,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是指在公共场所遵守规则,题干未涉及此类内容。故选:A3.A【解析】选项A小学生,正确,符合题意。选项B退休的老人,不正确,退休老人若年满18周岁且未被剥夺政治权利(如普通退休职工),仍然有选举资格。不符合题意。选项C已年满18周岁的大学生,不正确,符合年龄条件,且是公民,拥有选举资格。不符合题意。故选:A4.A【解析】选项A人格尊严,正确。选项B人身自由,不正确,宪法第三十七条保护人身自由(如不受非法拘禁),但题干描述的行为不涉及人身自由。选项C通信自由,不正确,宪法第四十条保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但题干未提到通信相关内容。故选:A5.C【解析】选项A人身自由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享有的不受非法限制、剥夺人身自由的权利,并非义务。选项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本政治权利,不是义务,选项C依法纳税,是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用于国家建设等。故选:C6.C【解析】选项A受教育权,不正确,涉及学习、教育的权利(如接受义务教育),与养老金无关。选项B劳动权,不正确,指公民有劳动就业的权利,而爷爷已到退休年龄,不再属于劳动范畴。选项C物质帮扶权,正确。故选:C7.A【解析】①酒店住宿,正确,入住酒店时必须出示身份证进行登记,以保障安全和管理;②办理登机,正确,办理登机手续需要身份证,用于核对身份信息,确保乘机安全;③购买高铁票,正确,高铁实行实名制购票,购买车票时必须使用身份证,以便核对乘客身份;④参观博物馆,正确,部分博物馆需要出示身份证换取门票或进行登记,以方便管理和统计。符合题意的有:①②③④。故选:A8.C【解析】选项A外出旅游时办理住宿,需要验证身份证。选项B办理住院手续,需要验证身份证。选项C超市购物,人们购物更便捷,因此不需要验证身份证。故选:C9.A【解析】身份证的第7~14位表示出生日期,其中第7~10位是出生的年份,11、12位是出生的月份,第13、14位是出生日。故选:A10.C【解析】选项A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要使用身份证,不符合题意。选项B在酒店办理住宿业务,要使用身份证,不符合题意。去超市购物后付款,不需要使用身份证,符合题意。故选:C11.B【解析】①足球队员李可,199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2019年放弃英国籍,加入中国国籍,正确,属于中国公民,符合题意;②李丽出生在中国广州,丈夫是美国人,定居美国,申请加入了美国籍,不正确,不属于中国公民,不符合题意;③小凤爸爸妈妈都是中国公民,出生在日本,爸爸妈妈给她选择了中国国籍,正确,属于中国公民,符合题意;④小芳爸爸妈妈都是中国公民,出生在美国,爸爸妈妈给他选择了美国国籍,不正确,不属于中国公民,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①③故选:B12.B【解析】①只有出生在中国的人才能拥有中国国籍,不正确,根据中国国籍法,国籍的获得不仅限于出生地。例如,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即使孩子出生在外国,也可能拥有中国国籍;②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正确;③作为中国公民,在海外旅游时也应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正确。符合题意的有:②③。故选:B13.A【解析】①身份证丢失,应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正确;②任何人都不能查验我们的身份证,不正确,公安机关执行公务、银行办理业务时,有权依法查验身份证。但随意查验是不允许的;③身份证上的号码是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正确;④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正确。符合题意的有:①③④。故选:A14.B【解析】选项A学生证,主要用于证明学生身份,在学校等特定场景使用选项B护照,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出入本国国境和到国外旅行或居留时,由本国发给的一种证明该公民国籍和身份的合法证件。在海外,护照是被国际认可的、能有效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选项C名片,是用于社交场合介绍个人身份、职业等信息的卡片,不能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公民身份。故选:B15.A【解析】①宪法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不正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权利义务、国家机构等根本性问题,涵盖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而非“只规定某些方面”;②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正确;③宪法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正确。符合题意的有:②③。故选:A16.C【解析】选项A刘刚同学: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正确。选项B张华同学: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正确。选项C李凯同学:我还没有成年,宪法的规定和我无关,不正确,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它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是针对全体公民的,未成年人也不例外。故选:C17.C【解析】①小涛说:“我们谁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正确;②小乐说:“宪法离我们小学生的生活很远。”不正确,宪法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③小蕾说:“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地位最高。”正确。符合题意的有:①③。故选:C18.B【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号称“母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故选:B19.C【解析】①普遍性,不正确,法律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不符合题意;②强制力,正确,符合题意;③规则性,不正确,法律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不符合题意;④权威性,正确,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②④故选:C20.C【解析】选项A刑法,不正确,惩罚犯罪,不直接规范日常合同或财产管理。