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C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C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皮山县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9月质量检测答题卡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C卷
17.(12分)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准考证号
注意事项
[0]
[o]
[0]
[o]
[0]
o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1]
[1]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e
[
2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1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6]
[6]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2)(4分)
[8
0
[8
[9]
[91
[9]
[91]
[9
]
r9]
[91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A][B][C][D]
6[A][B][C][D]
1I[A][B][C][D]
(3)(4分)
2[A][B][C][DJ
7[A][B][CJ[D]
12[A][B][C][D]
3[A][B][C][D]
8[A][B][C][D]
13[A][B][C][D]
4[A][B][C][D]
9[A][B][C][D]
14[AJ[B][C][D]
5[A][B][C][D]
10[A][B][C][D]
15[A][B][C][D]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题,16题23分,17题20分,18题12分,共55分。
18.(1)(6分)
16.(1)(11分)
(2)(6分)
(2)(8分)
(3)(4分)

a
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
…………○…………

…………○…………

…………○…………

…………○…………
线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线
…………○…………
)
皮山县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9月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C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进入中学时代,通过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我们不断丰富和加深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认识。下列了解社会生活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①积极参加夏令营活动,欢度假期 ②开展社会调查,进行普法宣传 
③去未开发的丛林探险,亲近自然 ④宅在家中,不与他人交往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动;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这说明(  )
A.我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 B.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C.我们的社会不需要发展了 D.工人和农民都在辛勤劳动
3.社会就像一棵大树,我就是其中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一颗星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类与大自然相比非常渺小 B.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C.社会和个人没有必然的联系 D.个人是“大网”,社会是“结点”
4.在社区生活广场,小启和爷爷一起晨练,小启以朋友的身份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打篮球,小启以邻居的身份和爱好锻炼的社区居民分享锻炼技巧……小启在生活广场的经历说明(  )
①我们的社会生活总是单调乏味的 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④人的一生只有一个身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主要的渠道有(  )
①父母的抚育 ②价值观的形成 ③老师的教诲 ④知识的丰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经过社会化,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从学习生活技能的角度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  )
①得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教育和指导,逐渐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 
②在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 
③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懂得了一些事情 
④通过手机,从网络上能学习到所有知识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7.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关注、关心社会发展 B.参加社区慈善义卖活动
C.只在乎学习课本的知识 D.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8.“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认真学习考上好大学,将来挣大钱过富人生活 
②到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为环境保护作贡献 
③十字路口看到老人,不由分说,立即热情搀扶至马路对面 
④寒假晓东和好朋友组织“墨缘·大手拉小手”的公益活动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9.2024年9月9日至15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进行,2024年的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网络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是(  )
A.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更迅捷
B.网络为国家科技发展搭建了平台
C.借助网络便捷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D.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多彩
10.“网络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学生小刚决定列举实例来论证这一观点,你认为恰当的是(  )
A.远在异乡求学的小晋每天都会用微信给父母报平安
B.为了实现假期赶超,小强每天在网络上查找学习资料
C.小美假期新买了手机,每次购物后都会用手机进行支付
D.大学生小文习惯网上购物,把节省出来的时间都用于学习
11.2024年8月28日至29日,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本次大会以“弘扬时代精神,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助力网络文明建设,需要青少年(  )
①提高媒介素养,遵守网络规则 ②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③整治不良风气,自觉远离网络 ④只管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近年来,在不少公共事件中,有关部门要花费大量精力辟谣。下列辨别网络谣言的方法与技能正确的是(  )
①看信息是不是名人所发,名人所发的就认可 
②看信息的来源是不是权威媒体或部门官方网站,是就可信 
③看信息的传播范围,传播范围广的就可信 
④看信息的内容,过度夸大、耸人听闻的信息往往不可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秩序的原意是指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是“无序”的相对面。按照《辞海》的解释,“秩,常也;秩序,常度也,指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含有整齐守规则之意”。社会生活有秩序,下列成语形容“有秩序”的是(  )
