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评测练习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评测练习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评测练习卷
(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 回答第Ⅰ卷时,将选择题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选择题答题表格中。
3. 回答第Ⅰ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曲靖某中学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观民族博物馆、参与民族节庆活动。这有利于( )
①增强民族认同感 ②消除民族差异
③维护民族团结 ④促进民族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云南实施"直过民族"乡村振兴专项计划,投入230亿元改善基础设施。这体现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 B.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D.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政策
3. 云南省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民族团结大局,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为此,各族人民应继续巩固和发展的关系是(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自由和谐公平正义 D.富强文明安全稳定
4. 民族团结誓词碑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民族团结誓词碑”入选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材《中华民族大团结》。将“民族团结誓词碑”编入教材的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中小学生从小养成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和习惯
②有利于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齐心奋斗
③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体现
④有助于夯实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下列本年度新闻事件与解读匹配正确的有( )
序号 新闻事件 解读
① 2024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 我国经济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② 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决议。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 我国将全面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 将对专利保护工作造成巨大挑战,可能抑制创新的积极性。
④ 《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实施。 彰显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6. 2024年9月2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第79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就台湾问题阐述中方立场:“中国必将实现完全统一,台湾必将回归祖国怀抱,这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历史大势!”材料表明( )
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主要依靠外交部的力量
②“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③国家有信心、有决心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④维护国家统一必须坚决反对一切分裂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2024年12月20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隆重举行。小星同学了解到,在“一国两制”方针保障下,2023 年澳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至回归前的7倍,2024年人均GDP 以13.41万美元位居全球第二。这体现了( )
A.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B.“一国两制”开创了澳门发展新局面
C.特区政府为澳门企业发展拓展了空间
D.澳门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经验
8. 《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是基于( )
①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一部分
②“一国两制”是两岸和发展的政治基础
③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共同心愿
④我国在国际舞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作为其中一员,2024年,15岁的小滨畅想他与祖国共奋斗的轨迹。下列与其年龄对应目标正确的是( )
A.大约16岁,在校参加“庆祝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主题演讲活动
B.大约20岁,与朋友外出旅游,感受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成就
C.大约30岁,和家人一起坐飞机去北京天安门共祝祖国实现了中国梦
D.大约40岁,与全国人民共同见证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论断中,说法恰当的是( )
A.新时代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温饱的时代
B.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中央,引领人类社会发展
C.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D.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已经实现了强国目标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间是( )
A.党的十八大以来 B.党的十九大
C.党的十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2. 目前,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 )
A.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C.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成功跨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13.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坚持“四个全面”“五位一体”和五大新发展理念
③勇于担当使命,迈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④坚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创造中国奇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 习近平总节记讲:“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启发我们( )
A.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B.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
C.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D.实现中国梦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
15.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中央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科学谋划,确立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强大能力,离不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③“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决定中国发展的“大棋局”
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牛鼻子”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
二、简答题(共40分)
16. (本小题8分)2024年11月28日上午,由天津市委网信办与新疆和田地委网信办共同主办的“津和童心信相连,共绘中华同心圆”主题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津和两地的小学生将以互通书信、网络直播等方式,实现津和两地跨越千里的交往交流交融,津和两地人民的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各族人民为什么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17. (本小题8分)实现祖国统一。
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摘自二十大报告
(1). “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实现”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
(2).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怎样为实现祖国统一做贡献?
18. (本小题12分)材料:“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之所以引起强烈共鸣,是因为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中国梦”的丰富内涵是什么
(2)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党制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此外,实现中国梦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以“我的梦 中国梦,我的梦 强国梦”为题,写出你的感想,100字左右。
(内容要求:①写出你的梦想;②讲出你确立这个梦想的原因;③为了实现强国梦,你准备怎么做。)
19. (本小题12分)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我的中国梦”黑板报编辑活动。下面是该班小晨同学创编的黑板报。现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小晨同学的一些创意。
(1)道路是旗帜,道路是方向,道路照亮未来。请你说说“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
(2)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是升腾中国梦的巨大动力。请在①处的横线上写出符合本栏目要求的小标题。你认为实现中国梦,我们有哪些“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3)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请你说说我们公民应该怎样做。
参考答案
1、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B B C D B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A B B D D
2、 非选择题
16. 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②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共同富裕。③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17. (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2). 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②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反对“台独”;③积极宣传我国对台政策,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等。
18. (1)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4)例答: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正在改变生活,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做法:①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养;③培养创新能力,做创新型人才;④关心国家建设,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④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等。
19.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标题示例:腾飞的中国梦;高飞的中国梦;飞向未来的中国梦;腾飞的中国龙;中华民族奔向复兴之路;中华民族向共同理想进发;中国力量助推中国梦;中国精神托起中国梦;等等。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实现中国梦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