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周测8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综合练(分值:100分)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是美国第60届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于2024年11月5日星期二举行。选举的主要程序包括报名参选与筹备资金、党内初选确定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民普选投票、选举人团投票、国会确认选举结果和新总统就职。美国总统大选历届投票都集中在民主党与共和党两个党派,形成“驴象之争”的政治形态,通常参选的全流程需要花费巨额资金,然而巨额的竞选资金消耗并未转化为有效的国家治理。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指出,过去几十年,西方民主政治已经变质……政治把持在富人和政客手中,为自身利益服务。民众虽有投票权,却无法对政治产生实际影响。(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政治制度的理解。(8分)(2)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维护国家安全?请你用铿锵誓言告白祖国,展现青春担当。(写两点,字数不超过50字)(6分)答案 (1)①美国是总统制国家,美国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一般有任期限制。美国坚持权力制衡原则,容易导致治理效力低下。总统虽独立于国会之外,但在某些重大事务上可能会受到国会的制约。②政党是有组织的政治团体,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选举。美国是两党制国家,美国两党以参加选举为主要手段实现轮流执政。③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对国家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有效工具,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资产阶级运用金钱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国家的阶级性质。(2)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保守国家秘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学习国家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积极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同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2.(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针对台湾2023年12月收到美国提供的军备中,有弹药过期、包装混乱和防弹背心潮湿发霉等情况。国台办发言人2024年9月25日表示,美国任何时候都以自身利益为优先,棋子随时可能成为弃子,台湾也不会例外。民进党当局为谋“台独”私利,全盘接收美国清理的破铜烂铁,继续甘当美国“提款机”。我们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提供武器,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无论冠以“军售”“军援”还是“融资”,或是打着其他什么名号,美国给台湾的不过是一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和虚假的承诺,台湾民众得到的只是日益深陷“火药桶”“弹药库”的险境。材料二 2024年是中国和俄罗斯建交75周年。新中国成立时,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75年弹指一挥,在两国元首引领下,承载厚重历史和战略内涵的新时代中俄关系持续焕发勃勃生机。面对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双方始终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本国核心利益,支持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致力共同实现各自发展振兴。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格局,双方作出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的战略抉择,作出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郑重承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双边关系。(1)结合材料一,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有关知识,论证国台办发言人阐述的合理性。(8分)(2)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中俄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原因。(8分)答案 (1)①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的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国家主权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提供武器有利于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②主权国家具有独立权、管辖权等基本权利,统一祖国、反对外来干涉是我国行使基本权利的体现,是正义的。③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台湾是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必须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我们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完全正确、正当和合理的。(2)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发展同俄罗斯的关系,能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中国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符合双方利益,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俄罗斯的日益发展是双方关系不断发展的基础。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3.(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10月22日—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这也是金砖国家大扩员后的首次峰会。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就未来金砖发展发表重要意见。材料一 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会晤时只有四个成员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一年后,南非加入。2024年成员国数目翻倍,“金砖五国”变成了“金砖十国”。目前,还有多个国家在排队加入“金砖”。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加入“金砖”,说明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是深入人心的。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强化经贸领域的互补程度,加强交流合作,增强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在一个日益多极化的世界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正在寻求经济治理领域的更大发言权。材料二 国际人士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部分摘录)。◎我期待聆听习近平主席在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的重要讲话。相信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将为进一步完善金砖合作机制指明方向。——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副教授奥列格·季莫费耶夫◎实现经济发展、共筑和平安宁、推动文明互鉴是金砖国家的共同目标,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期待,期待中国为引领金砖国家深化各领域合作作出新贡献。——新开发银行前副行长、巴西经济学家保罗·巴蒂斯塔◎中国提出的一系列重要主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契合金砖国家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展的现实需要。——俄罗斯亚太地区研究中心主任谢尔盖·萨纳科耶夫(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多极化知识,阐述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加入“金砖”的动因。(8分)(2)结合国际人士的“热切期待”,谈谈你对新时代我国外交活动的感悟。(8分)答案 (1)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多极化世界中,许多国家都在调整目标,力图为自己确立有利态势。③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加入“金砖”,希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寻求经济治理领域的更大发言权。(2)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的宗旨,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②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赢得国际社会信任。③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4.(18分)(2025·内江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4年9月4日-6日,在中国举行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峰会协商一致通过《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宣言指出,中国在发展对非关系中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非洲国家基于本国国情所作出的政治和经济选择,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条件;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新殖民主义和国际经济剥削,呼吁国际社会坚决抵制并打击一切形式的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对联合国进行必要改革和加强,纠正非洲遭受的历史不公,中方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支持就优先解决非洲诉求作出特殊安排;积极参与并推动多边金融机构改革,使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更公正、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变化。