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周测2 多极化趋势与时代主题滚动练(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24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解散国民议会,提前举行议会选举,结果执政党联盟未能获得多数席位以推出自己的总理人选;英国前首相保守党的苏纳克宣布提前大选,结果却使得工党成为英国的执政党,工党领袖斯塔默成为首相。由此可知,英法( )①两国有相同的国体,也有相同的政体②其政党都以执政为主要目标,积极参加选举③政府首脑的产生都经过议会,要对议会负责④两国可能正在碎片化、分散化,执政更艰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英国政体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国政体是半总统制,两国政体不同,①排除。政党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也有一些政党不谋求执政,但积极致力于推广某种政治思想、维护某种政治利益,②排除。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府首脑(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对议会负责;法国是半总统制,政府总理由总统任命,但是政府对议会负责。所以两国政府首脑的产生都与议会有关,且要对议会负责,③正确。从题目中可以看出,两国的执政党都未能在大选中获得明显的多数席位,这反映出两国可能正在碎片化、分散化,这种趋势可能使得执政更加艰难,因为政府需要争取更多政党的支持和合作,④正确。故本题选D。2.继在日本临时国会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获得过半票数后,日本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在2024年10月1日举行的参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再次获得超过半数选票,当选日本首相。随即,在接受日本天皇的任命后,石破茂正式组阁上台。由此可知,日本( )①政府总揽国家最高权力②国家元首由民主选举产生③实行代议制政权组织形式④首相作为政府首脑对议会负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权力中心,内阁总揽国家最高权力,①错误。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天皇是国家元首,是世袭的,不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②错误。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继在日本临时国会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获得过半票数后,日本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在2024年10月1日举行的参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再次获得超过半数选票,当选日本首相。这体现了首相作为政府首脑对议会负责,日本实行代议制政权组织形式,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3.(2025·河南高三期中)当地时间2024年6月5日,印度总统穆尔穆接受了总理莫迪的辞呈,并要求总理和联邦部长理事会继续任职,直到新政府成立。当天,在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的印度全国民主联盟推选印度人民党领袖莫迪为联盟领导人,组建新一届印度政府。由上述信息可以判断出印度( )①实行议会制共和制的国家结构形式②政党或政党联盟通过选举获得执政权③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政府对议会负责④议会中“一党独大”的局面仍将持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印度全国民主联盟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推选人民党领袖组建新一届政府,体现了印度政党或政党联盟是通过选举获得执政机会的,议会是印度国家权力的中心,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②③正确。议会制共和制是国家管理形式而不是国家结构形式,①排除。印度全国民主联盟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并不是印度人民党获胜,“一党独大”说法错误,④排除。故本题选C。4.(2025·临沂高二期中)2024年11月5日,美国第60届总统大选拉开帷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选战资金无疑是各方势力、各利益集团争夺的关键战略资源,决定着竞选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接棒拜登的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在筹款方面展现出强大实力,仅8月份就筹集3.61亿美元竞选经费,远超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的1.3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 )①美国的民主实质上是在金钱操纵下的虚伪民主②美国利益集团意图通过总统选举执掌国家政权③美国两党矛盾由于根本利益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④美国总统大选是透视美国政体特征的重要窗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材料中“选战资金无疑是各方势力、各利益集团争夺的关键战略资源,决定着竞选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说明美国的民主实质上是在金钱操纵下的虚伪民主,美国总统大选是透视美国政体特征的重要窗口,①④符合题意。美国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政府决策,以争取其团体利益及其成员利益,而不是通过总统选举执掌国家政权,②说法错误。美国两党虽然在一些具体议题上的政策和主张有明显差别,但美国两党在意识形态、阶级基础方面没有本质区别,美国两党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5.21世纪以来,以中国、巴西、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引起世界经济版图巨变,新兴市场国家进入制定国际规则的最高议事场所,推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核心机制的改革,在其中的份额和代表权得以提升。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中,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围绕责任、权益进行合作与竞争,力图在世界秩序重构中占据主动。据此可以推断( )①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提升,促使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并不断发展②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推进了世界格局加速演进和国际关系民主化③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④新兴市场国家发展壮大,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决定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①错误。新兴市场国家进入制定国际规则的最高议事场所,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提升自身份额和代表权,并且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中与传统大国围绕责任、权益进行合作与竞争,这表明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推进了世界格局加速演进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②③正确。新兴市场国家发展壮大,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力量,但不是决定力量,④排除。故本题选C。6.(2025·沧州高三期中)在全球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之际,极端主义与单边主义倾向加剧。某西方国家为了维持单极世界现状,在努力减少可能成为“极”的国家数量,采取了一系列对抗性措施,限制那些敢于维护自身权益的国家,意图阻碍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平发展。此举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反对。