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回皮山县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9月质量检测答题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C卷17.(12分)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注意事项[0][o][0][o][0]o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1][1]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e[2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3[33[31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4][4[4][4]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5][5][5][5][5][5[6][6]正确填涂缺考标记(2)(4分)[80[8[9][91[9][91][9]r9][9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A][B][C][D]6[A][B][C][D]1I[A][B][C][D](3)(4分)2[A][B][C][DJ7[A][B][CJ[D]12[A][B][C][D]3[A][B][C][D]8[A][B][C][D]13[A][B][C][D]4[A][B][C][D]9[A][B][C][D]14[AJ[B][C][D]5[A][B][C][D]10[A][B][C][D]15[A][B][C][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题,16题23分,17题20分,18题12分,共55分。18.(1)(6分)16.(1)(11分)(2)(6分)(2)(8分)(3)(4分)■a第1页共2页第2页共2页(…………○…………内…………○…………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外…………○…………装…………○…………订…………○…………线…………○…………)皮山县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9月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C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进入中学时代,通过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我们不断丰富和加深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认识。下列了解社会生活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①积极参加夏令营活动,欢度假期 ②开展社会调查,进行普法宣传 ③去未开发的丛林探险,亲近自然 ④宅在家中,不与他人交往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2.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动;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这说明( )A.我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 B.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C.我们的社会不需要发展了 D.工人和农民都在辛勤劳动3.社会就像一棵大树,我就是其中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一颗星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类与大自然相比非常渺小 B.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C.社会和个人没有必然的联系 D.个人是“大网”,社会是“结点”4.在社区生活广场,小启和爷爷一起晨练,小启以朋友的身份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打篮球,小启以邻居的身份和爱好锻炼的社区居民分享锻炼技巧……小启在生活广场的经历说明( )①我们的社会生活总是单调乏味的 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④人的一生只有一个身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主要的渠道有( )①父母的抚育 ②价值观的形成 ③老师的教诲 ④知识的丰富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经过社会化,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从学习生活技能的角度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 )①得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教育和指导,逐渐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 ②在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 ③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懂得了一些事情 ④通过手机,从网络上能学习到所有知识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7.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关注、关心社会发展 B.参加社区慈善义卖活动C.只在乎学习课本的知识 D.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8.“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认真学习考上好大学,将来挣大钱过富人生活 ②到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为环境保护作贡献 ③十字路口看到老人,不由分说,立即热情搀扶至马路对面 ④寒假晓东和好朋友组织“墨缘·大手拉小手”的公益活动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9.2024年9月9日至15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进行,2024年的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网络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是( )A.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更迅捷B.网络为国家科技发展搭建了平台C.借助网络便捷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D.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多彩10.“网络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学生小刚决定列举实例来论证这一观点,你认为恰当的是( )A.远在异乡求学的小晋每天都会用微信给父母报平安B.为了实现假期赶超,小强每天在网络上查找学习资料C.小美假期新买了手机,每次购物后都会用手机进行支付D.大学生小文习惯网上购物,把节省出来的时间都用于学习11.2024年8月28日至29日,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本次大会以“弘扬时代精神,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助力网络文明建设,需要青少年( )①提高媒介素养,遵守网络规则 ②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③整治不良风气,自觉远离网络 ④只管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2.近年来,在不少公共事件中,有关部门要花费大量精力辟谣。下列辨别网络谣言的方法与技能正确的是( )①看信息是不是名人所发,名人所发的就认可 ②看信息的来源是不是权威媒体或部门官方网站,是就可信 ③看信息的传播范围,传播范围广的就可信 ④看信息的内容,过度夸大、耸人听闻的信息往往不可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秩序的原意是指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是“无序”的相对面。按照《辞海》的解释,“秩,常也;秩序,常度也,指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含有整齐守规则之意”。社会生活有秩序,下列成语形容“有秩序”的是( )①鱼贯而入 ②有条不紊 ③水泄不通 ④乱七八糟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4.漫画中的人物行为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应( )A.树立安全意识,杜绝人为事故B.