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社交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部分青少年不是宅家,就是与手机游戏相伴,在日光下呼朋唤友奔跑嬉闹的场景已逐渐消失,他们不愿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有的甚至产生社交恐惧。为克服“社交恐惧”,你建议( )①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③关注自我发展,积极谋求个人的利益 ④拒绝融入社会,寻求自身的舒适安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关于下图漫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为了避免遭遇AI诈骗,我们应拒绝使用网络 ②AI诈骗一定要承担刑事责任③使用AI技术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 ④漫画中的小明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3.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总书记的话告诉我们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 )①个人是社会的人②社会的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③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完全靠自己④个人是渺小的,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经济来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4.社会关系依据其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诗句与其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业缘关系B.“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业缘关系C.“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地缘关系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血缘关系5.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探访百岁老兵,从为家人做一件事到社区志愿服务……2025年暑假,江苏省一些中小学布置了花样繁多的暑假作业。这样的暑假作业( )A.让我们彻底卸下了书面作业的负担 B.有利于我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C.能够加强亲子沟通,解决亲子冲突 D.有可能导致我们的学习成绩下降6.为了使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更有意义,小安提前制订了假期计划,部分内容如下:小安执行该假期计划有利于( )①重视课外实践活动,忽视课堂学习 ②学习生活技能,学会尊重劳动③学习行为规范,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④体验社会生活,提升综合能力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7.如下图所示,“我”是消费者,是邻居大哥哥,还是……这表明(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总是处在多种社会关系中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④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导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可见( )①社会活动能涵养我们的精神品格 ②亲近社会,就能实现人生价值③亲社会行为是增长科学知识的过程 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9.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流量成了“新农资”,手机成了“新农机”,直播成了“新农事”。可见,网络能( )A.快速消除城乡差距 B.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C.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D.推动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10.小张收到一条短信:“恭喜你中奖了!只要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填写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等信息就可领大奖。”小张按要求填写信息后,发现银行卡里被人转走4 000元,于是立刻报警。这警示我们( )A.要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警惕性,注意自我保护B.网络处处有“陷阱”,我们应远离网络C.网络诈骗十分隐蔽,普通用户无法防范D.要做到“信息节食”,不能沉迷于网络11.北京儿童医院的10位患儿,或罹患疑难肿瘤,或难以确定病因,该院通过网络进行了一场“AI儿科医生+多学科专家”双医并行多学科会诊。AI儿科医生有效解决了中国家长的“号难挂、假难请、队难排、大病跨省”的“心病”,更是解答了医改进入深水区的必答题。由此可见网络( )①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②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④方便信息传递和交流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会:正方:网络为信息传播带来了强大而有力的传播途径,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反方:网络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污染社会风气。这场辩论会的主题应是( )A.维护和改进规则 B.全面认识网络利弊C.传播网络正能量 D.培养亲社会行为13.探索运用经济手段强化“自媒体”监管,对违法违规、违背公序良俗骗取网民捐赠、用户打赏,获取流量变现、广告分成等经济收益的“自媒体”,要堵住其“问题流量”和牟利途径;对借此吸粉的账号,要清除粉丝量,坚决遏制“自媒体”违规营利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我们可以( )①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 ②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③坚持言论自由,随意大胆发言 ④学会选择信息,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A.②③ B.①③C.①②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14.(6分)材料一:暑假期间,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回乡下老家,一起帮爷爷奶奶干农活。在炎炎烈日下,小明戴上草帽,在田里插秧,在泥塘中抓鱼,在菜地里摘辣椒......晚上,自己洗衣服、铺床单。一周下来,虽然辛苦但是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生活常识。结合材料,请说说小明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结合课本所学,我们该怎样向小明学习培养这种行为?(6分)15.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已有多家互联网企业跻身世界前列。“互联网+”成为发展潮流,即时通讯、移动支付、互联网医疗等应用蓬勃发展;5G技术已广泛应用于74个国民经济大类之中。 2025年是人民网推出“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的第15年。15年来,各地群众每逢全国两会就会到人民网上留言,写下诸多期盼;全国人大代表也会通过人民网致信群众,回应关切。(1)结合材料,请你谈谈“中国网”发展的重要意义。(4分)材料二 2025年1月10日,公安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要求继续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铲除网暴滋生土壤。2024年,依托“净网”专项行动,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暴力专项行动,共办理网络暴力案件8 600余起,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 500余人,行政处罚8 500余人。(2)结合生活实际,请你分析国家上述举措的必要性。(6分)16.(8分)观察漫画,回答问题。(2)请你任选一幅漫画,从不同角度谈谈这一现象带来的影响。(至少回答两个角度,4分)(3)两幅漫画启示我们应如何才能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4分)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A C A D B A B C D A B B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14小明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2分)培养方法: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②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③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公益活动等,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养成习惯。(4分,答出两点即可)15.(1)推动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经济发展水平;(2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2分)(2)网络暴力扰乱网络秩序,破坏网络生态,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安全感;网络暴力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严重影响被侵害人的正常生活;严惩网络暴力有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严惩网络暴力能够对不法行为产生震慑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网络健康发展。(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16.(1)选漫画一: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容易滋生网上违规、违法行为,造成社会危害;影响自身发展。选漫画二,回答方向: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回答方向:个人隐私的泄露会给自身造成困扰和伤害;会造成心理压力与焦虑感;会打乱生活节奏。(2)不沉迷于网络;不泄露他人隐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理性使用网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docx 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