①鱼贯而入  ②有条不紊 ③水泄不通 ④乱七八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漫画中的人物行为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应(  )
A.树立安全意识,杜绝人为事故
B.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
C.增强风险意识,激发好奇心理
D.提高防护能力,预判所有危险
15.“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文明有礼(  )
①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②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 
③要求我们态度谦恭,畏首畏尾  ④是社会关系的基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3分)
下面是初中生小胡给自己制订的微公益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注意事项
课余时间 在校图书馆打扫卫生、整理书籍 合理安排时间,不影响上课
双休日 在公园、街道等公共场所开展手工作品义卖活动 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垃圾
节假日 到孤儿院和孩子们一起开展联谊活动 提前预约时间
寒暑假 在小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 设计新颖的宣传形式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小胡参加微公益活动的看法。(11分)
(2)我们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8分)
(3)请你列举两个自己参与的亲社会行为的事例。(要区别于上面材料中的示例,4分)
17.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20分)
学校八年级(1)班围绕“网络生活新空间”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分享感受】第一小组的同学们分享了对于网络生活的直观感受。
“打开导航软件,出行路线一目了然,甚至软件还能实时分析路况、预估出行时间;在电商平台上选购衣服,通过线上试衣功能,可以直观看到衣服搭配是否合适;足不出户便可“云游”博物馆、欣赏珍贵文物;坐在家里也可以向“政府留言板”映小区的问题,看到政府及时的回复,感叹民意渠道的畅通……这些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网络点亮美好生活!”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网络点亮美好生活”的理解。(12分)
【调研数据】第二小组的同学们展示了《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24)》的相关数据。
(2)上述图示说明了什么?(4分)
【撰写指南】同学们计划编制一份《网络素养养成指南》。
网络素养养成指南 网络素养,是指个体在使用网络时具有的网络安全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和防护技能等。因此,网络素养养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网络安全有常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不泄露个人信息。 ②网络发言要文明: ③网络沉迷能预防: ④网络事件理性看:全面、辩证、客观地看待网络事件,不信谣、不传谣,保持理性。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补充完善以上内容。(4分)
18.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12分)
某班以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并制订活动方案。崇礼组、和谐组、法治组分别开展了以下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应任务。
【崇礼组】“文明有礼、崇德向善”活动
崇礼组用一周时间观察记录本校学生的行为。小组同学发现:部分学生有顶撞父母、顶撞老师、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规范着装等不文明行为。于是,崇礼组发出如下倡议。
亲爱的同学们: 文明有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道德素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为形成“文明有礼、崇德向善”的良好校风,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① ② ③ 崇礼组 2025年××月××日
(1)请你补充倡议的内容。(6分)
【和谐组】“维护交通秩序,方便你我他”活动
活动前,主动与所在地区交警大队联系,争取支持。
活动中,按时到达辖区主要交通路口,协助交警指挥车辆和行人,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进行劝阻。
活动后,整理此次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将建议反馈给交警大队。
(2)在全程参与和谐组的活动后,请运用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收获。(6分)
第7页 共8页 ◎ 第8页 共8页八年级道德与法治(C卷)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B C A D C B B A A C A B A
16. (1) 我认为小胡积极参加微公益活动的行为值得点赞,今后我要多向他学习。(3分)①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④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8分)
(2)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社会是我们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③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8分)
(3)示例:公交车上给孕妇、老人让座;义务植树;到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当小交警指挥交通;给灾区的孩子募集衣服、学习用具等;清除街头小广告;等等。(任意两种即可,4分)
17.(1)①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借助网络,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便捷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利用网络进行电商购物、线上文化体验、导航,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②网络促进人际交往。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便捷。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③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网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速各种创新资源、融合与共享,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④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网络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们表达诉求,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所以网络点亮美好生活。(每点3分,共12分)
(2)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衍生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沉迷网络、宣扬不良价值观、网络欺凌、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需要引起重视。(4分)
(3)①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学会选择网络信息。③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⑤传播网络正能量。(任答两点即可,一点2分,共4分)
18.(1)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文明有礼意识,知礼仪、有礼貌、讲文明,营造良好社会风尚。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③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6分)
(2)①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有助于我们的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②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