这说明( )①国际舞台上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②世界多极化发展中充满着矛盾和斗争③反对单边主义需要发展中国家结成同盟关系④应维护多边合作机制,构建新型国际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材料表明某西方国家维持单极世界现状的举动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反对,未涉及国际舞台上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①排除。某西方国家意图阻碍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平发展,此举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反对,表明世界多极化发展中充满着矛盾和斗争,②正确。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发展中国家结成同盟关系”的说法错误,③排除。针对单边主义、维持单极世界现状的错误做法,应维护多边合作机制,构建新型国际关系,④正确。故本题选D。7.(2024·柳州一模)2024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个场合中指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是合作还是对抗,事关两国人民福祉和人类前途命运。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只要双方都把对方视为伙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中美关系就会好起来。中美关系会好起来是基于( )A.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B.中美两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C.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D.两国共同的愿景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答案 B解析 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并不一致,A排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美关系会好起来是基于中美两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B正确。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这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C排除。中国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排除。故本题选B。8.(2025·湖北高二期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较2023年上升1位至第十一位,是排名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国创新力全球排名上升表明( )①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政治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②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实力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④经济力量、科技力量、创新意识是一个国家硬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材料强调我国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无关,①不符合题意。中国创新力全球排名上升表明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②符合题意。中国创新力全球排名上升表明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③符合题意。创新意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国家硬实力,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9.黎以局势骤然升级后,2024年10月,中国政府组织先后两批次共215位中国公民分别搭乘轮船和飞机,从黎巴嫩安全撤离。安全归来的周女士感慨道:“那一刻,我们更加相信,祖国是我们海外中国公民最坚强的后盾。”中国政府这次高效撤侨,被港澳台媒体及欧洲媒体大篇幅报道。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我国维护和平的努力得到了国际舆论广泛认可②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③我国有能力通过行使自卫权保障海外公民安全④维护国家利益的强有力保障是强大的国家实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我国组织海外中国公民从黎巴嫩安全撤离,没有体现我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①不选。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海外撤侨体现了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同时“祖国是我们海外中国公民最坚强的后盾”说明维护国家利益的强有力保障是强大的国家实力,②④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我国行使管辖权,不是自卫权,③不选。故本题选D。10.(2025·临沂高二期中)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AI)、卫星通信、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源、通信、医疗等领域与新技术新应用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战略层面向网络空间倾斜,围绕网络空间的技术对抗、压制和博弈也不断加剧,控制网络空间的信息权和话语权成为新的国家战略制高点,国际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由此可见( )①在数字时代,网络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根本②要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网络主权不容他国践踏③我国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捍卫各领域国家安全④各国应立足彼此核心利益,坚决反对网络霸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故①错误。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战略层面向网络空间倾斜,围绕网络空间的技术对抗、压制和博弈也不断加剧,控制网络空间的信息权和话语权成为新的国家战略制高点。这表明要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网络主权不容他国践踏;我国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捍卫各领域国家安全,故②③正确。各国应立足本国国家利益,坚决反对网络霸权,故④错误。故本题选C。11.11月6日,2024中拉文明对话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来自中国、秘鲁等1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政要、专家学者等围绕“文明传承与现代化发展”进行研讨交流。中国外文局总编辑高岸明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中拉命运共同体提出10年来,中拉文明交流蓬勃开展,对话机制日臻成熟,民间交往持续升温。根据上述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拉文明交流体现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合作与冲突B.中拉文明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C.中拉加强交流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和相似的历史遭遇D.中国与秘鲁等拉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答案 B解析 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A错误。中拉命运共同体提出10年来,中拉文明交流蓬勃开展,对话机制日臻成熟,民间交往持续升温。可见,中拉文明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B正确。