选项B行政法,不正确,规范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不涉及私人间的合同或财产保护。选项C民法,正确。故选:C21.B【解析】选项A只对违法的人进行约束,不正确,法律不是只对违法的人进行约束,而是通过规则让社会更公平、更正义。选项B通过法律,实现公平正义,正确。选项C能解决所有问题,不正确,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故选:B22.A【解析】选项A法律只惩罚坏人,对好人没用,不正确,法律不仅惩罚犯罪,还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符合题意。选项B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比如受教育的权利,正确,不符合题意。选项C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比如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3.A【解析】①李红今年6岁,妈妈送她到附近的小学读一年级,正确。②王浩今年10岁,由于家比较远,他决定独自骑自行车上学,不正确,未满12岁,不能在公路上独立骑自行车。③张青今年16岁,因违法行为而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正确。符合题意的有①③。故选:A24.C【解析】选项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正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不会如此具体地规定保护某特定群体免受某种具体行为的侵害。选项B《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不正确,这部法律主要规范道路交通行为、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交通事故处理等,与保护老年人免受歧视、虐待等行为完全无关。选项C《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确。故选:C25.B【解析】选项A加强交通管理,消除安全隐患,不正确,属于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六年级学生不具备此权限。选项B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规则意识,正确,是学生作为交通参与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符合 “文明交通携手共创” 的主题。选项C完善交通安全设施,营造安全环境,不正确,需要政府或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学生无法直接参与。故选:B26.B【解析】法律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无论是惩罚犯罪、保障权利还是规范行为,最终都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法律的最高价值和核心作用。故选:B27.B【解析】①对权利和自由的理解有偏差,正确;②不知道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权利,不正确,核心问题不是“不知道权利”,而是对权利的理解和行使方式有误;③行使权利和自由时,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正确;④没有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正确。符合题意的有:①③④。故选:B28.C【解析】①休息的权利,属于公民权利,而非义务,与题干要求不符;②遵守宪法法律,属于法定义务,符合题干要求;③依法纳税,属于法定义务,符合题干要求;④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属于法定义务,符合题干要求;所以属于法定义务的是②③④。故选:C29.B【解析】选项A“又要选举了。”“嗯,让我想想怎样做才能选上我”,这属于公民享有的选举权,与题干要求不符;选项B“征兵工作开始了。”“对,我符合条件,明天就去报名”,这体现了公民自觉履行服兵役的义务,符合题干要求;选项C“妈,要交补习费了。”“我跟你爸离婚了,跟他要去”,该母亲以离婚为由拒绝支付补习费,是逃避抚养义务的行为,与题干要求不符;故选:B30.C【解析】公民的身份证号码是身份证上的独一无二的东西,主要分为4部分: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居民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整。故选:C31.B【解析】选项A保守国家秘密,不正确,与事件无关,因为没有涉及国家秘密泄露。选项B维护祖国统一和尊严,正确。选项C维护民族团结,不正确,事件焦点是国家统一和尊严(涉及领土主权),而非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团结问题。故选:B32.C【解析】选项A火车票不可以乱扔,因为票面上有身份号码等信息,正确;不符合题意;选项B乱扔火车票的行为不文明,因为这会影响环境卫生,正确;不符合题意;选项C火车票可以随便扔,因为保存用过的火车票没有意义,错误;火车票不可以乱扔,因为票面上有身份号码等信息,符合题意;故选:C33.C【解析】选项A违反宪法可耻,珍惜幸福生活,错误;侧重强调违反宪法的后果,语气偏警示,更适合用于普法警示场景,不符合题意;选项B增强政治认同,担当复兴大任,错误;标语与 “宪法晨读”“宪法小卫士” 等具体活动的关联度不够直接,未能精准体现宪法教育的针对性,不符合题意;选项C培养宪法意识,推动宪法实施,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34.C【解析】选项A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正确;选项B宪法规定国家和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正确;选项C宪法是依据其他法律制定的,错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故选:C35.C【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故选:C36.B【解析】为了普及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故选:B37.B【解析】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故选:B38.A【解析】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故选:A39.C【解析】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工人在工厂里上班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保护。故选:C40.A【解析】选项A张明16周岁,和同学发生矛盾,将对方头部打坏,他可以不受法律的处罚,不正确。打坏对方头部属于违法行为,符合题意。选项B李芳今年8周岁,她有权利接受义务教育,正确,不符合题意。选项C丽丽今年13周岁,学校离家较远,她可以骑自行车上学,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