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卷
2025.0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两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加速期。身心的变化有时会让我们感到惊喜,有时也会让我们感到迷茫。下列同学的描述中,属于青春期心理变化的是( )
A. 小飞:我的身高一年增长了八厘米
B. 小强:我的肺活量明显增大了许多
C. 小壮:我的体重增加了将近十公斤
D. 小敏:我的性格变得不那么内向了
2. 七年级(1)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就“男生女生性别特征”展开热烈讨论,课代表小郑引用了古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那么,这句古诗用以说明的道理是( )
A. 要善于发现对方的长处 B. 男女生各具特点和优势
C. 要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D. 要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3. 过生日收到好朋友送的贺卡;写的文章被语文老师在班上当范文诵读;假期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的情绪会是( )
A. 喜 B. 怒 C. 哀 D. 惧
4.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引领同学们进行主题探究活动时,展示了如下两幅漫画图片,据此推断该探究活动的主题应为( )
A. 珍惜青春时光 B. 学会自我保护
C. 积极调节情绪 D. 品味美好情感
5. 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德行的具体表现。下列几个同学对“自尊的人”的评判正确的有( )
①自尊的人不认可自己 ②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
③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 ④自尊的人懂礼节、讲排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下列情境中能够体现对他人尊重的有( )
①在家里遇见父母的朋友能够主动热情打招呼
②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和建议总是非常生气
③课堂讨论中能够耐心地倾听同学的自由发言
④班级生活中不愿与身体残疾的同学进行交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7. 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下列名言能够体现自信的是( )
A. 业精于勤荒于嬉 B. 天生我材必有用
C. 积跬步以至千里 D. 人贵有自知之明
8.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陆鸿,幼时因病导致脑瘫。但他不服输,开始摆摊、开店、做自媒体,练就一手绝活。如今,他的工厂已成为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这启示我们( )
A. 逆境必定成就未来 B. 需要塑造自强不息的品格
C.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D. 孝亲敬长是中华传统美德
9.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它彰显的是( )
A.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B.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C.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D.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10. 季布,汉朝人,从小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季布十分重视承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他因此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 )
A. 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 B. 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
C. 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 D. 守诚信的核心思想理念
11. 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其中小敏同学发表感言:“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小敏同学关注的是中华人文精神中( )
A.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处世方法
B.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12.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峥嵘岁月,无数中华儿女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用生命铸就民族独立的丰碑。80年来,中国从战争创伤中崛起,走向民族复兴的辉煌,这得益于中华儿女始终坚守的( )
①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④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下边的漫画告诉我们( )
A. 法律促进社会的发展 B. 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
C. 法律维护社会的秩序 D. 法律与未成年人无关
14. 你们学校正在进行一次“我国法律知多少”的知识竞赛活动。其中,有一道法律谜语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谜面是:“社会规范大集成,权益保障有它行。涵盖生活各方面,此部典籍是何名?”它的谜底应为(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5. “今天你晒了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幸福……在收获点赞的同时,也泄露了许多个人信息。学习完《保护人身权》一课后,同学们设计以下几条温馨提示,你认为内容合适的是( )
①保护隐私,拒绝上网 ②选择内容,适当适度
③不晒幸福,只晒忧伤 ④控制范围,设定权限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下图提供了15周岁的李某因违法而受到法律惩处的相关信息。据此,可以推断李某的违法行为是( )
A. 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B. 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C. 殴打他人,致其死亡 D. 伙同他人,拦路抢劫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2分)
17. 小梅和小静是好朋友,她们正在讨论关于情绪的话题。小梅说:“喜、怒、哀、惧是个人的事情,何必管周围的人,该笑就笑,该哭就哭”。对此,小静却说:“虽然喜、怒、哀、惧是个人情绪,但还是应该考虑周围人的感受。”
运用所学知识,请对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18. 看图分析,探究分享。
(1)结合你生活观察,完成下列表格①②③。
自负的表现 自信的表现 自卑的表现
① ② ③
(2)有人说:“自信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源自亲身实践,源自坚实、一步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人。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建了文化长廊,展示了以下名句。
①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②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司马迁《史记》
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这些名句分别蕴含着什么思想理念?
(2)作为当代中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哪些核心思想理念?
20. 你班道德与法治兴趣小组在学过《生活在法治社会》这一单元后,准备开展“走进法治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知法学法】小丁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1)请你帮小丁同学列举4部你所了解的法律名称,并从总体上谈谈这些法律的作用。
【以案说法】中学生钱丽在某照相馆拍了一套艺术照,可没过多久却发现该照相馆未经自己同意,将照片作为广告样片张贴在橱窗栏内,以此招徕顾客。对此,钱丽要求该照相馆老板将自己的艺术照片撤下来,否则将向有关部门反映。该照相馆老板却认为,该艺术照片使用范围有限,且大大提高钱丽的知名度,自己的行为并不侵犯钱丽的肖像权。
(2)钱丽该维权吗?说说你的理由。
【警钟长鸣】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下面是15岁中学生陈某步入犯罪陷阱的轨迹。
(3)陈某变化轨迹为我们敲响了哪些警钟?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卷
2025.0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两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小梅同学观点是错误的,小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小梅同学的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周围的人。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是不合适的做法。小静同学的观点之所以正确,是因为:给予他人更多的关心,与他人共享欢乐、分担痛苦,时刻考虑他人的情绪感受,会让我们管理情绪的能力更强,情绪会更积极、更健康。我们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注意关照他人的感受。
【18题答案】
【答案】(1)①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是,好高骛远。②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从容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③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
(2)找准定位,扬长避短,避免盲目自信;专注当下,积极行动,为自己鼓劲、喝彩;勇于探索,增强底气,在解决问题中展现实力、提升能力;等等。
【19题答案】
【答案】(1)①蕴含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②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③蕴含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20题答案】
【答案】(1)法律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法律作用: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或: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促进社会发展;等等。)
(2)钱丽应该依法维权。理由:我国法律保护每个公民肖像权;肖像是每个人人体相貌的有形识别标志,再现了个人基本特征;我们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未经肖像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该照相馆老板以营利为目的,且未经钱丽本人同意,擅自使用钱丽的肖像,属于违法行为;等等。
(3)很多犯罪都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再到犯罪的变化轨迹;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就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行为;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不良行为的人,若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就可能导致违法犯罪;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遵纪守法的人;要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要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