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交通运输第2课时素养目标1.通过阅读相关地图和资料,了解我国海陆空交通线的布局,明确我国交通网络连接城乡、畅行全国、通达世界的特点,知道我国与世界交通联系的方式和范围。2.结合具体案例(如十八洞村出行方案),综合分析不同交通方式在时间、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交通方式选择与区域联系的关系,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3.借助互联网查询交通出行的时间和费用等信息,设计合理的出行方案,提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地理实践操作能力。4.认识到交通建设对促进城乡发展、加强区域联系、推动经济交流的重要作用,理解交通发展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的关系。重点:知道我国海陆空交通线的相互衔接情况,了解不同交通方式在区域联系中的作用以及选择合适交通方式的方法。难点:感悟我国交通网络的便捷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主预习】内畅外通的交通联系1.我国的高速铁路基本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 小时、城市群内 小时到达。2.我国通过公路、铁路连通陆上相邻的国家,通过 运输直接通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 运输往来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我国交通运输的通达性还在不断完善,预计到2035年实现“ ”和“ ”发展目标。【合作探究】1.【交通科技与区域发展】在“交通科技助力区域发展”的主题研讨会上,小组代表需要分享交通科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案例。据此完成以下任务。(1)小组分工,分别收集港珠澳大桥、青藏铁路、北盘江第一桥等交通工程中某一项交通科技成果的资料,了解其攻克的技术难题和创新之处。(2)分析该项交通科技成果对所在区域的积极影响。(3)制作一份汇报PPT,在规定时间内向全班汇报小组的研究成果。2.【墨脱公路:天堑通途的挑战与机遇】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下游、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麓,地形复杂,山高谷深,海拔高差超 7 000 米,年降水量2 000 毫米以上。该地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交通建设与居民生活。“嘎隆拉隧道”贯通后,墨脱县结束不通公路的历史。墨脱公路修建克服地形陡峭、气候恶劣、地质灾害多发等困难,堪称工程奇迹。公路通车后,对当地产生诸多影响。结合墨脱县及墨脱公路位置示意图(图1)、墨脱公路局部及修建过程景观图(图2),完成以下探究。图1图2(1)简述墨脱公路修建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2)阐述公路通车后对墨脱县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3.某公司组织员工进行一次从上海到香港的奖励旅游活动,员工们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来规划行程。公司要求大家设计的旅游线路中可以选用常见的交通方式(铁路、航空、水运等)。请设计一条从上海到香港的旅游线路。参考答案第2课时自主预习1.1—4 0.5—22.航空 海洋3.全国123出行交通圈 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合作探究1.(1)例如:港珠澳大桥在建设中攻克了外海沉管隧道、海上人工岛快速成岛等世界级难题。外海沉管隧道技术,要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下,将一节节沉管准确安装在海底,对精度、抗风浪等方面要求极高,我国通过自主创新的技术和工艺,实现了沉管的精准对接和稳定运行。(2)加强了粤港澳地区的经济联系;有利于整合区域资源,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极大地促进了粤港澳地区的旅游发展,游客可以更便捷地往来三地,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繁荣;等等。(3)提示:PPT 汇报要点,封面展示港珠澳大桥图片和主题;目录列出科技成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板块;正文部分用图片、数据等详细介绍港珠澳大桥的技术创新和对所在区域各方面的积极影响;结尾总结港珠澳大桥建成的重要意义。2.(1)山高谷深,地形陡峭,修建难度大;多暴雨天气,易发生自然灾害;生态环境脆弱;等等。(2)经济发展:改善了墨脱县的交通条件,使得物资运输更加便捷,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开发: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资源,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的旅游收入。居民生活:提高了居民出行的便利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与外界的交流,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3.方案一:从上海出发,选择铁路交通方式,乘坐火车先走沪杭—浙赣线抵达南昌,随后在南昌转乘京九线列车,最终到达香港。方案二:选择直接从上海乘坐轮船前往香港。方案三:选择直接从上海虹桥机场乘坐飞机前往香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