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C.增强风险意识,激发好奇心理D.提高防护能力,预判所有危险15.“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文明有礼( )①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②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 ③要求我们态度谦恭,畏首畏尾 ④是社会关系的基石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3分)下面是初中生小胡给自己制订的微公益活动计划。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注意事项课余时间 在校图书馆打扫卫生、整理书籍 合理安排时间,不影响上课双休日 在公园、街道等公共场所开展手工作品义卖活动 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垃圾节假日 到孤儿院和孩子们一起开展联谊活动 提前预约时间寒暑假 在小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 设计新颖的宣传形式(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小胡参加微公益活动的看法。(11分)(2)我们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8分)(3)请你列举两个自己参与的亲社会行为的事例。(要区别于上面材料中的示例,4分)17.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20分)学校八年级(1)班围绕“网络生活新空间”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分享感受】第一小组的同学们分享了对于网络生活的直观感受。“打开导航软件,出行路线一目了然,甚至软件还能实时分析路况、预估出行时间;在电商平台上选购衣服,通过线上试衣功能,可以直观看到衣服搭配是否合适;足不出户便可“云游”博物馆、欣赏珍贵文物;坐在家里也可以向“政府留言板”映小区的问题,看到政府及时的回复,感叹民意渠道的畅通……这些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网络点亮美好生活!”(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网络点亮美好生活”的理解。(12分)【调研数据】第二小组的同学们展示了《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24)》的相关数据。(2)上述图示说明了什么?(4分)【撰写指南】同学们计划编制一份《网络素养养成指南》。网络素养养成指南 网络素养,是指个体在使用网络时具有的网络安全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和防护技能等。因此,网络素养养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网络安全有常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不泄露个人信息。 ②网络发言要文明: ③网络沉迷能预防: ④网络事件理性看:全面、辩证、客观地看待网络事件,不信谣、不传谣,保持理性。(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补充完善以上内容。(4分)18.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12分)某班以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并制订活动方案。崇礼组、和谐组、法治组分别开展了以下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应任务。【崇礼组】“文明有礼、崇德向善”活动崇礼组用一周时间观察记录本校学生的行为。小组同学发现:部分学生有顶撞父母、顶撞老师、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规范着装等不文明行为。于是,崇礼组发出如下倡议。亲爱的同学们: 文明有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道德素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为形成“文明有礼、崇德向善”的良好校风,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① ② ③ 崇礼组 2025年××月××日(1)请你补充倡议的内容。(6分)【和谐组】“维护交通秩序,方便你我他”活动活动前,主动与所在地区交警大队联系,争取支持。活动中,按时到达辖区主要交通路口,协助交警指挥车辆和行人,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进行劝阻。活动后,整理此次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将建议反馈给交警大队。(2)在全程参与和谐组的活动后,请运用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收获。(6分)第7页 共8页 ◎ 第8页 共8页八年级道德与法治(C卷)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B B B C A D C B B A A C A B A16. (1) 我认为小胡积极参加微公益活动的行为值得点赞,今后我要多向他学习。(3分)①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④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8分)(2)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社会是我们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③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8分)(3)示例:公交车上给孕妇、老人让座;义务植树;到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当小交警指挥交通;给灾区的孩子募集衣服、学习用具等;清除街头小广告;等等。(任意两种即可,4分)17.(1)①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借助网络,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便捷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利用网络进行电商购物、线上文化体验、导航,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②网络促进人际交往。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便捷。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③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网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速各种创新资源、融合与共享,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④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网络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们表达诉求,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所以网络点亮美好生活。(每点3分,共12分)(2)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衍生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沉迷网络、宣扬不良价值观、网络欺凌、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需要引起重视。(4分)(3)①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学会选择网络信息。③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⑤传播网络正能量。(任答两点即可,一点2分,共4分)18.(1)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文明有礼意识,知礼仪、有礼貌、讲文明,营造良好社会风尚。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③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6分)(2)①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有助于我们的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②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C卷答题卡.pdf C卷试卷.docx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C卷)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