中拉加强交流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而不是因为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C错误。中国与秘鲁等拉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是主导作用,D错误。故本题选B。12.(2025·佛山高二期中)2024年11月16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当前,中国已成为10多个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仅在拉美地区,中国已与22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中拉年贸易额近5 000亿美元。这些举措( )①彰显中国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他国发展②契合当今时代的主题,展现出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③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推动国际秩序变革④表明中国已成为拉美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 中国已与22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中拉年贸易额近5 000亿美元,这说明中国与多国开展友好合作,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契合当今时代的主题,展现出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①②正确。题干涉及的是中国与多国开展贸易,不涉及推动国际秩序变革,③不符合题意。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中国是推动拉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是决定力量,④错误。故本题选A。13.一个分裂的世界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阵营对抗只会把世界带进死胡同。中国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材料告诉我们( )①要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和发展趋势②反对冷战思维能维护世界和平③不同力量中心相互制衡能促进和平④要维护现行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永远不称霸,反对干涉别国内政,表明中国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和发展趋势,反对冷战思维能维护世界和平,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不同力量中心相互制衡,③不符合题意。中国致力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是维护现行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④说法错误。14.(2025·邢台高二期中)中东地区冲突升级将对中东地区和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2024年上半年,预计加沙地带GDP同比下降86%,约旦河西岸地区GDP同比下降25%,中东地区冲突导致国际油价和粮食价格等大宗商品价格走高。这表明( )①和平是发展的前提②发展是实现和平的基础③地区和平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④战乱和冲突不利于地区经济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材料表明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战乱和冲突不利于地区经济发展,①④正确。材料强调和平对发展的重要性,未涉及发展是实现和平的基础,②错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③错误。故本题选B。15.2024年5月30日,中国-中亚应急管理部长级会议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各方签署了《关于建立中国一中亚应急管理合作机制的谅解备忘录》,中国-中亚应急管理合作机制正式建立。中国同中亚五国,都普遍面临较高的地震、洪涝、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风险,以及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艰巨任务。中国—中亚应急管理合作机制的建立( )①顺应了时代主题的变化,展示了团结与合作的精神②基于各国的共同利益,凝聚了地区行动共识③有利于增强各国之间的政治互信,促进亚洲一体化进程④有利于提升地区应急管理能力,为地区和平稳定贡献了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中国-中亚应急管理合作机制的建立是基于各国的共同利益,因为各方具有共同的灾害风险,通过该机制能够凝聚地区行动共识,协调相关行动,②正确。中国-中亚应急管理合作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提升地区应急管理能力,为地区和平稳定贡献力量,④正确。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化,“顺应了时代主题的变化”表述错误,①排除。“促进亚洲一体化”的说法不符合实际,也夸大了其作用,③排除。故本题选C。16.(2025·河南高三期中)冷战结束后,中东地区始终存在两大最核心的地缘政治和安全问题——沙特与伊朗之间的矛盾和巴以问题,两大问题交织在一起,对中东和平发展构成重大障碍。一直以来,沙特和伊朗的和解都被认为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伊朗三方共同发布联合声明,沙伊两国达成“北京和解”。 2024年7月23日,巴勒斯坦14个派别高级别代表在北京共同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中国两次成功促和的努力表明( )①中国在中东劝和促谈的外交目标全面实现②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已成功破解③谈判与对话是解决冲突的主要和有效手段④中国在中东地区已经具有显著的国际影响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巴以问题依然存在,“全面实现”这一说法错误,①排除。当今时代,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依然存在,②排除。中国两次成功促和体现了谈判与对话是解决冲突的主要和有效手段,中国在中东地区已经具有显著的国际影响力,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7.(2025·抚顺高二期中)2024年5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安理会加强非洲国家在应对全球安全和发展挑战中的作用公开辩论会上的发言中指出,国际社会必须尊重非洲国家和非洲人民的主导权,坚持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抱守殖民时代旧思维,肆意干涉非洲国家内政,对非洲国家动辄施压制裁,甚至以冷战思维将大国博弈引入非洲,只会在非洲引发新的对抗和动荡。由此可见( )①各国愈发倾向于选择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冲突②中国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非洲国家的合理关切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会导致世界动荡不安④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肆意干涉非洲国家内政、动辄施压制裁以及以冷战思维将大国博弈引入非洲的行为,都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这种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错误的,且这些行为只会在世界引发新的对抗和动荡,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提及各国选择解决冲突的方式,也未直接提及中国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非洲国家的合理关切,①②不选。故本题选D。18.(2025·河南高三期中)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话题由来已久,但近年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呼声愈加高涨。2024年10月7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各国代表不约而同地呼吁为非洲地区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埃及、南非等非洲国家,都在积极争取在安理会中的更大代表性。