(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谈谈共筑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中国贡献。(10分)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时提出“要携手推进开放共赢的现代化”,表示中方愿同非方深化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树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杆。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和15个非洲国家建立了产能合作机制,同非洲国家合作建设了20多个工业产业园。自2021年中国宣布建立非洲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以来,已有来自11个国家的16项非洲农产品顺利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非洲好物网购节等一系列平台也带动了更多非洲农产品对华出口。中方愿在非洲实施30个基础设施联通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非洲国家基础设施不足情况,增强地区互联互通,为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一系列务实举措,顺应了非洲各国发展振兴和民生改善的强烈需求,引领了中非合作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相关知识,说明中非为什么要“携手推进开放共赢的现代化”。(8分)答案 (1)①坚持以习近平外交理念为指导,坚持独立自主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和保护人权,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的新型国际关系。③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坚定推进联合国改革、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④完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以实现共同繁荣,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变化。(2)①携手推进开放共赢的现代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杆。②有利于维护中非各国的共同利益,促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③多领域合作,有利于带动两国产业升级,贸易往来,互联互通,助推中非各国经济发展。④有利于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福祉,为双方人民创造更美好的未来。5.(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2日,联合国未来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峰会通过的《未来契约》及其附件,描绘了世界未来发展蓝图,呼吁改革全球治理体系,更好应对全球性挑战。在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下,重振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完善是回应时代挑战、开创美好未来的迫切需要。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表示,《未来契约》后续落实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在联合国的旗帜下加强团结协作。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支持联合国更加积极有为,将《未来契约》的政治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材料二 百年变局之下,全球休戚相关,人类命运与共,世界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习近平主席指出,“要以‘同球共济’的精神,凝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共识”“要以合作共赢的理念,汇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合力”“要以开放包容的胸襟,绘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画卷”,为增进中外人民友谊,推动互利合作,促进民心相通,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方向。(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合国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形势越复杂,挑战越突出,越要维护联合国权威,越要发挥联合国核心作用”的认识。(9分)(2)结合材料二,请你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中任选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分)答案 (1)①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全球治理体系亟待完善,需要维护联合国权威,发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的作用。②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通过联合国这一平台,各国加强交流合作、扩大共识以实现共同发展,让世界有一个更美好、更和平的未来。(2)示例(经济方面、文化方面):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6.(20分)(2025·山东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2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提出中非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中方愿同非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支持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实现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不可剥夺的正当权利,如何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是摆在非洲国家面前的历史课题。历史上,西方国家对非洲实施了数百年残酷的殖民统治,时至今日仍然抱持殖民思维横加干涉非洲国家内政、压榨控制非洲国家。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同非洲朋友紧密合作、结伴前行,从不干涉非洲内政,从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始终坚定支持非洲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刚果(布)总统萨苏说,实现现代化不是口号,中国始终是非洲的全天候好朋友,愿同中方携手推进现代化事业。(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中国的外交的知识,谈谈你对“中非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的理解。(10分)材料二 2024年前三个月,南部非洲估计有1 600万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这一状况或在2024年末进一步恶化。在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项下,中国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向津巴布韦、索马里、南苏丹、埃塞俄比亚等30多个国家实施了50多个粮食援助项目,有效缓解当地粮食和营养短缺的问题;同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在乌干达、卢旺达实施提升可持续土壤管理能力项目,提升其农业生产水平,保障其民众粮食安全。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资金援助最多、派出专家最多、开展项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中国和联合国合作对非洲实施粮食援助行动。(10分)答案 (1)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我国始终尊重和支持非洲国家走符合其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我国坚定维护非洲国家的发展权益,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助力非洲实现更好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贡献。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从不干涉非洲内政,从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始终秉持真实亲诚对非合作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为新时代中非关系指明了发展方向,有利于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迈上新台阶。(2)①在世界粮食安全面临挑战增多的背景下,中国对非洲多国实施粮食援助项目,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②当前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加深,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必须汇聚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全球合力,中国对非洲多国提供粮食援助,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中国作为联合国成员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支持联合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开展工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应对粮食安全挑战作出积极贡献。④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秉持正确的义利观,与联合国合作对非洲开展粮食援助行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