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期中专项训练系列03 判断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期中专项训练系列03 判断题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期中专项训练系列
专题03 判断题
1.某饭店以打折优惠为由,拒绝给顾客开发票。( )
2.公民积极参政议政能够实现自己的所有愿望。( )
3.秦飞的爸爸是苗族,他没有选举资格。( )
4.爷爷退休了,他不再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
5.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民法原则。( )
6.退休的老人同样有选举资格。 ( )
7.每个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部分公民需要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不是相统一的。( )
8.小明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愿意放弃就放弃。”( )
9.小学生也要树立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
10.我们可以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
11.我们在享受法律赋予我们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
12.维护国家安全只是政府和军队的事情,和小学生没有关系。( )
13.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
14.有人想借李华的身份证,并承诺支付一定费用,李华答应了。( )
15.在中国,一个公民的身份证号码是变化的,会随着居住地的改变而改变。( )
16.玲玲的爸爸妈妈是中国公民,玲玲出生在外国,她不具有中国国籍。( )
17.居民身份证和银行卡属于个人重要物品,可以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
18.中国公民只要年满16周岁,就具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19.身份证丢失后,应立即到公安机关挂失补办。( )
20.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宪法就在我们身边。我知道国家宪法日是12月4日。( )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
22.银行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属于国家机构。( )
23.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 )
24.宪法地位至高无上,与我们普通公民关系不大。( )
25.维护宪法权威应该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小学生无关。( )
26.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一样,都是国家的重要法规,都有着同样的作用,都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
27.刑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
28.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
29.小强认为,与纪律和道德不同,只有法律才能规范我们的行为。( )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因违法行为而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为12周岁。( )
31.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法律让生活更美好。( )
32.法律约束成年人的行为,小学生不需要遵守。( )
33.只有国家的政治生活有法律的身影,个人的家庭生活是没有的。( )
34.法律离我们小学生的生活很遥远,我们不需要了解。( )
35.破坏景区文物只需赔偿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
36.规则就是法律,违反规则就是违法。( )
37.在我国购买火车票、入住酒店、邮寄物品等都需要身份证。( )
38.如果公民身份号码的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
3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
40.快递小哥在派送时,发现客户寄的包裹里是一箱草莓,没经过允许就拿出来一颗品尝。( )
41.法律与道德都是规范人们的行为,都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
42.在大街上,你骑自行车撞了人,当你看到周围没有人的时候,便迅速离开。( )
参考答案
1.×
【解析】宪法规定了我们享有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我们必须履行的义务,依法纳税是我们的义务,所以我们在饭店吃饭的时候,要索要发票。某饭店以可以享受优惠为由拒绝为客人开发票是不对的。
2.×
【解析】参政议政是公民表达诉求的途径,但无法确保“所有愿望”实现。
3.×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选举法》: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等,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和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此尽管爷爷退休了,依然享有选举权。
5.×
【解析】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人权保障是宪法原则,非民法原则。
6.√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选举法》,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资格只与公民的年龄和政治权利状态相关。退休是退出工作岗位,属于职业状态变化,不影响宪法赋予的公民基本政治权利。
7.×
【解析】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8.×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不能想放弃就放弃。
9.√
【解析】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国家安全不仅仅是政府和军队的责任,每个公民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中。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国家安全作出贡献。
10.×
【解析】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故表述错误。
11.√
【解析】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在享受法律赋予我们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12.×
【解析】和平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维护和平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虽然我们年龄尚小,但是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和平。
13.√
【解析】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14.×
【解析】身份证属于个人重要证件,不得出租、出借或转让。他人可能利用身份证从事非法活动,导致本人个人信息泄露,甚至需承担法律责任。
15.×
【解析】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并不会随着居住地的改变而改变。
16.×
【解析】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故表述不正确。
17.×
【解析】居民身份证和银行卡属于个人重要物品,我们应该妥善保管好,不可以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18.×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19.√
【解析】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如果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
20.√
【解析】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宪法就在我们身边。我知道国家宪法日是12月4日。
21.√
【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所有法律的制定依据,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无效。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22.×
【解析】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总称,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银行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
23.√
【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面实施宪法是维护宪法权威的关键。
24.×
【解析】宪法地位至高无上,与我们普通公民息息相关。
25.×
【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我们要树立宪法权威。树立宪法权威不仅是大人的事情,也与我们小学生有关。
26.×
【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和法律地位。其他法律法规(如普通法律、行政法规等)都必须依据宪法制定,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因此,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在作用、效力和地位上并不相同,宪法是最高和最重要的法律。
27.×
【解析】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宪法保护着人民的平等权、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财产权等,所以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不是刑法。
28.√
【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在法律体系中,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9.×
【解析】纪律、道德与法律都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故表述不正确。
30.×
【解析】在我国,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具有不同的意义,比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因违法行为而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12周岁。
31.√
【解析】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不仅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于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都有着巨大作用,法律让生活更美好。
32.×
【解析】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学生,都需要遵守法律。
33.×
【解析】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34.×
【解析】法律离我们小学生的生活并不遥远,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法律常识。
35.×
【解析】我国的文物和名胜古迹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法的规定,破坏文物和名胜古迹的行为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故表述不正确。
36.×
【解析】规则包含多种类型,像道德规则、学校纪律规则等,法律只是规则里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那部分。违反道德规则(如插队)、学校纪律规则(如上课迟到)等,不属于违法。
37.√
【解析】居民身份证是证明公民身份的重要证件,在生活中的作用有很多,比如在我国购买火车票、入住酒店、邮寄物品等都需要身份证。
38.√
【解析】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是顺序码;第18位是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39.√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40.×
【解析】快递小哥在派送时,发现客户寄的包裹里是一箱草莓,没经过允许就拿出来一颗品尝。这不仅违反了职业操守,而且也违法,是错误的行为。
41.×
【解析】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42.×
【解析】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大街上,骑自行车撞了人,不能因为周围没有人便迅速离开,可以先停下自行车,查看对方情况。如果对方只是轻微磕碰,双方可以友好沟通,确认无大碍后再离开;如果对方受伤较重,或者对情况有争议,应主动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必要时协助对方联系家人或报警,配合后续处理。这样既保护了他人的权益,也体现了自己的责任感,才是值得倡导的行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