无论联合国安理会怎样改革,都必须( )①坚决维护以联合国安理会为核心的国际体系②践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③坚持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④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的法律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坚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而不是以安理会为核心的国际体系,①排除。增加非洲国家在安理会的代表性,使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声音被听到和重视,有助于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使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②③正确。各国法律地位平等,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不可能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的法律地位,④排除。故本题选C。19.(2025·河南高二期中)当地时间2024年9月22日至23日,联合国未来峰会通过了描绘世界未来发展蓝图的《未来契约》,涉及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筹资、国际和平与安全、全球治理变革等五大领域,就如何打造更美好的现在和维护未来达成新的国际共识。可见,举行未来峰会( )①旨在推倒国际旧秩序,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②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凝心聚力,为人类前途擘画蓝图③有利于重振多边主义,为新时代全球治理带来机遇④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重重挑战,避免战争与冲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举行未来峰会旨在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但不是推倒国际旧秩序,①错误。联合国未来峰会通过了描绘世界未来发展蓝图的《未来契约》,就如何打造更美好的现在和维护未来达成新的国际共识,这表明举行未来峰会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凝心聚力,为人类前途擘画蓝图,也表明举行未来峰会有利于重振多边主义,为新时代全球治理带来机遇,②③正确。举行未来峰会有利于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但并不能避免战争与冲突,④错误。故本题选C。20.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汇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 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指出,“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全球南方”是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于相似历史境遇、现实发展阶段、共同发展目标、相同政治诉求而形成的身份认同。“全球南方”已经成为国际秩序变革的关键力量。在反霸权、反干预的鲜明旗帜下,“全球南方”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为自身争取更大发言权。可见,“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 )①改写了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②为世界多极化提供有力支撑③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④巩固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全球南方”持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国际秩序变革的关键力量。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为自身争取更大发言权,说明“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为世界多极化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②③正确。①夸大了“全球南方”的作用,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并未改写,故排除。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形成,所以谈不上巩固,④错误。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21题22分,22题18分,共40分)21.(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长达23个月的贸易战后,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的共同努力,2020年1月15日,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中美双方终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这一协议回应市场期盼,顺应民意诉求,照顾了彼此核心关切,实现了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符合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将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美两国达成经贸协议的原因。答案 (1)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美两国达成经贸协议,是双方为维护各自国家利益而进行力量较量的结果。(2)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双方终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是维护中美两国人民共同利益的需要。(3)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美两国达成经贸协议,顺应民意诉求,照顾了彼此核心关切。22.(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2024年是“全球南方”合作的丰收年。作为“全球南方”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推动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发展振兴,开辟出一条汇聚“全球南方”合力的中国路径。中国路径 从隆重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到成功召开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再到支持俄罗斯办好“大金砖”峰会,支持巴西、秘鲁分别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致力于为加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搭建平台、凝聚共识、增添硕果。南方力量 伴随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矛盾交织叠加,大国协调合作弱化,治理赤字日益凸显,中国主张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让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中方同巴西及其他志同道合的“全球南方”国家成立了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这是南方国家努力推动政治解决热点问题的有力例证,进一步维护和壮大了和平安全的“南方力量”。“交得其道,千里同好。”结合材料,运用多极化趋势与时代主题的知识,解读中国开辟的这条汇聚“全球南方”合力的发展路径。答案 (1)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致力于为加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搭建平台、凝聚共识,符合各方发展利益和共同利益。(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主张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让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